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3张PPT)
动物的类群
七年级
生物(人教版)
第二单元 多种多样的生物
上
01
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
1、能够识别不同动物类群的主要形态、结构特征,并理解这些结构是如何适应其特定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的(如鱼的流线型身体与游泳、鸟的中空骨骼与飞行)。
2、能够通过观察实物、标本、图片或视频,比较不同动物的异同点。学会依据一定的标准(如体温是否恒定、呼吸器官、生殖方式等)对动物进行初步的分类。
3、关注我国丰富的动物资源及其利用现状,形成保护动物多样性和生态环境的意识。
02
单元整体框架
单元整体框架
03
重难点梳理
重难点1
如何区分“无脊椎动物”和“脊椎动物”?
详细内容:核心区别在于体内是否有由脊椎骨组成的脊柱。
①脊椎动物:身体背部有一条由许多脊椎骨连接而成的脊柱,作为身体的支撑结构。脊柱保护着脊髓,并与头颅相连。例如:鱼、青蛙、蛇、鸟、猫等。
②无脊椎动物:身体内没有脊柱。它们可能有外骨骼(如昆虫)或其他结构来支撑身体,但绝无分节的脊椎骨。例如:水螅、蚯蚓、蜗牛、蝴蝶等。
重难点1
如何区分“无脊椎动物”和“脊椎动物”?
关键点拨:不要被“鱼”这个名字迷惑。鲸鱼、鱿鱼(乌贼)都不是鱼。鲸鱼是哺乳动物(脊椎动物),鱿鱼是软体动物(无脊椎动物)。
对点练习
地球上的动物可以分为无脊椎动物和脊椎动物,其中属于无脊椎动物的一组是( )
A.水螅、蜗牛、带鱼
B.水母、蚯蚓、蝗虫
C.青蛙、蜥蜴、家兔
D.蜈蚣、蜘蛛、家鸽
B
重难点2
节肢动物门中“昆虫纲”的特征是什么?
详细内容:牢记昆虫的“三大段,六条腿,通常有翅膀”。
①身体分三部:头部、胸部、腹部。
②三对足:足都长在胸部。
③一般有两对翅:翅也长在胸部。
④一对触角。
重难点2
节肢动物门中“昆虫纲”的特征是什么?
辨析:蜘蛛身体只分两部分(头胸部和腹部),有四对足,没有翅膀和触角,所以属于蛛形纲,不是昆虫。虾、蟹身体分头胸部和腹部,有五对足,属于甲壳纲,也不是昆虫。
对点练习
蝗虫适于陆地生活的形体结构特点有( )
①用气管呼吸②胸部有三对足、两对翅③有外骨骼,防止水分蒸发④卵生,卵表面有坚韧的卵壳⑤皮肤裸露
A.①②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C
重难点3
脊椎动物从水生到陆生的进化中,哪些关键结构发生了改变?
详细内容:主要体现在呼吸器官和生殖方式上。
①鱼类:终生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卵生。
②两栖类(如青蛙、蟾蜍):是过渡类型。幼体(蝌蚪)用鳃呼吸,生活在水中;成体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上岸生活。卵生,受精和发育离不开水。
③爬行类(如蜥蜴、蛇、龟):是真正适应陆地生活的脊椎动物。
重难点3
脊椎动物从水生到陆生的进化中,哪些关键结构发生了改变?
用肺呼吸,皮肤干燥,覆盖鳞片或甲防止水分蒸发。体内受精,(
卵有坚韧的卵壳保护),生殖完全脱离了水的限制。
④鸟类和哺乳类:由爬行类进化而来,成为更高等的类群。
对点练习
动物的形态结构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蚯蚓通过湿润的体壁进行呼吸,适于生活在潮湿的土壤环境
B.蝗虫的后足发达,有两对翅,适于在陆地上跳跃和空中飞行
C.蜥蜴的受精卵较大,卵内养料较多,卵外有坚韧卵壳,能在陆地上发育
D.家鸽的肺和气囊都能进行气体交换,适于空中飞行时获得更多的氧气
D
重难点4
“变温动物”与“恒温动物”的本质区别是什么?
详细内容:
①变温动物(冷血动物):如鱼、青蛙、蛇。它们的体温随环境温度的变化而变化。天冷时体温低,活动能力减弱(如蛇冬眠)。
②恒温动物(温血动物):如鸟和哺乳动物。它们具有完善的体温调节机制,体温不随环境温度的变化而剧烈变化,能保持相对恒定。这增强了它们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扩大了分布范围。
③记忆技巧:只有鸟类和哺乳类是恒温动物,其他都是变温动物。
对点练习
冬天到了,蛇要冬眠,而兔子不需要冬眠,主要原因是( )
A.蛇的体表没有毛,兔子体表被毛
B.蛇是变温动物,兔子是恒温动物
C.蛇没有四肢,兔子有发达的四肢
D.蛇的身体小,不耐冷;兔子身体大,耐冷
B
04
易错点警示
易错点1
“昆虫”与“节肢动物”概念混淆
错误:认为所有节肢动物都是昆虫。
正确:昆虫只是节肢动物门中种类最多的一个纲。蜘蛛、蜈蚣、虾、蟹都属于节肢动物,但都不是昆虫。
易错点2
“软体动物”不一定都有贝壳
错误:认为软体动物都有坚硬的贝壳。
正确:贝壳是大多数软体动物的特征,但有的种类贝壳退化,如乌贼、章鱼,它们体内有退化的内壳(海螵蛸)或完全没有壳。
易错点3
“两栖动物”的理解偏差
错误:认为两栖动物既能生活在水中又能生活在陆地上,所以是“水陆两栖”。
正确:两栖动物的核心特征是其生活史包含水陆两个阶段,且成体离不开潮湿环境,皮肤必须保持湿润以辅助呼吸。它们不是完全自由的“两栖”。
易错点4
“鸟类”的呼吸方式
错误:认为鸟类飞行时呼吸更快,所以只是肺更发达。
正确:鸟类有独特的双重呼吸系统。其肺部连通着许多气囊,吸气呼气时,空气都能两次经过肺部进行气体交换,从而获得充足的氧气。这与飞行时高耗能的需求相适应。
易错点5
“哺乳动物”的生殖方式
错误:认为所有哺乳动物都是胎生。
正确:绝大多数哺乳动物是胎生,但有一类特例——鸭嘴兽,它是卵生的哺乳动物。
易错点6
“鱼类”的呼吸器官
错误:误认为鱼也可以用皮肤呼吸。
正确:鱼类的主要呼吸器官是鳃。虽然极少数鱼类有辅助呼吸结构,但这是特例,对于绝大多数鱼类而言,一旦离开水,鳃丝粘连,无法呼吸,就会死亡。
05
巩固提升
巩固提升
动物的体形有的是辐射对称,有的是两侧对称,关于这两种体形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辐射对称的体形有利于固着生活的动物感知各方向的刺激
B.两侧对称的体形有利于动物的运动更加准确、迅速和有效
C.辐射对称的体形有背腹之分
D.两侧对称的体形有前后、左右、背腹之分
C
巩固提升
蚯蚓是常见的一种陆生环节动物,生活在土壤中,昼伏夜出,以畜禽粪便和有机废物垃圾为食,连同泥土一同吞入。关于蚯蚓和人类的关系,说法错误的选项是( )
A.疏松土壤、增加肥力、改善土壤结构
B.解决环境的好帮手,也可以以药用
C.雨后蚯蚓需要破土运动,破坏了我们的生活环境
D.促进生态环境中的物质循环起着重要作用
C
巩固提升
夏天,蚊子和苍蝇经常给人们的生活造成困扰,它们具有的共同特征不包括( )
A.一对触角,两对翅,三对足
B.身体和附肢都分节
C.体表具有外骨骼
D.身体表面具有刺细胞
D
巩固提升
下列关于几种动物特征的描述,错误的是( )
A.青蛙幼体生活在水中,用肺呼吸
B.鲤鱼体表覆盖鳞片,用鳃呼吸
C.大山雀体表覆羽,前肢变成翼
D.猎豹体表被毛,用肺呼吸
A
巩固提升
“爬行动物”之所以被称为真正适应陆地环境的脊椎动物,原因是( )
①皮肤干燥,覆盖角质的鳞片,能防止水分散失
②经两性生殖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再发育为新个体
③生殖和发育摆脱了水环境的依赖
④用肺呼吸,就能满足在陆地上对氧气的需求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C
巩固提升
下列关于动物的特征,说法错误的是( )
A.青蛙冬眠期间几乎全靠皮肤呼吸
B.蜥蜴的体表覆盖角质鳞片,可减少水分的蒸发
C.鸟气体交换的场所是肺和气囊
D.兔没有犬齿,与其植食性相适应
C
Thanks!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量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
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