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函数
2.1 函数概念
1.下列集合A到集合B的对应f是函数的是(  )
A.A={-1,0,1},B={0,1},f:A中的数平方
B.A={0,1},B={-1,0,1},f:A中的数开方
C.A=Z,B=Q,f:A中的数取倒数
D.A=R,B={正实数},f:A中的数取绝对值
2.函数f(x)=+的定义域是(  )
A.[-1,+∞)    B.(-∞,-1]
C.R  D.[-1,1)∪(1,+∞)
3.若函数f(x)=ax2-1,a为一个正数,且f(f(-1))=-1,那么a的值是(  )
A.1  B.0
C.-1  D.2
4.已知函数f(x)=,则f(x)的值域是(  )
A.(-∞,]  B.[,+∞)
C.(0,]  D.(0,+∞)
5.(多选)下列各组函数表示同一个函数的是(  )
A.f(x)=x,g(x)=
B.f(x)=x,g(x)=
C.f(x)=x-1(x≠-1),g(x)=
D.f(x)=x+1,g(x)=x+x0
6.(多选)下列函数中,满足f(2x)=2f(x)的是(  )
A.f(x)=|x|      B.f(x)=x-|x|
C.f(x)=x+1  D.f(x)=-x
7.已知函数f(x)=-1,且f(a)=3,则a=    .
8.函数y=的定义域为    .
9.已知函数f(x)=2x-3,x∈{x∈N|1≤x≤5},则函数f(x)的值域为    .
10.已知函数f(x)=+.
(1)求函数的定义域;
(2)求f(-3),f ()的值;
(3)当a>0时,求f(a),f(a-1)的值.
11.若一系列函数的解析式相同,值域相同,但定义域不同,则称这些函数为“孪生函数”.函数解析式为y=2x2-1,值域为{1,7}的“孪生函数”共有(  )
A.10个  B.9个
C.8个  D.4个
12.(多选)下列函数中,值域为[0,4]的是(  )
A.f(x)=x-1,x∈[1,5]
B.f(x)=-x2+4
C.f(x)=
D.f(x)=x+-2(x>0)
13.函数f(x)的定义域为(0,3),则函数y=的定义域是    .
14.试求下列函数的定义域与值域:
(1)y=(x-1)2+1;
(2)y=;
(3)y=x-.
15.若函数y=f(x)的定义域是[0,2],则函数g(x)=f(2x)的定义域是(  )
A.[0,2]  B.[0,1]
C.[0,4]  D.(0,1)
16.规定符号*表示一种运算,即a*b=+a+b(a,b为正实数)且1*k=3.
(1)求正整数k;
(2)求函数y=k*x的值域.
2.1 函数概念
1.A 按照函数定义,选项B中,集合A中的元素1对应集合B中的元素±1,不符合函数定义中一个自变量的值对应唯一的函数值的条件;选项C中,集合A中的元素0取倒数没有意义,也不符合函数定义中集合A中任意元素都对应着唯一的函数值的要求;选项D中,集合A中的元素0在集合B中没有元素与其对应,也不符合函数定义.只有选项A符合函数定义.
2.D 由解得故定义域为[-1,1)∪(1,+∞),故选D.
3.A ∵f(x)=ax2-1,∴f(-1)=a-1,f(f(-1))=f(a-1)=a·(a-1)2-1=-1.∴a(a-1)2=0.又∵a为正数,∴a=1.
4.C ∵x2+2≥2,∴0<≤,∴f(x)的值域为(0,].故选C.
5.AC A中f(x)定义域是R,g(x)定义域是R,且g(x)==x,是同一个函数;B中f(x)定义域是R,g(x)定义域是R,但g(x)=|x|,不是同一个函数;C中f(x)定义域是{x|x≠-1},g(x)定义域是{x|x≠-1},且g(x)==x-1(x≠-1),是同一个函数;D中f(x)定义域是R,g(x)定义域是{x|x≠0},不是同一个函数.故选A、C.
6.ABD 在A中,f(2x)=|2x|=2|x|,2f(x)=2|x|,满足f(2x)=2f(x);在B中,f(2x)=2x-|2x|=2(x-|x|)=2f(x),满足f(2x)=2f(x);在C中,f(2x)=2x+1,2f(x)=2(x+1)=2x+2,不满足f(2x)=2f(x);在D中,f(2x)=-2x=2(-x)=2f(x),满足f(2x)=2f(x).
7.16 解析:因为f(x)=-1,所以f(a)=-1.又因为f(a)=3,所以-1=3,a=16.
8.(-∞,-4)∪(-4,4)∪(4,6] 解析:要使函数有意义,需满足即∴函数的定义域为(-∞,-4)∪(-4,4)∪(4,6].
9.{-1,1,3,5,7} 解析:∵x=1,2,3,4,5,且f(x)=2x-3.∴f(x)的值域为{-1,1,3,5,7}.
10.解:(1)使根式有意义的实数x的集合是{x|x≥-3},使分式有意义的实数x的集合是{x|x≠-2},
所以这个函数的定义域是{x|x≥-3}∩{x|x≠-2}={x|x≥-3,且x≠-2}.
(2)f(-3)=+=-1;
f ()=+=+=+.
(3)因为a>0,故f(a),f(a-1)有意义.
f(a)=+;
f(a-1)=+=+.
11.B 由2x2-1=1,得x1=1,x2=-1;由2x2-1=7,得x3=-2,x4=2,所以定义域为2个元素的集合有4个,定义域为3个元素的集合有4个,定义域为4个元素的集合有1个,因此共有9个“孪生函数”.
12.AC x∈[1,5]时,x-1∈[0,4],所以函数f(x)=x-1,x∈[1,5]的值域是[0,4],故A正确;因为-x2≤0,所以-x2+4≤4,所以函数值域是(-∞,4],故B错误;因为-x2≤0,所以16-x2≤16,又16-x2≥0,所以0≤≤4,即函数值域为[0,4],故C正确;因为x>0,所以x+≥2(当且仅当x=1时取等号),所以x+-2≥0,故函数值域为[0,+∞),故D错误.故选A、C.
13.(-1,1)∪(1,2) 解析:函数f(x)的定义域为(0,3),对于函数y=,有解得-1<x<2且x≠1.因此函数y=的定义域为(-1,1)∪(1,2).
14.解:(1)函数的定义域为R,因为(x-1)2+1≥1,所以函数的值域为{y|y≥1}.
(2)函数的定义域是{x|x≠1},y==5+,所以函数的值域为{y|y≠5}.
(3)要使函数式有意义,需x+1≥0,即x≥-1,故函数的定义域是{x|x≥-1}.设t=,则x=t2-1(t≥0),于是f(t)=t2-1-t=(t-)2-.又t≥0,故f(t)≥-.所以函数的值域是.
15.B ∵y=f(x)的定义域是[0,2],∴要使g(x)=f(2x)有意义,需0≤2x≤2,即0≤x≤1.
16.解:(1)由已知得,1*k=+1+k=3,
解得=1或=-2(舍去),所以k=1.
(2)y=k*x=+1+x=(+)2+(x>0),
令t=,则y=(t+)2+(t>0),结合函数的图象(图略),
可得y>(0+)2+=1,所以函数的值域为(1,+∞).
2 / 22.1 函数概念
新课程标准解读 核心素养
1.在初中用变量之间的依赖关系描述函数的基础上,用集合语言和对应关系刻画函数,建立完整的函数概念 数学抽象
2.体会集合语言和对应关系在刻画函数概念中的作用 数学抽象、数学建模
3.了解构成函数的要素,能求简单函数的定义域 数学抽象、数学运算
  事物都是运动变化着的,我们可以感受到它们的变化.
  早晨,太阳从东方冉冉升起;气温随时间在悄悄地改变;小树随着时间的变化不断长高;……
在这些变化着的现象中,都存在着两个变量,当一个变量变化时,另一个变量随之发生变化.
【问题】 (1)怎样用数学模型刻画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
(2)这样的模型具有怎样的特征?
                      
                      
                      
                      
                      
知识点一 函数的概念
概念 给定实数集R中的两个非空数集A和B,如果存在一个对应关系f,使对于集合A中的每一个数x,在集合B中都有唯一确定的数y和它对应,那么就把对应关系f称为定义在集合A上的一个函数
对应关系 y=f(x),x∈A
定义域   的取值范围
值域 与x的值相对应的y 值的集合{f(x)|x∈A}
提醒 函数的概念的再理解:①函数的定义中有“三性”:任意性、存在性、唯一性,即对于非空数集A中的每一个(任意性)数x,在非空数集B中都有(存在性)唯一(唯一性)确定的数y与之对应,这三性只要有一个不满足便不能构成函数;②y=f(x)仅是函数的一个符号,不表示“y等于f与x的乘积”,f(x)也未必有解析式.
【想一想】
1.在函数的概念中,如果函数y=f(x)的定义域与对应关系确定,那么函数的值域确定吗?
2.函数定义域内同一个自变量能否对应多个函数值?
知识点二 同一个函数
前提条件    相同
      完全一致
结论 这两个函数是同一个函数
【想一想】
 定义域和值域分别相同的两个函数是同一个函数吗?
1.判断正误.(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1)任何两个集合之间都可以建立函数关系.(  )
(2)函数的定义域必须是数集,值域可以为其他集合.(  )
(3)根据函数的定义,定义域中的任何一个x可以对应着值域中不同的y.(  )
(4)在函数的定义中,集合B是函数的值域.(  )
2.下列选项中能表示同一个函数的是(  )
A.y=x+1与y=
B.y=x2+1与s=t2+1
C.y=2x与y=2x(x≥0)
D.y=(x+1)2与y=x2
3.函数f(x)=的定义域是    .
题型一 函数的概念与判断
【例1】 (1)设M={x|0≤x≤2},N={y|0≤y≤2},给出下列四个图形:
其中,能表示从集合M到集合N的函数关系的个数是(  )
A.0    B.1    C.2    D.3
(2)判断下列对应关系f是否为定义在集合A上的函数:
①A=R,B=R,对应关系f:y=;②A={1,2,3},B=R,f(1)=f(2)=3,f(3)=4;
③A={1,2,3},B={4,5,6},对应关系如图所示:
尝试解答
通性通法
1.判断对应关系是否为函数的2个条件
(1)A,B必须是非空数集;
(2)A中任意一元素在B中有且只有一个元素与之对应;
对应关系是“一对一”或“多对一”的是函数关系,“一对多”的不是函数关系.
2.由图形判断是否为函数的方法
(1)任取一条垂直于x轴的直线l;
(2)在定义域内平行移动直线l;
(3)若l与图形有且只有一个交点,则是函数;若在定义域内没有交点或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交点,则不是函数.
【跟踪训练】
1.下列图象中不能表示函数的图象的是(  )
2.(多选)已知集合A={x|0≤x≤8},集合B={x|0≤x≤4},则下列对应关系中,能看作是从A到B的函数关系的是(  )
A.f:x→y=x     B.f:x→y=x
C.f:x→y=x   D.f:x→y=x
题型二 同一个函数的判定
【例2】 下列各组函数表示同一个函数的是(  )
A.f(x)=x,g(x)=()2
B.f(x)=x2,g(t)=t2
C.f(x)=1,g(x)=
D.f(x)=x,g(x)=|x|
尝试解答
通性通法
判断两个函数是否为同一个函数的步骤
提醒 (1)在化简解析式时,必须是等价变形;
(2)与解析式用哪个字母表示无关.
【跟踪训练】
 下列各组函数:
①f(x)=,g(x)=x-1;
②f(x)=(x-1)2,g(t)=t2-2t+1;
③汽车匀速运动时,路程与时间的函数关系f(t)=80t(0≤t≤5)与一次函数g(x)=80x(0≤x≤5).
其中表示同一个函数的是    .(填上所有正确的序号)
题型三 函数的定义域
【例3】 求下列函数的定义域:
(1)y=-2x+3;(2)f(x)=;
(3)y=+;(4)y=.
尝试解答
通性通法
求函数定义域的常用方法
(1)若f(x)是分式,则应考虑使分母不为零;
(2)若f(x)是偶次根式,则被开方数大于或等于零;
(3)若f(x)是指数幂,则函数的定义域是使幂运算有意义的实数集合;
(4)若f(x)是由几个式子构成的,则函数的定义域是各个部分数学表达式有意义的x取值集合的交集;
(5)若f(x)是实际问题的解析式,则应使解析式有意义还应符合实际意义.
【跟踪训练】
1.函数f(x)=+的定义域为(  )
A.(-∞,-1)∪(-1,3]
B.(-∞,3]
C.(-1,3]
D.(-∞,-1)
2.f(x)=(x-1)0+的定义域是(  )
A.(-1,+∞)
B.(-∞,-1)
C.R
D.(-1,1)∪(1,+∞)
题型四 函数值(值域)问题
【例4】 (1)已知f(x)=(x∈R,且x≠-1),g(x)=x2+2(x∈R),则f(2)=    ,f(g(2))=    .
(2)求下列函数的值域:
①y=x+1;②y=x2-2x+3,x∈[0,3);
③y=;④y=2x-.
尝试解答
【母题探究】
1.(变条件)在本例(1)条件下,若f(b)=,求b的值.
2.(变设问)在本例(1)条件下,判断点(3,)是否在函数f(x)的图象上.
通性通法
1.函数求值的方法
(1)已知f(x)的表达式时,只需用a替换表达式中的x即得f(a)的值;
(2)求f(g(a))的值应遵循由里往外的原则.
2.求函数值域常用的4种方法
(1)观察法:对于一些比较简单的函数,其值域可通过观察得到;
(2)配方法:当所给函数是二次函数或可化为二次函数处理的函数时,可利用配方法求其值域;
(3)分离常数法:此方法主要是针对有理分式,即将有理分式转化为“反比例函数类”的形式,便于求值域;
(4)换元法:即运用新元代换,将所给函数化成值域易确定的函数,从而求得原函数的值域.对于f(x)=ax+b+(其中a,b,c,d为常数,且a≠0)型的函数常用换元法.
【跟踪训练】
1.设函数f(x)=,则当f(x)=2时,x的取值为(  )
A.-4        B.4
C.-10   D.10
2.(2024·济南月考)函数y=的值域为    .
1.下列四种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在函数值域中的每一个数,在定义域中都至少有一个数与之对应
B.函数的定义域和值域一定是无限集合
C.定义域和对应关系确定后,函数的值域也就确定了
D.若函数的定义域中只含有一个元素,则值域也只含有一个元素
2.若f(x)=,则f(3)=(  )
A.2  B.4
C.2  D.10
3.函数f(x)=的定义域为(  )
A.(1,+∞)
B.[0,+∞)
C.(-∞,1)∪(1,+∞)
D.[0,1)∪(1,+∞)
4.(2024·洛阳月考)设f:x→x2是集合A到集合B的函数,若集合B={1},则集合A不可能是(  )
A.{1}  B.{-1}
C.{-1,1}  D.{-1,0}
5.下列各组函数是同一个函数的是    .(填序号)
①f(x)=与g(x)=x;
②f(x)=x0与g(x)=;
③f(x)=x2-2x-1与g(t)=t2-2t-1.
2.1 函数概念
【基础知识·重落实】
知识点一
 x
想一想
1.提示:确定.
2.提示:不能.
知识点二
 定义域 对应关系
想一想
 提示:不一定,如果对应关系不同,这两个函数一定不是同一个函数.
自我诊断
1.(1)× (2)× (3)× (4)×
2.B 对于选项A,前者定义域为R,后者定义域为{x|x≠1},不是同一个函数;对于选项B,虽然变量不同,但定义域和对应关系均相同,是同一个函数;对于选项C,虽然对应关系相同,但定义域不同,不是同一个函数;对于选项D,虽然定义域相同,但对应关系不同,不是同一个函数.
3.{x|x<4} 解析:由4-x>0,解得x<4,所以原函数的定义域为{x|x<4}.
【典型例题·精研析】
【例1】 (1)B ①中,因为在集合M中当1<x≤2时,在N中无元素与之对应,所以①不是;②中,对于集合M中的任意一个数x,在N中都有唯一的数与之对应,所以②是;③中,x=2对应元素y=3 N,所以③不是;④中,当x=1时,在N中有两个元素与之对应,所以④不是.因此只有②是,故选B.
(2)解:①A=R,B=R,对于集合A中的元素x=0,在对应关系f:y=的作用下,在集合B中没有元素与之对应,故所给对应不是定义在集合A上的函数.
②由f(1)=f(2)=3,f(3)=4,知集合A中的每一个元素在对应关系f的作用下,在集合B中都有唯一的元素与之对应,故所给对应关系是定义在集合A上的函数.
③集合A中的元素3在集合B中没有与之对应的元素,且集合A中的元素2在集合B中有两个元素(5和6)与之对应,故所给对应关系不是定义在集合A上的函数.
跟踪训练
1.D D项中,当x>0时,任意一个x对应着两个y的值,因此选项D不是函数的图象.
2.ABC 根据函数的定义,对于D,在集合A中的部分元素,在集合B中没有元素与它对应,故不正确;A、B、C选项均正确.
【例2】 B A选项中,由于f(x)=x的定义域为R,g(x)=()2的定义域为{x|x≥0},它们的定义域不相同,所以它们不是同一个函数;B选项中,函数的定义域、值域和对应关系都相同,所以它们是同一个函数;C选项中,由于f(x)=1的定义域为R,g(x)=的定义域为{x|x≠0},它们的定义域不相同,所以它们不是同一个函数;D选项中,两个函数的定义域相同,但对应关系不同,所以它们不是同一个函数.
跟踪训练
 ②③ 解析:①f(x)的定义域为{x|x≠0},g(x)的定义域为R,f(x)与g(x)的定义域不同,不是同一个函数;②虽然表示自变量的字母不同,但f(x)与g(t)的定义域相同,对应关系相同,故是同一个函数;③是同一个函数,定义域、对应关系都相同.
【例3】 解:(1)函数y=-2x+3的定义域为{x|x∈R}.
(2)要使函数式有意义,即分式有意义,则-x+1≠0,x≠1.故函数的定义域为{x|x≠1}.
(3)要使函数式有意义,则即所以x=1,从而函数的定义域为{x|x=1}.
(4)因为当x2-1≠0,即x≠±1时,有意义,所以函数的定义域是{x|x≠±1}.
跟踪训练
1.A 要使函数f(x)=+有意义,则解得x≤3且x≠-1,所以函数f(x)的定义域为(-∞,-1)∪(-1,3].故选A.
2.D 要使函数有意义,需满足∴x>-1且x≠1,∴定义域为(-1,1)∪(1,+∞).
【例4】 (1)  解析:∵f(x)=,∴f(2)==.
又∵g(x)=x2+2,∴g(2)=22+2=6,
∴f(g(2))=f(6)==.
(2)解:①(观察法)∵x∈R,∴x+1∈R,即函数值域是R.
②
(配方法)y=x2-2x+3=(x-1)2+2,由x∈[0,3),再结合函数的图象(如图),可得函数的值域为[2,6).
③(分离常数法)y===3-.
∵≠0,∴y≠3,
∴y=的值域为(-∞,3)∪(3,+∞).
④
(换元法)设t=,则t≥0且x=t2+1,∴y=2(t2+1)-t=2(t-)2+,由t≥0,再结合函数的图象(如图),可得函数的值域为[,+∞).
母题探究
1.解:由f(b)==,得b=1.
2.解:由f(x)=知f(3)=,故点(3,)在f(x)的图象上.
跟踪训练
1.C 令=2,则x=-10,故选C.
2. 解析:y==
==1-(x≠±1).
∵≠0,∴y≠1,
又∵x≠1,∴y≠-,
∴函数值域为.
随堂检测
1.B 由函数定义知,A,C,D正确,B不正确.
2.A f(3)==2.
3.D 由得∴定义域为[0,1)∪(1,+∞).
4.D 因为当x=0时,在集合B中没有值与之对应.
5.②③ 解析:①f(x)=-x,g(x)=x,对应关系不同,故f(x)与g(x)不是同一个函数;②f(x)=x0=1(x≠0),g(x)==1(x≠0),对应关系与定义域均相同,故是同一个函数;③f(x)=x2-2x-1与g(t)=t2-2t-1,对应关系和定义域均相同,故是同一个函数.
6 / 6(共47张PPT)
2.1 函数概念
新课程标准解读 核心素养
1.在初中用变量之间的依赖关系描述函数的基础
上,用集合语言和对应关系刻画函数,建立完整的
函数概念 数学抽象
2.体会集合语言和对应关系在刻画函数概念中的作
用 数学抽象、数
学建模
3.了解构成函数的要素,能求简单函数的定义域 数学抽象、数
学运算
目录
基础知识·重落实
01
典型例题·精研析
02
基础知识·重落实
01
课前预习 必备知识梳理
事物都是运动变化着的,我们可以感受到它们的变化.
早晨,太阳从东方冉冉升起;气温随时间在悄悄地改变;小树随着时
间的变化不断长高;……
在这些变化着的现象中,都存在着两个变量,当一个变量变化时,另
一个变量随之发生变化.
【问题】 (1)怎样用数学模型刻画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
(2)这样的模型具有怎样的特征?
 
 
 
 
知识点一 函数的概念
概念 给定实数集R中的两个非空数集 A 和 B ,如果
存在一个对应关系 f ,使对于集合 A 中的每一
个数 x ,在集合 B 中都有唯一确定的数 y 和它
对应,那么就把对应关系 f 称为定义在集合 A
上的一个函数
对应关系 y = f ( x ), x ∈ A
定义域 的取值范围
值域 与 x 的值相对应的 y 值的集合{ f ( x )| x ∈ A }
x  
提醒 函数的概念的再理解:①函数的定义中有“三性”:任意性、
存在性、唯一性,即对于非空数集 A 中的每一个(任意性)数 x ,在
非空数集 B 中都有(存在性)唯一(唯一性)确定的数 y 与之对应,
这三性只要有一个不满足便不能构成函数;② y = f ( x )仅是函数的
一个符号,不表示“ y 等于 f 与 x 的乘积”, f ( x )也未必有解析式.
1. 在函数的概念中,如果函数 y = f ( x )的定义域与对应关系确定,
那么函数的值域确定吗?
提示:确定.
2. 函数定义域内同一个自变量能否对应多个函数值?
提示:不能.
【想一想】
知识点二 同一个函数
前提条
件 相同
 完全一致
结论 这两个函数是同一个函数
【想一想】
定义域和值域分别相同的两个函数是同一个函数吗?
定义域 
对应关系 
提示:不一定,如果对应关系不同,这两个函数一定不是同一个
函数.
1. 判断正误.(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1)任何两个集合之间都可以建立函数关系. ( × )
(2)函数的定义域必须是数集,值域可以为其他集合.
( × )
(3)根据函数的定义,定义域中的任何一个 x 可以对应着值域中
不同的 y . ( × )
(4)在函数的定义中,集合 B 是函数的值域. ( × )
×
×
×
×
2. 下列选项中能表示同一个函数的是(  )
B. y = x2+1与 s = t2+1
C. y =2 x 与 y =2 x ( x ≥0)
D. y =( x +1)2与 y = x2
解析: 对于选项A,前者定义域为R,后者定义域为{ x | x
≠1},不是同一个函数;对于选项B,虽然变量不同,但定义域和
对应关系均相同,是同一个函数;对于选项C,虽然对应关系相
同,但定义域不同,不是同一个函数;对于选项D,虽然定义域相
同,但对应关系不同,不是同一个函数.
3. 函数 f ( x )= 的定义域是 .
解析:由4- x >0,解得 x <4,所以原函数的定义域为{ x | x <4}.
{ x | x <4} 
典型例题·精研析
02
课堂互动 关键能力提升
题型一 函数的概念与判断
【例1】 (1)设 M ={ x |0≤ x ≤2}, N ={ y |0≤ y ≤2},给出下
列四个图形:
其中,能表示从集合 M 到集合 N 的函数关系的个数是(  )
A. 0 B. 1
C. 2 D. 3
解析: ①中,因为在集合 M 中当1< x ≤2时,在 N 中无元素与之
对应,所以①不是;②中,对于集合 M 中的任意一个数 x ,在 N 中都
有唯一的数与之对应,所以②是;③中, x =2对应元素 y =3 N ,所
以③不是;④中,当 x =1时,在 N 中有两个元素与之对应,所以④不
是.因此只有②是,故选B.
① A =R, B =R,对应关系 f : y = ;
② A ={1,2,3}, B =R, f (1)= f (2)=3, f (3)=4;
③ A ={1,2,3}, B ={4,5,6},对应关系如图所示:
(2)判断下列对应关系 f 是否为定义在集合 A 上的函数:
解:① A =R, B =R,对于集合 A 中的元素 x =0,在对应关系
f : y = 的作用下,在集合 B 中没有元素与之对应,故所给对
应不是定义在集合 A 上的函数.
②由 f (1)= f (2)=3, f (3)=4,知集合 A 中的每一个元
素在对应关系 f 的作用下,在集合 B 中都有唯一的元素与之对
应,故所给对应关系是定义在集合 A 上的函数.
③集合 A 中的元素3在集合 B 中没有与之对应的元素,且集合 A
中的元素2在集合 B 中有两个元素(5和6)与之对应,故所给对
应关系不是定义在集合 A 上的函数.
通性通法
1. 判断对应关系是否为函数的2个条件
(1) A , B 必须是非空数集;
(2) A 中任意一元素在 B 中有且只有一个元素与之对应;
对应关系是“一对一”或“多对一”的是函数关系,“一对
多”的不是函数关系.
2. 由图形判断是否为函数的方法
(1)任取一条垂直于 x 轴的直线 l ;
(2)在定义域内平行移动直线 l ;
(3)若 l 与图形有且只有一个交点,则是函数;若在定义域内没有
交点或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交点,则不是函数.
【跟踪训练】
1. 下列图象中不能表示函数的图象的是(  )
解析: D项中,当 x >0时,任意一个 x 对应着两个 y 的值,因此
选项D不是函数的图象.
2. (多选)已知集合 A ={ x |0≤ x ≤8},集合 B ={ x |0≤ x ≤4},
则下列对应关系中,能看作是从 A 到 B 的函数关系的是(  )
D. f : x → y = x
解析: 根据函数的定义,对于D,在集合 A 中的部分元素,
在集合 B 中没有元素与它对应,故不正确;A、B、C选项均正确.
题型二 同一个函数的判定
【例2】 下列各组函数表示同一个函数的是(  )
B. f ( x )= x2, g ( t )= t2
D. f ( x )= x , g ( x )=| x |
解析: A选项中,由于 f ( x )= x 的定义域为R, g ( x )=
( )2的定义域为{ x | x ≥0},它们的定义域不相同,所以它们不
是同一个函数;B选项中,函数的定义域、值域和对应关系都相同,
所以它们是同一个函数;C选项中,由于 f ( x )=1的定义域为R, g
( x )= 的定义域为{ x | x ≠0},它们的定义域不相同,所以它们不
是同一个函数;D选项中,两个函数的定义域相同,但对应关系不
同,所以它们不是同一个函数.
通性通法
判断两个函数是否为同一个函数的步骤
提醒 (1)在化简解析式时,必须是等价变形;
(2)与解析式用哪个字母表示无关.
【跟踪训练】
 下列各组函数:
① f ( x )= , g ( x )= x -1;
② f ( x )=( x -1)2, g ( t )= t2-2 t +1;
③汽车匀速运动时,路程与时间的函数关系 f ( t )=80 t (0≤ t ≤5)
与一次函数 g ( x )=80 x (0≤ x ≤5).
其中表示同一个函数的是 .(填上所有正确的序号)
②③ 
解析:① f ( x )的定义域为{ x | x ≠0}, g ( x )的定义域为R, f
( x )与 g ( x )的定义域不同,不是同一个函数;②虽然表示自变量
的字母不同,但 f ( x )与 g ( t )的定义域相同,对应关系相同,故
是同一个函数;③是同一个函数,定义域、对应关系都相同.
题型三 函数的定义域
【例3】 求下列函数的定义域:
(1) y =-2 x +3;
解:函数 y =-2 x +3的定义域为{ x | x ∈R}.
(2) f ( x )= ;
解:要使函数式有意义,即分式有意义,则- x +1≠0, x ≠1.
故函数的定义域为{ x | x ≠1}.
(3) y = + ;
解:要使函数式有意义,则即所以 x =1,
从而函数的定义域为{ x | x =1}.
(4) y = .
解:因为当 x2-1≠0,即 x ≠±1时, 有意义,所以函数的
定义域是{ x | x ≠±1}.
通性通法
求函数定义域的常用方法
(1)若 f ( x )是分式,则应考虑使分母不为零;
(2)若 f ( x )是偶次根式,则被开方数大于或等于零;
(3)若 f ( x )是指数幂,则函数的定义域是使幂运算有意义的实数
集合;
(4)若 f ( x )是由几个式子构成的,则函数的定义域是各个部分数
学表达式有意义的 x 取值集合的交集;
(5)若 f ( x )是实际问题的解析式,则应使解析式有意义还应符合
实际意义.
【跟踪训练】
1. 函数 f ( x )= + 的定义域为(  )
A. (-∞,-1)∪(-1,3] B. (-∞,3]
C. (-1,3] D. (-∞,-1)
解析: 要使函数 f ( x )= + 有意义,则
解得 x ≤3且 x ≠-1,所以函数 f ( x )的定义域为
(-∞,-1)∪(-1,3].故选A.
2. f ( x )=( x -1)0+ 的定义域是(  )
A. (-1,+∞) B. (-∞,-1)
C. R D. (-1,1)∪(1,+∞)
解析: 要使函数有意义,需满足∴ x >-1且 x
≠1,∴定义域为(-1,1)∪(1,+∞).
题型四 函数值(值域)问题
【例4】 (1)已知 f ( x )= ( x ∈R,且 x ≠-1), g ( x )=
x2+2( x ∈R),则 f (2)=    , f ( g (2))=    .
 
 
解析:∵ f ( x )= ,∴ f (2)= = .
又∵ g ( x )= x2+2,∴ g (2)=22+2=6,
∴ f ( g (2))= f (6)= = .
(2)求下列函数的值域:
① y = x +1;② y = x2-2 x +3, x ∈[0,3);
③ y = ;④ y =2 x - .
解析:解:①(观察法)∵ x ∈R,∴ x +1∈R,即函数值
域是R.
②(配方法) y = x2-2 x +3=( x -1)2+2,
由 x ∈[0,3),再结合函数的图象(如图),
可得函数的值域为[2,6).
③(分离常数法) y = = =3- .
∵ ≠0,∴ y ≠3,
∴ y = 的值域为(-∞,3)∪(3,+∞).
④(换元法)设 t = ,则 t ≥0且 x = t2+
1,∴ y =2( t2+1)- t =2( t - )2+ ,由
t ≥0,再结合函数的图象(如图),可得函数
的值域为[ ,+∞).
【母题探究】
1. (变条件)在本例(1)条件下,若 f ( b )= ,求 b 的值.
解:由 f ( b )= = ,得 b =1.
2. (变设问)在本例(1)条件下,判断点(3, )是否在函数 f
( x )的图象上.
解:由 f ( x )= 知 f (3)= ,故点(3, )在 f ( x )
的图象上.
通性通法
1. 函数求值的方法
(1)已知 f ( x )的表达式时,只需用 a 替换表达式中的 x 即得 f
( a )的值;
(2)求 f ( g ( a ))的值应遵循由里往外的原则.
2. 求函数值域常用的4种方法
(1)观察法:对于一些比较简单的函数,其值域可通过观察得
到;
(2)配方法:当所给函数是二次函数或可化为二次函数处理的函
数时,可利用配方法求其值域;
(3)分离常数法:此方法主要是针对有理分式,即将有理分式转
化为“反比例函数类”的形式,便于求值域;
(4)换元法:即运用新元代换,将所给函数化成值域易确定的
函数,从而求得原函数的值域.对于 f ( x )= ax + b +
(其中 a , b , c , d 为常数,且 a ≠0)型的函数
常用换元法.
【跟踪训练】
1. 设函数 f ( x )= ,则当 f ( x )=2时, x 的取值为(  )
A. -4 B. 4
C. -10 D. 10
解析: 令 =2,则 x =-10,故选C.
解析: y = =
= =1- ( x ≠±1).
∵ ≠0,∴ y ≠1,
又∵ x ≠1,∴ y ≠- ,
∴函数值域为 .
2. (2024·济南月考)函数 y = 的值域为    .
1. 下列四种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在函数值域中的每一个数,在定义域中都至少有一个数与之对应
B. 函数的定义域和值域一定是无限集合
C. 定义域和对应关系确定后,函数的值域也就确定了
D. 若函数的定义域中只含有一个元素,则值域也只含有一个元素
解析: 由函数定义知,A,C,D正确,B不正确.
2. 若 f ( x )= ,则 f (3)=(  )
A. 2 B. 4
D. 10
解析:  f (3)= =2.
3. 函数 f ( x )= 的定义域为(  )
A. (1,+∞)
B. [0,+∞)
C. (-∞,1)∪(1,+∞)
D. [0,1)∪(1,+∞)
解析: 由得∴定义域为[0,1)∪(1,
+∞).
4. (2024·洛阳月考)设 f : x → x2是集合 A 到集合 B 的函数,若集合 B
={1},则集合 A 不可能是(  )
A. {1} B. {-1}
C. {-1,1} D. {-1,0}
解析: 因为当 x =0时,在集合 B 中没有值与之对应.
5. 下列各组函数是同一个函数的是 .(填序号)
① f ( x )= 与 g ( x )= x ;② f ( x )= x0与 g ( x )
= ;③ f ( x )= x2-2 x -1与 g ( t )= t2-2 t -1.
解析:① f ( x )=- x , g ( x )= x ,对应关系不
同,故 f ( x )与 g ( x )不是同一个函数;② f ( x )= x0=1( x
≠0), g ( x )= =1( x ≠0),对应关系与定义域均相同,故
是同一个函数;③ f ( x )= x2-2 x -1与 g ( t )= t2-2 t -1,对
应关系和定义域均相同,故是同一个函数.
②③ 
谢 谢 观 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