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 殖民地人民的反抗斗争 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课 殖民地人民的反抗斗争 课件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1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5-10-09 09:56:2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5张PPT)
(18世纪末19世纪初)
拉丁美洲示意图
(19世纪末20世纪初)殖民国家对亚洲的侵略
新课导入
从以下两幅历史地图中,可以获取哪些历史信息?
(19世纪20年代)
拉丁美洲示意图
了解拉丁美洲独立运动的背景和过程;了解印度民族大起义的背景、过程和影响。
[委内瑞拉]玻利瓦尔
(1783-1830)
[印度]章西女王
(约1835-1858)
拉丁美洲独立运动
印度民族大起义
(18世纪末19世纪初)
拉丁美洲示意图
拉美殖民地的起源
拉丁美洲指今天美国以南的所有美洲地区。这一地区大约从16世纪初开始成为西班牙和葡萄牙的殖民地,当地居民以西班牙语和葡萄牙语为主要语言,这两种语言都属拉丁语族,因此,这一地区又被称为“拉丁美洲”。18世纪末19世纪初,拉丁美洲的绝大部分地区仍处于西班牙和葡萄牙的殖民统治之下。
拉丁美洲的地理范围?
主要被哪两个西方国家殖民?
拉丁美洲独立运动
印度民族大起义
到18世纪后半叶,拉美殖民地农业、工商业经济有了明显发展,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已在殖民地封建社会内部孕育成长。
代表宗主国利益的殖民政府不能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依然固守着许多限制殖民地经济发展的陈规陋习,尤其是严厉禁止殖民地同任何外国进行贸易。另一方面,殖民地制造的财富却被源源不断地输往宗主国,用于王朝战争和宫廷靡费,阻碍了殖民地资本的原始积累。因此,殖民地新兴的工商业者、农场主提出了自由贸易的口号,要求在经济上摆脱宗主国的控制。
西、葡与拉美殖民地的矛盾
在300年左右的殖民地时期,拉丁美洲殖民地形成了一个按血统划分阶层的金字塔式的等级社会。
P2 相关史事
有何矛盾?(政治、经济角度)
经济矛盾:西、葡的殖民统治严重阻碍了拉美地区资本主义的发展(拉美独立运动爆发的根本原因)
政治/民族矛盾:
拉美殖民地居民受歧视和压迫(尤其土生白人与白人殖民者之间的矛盾)
拉丁美洲独立运动
印度民族大起义
资产阶级革命后的西欧
18世纪欧洲启蒙运动和美、法革命中产生的资产阶级进步思想,不断地吹醒拉美殖民地的有识之士,他们当中有的还直接到欧美接受新思想的熏陶,甚至参加了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为拉美独立运动积累了经验。资产阶级革命思想的传播为拉美独立运动起了鼓动和指导作用。
19世纪初,西班牙和葡萄牙此时已今不如昔,在欧洲降到了二等甚至三等国家的地位,特别是在1807年,它们被迫参加拿破仑的大陆封锁体系(拿破仑对英斗争的孤立策略)后,英国加强了对欧洲西海岸的控制,造成宗主国与殖民地的联系近乎中断,包括法国与其海地殖民地的联系。
拉美独立运动的爆发还有哪些外部因素?
外部因素:
①美国独立战争、法国大革命、启蒙思想的影响
②西、葡殖民帝国的衰落
拉丁美洲独立运动
印度民族大起义
拉美独立运动的发生
拉丁美洲独立运动形势图
我做讲解人
读图,结合P3,梳理拉美独立运动的基本史实
时间、范围、领导人、参与主体
进军路线、结果
有何特点?
特点:范围广、人口多、斗争时间长、统一指挥
结果:成功,玻利瓦尔解放了哥伦比亚、委内瑞拉和厄瓜多尔等地,成立了“大哥伦比亚共和国 ”。当选总统后,他继续领导南美洲的独立运动;圣马丁解放了南美洲南部地区
性质:一场反抗殖民统治、争取民族独立的运动
拉丁美洲独立运动
印度民族大起义
拉美独立运动的发生
[阿根廷]圣马丁
(1778-1850)
何塞·德·圣马丁出生于阿根廷,是南美解放运动的领导人之一,阿根廷将军、南美西班牙殖民地独立战争的领袖之一。他将南美洲南部从西班牙统治中解放,与西蒙·玻利瓦尔一起被誉为南美洲的解放者,被视为国家英雄。
1878年,阿根廷、智利、秘鲁三国在共同纪念圣马丁诞生100周年时,共尊他为“祖国之父”。
[委内瑞拉]玻利瓦尔
(1783-1830)
P3 人物扫描
圣马丁和玻利瓦尔被誉为南美的“解放者”
拉丁美洲独立运动
印度民族大起义
拉美独立运动的意义
(19世纪20年代)
拉丁美洲示意图
拉美独立运动的胜利有何历史意义?
在广大下层人民的积极参与和土生白人的领导下,独立战争摧毁了西、葡、法在拉美的殖民统治,先后建立了17个独立的国家,基本上形成了今日拉丁美洲的政治版图。除巴西外,新独立国家都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废除了殖民贵族称号等封建等级制,……大部分国家都废除了奴隶贸易和奴隶制。
历史意义:
①沉重打击了西、葡的殖民统治,出现许多新兴独立国家,基本上形成了今天拉美的政治版图;
②促进拉美地区的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③鼓舞了世界殖民地人民的斗争
拉丁美洲独立运动
印度民族大起义
英属印度殖民地的起源
P5 知识拓展
英国东印度公司
19世纪殖民国家对亚洲的侵略
英国东印度公司在伦敦的总部大楼
19 世纪中期,印度已沦为英国的殖民地
拉丁美洲独立运动
印度民族大起义
英国与印度殖民地的矛盾
印度的手工棉纺织业本来很发达,手工棉纺织品大量行销英国。为了发展本国的棉纺织业,英国从印度进口大量棉花,并向印度倾销机器生产的棉纺织品。印度的手工棉纺织业遭到沉重打击,许多手工业者因此破产。英国殖民者还以种种借口兼并印度王公的领地,规定王公死后若无直系后嗣,其领地就归英国所有。随着在印度统治的稳固,英国殖民者取消了对印度土兵的较优厚待遇,并且不尊重他们的宗教信仰。这些做法激起印度各阶层人民的强烈不满,人们反抗情绪日益高涨。
有何矛盾?(政治、经济角度)
政治、经济矛盾:完成了工业革命的英国,进一步加强了对印度的经济掠夺和政治压迫
拉丁美洲独立运动
印度民族大起义
印度民族大起义的发生
1857年5月,驻守密拉特城的土兵率先发动起义,掀开了印度民族大起义的序幕。
P4 相关史事
印度民族大起义形势图
我做讲解人
读图,结合P4,梳理印度民族大起义的基本史实
时间、范围、起义中心(主要战场)、参与主体、民族英雄、结果
结果:
失败,德里、章西失陷,章西女王牺牲
性质:一场反抗殖民统治、争取民族独立的运动
拉丁美洲独立运动
印度民族大起义
印度民族大起义的意义
起义极大地提高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爱国主义觉悟。赶走外国侵略者、恢复印度独立的思想第一次提出并传播到民间,大量反英斗争的英雄事迹和英雄人物的故事广泛流传,在群众中播下了革命的种子,留下了反英斗争的革命传统,这成了推动印度民族运动发展和走向胜利的最强大的精神源泉。
——林承节《简明印度通史》
1857年印度民族大起义无论从印度本身来看,还是从对其他国家的影响来看,都是亚洲民族运动史上极其重要的一页。
——培伦《印度通史》
历史意义:
①(对印度)沉重打击了英国殖民者,反映了印度民族意识的觉醒;
②(对世界其他殖民地人民)是19世纪中期亚洲民族解放运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拉丁美洲独立运动
印度民族大起义
拉丁美洲独立运动 印度民族大起义
时间
原因 领导者
结果
性质 意义
18世纪末19世纪初
19世纪中期(1857年)
残酷的殖民统治和经济掠夺
玻利瓦尔、圣马丁
章西女王(封建王公)
胜利
失败
打击了西、葡的殖民统治,出现了许多新兴独立国家
打击了英国殖民统治者,反映了印度民族意识的觉醒
反抗殖民统治的民族解放运动
比较两场民族解放运动的异同
思考:同是民族解放运动,为什么拉美独立运动取得胜利,而印度民族大起义却失败了?
综合提升
拉美独立运动胜利的原因:
玻利瓦尔和圣马丁有利的革命措施;
各地区人民团结战斗,互相支持等
印度起义失败的原因:
单靠一国力量;
起义军分散,没有形成统一指挥;
英国经济军事实力强大等
1.“他认为‘解放者’的称号高于一切,憧憬着建立拉丁美洲各国的同盟。为纪念他的功绩,现在的玻利维亚共和国就是以他的名字命名的”。“他”是( )
A.玻利瓦尔 B.甘地
C.章西女王 D.圣马丁
2.在世界近代史上,华盛顿、玻利瓦尔、章西女王是民族解放运动的杰出作表,对他们领导民族解放运动的共同点表述正确的是( )
A.都反抗英国殖民者 B.都获得了国家的独立
C.都是正义的反侵略斗争 D.都反抗西班牙殖民者
3.18世纪末19世纪初,涉及地区广,卷入人口多,斗争时间长,沉重地打击了西班牙和葡萄牙殖民统治的是( )
A.拉丁美洲独立运动 B.美国独立战争
C.印度民族大起义 D.第一次世界大战
【A】
随堂练习
【C】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