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 | 语文学科
《语文园地四》作业设计
一、同学们,本单元的课文充满了浓浓的爱国情感。我们怎样通过朗读把这种情感表达出来呢?
1.要准确把握课文的感情基调。如,《圆明园的毁灭》表达的是________之情;《少年中国说》表达的是___________感情。
2.可以通过调整语速、语调和节奏等来体现课文的感情。如,《圆明园的毁灭》的第一自然段,可以读得________一些;《少年中国说》的第三自然段应该读得________________一些。
二、根据语境选词填空,体会词语的感彩。
足智多谋 诡计多端
1.诸葛亮是一个( )的人。
2.狐狸( ),用甜言蜜语骗走了乌鸦叼着的肉。
三、写出三个褒义词、三个贬义词
1.褒义词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2.贬义词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四、根据顿号的用法,给下面这两句话加上标点。
1.桃树 杏树 梨树 你不让我 我不让你 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2.秋天 各种山果子都熟了 榛子 野枣 山里红 山葡萄 说也说不完
五、写出四个表示社会安定、人们安居乐业景象的成语,四个表示社会动荡不安、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的成语。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1.痛惜 豪情壮志
2.缓慢、沉痛 高昂
二、1.足智多谋
2.诡计多端
三、褒义词:高瞻远瞩 志趣相投 口若悬河
贬义词:好高骛远 臭味相投 夸夸其谈
四、1.、 、 , , , 。
2., : 、 、 、 , 。
五、歌舞升平 河清海晏 民安物阜 国富民强
国破家亡 风云突变 动荡不安 风雨飘摇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 | 语文学科
《语文园地四》教学设计
课题 语文园地四 单元 四 学科 语文 年级 五
学习 目标 1.学习在朗读中准确把握课文的感情基调,通过调整语速、语调和节奏,让朗读充满感情。 2.学习褒义词和贬义词两种词语的不同表达效果。 3.体会顿号和逗号的不同用法。 4.学会把字写得工整、漂亮,积累成语。
重点 1.学习在朗读中准确把握课文的感情基调,通过调整语速、语调和节奏,让朗读充满感情。 2.学习褒义词和贬义词两种词语的不同表达效果。 3.积累成语。
难点 体会顿号和逗号的不同用法。
教具 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同学们,语文园地四给我们带来了多种学习方法的指导。现在就让我们去看看吧。 板书:语文园地四 【设计意图:用复习的方式导入,能激发学生兴趣,并有利于引导进入本课教学。】
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1.交流平台 (1)同学们,本单元的课文充满了浓浓的爱国情感。我们怎样通过朗读把这种情感表达出来呢? 生讨论、交流、汇报:(出示课件) 师总结: 说发现: 本次“交流平台”旨在引导学生借助资料了解写作背景,从而更深入地理解课文蕴含的情感。我们还可以结合更多的资料来丰富对课文内容的认识,从而更加深入地理解课文蕴含的情感,并通过朗读把文中蕴含的情感表现出来。 议方法: 我们在朗读本组课文时,可以把课文中丰富的情感表现出来。 (2)演练台 ①圆明园的毁灭是中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 朗读时可以读得慢一些,语调低沉一些,以体现沉痛的心情。 ②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 朗读时语调要高一点,读出节奏,才更有气势。 板书:语调低沉 沉痛 调要高 有气势 【设计意图:设计这个环节,能帮助学生梳理学过课文,把握课文的感情,并对朗读做出指导。】 2.词句段运用 (1)每组词语的意思有什么相同和不同?选择其中一个词语写一段话。(出示课件) 小组活动: A.朗读这些成语,借助工具书理解词语的意思。 B.这两组词语在表达效果上有什么异同。 C.选择一个词语写一段话。 生查字典,并说明两组词语的异同。 生汇报:(出示课件) 每组上下两个成语的意思是相同的,不同的是它们的感彩。上面的成语是褒义词,用作褒扬、赞美;下面的成语是贬义词,用作贬斥、斥责。 生展示自己写的话。 板书:褒义词、贬义词 演练台(出示课件) (2)体会顿号和逗号的不同用法。再给最后一句加上标点。(出示课件) 它由圆明园、绮春园和长春园组成,所以也叫圆明三园。此外,还有许多小园,分布在圆明园东、西、南三面,众星拱月般环绕在圆明园周围。 它的果实埋在地里,不像桃子、石榴、苹果那样,把鲜红嫩绿的果实高高地挂在枝上,使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 A.读这两个句子,找出句子中的顿号和逗号,看看它们分别用在什么地方。 B.体会它们的不同。 C.给最后一个句子加上标点。 生总结,汇报: 板书:顿号、逗号的异同 师总结: ①逗号、顿号均表示句内停顿,但停顿性质不同。逗号属句内一般性停顿,而顿号有专门的用途。 ②逗号所表示的停顿不外乎三类:一是表示分句之间的停顿,二是表示句中成分之间的停顿,三是表示句子成分内部的停顿。而顿号呢,在句子里,一个顿号相当于一个连词,停顿时间比逗号短,有时也用来表示次序语之后的停顿,如一、二、三等 ③顿号用来隔开并列的词或短语,表示的停顿比逗号小。 生给最后一个句子加标点:(出示课件) 毽子越做越讲究,有黑鸡毛、白鸡毛、芦花鸡毛等。各种颜色的毽子满院子飞。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通过合作探究的方式,让学生把握每道题的意图,提高学生自学能力、提高参与度。】 3.书写提示(出示课件) 我们在书写一首诗的时候发现可以横写也可以竖写。横写的时候,我们要从左到右写,竖写的时候,要从右到左。要注意居中写,注意上下左右的文字要对称,使篇章看起来美观。 每个字要做到笔顺正确,结构合理,使每个字看起来很美观。 展示相关书法作品。 学生临写 点评学生作品。 【设计意图:指导学生进行书写练习,能让学生书写合理、美观。提高书写的美感。】 4.日积月累(出示课件) (1)朗读这些成语。 (2)借助工具书理解这些成语的意思。 (3)感悟两组成语所描绘的不同生活状态,珍惜美好生活。 生总结、汇报(出示课件) 师总结:这两组成语分别描绘了不同的生活状态。第一组成语描绘的是“太平盛世”下人们幸福快乐的生活场景;第二组词语描绘的是社会动荡不安的情况下,人们悲惨的生活。我们现在就处在太平盛世,我们生活幸福,应该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幸福。 板书:幸福生活---悲惨生活----珍惜
课堂小结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明白词语的不同感彩,以及它们不同的表达效果,还明白了顿号和逗号的区别,积累了许多成语,收获不小。希望我们在今后的学习中积累更多的知识。
板书设计: 语调低沉 沉痛 调要高 有气势 语文园地四 感彩:褒义词、贬义词 顿号、逗号的异同 幸福生活---悲惨生活----珍惜
教学反思
1.在本课的教学中,我根据语文园地的内容,采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法,引导学生把握住词语、句子的意思,并根据要求完成练习,这样的教学方法能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参与度,效果较好。 2.在教学中,我还注重培养学生借助工具书解决问题的意识。对于一些成语的意思,我要求学生借助工具书来理解其意思,让学生对成语有个较为深刻的认识。这样训练,对他们今后的学习很有帮助。 3.美中不足的是对个别知识点讲解不到位,致使一些基础不牢固的同学理解不透彻。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学习任务单
《语文园地四》学习任务单
课程基本信息
学科 语文 年级 五年级 学期 秋季
课题 语文园地四
教科书 书名:义务教育教科书 版本:统编版
学生信息
姓名 学校 班级 学号
学习目标
1.能够总结使用资料对理解内容和体会情感方面的作用,并能通过朗读表达。
2.学习辨别词语的感彩,能恰当使用。积累背诵与国家兴衰有关的成语;体会顿号的用法,并能正确使用。
3.了解故事硬笔书写的两种行款,并能正确书写。
课前学习任务
回顾单元课文结合资料的方法。
课上学习任务
【学习任务一】
分享交流平台的学习方法。
【学习任务二】
拓展课文,迁移运用结合资料理解课文思想感情的方法。
【学习任务三】
辨析词语色彩,积累与国家有关的成语。
【学习任务四】
结合课文例句,体会顿号用法,尝试正确使用。 【学习任务五】
结合书写示例,学习硬笔书法书写古诗的写法。
推荐的学习资源(共28张PPT)
语文园地四
(统编版语文)五年级
上
情境导入
同学们,语文园地四给我们带来了多种学习方法的指导。现在就让我们去看看吧。
我们可以借助资料了解写作背景,从而更深入地理解课文蕴含的情感。如,了解南宋统治者偏安一隅的历史背景,就更能体会陆游“但悲不见九州同”的伤痛和林升“直把杭州作汴州”的愤慨。
我们还可以结合更多的资料来丰富对课文内容的认识。如,通过查阅有关圆明园的资料,能更深入地理解作者为什么说圆明园的毁灭,是中国乃至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
我们还可以通过朗读课文来表现文中丰富的情感。一是要在准确把握课文的感情基调的基础上,读出课文蕴含的情感,如,读出《圆明园的毁灭》表达的痛惜之情、《少年中国说》(节选)表达的壮志豪情。二是通过调整语速、语调和节奏来表现课文的感情。
交流平台
说发现
本次“交流平台”旨在引导学生借助资料了解写作背景,从而更深入地理解课文蕴含的情感。我们还可以结合更多的资料来丰富对课文内容的认识,从而更加深入地理解课文蕴含的情感,并通过朗读把文中蕴含的情感表现出来。
议方法
我们在朗读本组课文时,可以把课文中丰富的情感表现出来。
演练台
(一)
圆明园的毁灭是中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
朗读时可以读得慢一些,语调低沉一些,以体现沉痛的心情。
(二)
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
朗读时语调要高一点,读出节奏,才更有气势。
下面每组词语的意思有什么相同和不同?选择其中一个词语写一段话。
举世闻名
臭名远扬
兴高采烈
得意忘形
足智多谋
诡计多端
呕心沥血
处心积虑
词句段运用
说发现
上面每组词语意思相近,但蕴含的感彩不同,有的词语含有赞赏、嘉许、褒扬、喜爱的情感,是褒义词,如举世闻名、兴高采烈、足智多谋、呕心沥血;有的词语含有贬斥、否定、憎恨、轻蔑的情感,是贬义词,如臭名远扬、得意忘形、诡计多端、处心积虑。
说发现
“举世闻名”和“臭名远扬”都表示很有名气。不同点:“举世闻名”偏重于名声很大,用于褒义;“臭名远扬”偏重于坏名声传得很远,用于贬义。
说发现
“兴高采烈”和“得意忘形”都表示高兴。不同点:“兴高采烈”强调兴奋、欢快的样子,用于褒义;“得意忘形”强调人高兴得失去常态,用于贬义。
说发现
“足智多谋”和“诡计多端”都表示计谋多。不同点:“足智多谋”形容有丰富的智慧,很多的计谋,用于褒义;“诡计多端”形容坏主意很多,用于贬义。
说发现
“呕心沥血”和“处心积虑”都表示费心血。不同点:“呕心沥血”表示费尽心思,耗尽心血,用于褒义;“处心积虑”表示蓄意已久,费尽心机地算计,用于贬义。
演练台
根据语境选词填空,体会词语的感彩。
足智多谋 诡计多端
诸葛亮是一个( )的人。
狐狸( ),用甜言蜜语骗走了乌鸦叼着的肉。
足智多谋
诡计多端
读前两个句子,体会顿号的用法,再给最后一句加上标点。
◇它由圆明园、绮春园和长春园组成,所以也叫圆明三园。此外,还有许多小园,分布在圆明园东、西、南三面,众星拱月般环绕在圆明园周围。
◇它的果实埋在地里,不像桃子、石榴、苹果那样,把鲜红嫩绿的果实高高地挂在枝上,使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
◇毽子越做越讲究 有黑鸡毛 白鸡毛 芦花鸡毛等 各种颜色的毽子满院子飞
,
、
、
,
。
太平盛世
政通人和
国泰民安
人寿年丰
丰衣足食
夜不闭户
安居乐业
路不拾遗
多事之秋
家破人亡
兵荒马乱
哀鸿遍野
流离失所
民不聊生
生灵涂炭
内忧外患
日积月累
说特点
前面8个成语描写的是社会安定,人们安居乐业的景象;后面8个成语描写的是社会动荡不安,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的景象。
【太平盛世】盛世:兴盛的时代。指社会安定、昌盛的时代。
【政通人和】通:通达。和:和睦,融洽。政事畅达,百姓和睦安乐。
【国泰民安】泰:安宁。国家安定,人民生活幸福。
【人寿年丰】年:年成,收成。人健康长寿,农作物丰收。形容社会安定,人民生活富足美好。
【丰衣足食】丰:丰厚。足:充足。衣服丰厚,粮食充足。形容生活富裕。
【夜不闭户】闭户:关门。夜间不用关门睡觉。形容社会安定,风气良好。
【安居乐业】安定地生活,快乐地工作。
【路不拾遗】遗:失物。路上有失物,无人拾取。形容社会风尚淳朴良好。
【多事之秋】事:事故,变故。秋:年,指时期。指事变很多、动荡不安的时期。
【家破人亡】家遭破坏,亲人死亡。
【兵荒马乱】兵、马:指战争。形容战争造成的社会动荡、百姓生活不得安宁的景象。
【哀鸿遍野】哀鸿:哀鸣着的大雁。形容到处都是在痛苦中呻吟的无家可归的灾民。
【流离失所】流离:因灾荒、战乱而离开故土,到处流浪。失所:失去安身的地方。到处流浪,没有安身的地方。
【民不聊生】聊:依赖,凭借。百姓失去生存的条件,没有办法活下去。
【生灵涂炭】生灵:指百姓。涂:泥。炭:炭火。百姓像陷入烂泥和炭火中一样。形容百姓遭遇巨大的灾难,处于极端困苦的境地。
【内忧外患】国家内有变乱,外遭侵扰。
课堂小结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明白词语的不同感彩,以及它们不同的表达效果,还明白了顿号和逗号的区别,积累了许多成语,收获不小。希望我们在今后的学习中积累更多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