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 | 语文学科
《习作:二十年后的家乡》教学设计
课题 习作:二十年后的家乡 单元 四 学科 语文 年级 五
学习 目标 1.引导学生根据本单元课文的写法,围绕二十年后的家乡进行写作。 2.大胆想象二十年后家乡人、事、景、物的巨大变化,学习用人、事、景、物表达对家乡的热爱、怀念之情。
3.用具体的人、事、景、物按一定的顺序把家乡的巨大变化写具体。培养热爱家乡的情感。 4.学习编写习作提纲,在叙述中做到详略得当。
重点 大胆想象二十年后家乡人、事、景、物的巨大变化,学习用人、事、景、物表达对家乡的热爱、怀念之情。
难点 1.用具体的人、事、景、物按一定的顺序把家乡的巨大变化写具体。培养热爱家乡的情感。 2.学习编写习作提纲,在叙述中做到详略得当。
教具 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师:同学们,老师带来一组图片,我们一起来欣赏。(课件出示)出示二十年前民居、交通等和二十年后的对比。 师:看了这组图片,你有什么感受? 学生交流感受。 师总结:我们发现,二十年的时光,景在变,人在变。瞧,我们身边的楼房越来越高,人们身上的衣服越来越漂亮。二十年前手机、电脑还很少,可是现在基本都普及了。二十年的变化真大呀!那么二十年后,我们的家乡又会变成什么样子呢?今天,我们就以“二十年后的家乡”为主题,写一篇习作。 板书:二十年后的家乡 【设计意图:用图片的方式导入,能激发学生兴趣,并有利于引导进入本课教学。】
二、指导审题,明确习作要求。 师出示习作内容:(课件出示) 这次习作是想象作文,以“二十年后的家乡”为主题,以感受家乡的变化为线索,写出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把对故乡浓浓的情、深深的爱,寄于叙事、写景之中。 1.指导审题(课件出示) 本次习作是想象二十年后家乡的变化,并运用课文中作者表达感情的方法,写出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 (1)根据题目,我们可以看出这是一篇什么性质的习作? 板书:想象习作 关于想象习作,你觉得我们应该注意什么呢? 生交流、总结(课件出示) A首先在现实的基础上大胆发挥想象。 B要融入感情,合理想象。无论什么样的文章,离开了感情,就会缺乏生气和真实感。 明确写作要求 同学们说得很好。那么,《二十年后的家乡》应该写些什么呢? 板书:写什么 生交流、总结(课件出示) 师:是呀,我们可以从景物、建筑、人、交通等方面写二十年后家乡的变化。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从审题入手,让学生在审题的过程中明白写作意图,在此基础上明确写作要求,这样有的放矢,能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 2.立意(课件出示) 表现家乡变化的巨大,展现家乡的新风貌,表达对家乡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3.思维导图(课件出示) 身边人的变化,也可以打开思路想想,人的外貌、言行的变化等。 方法(课件出示) 运用合理的想象,寓情于景、寓情于事;也可以采用直接抒情与间接抒情相结合的方法。 【设计意图:给学生提供具体的材料进行指导,能让学生快速进入写作。并且提高学生搜集材料,选择材料的能力。】
三、师生合作,探索表达方法(课件出示) 板书:怎样写 1.开头、结尾怎样用具体的人、事、景、物按一定的顺序把家乡的巨大变化写具体。
2.说说自己文章的精彩片段、写作思路、开头结尾。
3.指导学生编写作文提纲: (老师举例──学生编写──集体示导──个别辅导。) 4.叙述过程中要详略得当。 为了读出重点,我们要把材料的重点部分写具体,次要材料略写,也就是要做到详略得当。同学们思考自己收集的材料,看看哪些材料要详写,哪些材料要略写。 板书:详略得当,突出重点 5.佳作引路(课件出示)
【设计意图:出示范文,给出样本,能帮助学生快速掌握写作要求,起到示范作用。】
四、试写初稿,自行修改(课件出示) 1.要求书写工整,语句通顺。
2.提示用具体的人、事、景、物按一定的顺序把家乡的巨大变化写具体。 板书:要修改
【设计意图:设计课题练笔,能巩固课堂所学,提高写作能力。】
五、小组评议,互改
1.小组内互读互改,提出修改建议。
2.修改步骤:(课件出示) 思路──重点(家乡人、事、景、物的变化)──开头、结尾──字词句(是否通顺) 【设计意图:指导学生自行修改习作,能提高学生修改习作的能力,进而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
【板书设计】 写什么----写变化,融入感情 二十年后的家乡 怎样写--详略得当,突出重点 要修改
教学反思
1.在教学中,我通过图片对比,引入教学,激发学生兴趣。为了让学生很好地把握主题,我引导学生从审题入手,然后通过明确主题,讨论写法等步骤,引导学生抓住习作重点进行写作,效果较好。 2.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对习作方面不同程度的学生进行指导。我通过让不同写作程度的同学汇报的方式,发现他们在写作方面存在的优点与不足,并及时进行指导,教学效果较好。 美中不足的是由于前面的环节用时太多,致使“佳作赏评”这个环节用时较少,只评价了个别同学的习作。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要做到统筹安排,不能顾此失彼。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学习任务单
《习作:二十年后的家乡》学习任务单
课程基本信息
学科 语文 年级 五年级 学期 秋季
课题 习作:二十年后的家乡
教科书 书名:义务教育教科书 版本:统编版
学生信息
姓名 学校 班级 学号
学习目标
1.根据习作要求大胆想象。
2.能列习作提纲,在习作中分段叙述,把重点部分写具体。
3.能根据同学的建议修改习作。
课前学习任务
调查访问长辈,与二十年前相比,我们衣、食、住、行等方面,发生了哪些改变?
课上学习任务
【学习任务一】明确习作要求
1.读读习作题目,想想本次习作要注意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习任务二】明确写作目的
我们为什么要写二十年后的家乡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习任务三】明确写作内容
1.聚焦对家乡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我们可以写什么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讨论中明确选材特点:既要大胆想象,又要合乎情理。
【学习任务四】明确习作步骤
1.学习列提纲,知道列提纲的特点。 (1)提纲分为题目、开头、中间和结尾四个部分。
(2)中间部分选择具体的事例来表述。对于熟悉的感兴趣的内容,可以多举事例。
2.自己学习列提纲。
3.学习修改别人的提纲。
4.修改自己的提纲。
推荐的学习资源
阅读《小学生分类作文 1000 篇》(共24张PPT)
习作:二十年后的家乡
(统编版语文)五年级
上
同学们,老师带来一组图片,我们一起来欣赏。出示二十年前民居、交通、景色等和二十年后的对比。
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20年前的武昌火车站
今日的武昌火车站
青山棚户区旧貌
青山棚户区新貌
这次习作是想象作文,以“二十年后的家乡”为主题,以感受家乡的变化为线索,写出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把对故乡浓浓的情、深深的爱,寄于叙事、写景之中。
习作内容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家乡,那是我们成长的地方。二十年后我们的家乡会是什么样的呢?让我们来一次时空穿越,到二十年后的家乡去看一看。
第一步:审题
本次习作是想象二十年后家乡的变化,并运用课文中作者表达感情的方法,写出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
写法指导
第二步:立意
表现家乡变化的巨大,展现家乡的新风貌,表达对家乡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文明
生活
高科技
……
环境
工作
写什么
第三步:思维导图
身边人的变化,也可以打开思路想想,人的外貌、言行的变化等。
第四步:方法
运用合理的想象,寓情于景、寓情于事;也可以采用直接抒情与间接抒情相结合的方法。
开头:概述二十年后的情景。
中间:写变化后的所见、所闻、所感。(1.环境的变化:河水清澈,绿树成荫。2.工作的变化:机器人在照料着果园。3.生活的变化:遇到老同学开着3D打印的汽车去郊游。)
结尾:深化主题。表达我对二十年后家乡生活的向往之情。
二十年后的家乡
二十年后,我正在英国的牛津大学攻读博士学位。我想念自己的祖国,更想念我的家乡。今天放假,我有机会回家乡了。我乘坐飞船直达云南西双版纳,十几分钟就到了。①
①文章开头,直接导入家乡所在地——云南西双版纳。
刚下飞船,大自然清新的空气扑面而来,鸟鸣清脆,真像进入了原始森林。啊,西双版纳这样偏僻的地方也焕然一新啦!原来那些排放废气、污染环境的汽车都换成了能保存太阳光能量的汽车,既不会污染环境,也不会有烦人的汽车喇叭声来打扰大家。我坐在车上如同置身于森林中。②
②从现在面对的环境污染、噪声污染问题切入,介绍了二十年后能保存太阳光能量的汽车。
太阳能汽车驶到郊外,我惊喜地发现之前参加研究的一项工程——阶梯式栽种法,成功地用在了家乡的水稻种植上。原来一亩地只能生产700千克到800千克粮食,现在用了阶梯式栽种法,竟增加了几十倍的产量。这种阶梯式稻田比10层楼还要高,而且阶梯栽种用的土是可降解的有机土。这项工程
还具有水循环功能,现在比以前省水百分之六十以上,这样又为国家节约了水资源。以前的农田一年最多只能种三季稻,现在采用了这种方法,一年可以种四季。这样粮食就吃不完了,我真为自己感到骄傲!③
③运用作比较、列数字的说明方法,介绍了阶梯式栽种法的优势。
再往前走就进入了市区,但市区和郊区没有多大区别,一样有很宽阔的公路和大面积的绿色植被。大街上可以看到大象在悠然地散步;孔雀从地上飞到了一棵大树上,尽情地开屏,好像在欢迎我的到来;小猴子在树上蹦蹦跳跳地玩耍,还向我做鬼脸呢!④
④移步换景,来到了市区。好一个绿色和谐的世界,人与自然真正地融为一体了。
太阳能汽车真方便。很快,我就到了家门口,还没等我拿出钥匙,门就自动开了。我一进门,家里的机器人就迎了上来,接包、递茶、拿拖鞋,各种家务,完全不用人动手。电视占了整整一面墙,如果收看做菜的电视节目,还能闻到菜的香味呢!在西双版纳,夏天不用开空调,大自然中的空气都是清凉的,坐在门口都可以听到流水声。
我爱我的家乡,更爱家乡的自然环境。等我学成归来,一定要把家乡建设得更美好。⑤
⑤结尾直抒胸臆,表达对家乡的喜爱之情。
作者运用合理的想象,按照移步换景的顺序,依次为我们介绍了二十年后“我”回到家乡所看到的景象:能保存太阳光能量的汽车、阶梯式栽种法、市区的变化、家里的情景,无不显示着二十年后家乡的科技发达、绿色环保、和谐繁荣。
总评:
1.要求书写工整,语句通顺。
2.提示用具体的人、事、景、物按一定的顺序把家乡的巨大变化写具体。
试写初稿,自行修改
小组评议,互改
1.小组内互读互改,提出修改建议。
2.修改步骤:
思路──重点(家乡人、事、景、物的变化)──开头、结尾──字词句(是否通顺)
评价标准(最高5★) 自评 互评 师评 综合
表达具有条理性
想象大胆、丰富
语句生动、准确
[习作互评]
二十年后的家乡是什么样子的呢?请小作者展开想象,写出了家乡的变化。叙述要有条有理,想象大胆新奇又合乎实际。/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 | 语文学科
《习作:二十年后的家乡》作业设计
一、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同学们已经掌握了写作的方法。下面的时间,同学们根据习作的要求试着动笔写一写《二十年后的家乡》的习作吧!
二、修改、完善自己的习作,把修改好的习作读给家人、老师或同学听。
【参考答案】
一、略
二、略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版权声明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以下简称“本网站”)系属深圳市二一教育科技有
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本公司”)旗下网站,为维护本公司合法权益,现依据相关法律法
规作出如下郑重声明:
一、本网站上所有原创内容,由本公司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安排专项经费,运营规划,组织
名校名师创作完成的全部原创作品,著作权归属本公司所有。
二、经由网站用户上传至本网站的试卷、教案、课件、学案等内容,由本公司独家享有信息
网络传播权,其作品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本网站不保证其内容的有效性,凡因本作品引发
的任何法律纠纷,均由上传用户承担法律责任,本网站仅有义务协助司法机关了解事实情况。
三、任何个人、企事业单位(含教育网站)或者其他组织,未经本公司许可,不得使用本网
站任何作品及作品的组成部分(包括但不限于复制、发行、表演、广播、信息网络传播、改
编、汇编、翻译等方式),一旦发现侵权,本公司将联合司法机关获取相关用户信息并要
求侵权者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四、一旦发现侵犯本网站作品著作权的行为,欢迎予以举报。
举报电话:400-637-9991
举报信息一经核实,本公司将依法追究侵权人法律责任!
五、本公司将结合广大用户和网友的举报,联合全国各地文化执法机关和相关司法机关严厉
打击侵权盗版行为,依法追究侵权人的民事、行政和刑事责任!
特此声明!
、产士三
深圳市一教育料技有限贵任公司
03077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