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地球、月球和太阳(教学课件)-六年级下册科学冀人版(2017)(共20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1.2 地球、月球和太阳(教学课件)-六年级下册科学冀人版(2017)(共20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39.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冀人版(2017秋)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5-10-09 22:37:1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0张PPT)
小学科学冀人版
冀人版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第2课 地球、月球和太阳
1
情境与问题
2
探究与发现
3
课堂小结
目 录
4
巩固练习
应用与拓展
5
1
情境与问题
“地球大,月球小,地球带着月球跑。绕着太阳转呀转,一年一年停不了。”朗朗上口的儿歌简单描述了地球、月球和太阳之间的关系。
2
探究与发现
思考:地球、月球和太阳的大小是怎样的呢?
我们可以通过三球仪来观察。
实验方法:
1. 观察地球、月球和太阳的相对大小和相互之间的距离。
2. 转动三球仪,观察地球、月球和太阳的相对运动方式。注意观察地球
在运动过程中地轴的指向。
思考:那么实际当中是不是这样的呢?
赤道直径(千米) 平均距离(千米)
太阳 1392000
地球 12756 距离太阳149600000
月球 3476 距离地球384403
思考:那么实际当中这三个天体是怎样运动的呢?
思考:这三个天体的关系是怎样的呢?
地球围绕着地轴自转的同时,也在自西向东围绕太阳公转,公转一周的时间是一年,地球公转时地轴一直指向北极星附近。月球自西向东围绕地球公转,同时也在自转。月球的公转周期大约是一个月,自转周期和公转周期大致相同,所以月球总是一面朝向地球,我们看不到月球的背面。
通过学习让我们尝试自己制作一个三球仪吧!
材料:白纸、铅笔、计算器、直尺、圆规、铁丝、橡皮泥、钳子等。
制作方法:
1.将地球的直径(12 756 千米)缩小至 1 厘米,把月球和太阳的直径以及
三球间的平均距离也缩小相同的倍数。
2.按照缩小后的数据绘制三球模型图,并在图中标出相应数据。
3.选择合适的材料分别制作地球、月球和太阳模型。
4.寻找合适的地点,按照缩小后的距离摆放三球模型。
思考:同学,为什么我们不能飞向天空呢?
地球引力
英国科学家牛顿经过研究发现:地球表面和地球周围的物体,都受到地球的吸引力,这个力叫地球引力。地球不需要接触物体就可以对物体施加引力,物体下落是因为它们都受到地球引力的作用。
生活中哪些地方能够证明地球引力的存在呢?
踢毽子和足球的时候无论踢的多高,最终都会落在地上。
树叶会掉落在地上。
思考:同学们,你认识这个东西吗?
垂线砣
工人叔叔盖房子时,利用垂线砣来检验墙壁是否垂直,你能解释其中的道理吗?
垂线砣利用的原理是:地球引力的方向是垂直向下的
说一说,这节课你都学到了什么?
3
课堂小结

地球、月球和太阳的关系

地球引力
一、判断题
1. 月球是地球的卫星,只会围绕地球进行公转。( )
2. 我们永远看不到月球的背面,这是因为月球不会自转 。( )
3. 太空中,只有地球和月球围绕太阳进行公转。( )
×
×
×
4
巩固练习
5
应用与拓展
生活中,还有什么地方利用了地球引力呢?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