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课全民族抗战中的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 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8课全民族抗战中的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 课件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3.5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5-10-09 09:58:2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3张PPT)
血战台儿庄是哪个战役 中国军队如何英勇抗日?
课前导入——抗日版孤勇者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
全民族抗战中的
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
第18课
1.通过对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了解,客观评价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在抗战中的作用。
2.对正面战场、敌后战场相关资料进行辨析,明白敌后战场与正面战场相互配合,构成了中国抗日战争的整体,理解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能够对相关历史现象和问题进行合理的解释和说明。
3.通过学习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抗战的史实,体会抗日将士在战争中英勇顽强、不怕牺牲的精神,树立国家和民族利益高于一切的爱国主义情怀,增强对国家和民族的责任感。
学习目标
正面战场指国民党军队在日军尚未完全控制的地区(如山西、河北等)以大兵团作战方式与日军主力进行的正规战,正面战场是抗战前期的主要战场。
国民党
敌后战场指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等武装力量深入日军占领区,建立根据地并开展游击战的区域。以游击战和小规模运动战方式与日军进行交战。抗战相持阶段后,敌后战场上升为抗战的主战场。
共产党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相互配合
同仇敌忾
共赴国难
驱逐日寇
正面战场是抗战前期的主要战场
01
台儿庄战役
02
保卫大武汉
03
第三次长沙会战
枣宜会战
04
豫湘桂战役
05
战略反攻阶段 1944.1—1945.8
战略相持阶段1938.10-1943.12
战略防御阶段1937.7-1938.10
台儿庄战役?
正面战场先后组织了:淞沪会战、太原会战、徐州会战、武汉会战等。
一、正面战场的抗战
日军计划在短时间内灭亡中国
1.平型关大捷
自主学习:阅读教材P106,完成表格
时间
地点
指挥者
结果
1937年9月
山西平型关
八路军115师师长林彪
歼灭日军1000多人
平型关大捷是太原会战的一部分
材料二:谨按平型关战役,八路军的大捷,其估价不仅在于双方死亡的惨重,而在于打破了“皇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提高我们的士气”。
——续范亭
影响:
①平型关大捷是全国抗战爆发后中国军队主动对日作战取得的第一个重大胜利
②粉碎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一、正面战场的抗战
日军占领南京后,为打通南北战场,沿津浦路从南北两个方向夹击徐州。同时,一部日军从山东半岛登陆,沿胶济线西进,企图与津浦路南下的日军会师台儿庄,再合攻徐州。
日军占领平津和上海、南京后,下一步的战略目标是什么?
1938年1月至5月,中国军队在以徐州为中心的津浦、陇海铁路地区对日本侵略军展开的大规模防御战役。
徐州会战
一、正面战场的抗战
2.台儿庄战役
一、正面战场的抗战
2.台儿庄战役
时间:
地点:
指挥:
结果:
1938年3月
山东台儿庄
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
歼敌一万多人,取得了胜利
李宗仁在台儿庄
中国军队在台儿庄与日军战斗
“台儿庄捷报传出后,举国若狂。京沪沦陷后,笼罩全国的悲观空气至此一扫而空,抗战前途露出一线曙光……我军得此鼓励,无不精神百倍,各处断壁残垣之上,都出现一片欢乐之情,为抗战发动以来的第一快事!” ——李宗仁
意义:
①是抗战以来中国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的一场胜仗
②振奋了中国军民的精神,坚定了抗战意志和信念
李宗仁
一、正面战场的抗战
2.台儿庄战役
一、正面战场的抗战
3.武汉会战
时间
地点
指挥
兵力
战术
战役
特点
1938年6月—10月
武汉及武汉外围地区
蒋介石
日本(40多万+空军、海军)VS中国(100万)
利用大别山、鄱阳湖和长江两岸有力地形,构筑工事,逐次抵抗,消耗敌人。
万家岭大捷,歼敌3000余人
兵力最多、战线最长、牺牲最重,创抗战以来
规模之最
蒋介石在武汉检阅军队
万家岭战役抗击日军
结果:
①中国军队于1938年10月有序撤出武汉;
②日军乘广州兵力空虚之机,占领广州。
①日本企图迅速灭亡中国的既定战略彻底破灭。
②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
1937.7北平
天津沦陷
1937.11上海沦陷
1937.12南京沦陷
1938.10广州
武汉沦陷
东北
华北
华中
武汉会战
1938.10
七七事变
1937.7.7
1944年解放区战场局部反攻
日本投降
1945.8
战略
防御
战略
相持
战略
反攻
意义:
1940年枣宜会战中,33集团军总司令张自忠上将壮烈殉国;(抗日战争中,国民党牺牲的最高将领)
周恩来写下文章称赞张自忠"其忠义之志,壮烈之气,直可以为中国抗战军人之魂。"
1941年12月,日军对长沙发动第三次进攻。中国军队拼死抵抗,最终获得胜利,在国内外产生了积极影响。
长沙军民庆祝会战胜利
4. 枣宜会战:
5. 第三次长沙会战:
第三次长沙会战,是1941年“12月7日以来,同盟军唯一决定性之胜利”“战果堪比台儿庄战役”!
——英国《泰晤士报》
一、正面战场的抗战
东北
华北
华中
华南
1.背景:
2.结果:
3.影响:
抗战进入相持阶段后,国民政府消极抗日、积极反共。
国民党军队 一溃千里,丢失河南、湖北、湖南、广西、贵州等省大片土 地。
国民党威信降低、丧失民心。
豫湘桂战役国民党战场的损失
豫:河南
湘:湖南
桂:广西
豫湘桂战役
材料一:自1937年7月到1945年8月的八年中,中华民国政府军发动大型会战26次,重要战斗1117次,小型战斗28931次。陆军阵亡、负伤、失踪3211419人。空军阵亡4321人,毁机2468架。海军舰艇损失殆尽。
材料二:国民党先后有74名将军战死沙场,其中佟麟阁、赵登禹、张自忠等8名上将;吴克仁、冯安邦等32名中将;邹绍孟、王凤山等32名少将。
材料三:粉碎了日军“速战速决”灭亡中国的迷梦,始终牵制着日军总兵力一半以上的部队使130万日军在中国战场疲于奔命,有效阻止了日军北上侵略苏联;延缓了日本南进的步伐。
积极:
1.在全面抗战防御阶段,国民党正面战场是抗日的主战场,粉碎了日本企图迅速灭亡中国的计划,为敌后战场的开辟创造了重要条件。
2.正面战场抗战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重要贡献。
消极:
抗日战争后期,国民政府消极抗日,积极反共,致使豫湘桂战役大溃败,中国丧失大片国土。
拓展延伸:如何评价正面战场的抗战
一、正面战场的抗战
到敌人后方去,把鬼子都杀尽。
——毛泽东
二、敌后战场的抗战
1.开辟敌后战场
(1)开辟:全国抗战爆发后,中国共产党领导八路军、新四军深入敌后,发动群众,建立抗日根据地,开辟敌后战场。
(2)意义:牵制大量日军
(3)敌后战场指挥中枢:中共中央所在地延安
延安
抗日根据地形势图
二、敌后战场的抗战
2.开展人民游击战争
神头岭伏击战
响堂铺伏击战
黄土岭战役
①黄土岭伏击战,击毙日军中将阿部规秀
(日媒:名将之花凋谢在太行山上)
二、敌后战场的抗战
为了消灭抗日根据地,日军实行“囚笼政策”,依托公路、铁路,对抗日根据地进行封锁与蚕食。
“铁路为柱,公路为链,碉堡为锁”
囚笼政策
二、敌后战场的抗战
3.百团大战
目的
时间
地点
指挥
目标
粉碎日军的扫荡和封锁;振奋抗战军民士气。
1940年8月至次年1月
华北
彭德怀
破袭日军交通线, 摧毁敌人日伪据点
战役时间 战斗次数 毙伤日军数 破坏交通线 拔掉据点
3个半月 1800多次 4万多人 2000多公里 近3000个
意义:打击了日本的侵略气焰;
提高了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望;
振奋了抗战胜利的决心。
二、敌后战场的抗战
3.百团大战
日军遭受打击后,立即组织重兵对八路军及抗日根据地实施报复性“扫荡”,八路军随即转入反“扫荡”作战。八路军副参谋长左权将军血洒疆场。
由于日寇对抗日根据地的“扫荡”,加上严重自然灾害等原因,1941~1942年,抗日根据地出现了严重的困难局面。根据地面积缩小,八路军、新四军数量减少,物资供应十分困难,一些地区军民甚至以野菜、树皮充饥。
麻雀战:三五成群,忽聚忽散,主动灵活
破袭战:破坏交通线、补给线
地道战:能打能躲灵活机动
地雷战:利用地形灵活地选择埋雷地点
4.反扫荡作战
二、敌后战场的抗战
问题思考: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建立敌后战场的作用。
《抗日根据地抗击日军兵力比例表》 1938年 1942年 1944年
敌后抗击日军兵力比例 58% 63% 64%
抗日根据地有力地打击了日本侵略者,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族团结抗战中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敌后战场逐渐成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主战场
在敌后战场,八路军、新四军和其他抗日武装对敌作战12.5万余次,消灭日伪军171.4万余人, 其中日军52.7万余人。
5、敌后战场的作用
二、敌后战场的抗战
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比较
正面战场 敌后战场
武装力量 国民政府的正规军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
作战方式 大兵团作战,正面阻击敌人 游击战和小规模运动战
作战范围 国统区 日军占领区
作战路线 片面抗战 全面抗战
作战地位 战略防御阶段起主导作用,是抗战的主战场 抗战相持阶段后起主导作用,上升为抗战的主战场
联系 相互依存、相互配合,构成抗击日寇的战略格局
战略防御
战略相持
有亿点点顶不牢了,要改变策略了

广州、武汉沦陷后,日军因战线过长,兵力不足和国内资源紧张,遂改变对华政策,日本对国民政府改用政治诱降为主、军事打击为辅的策略。
华北沦陷
华中沦陷
华南沦陷
东北沦陷
战争进入相持阶段
1. 背景:
三、坚持全民族抗战
顽固派掀起反共浪潮,制造了“皖南事变”。
千古奇冤,
江南一叶,
同室操戈,
相煎何急。
中国共产党在政治上进行坚 决回击,揭露国民党当局破坏抗战的图谋,并重建新四军军部。
蒋介石迫于国内外压力,表示 今后不再“剿共”。皖南事变的政治解决,维护 了抗日民族统 一 战线。
情境探究:面对日本侵华政策的变化,中国各阶层持怎样的态度?
2.全民族抗战的表现
青年
妇女
工人
海外华侨和港澳同胞
文艺届
台湾人民
少数民族 详见教材P111相关史实
投笔从戎
参加抗日宣传、救护和战地服务。
加班生产,支援前线。
捐款捐物,支援抗战,回国参战。
成立各种抗战协会,宣传抗战,振奋士气。
七七事变后,大批爱国台胞回到祖国大陆参加抗战,为全国抗战的胜利作出重要贡献。
通过举行反战暴动、开展游击斗争、抵制奴化教育等方式打击日本殖民统治和战争政策。
三、坚持全民族抗战
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下,全国各族、各政党、各政治派别求同存异,共同抗敌。
妇女在上海街头宣传抗日
抗战期间,各界妇女缝制衣物支援前线
重庆兵工厂工人在
夜以继日的生产武器弹药
西南联大800多人从军
担当陈纳德飞虎队战地翻译
《抗战文艺》
海外侨胞捐款凭证
日本侵略者陷入了中华民族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之中
三、坚持全民族抗战
在仁安羌战役中,中国远征军解救出濒临绝境的英缅军第一师,轰动世界。
5月,中英联军作战失利,第二○○师师长戴安澜在缅北殉国。
1、中国远征军入缅甸作战
1942年初,中国组编中国远征军入缅甸作战
滇缅公路
1943年10月开始,中国远征军对日军发起反攻,最终取得入缅作战胜利。
中国远征军是中国与盟国直接进行军事合作的典范,也是甲午战争以来中国军队首次出国作战。
四、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
①时间:
1943年11-12月
②地点:
北非开罗
③参与者:
中、美、英三国领导人
④目的:
商讨对日作战以及战后对
日本的惩处等问题
⑤内容:
会议发表《开罗宣言》,规定日本窃取的中国领土,如东北地区、台湾及其附属岛屿、澎湖群岛等,应归还中国。
四、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
2、开罗会议
“假如没有中国,假如中国被打垮了,你想有多少个师团的日本兵,可以调到其他方面来作战,他们可以马上打下澳洲,打下印度。一直冲向东欧和德国联合起来,进行一个大规模的夹攻在近东会师,把俄国完全隔离。
——罗斯福
结合教材P111和112和材料,列举史实说明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
全球日军兵力分布比例:
┌──────────────┐
│中国战场███████66%│
│太平洋战场████25%│
│其他地区█9%│
└──────────────┘
(注:陆军兵力占比,含部分海空军)
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中国战场抗击和牵制日本三分之二以上的陆军和部分海空军事力量,牢牢捆住日军手脚,使其陷入长期战争泥潭而不能自拔。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战场
在长沙南门外的修械所高地,负责守卫的中国军队一个团与日军开展激烈争夺。一日之内,双方进行了11次拉锯战,阵地多次易手,尸横遍野,战况惨烈。全团将士在团长葛先才的率领下,誓与长沙共存亡,奋勇迎敌,与日军展开肉搏。炊事兵、马夫都加入了战斗。经过殊死拼杀,全团仅剩58人,最终守住了阵地。
从以上材料中,你能感受到中国军民在抗战中体现了哪些精神?
不畏强暴、不甘被凌辱的自强团结精神
为民族利益献身的自我牺牲精神和爱国主义精神
不屈不饶、英勇抗争、与敌人血战到底的英雄主义精神
四、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
第三次长沙会战
平型关大捷
豫湘桂战役
武汉会战
全民族抗战中的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
神头岭、响堂铺、黄土岭伏击战胜利
百团大战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
台儿庄战役
坚持全民族抗战
打击了日军的侵略气焰,提高了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望,振奋了全国军民争取抗战胜利的信心。
中国远征军入缅甸作战
正面战场的抗战
枣宜会战
开罗会议
彭德怀
敌后战场的抗战
开辟敌后战场
《开罗宣言》
课堂小结
1.下面是我国民政部 2014年公布的首批 300名著名抗日英烈与英雄群体情况统计表。据此表可知,抗日战争的基本特点是 (  )
群体 类别 八路军 新四军 东北抗日联军 党政工作人员 国民革命军陆军 外籍 抗日 烈士 其他抗日群体和个人
占总数的比例 32% 9% 7% 10% 29% 0.02% 12.98%
A.持久战      B.大兵团作战 C.游击战 D.全民族抗战
D
2.1942年1月11日,《新华日报》对某次会战发表社论指出,“它配合了友邦作战,使盟军在太平洋战场的香港陷落、马尼拉失守、马来西亚危急之际,有着中国战场的胜利,以鼓舞友邦,以打击敌人”。这场会战是 (   )
A.淞沪会战 B.徐州会战 C.武汉会战 D.第三次长沙会战
D
课堂小结
3.抗日战争时期的《军政》杂志刊诗一首:“晴天霹雳太行头,万里阴霾一鼓收。英帅朱彭筹此役,竟扶危局定神州。”这首诗描绘的是1940年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最大规模战役。这场战役( )
A.平型关大捷 B.百团大战 C.淞沪会战 D.台儿庄战役
4.抗日战争时期,成为敌后战场的战略总后方和指挥中枢的重要城市是( )
A.太原 B.延安 C.长沙 D.台儿庄
5.丘吉尔曾说:“如果日本进军西印度洋,必然会导致我方在中东的全部阵地崩溃,而能防止上述局势出现的只有中国。”据此可知,中国抗日战争 (   )
A.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 B.使中国国际地位得到提高
C.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
D.是中国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
B
B
C
课堂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