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化学反应的方向 课件 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化学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共35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3化学反应的方向 课件 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化学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共35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70.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5-10-10 15:17: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5张PPT)
第三节 化学反应的方向
第二章 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
1.知道化学反应是有方向的,知道化学反应的方向与反应的焓变和熵变有关,发展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的核心素养。
2.结合焓变、熵变判断自发反应进行的方向,认识事物的发展、变化常常受多种因素制约,发展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的核心素养。
核心素养
发展目标
自发反应

  汽车尾气中的主要污染物是 NO 以及燃料不完全燃烧所产生的 CO,它们是现代城市中的大气污染物,为了减轻大气污染,人们提出通过以下反应来处理汽车的尾气:
2NO(g) + 2CO(g) N2(g) + 2CO2(g)
你们能否判断这一方案是否可行?理论依据是什么?
思考交流
  上述问题是化学反应的方向的问题。反应进行的方向、快慢和限度是化学反应原理的三个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前面三节的学习和讨论,我们已经初步解决了后面两个问题,即反应的快慢和限度问题,这节课我们来讨论反应进行的方向问题。
1)高处的水往低处流;
2)热量由高温物体传向低温物体;
3)电流由电势高的地方流向电势低的地方;
自然界中的自发过程
4)室温下冰块自动融化;
5)墨水扩散;
Cu和AgNO3反应
NaOH和HCl反应
Na投入H2O中
铁生锈
Cu(s)+2AgNO3(aq)=Cu(NO3)2(aq)+2Ag (s) △H= -181.75 kJ·mol-1
NaOH(aq)+HCl(aq)=NaCl(aq)+H2O(l) △H= -57.3 kJ·mol-1
2Na(s)+2H2O(l)=2NaOH(aq)+H2(g) △H= -636.1 kJ·mol-1
铁生锈:Fe(s) …… Fe2O3 (aq) △H= -790.7 kJ·mol-1
自发反应
1.自发过程:在一定条件下,不借助外部力量就能自动进行的过程。
2.自发反应:在一定条件下,一个反应可以自发地进行到显著程度,就称为自发反应。
如何判断一个过程,一个反应能否自发进行?
3.非自发过程:在一定条件下,需持续借助人为作用才能进行的过程。
并不是自发反应一定能发生,非自发反应一定不能发生。自发反应和非自发反应是指该反应过程是否有自发进行的倾向,而这个过程是否一定会发生则不能确定。例如:碳的燃烧是一个自发反应,但需要借助外界条件“点燃”,反应才能发生。
自发过程的特点:
(1)具有单向性.
(2)体系趋向于高能状态 低能状态
(3)体系趋向于有序状态 无序状态
“正”可以,“逆”不可以(合成氨)
如燃烧自发,但在常温不自发
过程的自发性只能用于判断过程的方向,不能确定过程是否一定会发生和过程发生的速率。
利用所给试剂和物品设计实验验证:
Ba(OH) 2固体、NH4Cl固体、药匙、保鲜袋、橡皮筋
探究1:焓变对化学反应自发进行方向的影响
2)为了让两者混合均匀和更直观地感知实验现象,可用手轻轻搓混合物!
提示:
1)所取Ba(OH) 2固体、NH4Cl固体质量比约3:2
3)为了环保请扎紧保鲜袋袋口。
4)及时记录实验现象及结论
Ba(OH)2(s)+2NH4Cl(s)=BaCl2(s)+2NH3(g)+2H2O(l)
是什么因素促使吸热反应也能自发进行呢?
Zn(s)+CuSO4(aq)=ZnSO4(aq)+Cu(s) ΔH= -216.8 kJ·mol-1
2H2(g) +O2(g) =2H2O(l) ΔH= -571.6 kJ·mol-1
放热反应过程中体系能量降低,因此具有自发反应的倾向
大多数放热反应是可以自发进行的
NaHCO3(s)+HCl(aq)=CO2(g)+NaCl(aq)+H2O(l) ΔH=+31.4KJ/mol
2N2O5(g) =4NO2(g)+O2(g)   ΔH=+109.8kJ/mol
少数吸热反应也可以自发进行的
结论:
1.ΔH < 0有利于反应自发进行但自发反应不一定要ΔH < 0;
2.焓变是反应能否自发进行的一个因素,但不是唯一因素。
——趋向于体系混乱度增大
——趋向于体系混乱度增大

——趋向于体系混乱度增大
固体溶解过程
气体的扩散
1)熵的定义:
熵是衡量体系 的物理量;符号 ,
构成物质的微粒之间无规则排列的程度越大,体系的混乱度 ,熵值 ;同一物质,S(g)﹥S(l)﹥S(s)
2)熵变:化学反应中存在着熵变,符号 ;
△S=S产物-S反应物。体系的混乱度增大ΔS 0 ,体系的混乱度减小ΔS 0。高中阶段的熵变(ΔS)直接看气体的个数,反应前后气体数增加则为熵增,反之则为熵减。
3)体系有自发地向混乱度 的方向转化的趋势。
在与外界隔离的体系中,自发过程将导致体系的熵增大,这个原理叫做熵增原理。
混乱度
S
越大
越大
ΔS
>
<
增大
Na(l) + KCl(l) === NaCl(l) + K(g)
高温
熵增拉动
假设世界末日到了,诺亚方舟上只能够携带一对动物和一个信封,信封背面,你可以总结所有人类知识,那你们会写下什么?让其它的文明知道我们曾经有过的文明。人类全部的文明概括成为三个公式
第一个公式,1+1=2。
第二个公式,E= mc2 E代表能量,m代表质量,c代表光速
第三个公式,
首先,人类是一个善用抽象概念、寻找确定性和因果关系的物种(1+1=2),在这个基础上建设起了它的文明。人类懂得它的认知程度可以远远超出它的直观想象力(质能转化公式),并且掌握了核武器。人类还认识到世界充满了不确定性(熵的定义),并且在不确定性的基础上建立了现代的通信。
熵减的过程是痛苦的,前途是光明的
水从青藏高原流到大海,是能量释放的过程,一路欢歌笑语,泉水叮咚,泉水叮咚,泛起阵阵欢乐的浪花。遇山绕过去,遇洼地填成湖,绝不争斗。若流到大海再不回来,人类社会就死了。当我们用水泵把水抽到高处的时候,是用外力恢复它的能量,这个熵减过程多么痛苦呀!水泵叶片飞速地旋转,狠狠打击着水,把水打向高处,你听到过水在管子里的呻吟吗 我听见过"妈妈我不学钢琴呀!","我想多睡一会。","妈妈痛,好痛呀!不要打我呀!我做作业了。"
人的熵减同样。从幼儿园认字、弹琴;小学学数学;中学历史、物理;大学工程;又硕士、博士,考试前的不眠灯光……。好不容易毕业了,考核又要受打A、B、C,末位淘汰……的挤压。熵减的过程十分痛苦,十分痛苦呀!但结果都是光明的。从小就不学习,不努力,熵增的结果是痛苦呀!我想重来一次,但没有来生。
人和自然界,因为都有能量转换,才能增加势能,才使人类社会这么美好。
任正非 2018 年1月15日
克劳修斯
(德国)
熵 S
CH4 O2 CO2
186.15 205.03 214
H2O(l) HNO3(l) Br2(l)
69.9 156 152
NaCl Fe 金刚石
72.1 27.3 2.4
标准状况下:1 mol不同物质的熵S(J mol-1K-1)
1) 同一物质的熵 值大小: S(气) S(液) S(固)


增加(⊿S>0)
增加(⊿S>0)
同一物质在不同状态时的熵值
2) 固体的溶解, 墨水在水中的扩散和气体的扩散过程都是混乱度 的过程
3)产生气体的反应和气体的物质的量增加的反应都是体系熵值 的反应。
S(水) :69.9 J·mol-1·K-1
S(冰) :47.9 J·mol-1·K-1
S(水蒸气):188.7 J·mol-1·K-1
Ba(OH)2(s)+2NH4Cl(s)=BaCl2(s)+2NH3(g)+2H2O(l)
△H =+149KJ/mol
思考:吸热反应Ba(OH)2(s)和NH4Cl(s) 能自发进行的原因是什么?
S=+169.6Jmol-1K-1
NH4HCO3(s)+CH3COOH(aq)=CO2(g)+ H2O(l) +CH3COONH4(aq)
H =+37.3 KJ·mol-1
S=+184.0J·mol-1·K-1
在一定温度和压强下,化学反应一定不能向着熵减少的方向自发进行吗?
△S= -284.3J·mol-1·K-1
△S=-31.7J·mol-1·K-1
NH3 (g) + HCl(g)= NH4Cl(s)
Ag+(aq)+Cl-(aq)=AgCl(s)
1)H+(aq)+OH-(aq)=H2O (l) △S=+80.7J·mol-1·K-1
放热
熵增
吸热
熵减
放热
熵减
吸热
熵增
2)TiO2(s)+2Cl2(g)=TiCl4(l)+O2(g) △H=+161.9kJ·mol-1
3)NH3(g)+HCl(g)=NH4Cl(s) △H= -176.9kJ·mol-1
△S= -38.4J·mol-1·K-1
△S= -284.3J·mol-1·K-1
△S=+169.6J·mol-1·K-1
4)CaCO3(s)=CaO(s)+CO2(g )
根据你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分析下列过程的焓变、熵变与是能否
自发进行
△H=+178.2kJ·mol-1
△H= - 57.3kJ·mol-1
自发
不自发
自发
高温自发,
低温不自发
证实法:要证明一个观点成立,就是列举能够支持此观点的实例。
证伪法:要否定一个观点,只需举出一个反例即可。
对“△S > 0的反应能自发进行 ”这一观点,利用所给试剂设计实
验进行证明和证伪。
试剂:CaCl2(aq)、HCl(aq)、Na2CO3(aq)
书写化学反应方程式并说出证明或证伪的理由。
证实 2HCl+Na2CO3= 2NaCl+CO2↑+ H2O S > 0 反应能自发进行
证伪 CaCl2+Na2CO3= 2NaCl+CaCO3 ↓ S < 0 反应也能自发进行
1) 和 共同影响着化学反应自发进行的方向。体系能量 (△H 0)和混乱度 (△S 0)都能促使反应自发进行。
2)△H<0且△S>0的反应一定 自发进行
△H>0且△S<0的反应一定 自发进行
3)要判断反应进行的方向,必须综合考虑体系的 和 。
焓变
熵变
降低


增加

不能
焓变
熵变
熵与环境
在环境学家看来熵增就是污染……
熵在其他领域的应用
熵与社会
熵增就是社会混乱
衰老是生命系统的熵的一种长期的缓慢的增加,也就是说随着生命的衰老,生命系统的混乱度增大,当熵值达极大值时即死亡。当系统的总熵变小于零时,生命处在生长、发育的阶段,向着更加高级有序的结构迈进。
当总熵变为零时,生命体将维持在一个稳定、成熟的状态,而总熵变大于零的标志则是疾病、衰老、死亡。这是一个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
熵与生命
△ G=△H—T △S
自由能变化
注:T为热力学温度,单位K。T = t + 273.15(t为摄氏度,单位℃)T不为负数;
G为自由能,状态函数。△G:自由能变化量
化学反应的最终判据到底是什么呢
美国物理化学家吉布斯
水结成冰和冰融化成水的思考?
△G= △H—T·△S
△G<0的反应可自发进行
△G>0的反应不可自发进行
焓变 熵变 反应能否自发进行
自发进行
不自发进行
不能定性判断
不能定性判断
H<0
H<0
H>0
H>0
S>0
S>0
S<0
S<0
△G=0的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G=△H—T △S
△G<0
△H <0 △S > 0 自发
△H <0 △S< 0 低温可行
△H > 0 △S > 0 高温可行
NH3(g)+HCl(g)=NH4Cl(s)
CaCO3(s)=CaO(s)+CO2(g)
△G>0
△H > 0 △S <0 非自发
△G=0
可逆反应到达平衡状态
△H
△S
H>0
S>0
高温下
反应自发进行
H>0
S<0
所有温度下
反应不能自发进行
H<0
S>0
所有温度下
反应自发进行
H<0
S<0
低温下
反应自发进行
焓大熵大温度大
焓小熵小温度小
知识回顾
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 (焓判据)
化学反应与熵值的变化 (熵判据)
“焓”与“熵”共同对化学反应的自发性产生影响
吉布斯自由能的定量判断
理解反应
设计反应
△S > O有利于反应自发进行
△H < O有利于反应自发进行
判断正误
(1)自发反应一定能自动进行,而非自发反应一定不能发生。( )
(2)O2转变为O3时,熵减小。( )
(3)凡是焓变小于零的反应都能自发进行。( )
(4)某反应在某一条件下正向能自发进行,则在该条件下其逆向必定不能自发进行。( )
(5)合成氨反应N2+3H2 2NH3 ΔH<0,高温有利于其自发进行。( )
(6)能自发进行的反应不一定真的能发生。( )
×

×

×

4NH3(g)+5O2(g) ======4NO(g)+6H2O(g) ΔH=-905.8kJ/mol
催化剂
Δ
氨催化氧化是一个放热量很大的反应,反应的温度通常在
780-840℃;
2NO(g)+O2(g) 2NO2(g) H<0
低温
高温
在150℃左右,NO2就开始分解;在800℃左右,逆向已很彻底了。
氨气催化氧化为什么不一步到位生成二氧化氮?工业上制备硝酸,为何要将氨的催化氧化产物NO降低到较低温度再被空气氧化
影响因素:
化学反应的方向
反应焓变
反应熵变
共同影响
吸热
放热
熵增
熵减
小结
焓减小有利于反应自发,熵增大有利于反应自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