(共37张PPT)
第六课 掌握演绎推理方法
6.2 简单判断的演绎推理方法
第二单元 遵循逻辑思维规则
探究与分享
◆所有金属都是导电的, 所以,所有金属都不是不导电的。
◆唯心主义者不是马克思主义者, 所以,唯心主义者是非马克思主义者。
◆有些学生是党员, 所以,有些学生不是非党员。
◆有些疾病不是传染的, 所以,有些疾病是不传染的。
以上推理有什么共同特点
前提
结论
这四个推理都是换质推理。
1.四个推理的前提和结论都是由性质判断组成的。
2.结论是对前提的“变形”:
①主项和量项保持不变;
②改变联项,肯定判断变成否定判断;
③谓项经过否定变成与原来概念相矛盾的概念。
(一)性质判断换质推理---换质法
1.必要性
在说话或写文章时,为了使表达更加适当和灵活,我们常常要根据上下文的具体情况,对一些性质判断的形式结构进行变换,
如将肯定判断形式转化为否定判断形式,
或将否定判断形式转化为肯定判断形式,
这就要运用性质判断换质推理。
一、性质判断换质位推理(换质推理+换位推理)
2.含义
通过改变已知性质判断的“质”而得出一个新判断的推理(换质法)
示例:
①凡革命者都是不怕困难的。
进行换质推理→ 凡革命者都不是怕困难的。
②有些干部不是称职的。
进行换质推理→有些干部是不称职的。
3. 换质推理规则
从所给真实前提必然地推出真实结论必须遵循的规则:
②改变前提判断的质(肯定 变 否定,把否定 变 肯定)
③换谓项。找出与前提判断的谓项相矛盾的概念,用它作为结论的谓项。(找与谓项相矛盾的概念——A变非A,B变非B)
①不改变前提判断的主项和量项。
结论是对前提的“变形”:①主项、量项不变联项变;
②变性质、换谓项。
量项
联项
(是/不是)
主项
谓项
量项
新联项
(不是/是)
主项
新谓项
(与原谓项相矛盾的概念)
方法:加“非”或加“不”
换质推理的两步法:
第一步:主项和量项不变,将联项“是”改为“不是”或“不是”改为“是”。
第二步:将谓项改为与其相矛盾的概念。
4. 具体方法
联项
例如:有些唯物主义者不是马克思主义者。
第一步:
有些唯物主义者 是 马克思主义者
第二步:
量项
主项
谓项
有些唯物主义者 是 非马克思主义者
小试牛刀:
① 随地吐痰不是道德行为。
② 有些失足青年是可以教育的。
③ 所有物体都是运动的
④ 所有恒星都是发光体
⑤ 有些疾病不是传染的。
换质: 随地吐痰是不道德行为。
换质:有些失足青年不是不可以教育的
换质:所有物体都不是静止的
换质:所有恒星都不是非发光体
换质:有些疾病是不传染的
结论是对前提的“变形”:①主、量不变;②变联项、变性质;③换谓项。
1.必要性:
为了从不同方面加深对事物的认识,有时需将性质判断的断定对象进行变换,也就是把性质判断的主项和谓项的位置进行互换。
2.换位推理的含义:又叫换位法。是通过改变已知性质判断的主项和谓项的位置而得出一个新判断的推理。(量项和联项不变,调换主项和谓项的位置)
(二)性质判断换位推理—换位法
1.所有的马都不是狗。
2.所有的马都是动物。
3.有些学生是球迷。
4.有些人是喜欢吃巧克力。
1.所有的狗都不是马。
2.有的动物是马。
3.有些球迷是学生。
4.有些喜欢吃巧克力的是人。
主项
谓项
甲:“所有马都不是狗”,可以调过来说,“所有狗都不是马”。
乙:那我随便说一句话,你能给调过来吗?
甲:没有问题。
乙:有些人喜欢吃巧克力。
甲:有些喜欢吃巧克力的是人。
乙:再来,有些人不是相声演员。
甲:有些相声演员不是……
以上判断是哪一种判断,属于什么推理?
在这个相声片段中,甲的最后一句话为什么说不下去了
探究与分享 P47
所有马都不是狗
所有狗都不是马
联项不变
主项
谓项
位置互换
全称否定判断
有些人(是)喜欢吃巧克力。
有些喜欢吃巧克力的是人。
特称肯定判断
有些 人 不是相声演员。
有些相声演员不是人。
换位后
换位后错误的原因:
前提中主项“人”是不周延的,换位后就是否定判断的谓项,就变成周延的概念,扩大了概念“人”的外延。
联项不变
主项
谓项
位置互换
例如:①所有的马克思主义者 都是 无神论者。
主项反映的是全部对象(主项周延) 谓项反映的是部分对象(谓项不周延)
主谓项调换→所有的无神论者 都是 马克思主义者。
“无神论者”变成主项外延变大 “马克思主义者”变成谓项外延变小
3.主项和谓项的周延性
①含义:每个性质判断都对其主项和谓项所反映的对象范围作了断定。
②周延:一个性质判断如果断定了其主项或谓项所反映的全部对象,这个主项或谓项就是周延的。
③不周延:没有断定其主项或谓项所反映的全部对象,这个主项或谓项就是不周延的。
④变化:主项和谓项位置的变化会引起其外延断定情况的变化。
所有老虎都是动物
周延
不周延
全称肯定判断
所有老虎都不是狗
有些学生是团员
全称否定判断
有些人不喜欢打篮球
小明爱好音乐
这个人不是学生
特称肯定判断
特称否定判断
单称肯定判断
单称否定判断
周延
周延
不周延
不周延
不周延
周延
周延
不周延
周延
周延
判断种类 主项 谓项
全称肯定判断 周延 不周延
全称否定判断 周延 周延
特称肯定判断 不周延 不周延
特称否定判断 不周延 周延
单称肯定判断 周延 不周延
单称否定判断 周延 周延
主项和谓项的周延性情况
主项看量项:全单称周延,特称不周延
谓项看联项:肯定不周延,否定周延
演练:说明以下判断的主项和谓项是否周延
思考:把主项和谓语换位后,其周延状况是否回发生变化?
判断种类 主项 谓项 换位前 换位后
全称肯定判断 周延 不周延 所有的A都是B 所有B是A。AB变
全称否定判断 周延 周延 所有的A都不是B 所有的B都不是A
特称肯定判断 不周延 不周延 有的A是B 有的B是A
特称否定判断 不周延 周延 有的A不是B 有的B不是A
(A由不周延变周延)
单称肯定判断 周延 不周延 A是B B是A。AB变
单称否定判断 周延 周延 A不是B B不是A
主项和谓语换位后,其周延状况是否会发生变化
①推理时不改变前提判断的联项。前提判断是肯定的,换位后还是肯定的。前提判断是否定的,换位后仍是否定的。
②将前提判断的主项和谓项的位置互换。
③在前提中不周延的项,换位后也不能周延。
a.前提中周延的项,换位后可周延可不周延。
b.结论中周延的项,前提中与之对应的项一定要周延。
c.结论中不周延的项,前提中与之对应的项可周延可不周延。
4.换位推理的规则
5.换位推理的方法
第一步:不改变联项(不变)。主项与谓项的位置互换(变)。
第二步:检查新主项与新谓项的周延情况:前提中不周延的项换位后不能周延。
例:所有的 文学 都是 艺术。
第一步:所有的 艺术 都是 文学。
第二步:有的 艺术 是 文学。
“文学”周延,“艺术”不周延
“艺术”不周延,换位后不得周延,全称改特称
量项
主项
联项
谓项
注意:量项必须变为新量项,否则会犯“扩大概念外延”的逻辑错误。
示例评析
示例1:所有商品都是劳动产品
示例2:有的人不是说谎者
从这个全称肯定判断的前提中,我们只能推出“有的劳动产品是商品”这种特称肯定判断的结论。若推出“所有的劳动产品都是商品”这样全称肯定判断的结论,就扩大了“劳动产品”的外延,犯了“扩大概念外延”的逻辑错误。
从这种特称否定判断的前提中,我们不能够通过换位推理必然得出结论。因为在前提中不周延的项,换位后也不能周延,否则,就会犯“扩大概念外延”的逻辑错误。
练一练
所有走私活动都是违法的
所有侵略战争都不是正义战争
有的金属是液体
有些人不是相声演员
曹操 是 军事家
刘备 不是 汉高祖
有些违法的是走私活动
所有正义战争都不是侵略战争
有的液体是金属
不能进行换位
有个军事家是曹操
汉高祖不是刘备
直接换位
直接换位
直接换位
不能直接换位
不能直接换位
不能换位
全称肯定判断
判断种类 主项 谓项 换位前 换位后
全称肯定判断 周延 不周延 所有的A都是B
全称否定判断 周延 周延 所有的A都不是B
特称肯定判断 不周延 不周延 有的A是B
特称否定判断 不周延 周延 有的A不是B
单称肯定判断 周延 不周延 A是B
单称否定判断 周延 周延 A不是B
不能换位
不能直接换位
直接换位
直接换位
直接换位
不能直接换位
判断:能否直接换位?——点拨指导
有的B是A。
所有的B都不是A
有的B是A
有的B不是A
(A由不周延变周延)
有的B是A
B不是A
六种性质判断中可以进行换位推理的有哪些?
1.可以直接进行换位推理的是: 全否、特肯、单否。
2.不能直接换位,但可以进行换位推理: 全肯、单肯。
3.不能进行换位推理的是:特称否定判断。
【考点总结】换质推理和换位推理的识别
换质推理 换位推理
主项和量项:不变 主项和谓项的位置互换
联项:“是”改为“不是”, “不是”改为“是” 联项:不变
谓项:改为与其相矛盾的概念 前提中不周延的项换位后不能周延(量项)
①识别换质推理关键看联项是否发生改变;识别换位推理关键看主项和谓项的位置是否发生改变。
②辨别换质推理和换位推理是否正确:
给我们做核酸的是医护人员。——给我们做核酸的不是非医护人员。
6、换质位推理和换位质推理的使用及意义:
(1)我们可以将换质法和换位法结合起来使用,即进行换质位推理或换位质推理。(先后不同,分步进行)
(2)正确运用这种推理结构,不仅可以起到变换语句形式或语气的作用,而且可以起到调整或强调认识重点的作用。
P48末段
例:“你不丑”
“最美是你”
换质法
“你很美”
换位法
【提醒】换质位推理:先换质,后换位
换位质推理:先换位,再换质
真金是不怕火炼的
真金不是怕火炼的
换质
怕火炼的不是真金
换位
性质判断的演绎推理方法之换质位推理:
先换质,再换位
一、换质推理:
1.主项和量项:不变。
联项:“是”改为“不是”,
“不是”改为“是”
2.谓项:改为与其相矛盾的概念。
二、换位推理:
1.不改变联项(不变)
2.主项与谓项的位置互换(变)
3.注意观察:前提中不周延的项换位后不能周延(不变)
所有无神论者都不是宗教徒
所有宗教徒都不是无神论者
换位
所有宗教徒都是有神论者
换质
性质判断的演绎推理方法之换位质推理:
先换位,再换质
一、换位推理:
1.不改变联项(不变)
2.主项与谓项的位置互换(变)
3.注意观察:前提中不周延的项换位后不能周延(不变)
二、换质推理:
1.主项和量项:不变。
联项:“是”改为“不是”,
“不是”改为“是”
2.谓项:改为与其相矛盾的概念。
请你试着分析小明的推理结构?
小明与小华在学习三段论的推理知识,小明说了一个三段论推理让小华分析。
正当防卫是不负刑事责任的,
小张的行为是正当防卫,
所以,小张的行为是不负刑事责任的。
探究与分享 P48
正当防卫是不负刑事责任的,
小张的行为是正当防卫,
所以,小张的行为是不负刑事责任的。
请找出该推理的前提和结论是什么?
前提
结论
大项
小项
中项
中项
大项
小项
每个三段论都有两个前提,为了区别,把包含大项的前提叫大前提,包含小项的前提叫小前提。
大前提
小前提
点评:
比较三个判断,看出了什么?
二、三段论推理
1、含义:
公共场所是禁止吸烟的,
展览厅是公共场所,
所以,展览厅是禁止吸烟的。
是演绎推理的一种重要形式。它是以两个已知的性质判断为前提,借助一个共同的项推出一个新的性质判断的推理。
例如:
前提:两个已知的性质判断
结论:新的性质判断
(1)大项、小项、中项:
①“大项(P)”: 结论中的谓项;
②“小项(S)”: 结论中的主项;
③“中项(M)”: 结论中不出现而在前提中出现两次的那个项。
(2)前提:
①大前提:包含大项的前提;
②小前提:包含小项的前提。
2、三段论推理的结构:3项、2前提、1结论
(4)大项、小项和中项的关系:
三段论的大项和小项在前提中并没有直接发生联系,只是分别和中项有一定的关系,通过中项这个媒介,大项和小项才有了一定的联系,构成了三段论的结论。
(3)结论:
“所以”后面的新的判断是结论。
【学以致用】
请找出以下三段论的大项、小项、中项、大前提、小前提、结论。
公共场所是禁止吸烟的,
展览厅是公共场所,
所以,展览厅是禁止吸烟的。
中项
大项
小项
大前提
小前提
结论
所有 M 都是 P
所有 S 都是 M
所以,所有 S 都是 P
大前提
结论
结构式
小项
中项
大项
小前提
大项-P 中项-M 小项-S
三段论推理结构
S
M
P
结构式
例1:
教授都是老师,
小张是老师,
所以,小张是教授。
例2:
群众是真正的英雄,
我是群众,
所以,我是真正的英雄。
例3:
抢劫罪都是故意犯罪,
这个行为是故意犯罪,
所以,这个行为是抢劫罪。
下面推理能确保得到真实的结论吗?为什么?
提示:上述推理结构不正确,不具有保真性。
正确的推理=真实的前提+正确(有效)的推理结构
请思考:正确进行三段论推理的一般性规则是什么?
3、★三段论推理的一般性规则:P49、3——P51、2
三段论的逻辑规则 逻辑错误
①推理中只能有三个不同的项。且大项、小项和中项必须分别出现两次。 四概念
②中项在前提中至少周延一次(中项) 中项不周延
③前提中不周延的项在结论中不得周延(大项和小项) 大项不当扩大
小项不当扩大
④两个否定的前提不能必然推出结论(结论为否定,当且仅当,前提中有一否定) 双否定前提
(1)一个形式结构正确的三段论只能有三个不同的项。
在前提和结论中,大项、小项和中项必须分别出现两次。如果出现四个不同的项,结论就不能必然得出。这种逻辑错误叫作“四概念”的错误。
群众是真正的英雄,
我是群众,
所以,我是真正的英雄。
两个“群众”不是同一个概念,不能起到联系大项和小项的媒介作用,所以结论不能成立。
大前提中的“群众”概念指的是总体
小前提中的“群众”概念指的是个体
犯“四概念”的逻辑错误。
三个词(四个意思)
本例也可用“同一律”进行纠错。
总体(全体看)
个体(每个成员看)
3、三段论推理的一般性规则:
(2)一个形式结构正确的三段论的中项在前提中至少周延一次。
违反这一规则,就会犯“中项不周延”的错误。
如果中项在两个前提中都不周延,那么大项和小项的关系就不能确定
(中项:推理媒介,联接大小项)。
所有的正当防卫都是不负刑事责任的,
小张的行为是正当防卫,
所以,小张的行为是不负刑事责任的。
例如:
中项“正当防卫”在大前提中周延,在小前提中不周延。符合推理规则
①主项看量项:全、单周延,特称不周延。
②谓项要看联项:否定周延,肯定不周延。
优秀干部都是廉洁的,
小丽是廉洁的,
所以,小丽是优秀干部。
中项“廉洁的”在大前提和小前提中都不周延,犯了“中项不周延”的逻辑错误。
廉洁的(中)
小丽(小)
优秀干部(大)
( 3 ) 前提中不周延的项在结论中不得周延。
结论不能扩大使用前提所给的概念的外延,否则,就会犯“大项不当扩大”或“小项不当扩大”的错误。
班干部都要有集体荣誉感,
我不是班干部,
所以,我用不着有集体荣誉感。
例如:
谓项要看联项,
否定周延,肯定不周延。
大项不周延
大项周延
犯“大项不当扩大”的逻辑错误
自媒体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工具,
自媒体也是娱乐的工具,
所以,娱乐的工具都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工具。
谓项要看联项,
否定周延,肯定不周延。
主项看量项,
全、单周延,特称不周延。
犯“小项不当扩大”的逻辑错误
( 4 )两个否定的前提不能必然推出结论。
结论为否定,当且仅当,前提中有一否定。不能有两个否定前提,否则就会犯“双否前提”的错误(一否得否)
调查报告不是文学作品,
这篇文稿不是调查报告,
所以,这篇文稿是文学作品。
调查报告(中)
这篇文稿(小)
文学作品(大)
两个前提都是否定的,说明中项与大项、小项都是排斥的不相容关系,起不到确定大项和小项关系媒介作用,所以从前提得到结论没有保真关系。
两个否定前提不能必然推出结论。
1、物质是不灭的,
粉笔是物质,
所以,粉笔是不灭的。
3、共青团员都是青年人,
小王是青年人,
所以,小王是共青团员。
2、歌唱家是艺术家,
齐白石不是歌唱家,
所以,齐白石不是艺术家。
4、所有的自然数不是负数,
所有小数不是自然数,
所以,所有小数是负数。
“四概念错误”:
“物质”:客观实在, 后者 : 具体物质形态
“大项不当扩大”:
前提中不周延的项结论中不得周延。
“中项不周延”:
青年人均为肯定判断的谓项。
两个否定的前提不能必然得出结论
学以致用
4、学习三段论推理规则的作用: P51-4
三段论是生活和工作中常用的推理类型。
我们只有熟知其推理的规则,才能自觉地避免这类推理中的逻辑错误,进而揭露诡辩,维护真理。
课堂小结
简单判断的演绎推理
性质判断换质位
推理
换质推理
(换质法)
换位推理
(换位法)
含义
具体推理方法
遵循的规则
含义
主、谓项的周延性
具体推理方法
遵循的规则
三段论推理
三段论推理的含义、构成要件、意义
一般性规则
① 只能有三个不同的项。
② 中项在前提中至少周延一次。
③ 前提中不周延的项在结论中不得周延。
④ 两个否定的前提不能必然推出结论。
可以结合起来运用
“我们不靠天吃饭,而靠天吃饭是做自然界的奴隶,所以,我们不做自然界的奴隶。”这个三段论是( )
①三段论有效式
②犯小项不当周延的逻辑错误
③犯大项不当周延的逻辑错误
④违反“前提中不周延的大项或小项,在结论中也不得周延”的规则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