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下册7变色龙(教案+说课稿,4份)(4份打包)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下册7变色龙(教案+说课稿,4份)(4份打包)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3.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08-30 08:10:32

文档简介

7
变色龙
说课一
【教材分析】
《变

龙》是九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一篇讽刺小说。它活画出一个媚上欺下、见风使舵、趋炎附势的小官僚形象,批判了沙皇俄国黑暗统治。本文的设置,主要是让学生在把握情节的基础上,体会主题,学习欣赏人物形象,了解多样化的表现手法和艺术风格,培养和提高文学欣赏能力。
【学情、教法分析】
九年级学生对小说有一定的感知、欣赏能力,对运用表情、对话表演的小说情节有浓厚的阅读兴趣。同时,他们也具备一定的合作能力。因此,我主要采取自主、合作探究法,角色表演法。以人为本,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每位学生的主动探究精神与合作意识,让学生会学习,享受学习。
【教学目标】
1、学习小说通过对话描写塑造人物性格的写法。
2、初步学会欣赏小说的基本方法。
3、感受作者对俄国沙皇走狗的讽刺之情。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从对话中领会主人公奥楚蔑洛夫的性格特征。
【教学难点】
分析奥楚蔑洛夫这一形象的社会意义。
【教学课时】
本文共两课时,这是第二课时
【教学流程】
一、情境导入
(大屏幕显示法庭图片)[教师导言]: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在本班教室模拟法庭公开审理一件民事诉讼案,对于整个案情,俄国作家契诃夫都给我们记录在小说《变色龙》里了。下面请一位同学再为大家精炼地介绍一下案情。
【设计说明】:通过教室的布置、大屏幕的烘托,创设新颖别致的“模拟法庭”情景,激发学生的兴趣,从而为这堂课赢得一个好的开端。
二、默读课文,感知案情
【设计说明】这一环节主要是让学生进一步熟悉情节,初步感知人物的性格特征,设计的问题较开放,可深可浅,让全体学生都有参与的机会。我主要分以下三个步骤进行:
1、读课文,提取信息。
[教师导言]:大屏幕上显示的是一份“变色龙”最高法院的判决书。请根据课文内容,结合判决书上的提示,提取相关信息,看哪个小组完成得又快又好。(大屏幕显示判决书)
学习流程:①自由阅读,梳理提炼;②组内合作交流,解决疑难;③组长汇报成果。
2、谈发现,整体感知。
[教师导言]:看了这张滑稽可笑的判决书,你有何感想?请用一两句话说说你的发现。
学习流程:学生自主学习,自由发言。
3、教师小结,导出板书。
这一板书简洁、形象地再现了奥楚蔑洛夫根据狗主人的身份处理案件的变化过程,归纳出性格特点,为学生分析人物,理解主题提供了帮助。
三、表演审案,角色体验。
【设计说明】本环节是课堂的高潮。我请学生将本文排练成课本剧,进行模拟庭审表演。让学生通过直观形象的动作、语言、神情,感受情节的发展,品味语言,加深对人物形象、主题的理解,从而突出重点。同时这种方式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合作能力、表达能力。这一环节我主要分五步进行:
1、学生展才艺,竞选审判长。
[教师导言]:演好课本剧,关键是要演好审判长——警官奥楚蔑洛夫这一角色。为了挑选出一名出色的审判长,请同学们根据课文表演一下警官的某一处动作、语言或神情。看谁演得栩栩如生,谁就是最佳审判长。
学习流程:①组内表演,互相指正。②各组推选最佳人选,竞选审判长。
2、推荐其它角色。
[教师导言]:通过刚才的竞选,我们已找到了最佳审判长,下面请同学们根据自己的喜好,自我推荐以下角色:①原告——赫留金,②证人甲——叶尔德林;③证人乙——独眼鬼;④证人丙——众人之一;⑤证人丁——将军厨师。
3、教师发道具,演员各登其位,作好准备。
4、学生表演,模拟审案。
5、现场采访,深入理解。
【设计说明】:这一环节让学生扮演成小记者,现场采访主要演员,打破传统的组织形式,使教学形成一种开放性体系,让学生在民主的气氛中讨论交流,从而轻松地揭示小说主题,突破难点。
如果学生在采访时没有提出带全局性的主要问题,教师可以接着采访。最后师生共同归纳出小说的主旨:
《变色龙》通过对见风使舵、媚上欺下的警官奥楚蔑洛夫这个沙皇专制统治的忠实走狗的刻画,巧妙地揭示了俄国警察统治的反动和黑暗。
四、精彩赏析,畅所欲言。
【设计说明】:这一环节主要指导学生多角度赏析课文,让学生了解小说多样的艺术手法,提高文学欣赏能力。
方式:各小组自选一角度赏析本文的艺术特色,比一比,看哪组分析得精彩独特。
五、改编故事,创新升华。
【设计说明】:这一环节我要求学生把自己融入小说之中,把自己想象成主人公,讲故事、编故事。这种方法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揣摩人物的心理活动,感悟人物形象,理解小说主题,同时培养了口头表达能力、想象创新能力。
1、在“讲故事”环节,我要求学生从下面三题目任选一题。
请你以警官奥楚蔑洛夫的口吻,回去后对你的同事讲断案的经过。

请你以手饰匠赫留金的口吻,对你的家人讲今天的遭遇。

请你以小狗的口吻,对它的同类讲今天的见闻。
2、在“编故事”环节,我要求学生把自己想象成公正无私、能秉公执法的好警官,
选择小说中的某次“断案”情节进行改写。
六、课堂总结,寄予希望。
【设计说明】:这一环节由课文过度到生活,引导学生真诚待人,进行情感教育。
教师小结:同学们,契诃夫用漫画式的写法塑造了鲜活的变色龙形象,精短的篇幅中,蕴含着深刻的思想和艺术内涵。值得我们仔细品味。反观现实,类似善变的后果则会是人际交往的荒漠,所以真诚友善才应是我们处事待人的追求。让我们工整地写就“人”字的一撇一捺,做一个真诚正直的人。最后送几句话与大家共勉:如果你失去了金钱,你只失去了一小部分;如果你失去了健康,你只失去了一小半;如果你失去了正直,那你就几乎一贫如洗了。说课竞赛一等奖说课稿
7
变色龙
一。说教材
《变色龙》是人教板九年级下学期小说单元中的一篇课文,精短的篇幅中,蕴含着深刻的思想和艺术内涵。课文通过警官奥楚蔑洛夫在处理狗咬人案件中反复无常的变化,塑造了一个媚上欺下,见风使舵的沙俄走狗形象,巧妙揭示了俄国警察统治的反动和黑暗。一、说教学目标及重难点的设计
《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对义务教育初中阶段文学作品教学提出的目标是:欣赏文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会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景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根据课程标准对小说的要求,结合本课的具体特点,我把这篇文章的教学目标确定为:
1.知识目标:把握小说的故事情节,理解人物形象及小说主题。
2.能力目标:学习小说通过语言、动作、神情来塑造人物性格的方法。
3.情感目标:认识沙皇警察统治的腐朽黑暗,培养学生做人正直,表里如一的意识。根据以上教学目标和学生对小说所反映的俄国19世纪社会现实缺乏了解的实际情况我把本文的重难点确定为:
1.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从对话中领会主人公奥楚蔑洛夫的性格特征。
2.教学难点:分析奥楚蔑洛夫这一形象的社会意义。
二、说教法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纲要》明确指出:课程改革的目标是要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以上理念,结合教学实际,本课主要使用自主、合作探究法,表演法,采访法,想象法。自主、合作、探究法。这是新课程积极倡导的一种学习方式,真正做到以人为本,把学生从被动的状态下解放出来,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每位学生的主动探究精神,启发合作态度与探究意识,让学生会学习,享受学习。是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教学有效性的重要方法。在这堂课的教学中,我都是以分组合作的形式,每次活动都让学生在小组中合作、交流、探究,从而实现教学目标。
三、说教学过程
本节课的指导思想是教师作为启发者和鼓励者,创设情景,引导学生合作探究,主动参与学习,摄取知识,培养能力。根据这一思想,我把这堂课设计为“模拟法庭”的形式,让学生在感知案情中把握情节,自悟人物性格;在模拟审案中进行角色体验,感悟人物刻画的方法;在记者采访中揭示人物内心,理解小说主题;在改编故事中发展创新思维,培养创新能力。课前,我作好了充分的准备,要求学生预习课文,扫清文字障碍,了解小说情节,并布置好教室、分好组、选好组长,具体步骤如下:(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大屏幕显示法庭图片)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在本班教室模拟法庭公开审理一件民事诉讼案,整个案情都被一个叫契诃夫的俄国作家记录在《变色龙》里。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熟悉案情。【设计意图】
在这一环节,通过教室的布置,以及大屏幕的烘托,创设情景,学生很快就进入了这种氛围当中。这种新颖别致的“模拟法庭”形式激发了学生浓厚的兴趣,调动了学习的积极性,学生的兴致大增,为这堂课赢得了一个好的开端。(二)、默读课文,感知案情
1、读课文,提取要点教师过渡:大屏幕上显示的是一份“变色龙”最高法院的判决书。请根据课文内容,结合判决书上的提示,提取相关信息,看哪个小组完成得又快又好。(大屏幕显示判决书)
SHAPE
\
MERGEFORMAT

设计意图
学习流程:①自由阅读,梳理提炼;②组内合作交流,解决疑难;③组长汇报成果。【设计意图】
设计这一环节,主要是让学生整体感知课文,熟悉小说情节,同时培养了学生梳理、概括、提炼的能力考核成绩。掌握了“圈点、批注”的阅读方法,以判决书的形式出现,主要是激发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
2、谈发现,整体感知。教师过渡:看了这张滑稽可笑的判决书,你有何感想?请用一两句话说说你的发现。学习流程:学生自主学习,自由发言。学生发言:生1:从这份判决书中,我发现了奥楚蔑洛夫在处理这件案子时作出了六次判决。生2:我觉得奥楚蔑洛夫审案不是根据事实而是根据狗主人的身份。生3:虽然警官判定的结果完全相反,但他始终是讨好上级、欺压下级。生4:这个警官就是一个媚上欺下,变化无常的走狗。
……
3、教师小结,导出板书。【设计意图】
设计这一环节,主要是让学生进一步熟悉情节,初步感知人物的性格特征,设计的问题较开放,可深可浅,让学生都有参与的机会,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三)、表演审案,角色体验。
教师过渡:
奥楚蔑洛夫形象成功塑造之后,“变色龙”这一名称就成了媚上压下、见风使舵、趋炎附势一类人的代名词。《变色龙》也多次被改编成广播剧、漫画剧。下面请各组同学将本文排练成课本剧,全班推荐几名表演得最好的同学排成节目,将代表我班在今年的“春萌”艺术节上作汇报演出,大家说,好吗?
1、学生展才艺,竞选审判长。教师过渡:演好课本剧,关键是要演好审判长——警官奥楚蔑洛夫这一角色。为了挑选出一名出色的审判长,请同学们根据课文表演一下警官的某一处动作、语言或神情。看谁演得栩栩如生,谁就是最佳审判长。学习流程:①组内表演,互相指正。②各组推选最佳人选,竞选审判长。
2、推荐其它角色。教师过渡:通过刚才的竞选,我们已找到了最佳审判长,下面请同学们根据自己的喜好,自我推荐以下角色:①原告——赫留金,②证人甲——叶尔德林;③证人乙——独眼鬼;④证人丙——众人之一;⑤证人丁——将军厨师。
3、教师发道具,演员各登其位,作好准备。
4、学生表演,模拟审案。【设计意图】
这一环节采用演的方式是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一种教学手段,是这堂课的一个高潮。庭审这种形式,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活跃了课堂气氛。通过直观形象的动作,语言神情,让学生感受了小说情节的发展,品味了小说的语言,加深了对人物形象、主题的理解,是对本节课的一次全方信的检查。更培养了学生多种能力。
5、学生评价表演。教师过渡:看了刚才的表演,你的感觉如何?请你从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情以及角色配合,道具的运用等角度对他们的表演作出精彩的评价。学习流程:①组内讨论、评价;②举手发言。学生发言:生1:我认为审判长“咳”、“拧起”、“严厉的”等动作表情演得不够形象逼真,应演出他一副官老爷的架子,装模作样的丑态。生2:我认为审判长“脱”、“穿”等动作演得栩栩栩如生,他那恐惧、紧张的心理和那狼狈相呈现在我们面前。生3:“我绝不轻易放过这件事,我要拿点颜色来给那些放出狗来到处乱跑的人看看。……”这句演得较传神,读出了装腔作势,官气十足的那种傲慢神气。
【设计意图】
这一环节主要是让学生从语方、动作神态等方面去掌握小说刻画人物的艺术手法,学会欣赏小说,为今后的阅读、写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四)、现场采访,深入理解
教师过渡:刚才,我们欣赏了一场精彩的审判,看完后一定有许多感触吧,下面请各位同学扮演成小记者,对主要演员进行现场采访。
1、各位记者选好采访对象,设计好采访的问题,小演员准备答记者问。
2、记者现场采访。学生发言:记者1:请问赫留金,你对这次审判有何感想?赫留金:对于这次审判,我非常不满,这对我太不公平了……这位审判长就是一个媚上欺下,趋炎附势的走狗。记者2:请问审判长,你为何要反复改变审判结果?审判长:说心里话,我也想秉公执法,我也想做一名公正的审判长,但为了生存,我不得不用丧失人格和尊严来换取生存的空间,这个社会太黑暗了,太腐朽了。记者3:请问这位旁听,最后你们笑什么?旁听1:我们笑这个社会、笑这个世道。旁听2:我们笑警官狗仗人势,欺压百姓,丑态百出。旁听3:
我们笑赫留金不仅没得赔偿费,反而遭到辱骂和恐吓,真是倒霉透顶。
……
3、如果学生没提出带全局性的主要问题,教师可以接着采访。最后归纳出小说的主旨:《变色龙》通过对见风使舵、媚上欺下的警官奥楚蔑洛夫这个沙皇专制统治的忠实走狗的刻画,巧妙地揭示了俄国警察统治的反动和黑暗。【设计意图】
这一环节让学生现场采访,打破传统的固有的组织形式,使教学形成一种开放性体系,让学生在民主的气氛中讨论交流,巧妙地揭示小说主题,突破了难点。
(五)、改编故事,创新升华。
1、
变换角色,讲故事教师过渡:同学们,这个精彩的故事,一定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回家后,你一定想把这个故事讲给家人听吧。假如让你变换个角度,你该怎么讲呢?下面三题目任选一题。

请你以警官奥楚蔑洛夫的口吻,回去后对你的同事讲断案的经过。

请你以手饰匠赫留金的口吻,对你的家人讲今天的遭遇。

请你以小狗的口吻,对它的同类讲今天的见闻。
2、
故事新编,改情节教师过渡:警官奥楚蔑洛夫见风使舵、媚上压下的“变色龙”形象无疑是令人憎恶和唾弃的。假如你是一位大家所期待的公正无私、能秉公执法的好警官,面对狗主人身份的不断变化,你又该如何说,如何做呢?请选择小说中的某次“断案”作以改写。【设计意图】
这一环节让学生把自己融入小说之中,把自己想象成主人公,有助于学生身临其境进入角色,更好地揣摩人物的心理活动,了解人物的真实想法,感悟人物形象,理解小说主题,同时在讲故事、编故事的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想象创新能力。
(六)、课堂总结,寄予希望。
小结:同学们,契诃夫用漫画式的写法塑造了鲜活的变色龙形象,精短的篇幅中,蕴含着深刻的思想和艺术内涵。值得我们仔细品味。反观现实,类似善变的后果则会是人际交往的荒漠,所以真诚友善才应是我们处事待人的追求。让我们工整地写就“人”字的一撇一捺,做一个真诚正直的人。最后送几句话与大家共勉:如果你失去了金钱,你只失去了一小部分;如果你失去了健康,你只失去了一小半;如果你失去了正直,那你就几乎一贫如洗了。【设计意图】
这一环节由课文过度到生活引导学生真诚待人,表里如一,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
纵观整个教学过程,形式新颖、思路清晰、环环相扣,突出了重点,可操作性强,课堂气氛活跃,获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当然也有些意外情况发生。比喻说在现场采访这一环节,记者采访警官:“为什么不一下子调查清楚,再下判决,何必要让自己难堪?”。一下子把警官问住了,我也不知所云,顿时同学们纷纷讨论,有的这样说,有的那样解释,最后一个同学提醒了我,他说:“这是小说,不是真的”。我马上顺着他的思路,说:“对,这是作者故意这样夸张情节,然后对比,从而达到讽刺社会的目的,”这样就很自然的引出了小说的讽刺艺术。所以,像这种开放式教学,教师必须作好充分准备,否则将很难应付。
四、说板书设计:
附板书设计:
【设计意图】
这一板书调有条理地再出了奥楚蔑洛夫根据狗主人的身份处理案件的变化过程,归纳出性格特点,为分析人物,理解主题提供了帮助。同时整个板书简洁、形象、美观,揭示了小说中人物、情节、性格的本质关系。总之,新课改,教师首先必须更新观念,改变传统教学中以教师讲授为主的教学模式,恢复学生的主体地位,大力提倡和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语文学习新方式,与学生生等对话、交流、讨论,力争使学生产生语文学习的亲切感,在这堂课的教学设计和实际操作中,我努力去体现这种新思想、新理念,获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旁听,最后你们笑什么?旁听1:我们笑这个社会、笑这个世道。旁听2:我们笑警官狗仗人势,欺压百姓,丑态百出。旁听3:
我们笑赫留金不仅没得赔偿费,反而遭到辱骂和恐吓,真是倒霉透顶。
……
3、如果学生没提出带全局性的主要问题,教师可以接着采访。最后归纳出小说的主旨:《变色龙》通过对见风使舵、媚上欺下的警官奥楚蔑洛夫这个沙皇专制统治的忠实走狗的刻画,巧妙地揭示了俄国警察统治的反动和黑暗。7
变色龙
说课二
一、知识点拨与学法引导
(一)整体感知
《变色龙》这篇小说作者采用夸张变形的手法,从日常生活中选取片断场面作为素材,经过提炼加工,用极其幽默的笔调和富有讽刺意味的语言描绘了沙皇走狗诌媚权贵、欺压百姓的丑恶嘴脸,深刻揭露了沙皇统治的黑暗现实和俄国警察制度的反动和虚伪,批判了沙皇政权腐朽反动的本质。“变色龙”已超越了时间和国界,成为世界文化艺术长廊中见风使舵、反复无常之流的典型。
(二)学法引导
阅读课文,理清小说的故事情节,结合故事情节,着重分析警官奥楚蔑洛夫的人物形象,理解小说的主题思想,本文中的细节描写、环境描写也需留心体会。
(三)审美鉴赏
富有个性的语言美
《变色龙》中的人物语言是高度个性化的。“变色龙”奥楚蔑洛夫是个沙皇警犬,因此他的语言具有骄横和谄上欺下的特点。他对老百姓大逞威风、专横跋扈,对大官僚则奴颜婢膝、趋炎附势。在这两种特点的统一中表现出他的厚颜无耻。赫留金的语言也是个性化的。他既是一个庸俗的小市民,又是一个有所恳求的“小人物”。他的语言完全符合他的性格。他向巡官申诉的那一段著名的话,是相当出色的,形象地反映出他的粗俗鄙陋、虚荣夸张、逢迎官长和想趁机捞一把的特点,这一段申诉和下面一段辩词(骂“独眼鬼”那一段),把这个小市民的性格活龙活现地表现出来了。
(四)重点难点突破
1、本文以“变色龙”为题,具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析]题目是文章的眼睛,好的题目,不近能吸引读者,而且能对表现主题等起到画龙点睛得作用。
[参考答案]“变色龙”原是一种晰蜴,它皮肤的颜色会随着四周物体颜色的变化而变化,变色为保护色。小说主人公奥楚蔑洛夫警官在处理狗咬人事件中反复无常的态度和变色龙极为相似,用“变色龙”作小说的题目,含蓄形象地揭露了这个人物的丑恶面目。
2、“商店和饭馆的门无精打采地敞着,面对着上帝创造的这个世界,就跟许多饥饿的嘴巴一样;门口连一个乞丐也没有。”这句话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表现了什么?
[析]文学作品的语言,往往是形象生动,意蕴丰富。读者应该善于透过文字的表象,深入理解其深层的含义,这样才能恰当的理解作品。
[参考答案]运用了拟人、比喻和双关。“无精打采”,暗示市场的不景气。把商店、饭馆的门比作“饥饿的嘴巴”,形象地写出了无顾客上门,门可罗雀的萧条景象。“上帝创造的这个世界”是双关语,明指人类是上帝创造的,暗含沙皇的统治,具有讽刺意味。这里运用了社会环境描写,烘托了冷清、凄凉、压抑的社会氛围,这正是军警宪兵当道的沙皇统治的真实写照。
3、本文的主人公有怎样的性格特点?刻画这个形象最突出的是什么描写,这些描写有什么作用?
[析]这道题旨在考查学生结合文字分析人物性格的能力,同时对本文最显著的写法有所了解。
[参考答案]
本文的主人公具有见风使舵、趋炎附势、媚上欺下、狡猾善变、反复无常的性格特点。最突出的描写方法是对话描写,通过个性化的语言,鲜明地表现了人物的性格特征,具有十分强烈的讽刺效果。
4、本文的主题思想是什么?
[析]小说等文学作品,不管采用怎样曲折的手法,最终还是为了反映现实生活。因此,对小说主题的理解,是学习的重点所在。
[参考答案]本文通过对见风使舵、欺下媚上的警官奥楚蔑洛夫这个沙皇专制统治的忠实走狗的刻画,巧妙地揭露了俄国警察制度的反动和虚伪,批判了它反人民的实质,揭示了沙皇统治的黑暗。
二、自学阶梯评估
达标训练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盛(
)满
筛(
)子
魁(
)梧
畜(
)生
恐吓(

中(
)看
2、根据拼音写出汉字,并解释词语。
(1)无精打cǎI(
):
(2)yì(
)想天开:
(3)
无yuán
(
)无故:
(4)jìng(
)自:
3、填空
(1)《变色龙》的作者是__
_,他是___
世纪_____国的短篇小说家。
(2)文章以“变色龙”为题,用意是以变色龙_____的特点比喻主人公_______的
性格特征。
(3)奥楚蔑洛夫处理狗咬人的事件,不依据法令,也不依据客观事实,他唯一的依据是
。奥楚蔑洛夫虽然多变善变,但是他
这一宗旨却是始终不变的。
4、下面加点的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我早晚要收拾你”奥楚蔑洛夫向赫留金恐吓说。我来收拾残局!
B奥楚蔑洛夫裹紧大衣,接着穿过市场的广场径自走了。
他话也没说,就拿铁锹径自出了家门。
C我要拿点颜色出来给那些放出狗来到处乱跑的人看看。她穿了一件红颜色的衣服,十分鲜艳。D
“长官,他本来是开玩笑,把烟卷戳到倒狗的脸上去;狗呢——颗不肯做傻瓜,就咬了他一口,他是个荒唐的家伙,长官!”在这里可以听倒最荒唐的新闻。
5、奥楚蔑洛夫五次变化是围绕什么变的 这样多变说明了什么
三、资料
:奥楚蔑洛夫形象分析
1、专横跋扈、见风使舵的走狗形象。
小说里,作者以精湛的艺术手法,塑造了一个专横跋扈、欺下媚上、看风使舵的沙皇专制制度走狗的典型形象,具有广泛的艺术概括性。小说的名字起得十分巧妙。变色龙本是一种蜥蜴类的四脚爬虫,能够根据四周物体的颜色改变自己的肤色,以防其它动物的侵害。作者在这里是只取其“变色”的特性,用以概括社会上的一种人。
小说的内容富有喜剧性。一只小狗咬了金银匠的手指,巡官走来断案。在断案过程中,他根据狗是或不是将军家的这一基点而不断改变自己的面孔。作者通过这样一个猾稽的故事,把讽刺的利刃对准沙皇专制制度,有力地揭露了反动政权爪牙们的无耻和丑恶。
2
、寡廉鲜耻的典型形象。
在短篇小说《变色龙》中,契诃夫通过一个富于戏剧性的街头场面,成功地塑造了一个寡廉鲜耻、欺下媚上的“变色龙”的典型形象,对沙皇政权的爪牙们的专横霸道、欺压人民、阿谀权贵、看风使舵的丑恶行径进行了辛辣的讽刺和揭露,同时也对小市民们的逆来顺受、安分守己、“顺应”现实的庸俗生活态度加以批判。
变色龙奥楚蔑洛夫是一个高度概括的典型形象,有着深刻的社会意义。在十九世纪八十年代的沙皇俄国,在反动势力猖獗横行,社会上一片消沉死寂的恐怖气氛下,过去那些自诩进步的资产阶级自由派,都急于去“适应”现实,拼命宣扬“规规矩矩”的生活哲学,而民粹派也已抛弃了过去的革命传统,他们实际上是妥协了。至于广大的小市民,更是软弱消极、猥琐鄙陋,满足于“和平恬静”、“奉公守法”的庸俗生活。当时社会上见风使舵、迎合现实、背叛变节之风盛行,这种痼疾是反动的社会政治条件的产物。契诃夫在短篇小说《变色龙》里,通过奥楚洛夫这个典型人物,有力地批判了这种丑恶的行为。
奥楚蔑洛夫的形象具有广泛的概括性。他是一个专横的沙皇警犬,但同时也是一个见风使舵的变色龙。作为一个沙皇政权的走狗,他具有专制、蛮横、欺凌百姓等特点。但这只是他性格的一个方面。他同时还具有趋炎附势、对弱者耀武扬威、欺下媚上、随风转舵等特点。因此他也是一个厚颜无耻的两面派。这两方面的特点构成了他的完整的性格——“变色龙”。不过,这个形象的意义,远远超出了奥楚蔑洛夫这一类沙皇警犬这一特定的范围。在当时,这一形象塑造,无疑也揭露和批判了在反动政治条件下迎合现实、转向变节的妥协派和投降派。
教学后记:7
变色龙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理解、积累“沉静、无精打采、异想天开、径自”等词语。
2.了解契诃夫的小说创作及本文的写作背景、人物形象及小说主题。
能力目标
1.理解小说的故事情节。
2.体会语言描写、细节描写等在小说中的作用,领会小说的讽刺艺术。
德育目标
认识沙皇专制统治的腐朽黑暗,培养学生做人正直、表里如一的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
小说用个性化人物语言刻画奥楚蔑洛夫欺下媚上、见风使舵的性格特征。
理解奥楚蔑洛夫这一人物形象的深刻社会意义。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语设计
同学们,说起人们眼下追求的个性宠物——蜥蜴,很多人的感觉是丑陋、可怕的,实蜥蜴中的一种叫变色龙的,它会随着环境颜色的改变而改变皮肤颜色。俄国短篇小说大师契诃夫1884年创作的一篇讽刺小说就叫《变色龙》,其中的奥楚蔑洛夫警官也有善变的技能。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小说,去了解那里发生的故事。(板书文题、作者)
二、资料助读
投影
契诃夫(1860~1904),是十九世纪末具有世界声誉的俄国短篇小说大师,杰出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戏剧革新家。出生于小市民家庭,靠当家庭教师读完中学。1879年入莫斯科大学学医,1884年毕业后在当医生之余从事文学创作。在行医过程中,他扩大了眼界,丰富了知识,积累了创作素材。他的早期创作讽刺和揭露了俄国社会官场人物媚上欺下的丑恶面目,写得谐趣横生,发人深思。八十年代中期,他创作了既幽默又富于悲剧性的短篇小说,反映了社会底层人民的被侮辱被损害的不幸生活,具有深刻的思想意义。八十年代下半期,随着社会阶级斗争的日益尖锐,他的创作视野逐渐宽阔,题材愈加丰富,批判性也随之加强。1890年。他到库页岛旅行,进一步了解了沙皇专制政治的罪恶。1892年后定居莫斯科乡下,从事戏剧创作。契诃夫一生写了大量的中、短篇小说,其中名篇有《变色龙》《苦恼》《万卡》《第六病室》《装在套子里的人》《新娘》等。剧本有《海鸥》《万尼亚舅舅》《三姊妹》《樱桃园》等。
三、诵读,整体感知文意
1.学生听读课文录音,初步感知文意。
(1)疏解下列字词。
投影:
沉静:文中指环境寂静。
无精打采:形容不高兴,不振作。
魁梧(kuí
wú):(身体)强壮高大。
异想天开:形容想法离奇,不切实际。
荒唐(huāng
táng):①(思想、言行)错误到使人觉得奇怪的程度。②(行为)放荡、没
有节制。着重于极其荒谬,令人难于理解。
洋溢(yáng
yì):(情绪、气氛等)充分流露。
伶俐(líng
lì):聪明、灵活。
恐吓(hè):以要挟的话或手段威胁人;吓唬。
径自:副词。表示自己直接行动。自顾自,任意地。
(2)选取日常生活的片断进行艺术概括,以此来反映尖锐重大的社会问题。是契诃夫小说创作的特色。那么,本文写了怎样一件事 主要人物是谁 文章又是主要采用什么方法来表现人物性格的
学生思考后回答,教师明确:
小说描写了警官奥楚蔑洛夫处理“狗咬人手指”这一案件的经过。主要人物是奥楚蔑洛夫。主要运用对话刻画奥楚蔑洛夫媚上欺下、见风使舵的性格特点。
2.学生自读课文,根据对小说内容的初步理解,给课文另拟一个题目。
学生可能拟出的题目是:
一个见风使舵的人
一个变化多端的人
两面人
势利眼的警官
3.学生速读全文,理清故事情节。
思考:奥楚蔑洛夫警官在处理“狗咬人”事件过程中,前后态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变化的原因和内容。
学生梳理、概括,教师提示:
最初:听了赫留金申诉,不知狗主人是谁时
对小狗——野畜生,疯狗,把它弄死好了。
对赫留金——肯定赫留金被狗咬了。
第一次:人群中有人说好像是席加洛夫将军家的狗时
对小狗——它是那么小,它怎么会咬着你的
对赫留金——你那指头一定是给小钉子弄破的。你们这些鬼东西。
第二次:巡警说不是将军家的狗时
对小狗——下贱胚子。
对赫留金——你呢,赫留金,受了害,我们绝不能不管。
第三次:巡警说是将军家的狗时
对小狗——名贵的狗。狗是娇贵的动物。
对赫留金——你这混蛋,不用把你那蠢手指头伸出来!怪你自己不好!
第四次:厨师说不是将军家的狗时
对小狗——野狗,弄死它算了。
第五次:厨师说是将军哥哥的狗时
对小狗——这小狗还不赖,怪伶俐的,一口就咬破了这家伙的手指头!
对赫留金——我早晚要收拾你!
4.学生合作探究:
警官奥楚蔑洛夫在处理“狗咬人”事件中,态度五次变化,那么其中有没有始终不变的地方
学生研讨后回答,教师明确:
在五次变色中,奥楚蔑洛夫媚上欺下、见风使舵的性格特征始终不变,充分暴露了他的卑鄙心理。
5.师生共同归结奥楚蔑洛夫的形象。
教师明确:
奥楚蔑洛夫是一个溜须拍马、媚上欺下、见风使舵、趋炎附势的沙皇专治统治的忠实走狗形象。
6.学生复述课文内容。
四、分角色朗读,体会形象特征
1.角色分配:
一人扮演奥楚蔑洛夫,一人扮演巡警叶尔德林,一人扮演赫留金,一人担任其他角色及旁白。
2.要求尽量渎出人物说话的语气、语调,尤其注意省略号的停顿。
3.学生分组试读。
4.教师指定学生分角色朗读。师生共同点评朗读表现。
五、布置作业
续写课文内容。要求:想象警官走后又发生了什么事。400字左右。
第二课时
一、研读探究,理解小说主题
1.学生默读全文,合作研讨:
(1)小说结尾写道:“普洛诃尔喊一声那条狗的名字,带着它从木柴厂走了。那群人就对着赫留金哈哈大笑。”那群人笑什么呢 为什么笑
(2)自然界中的变色龙随着周围环境的变化而不断变色,是出于生存的本能,而奥楚蔑洛夫几次变色又是为了什么 作者通过他的言行揭示了一种怎样的社会现象
(3)这篇小说的主题是什么
学生四人学习小组合作探究,教师点拨:
(1)针对那群人的笑,学生的理解有如下几种说法:
笑赫留金事与愿违,他本来想得到赔偿,结果却是一场空;
笑赫留金偏偏遇上了奥楚蔑洛夫这样一个警官。他见风使舵,媚上欺下,一副统治者奴才的嘴脸:
笑赫留金偏偏遇上了这样一条狗。如果这狗的主人不是将军的哥哥,结果就不一定这样了;
笑这个社会里,一人得势,鸡犬升天;
笑当时穷人不如富人家的一条狗等。
(2)奥楚蔑洛夫之所以几次变色,是因为他不敢得罪权贵,哪怕仅仅是权贵家的一条狗。这样的一个小官僚,面对一般群众的时候,他往往会摆出一副官架子,如他一出场。穿着新的军大衣,在众人面前“严厉”的表情,一个拿腔作调、作威作福的小官僚的形象毕现。而面对权贵,却是一副奴颜婢膝的样子。这样的人物是当时社会的必然产物。当时沙皇统治的俄国,经济落后,思想保守,实行残酷的专制统治,而作为这样一个国家机器上的小零件,像奥楚蔑洛夫这样的小官僚,为了生存,不得不用丧失人格和尊严来换取生存空间。这样的人物虽然可恨,但作者批判的锋芒其实更多的是指向当时腐朽专制的社会。指向孕育这种奴性人格的土壤。
(3)小说通过对见风使舵,欺下媚上的警官奥楚蔑洛夫这个沙皇专制统治的忠实走狗的刻画,巧妙地揭露了俄国警察制度的反动和虚伪,批判了它反人民的实质。
2.学生自由诵读全文,体味作品的深意。
二、深读,体会小说手法
1.小说的语言是充分个性化的。人物的精神面貌和性格特征在个性化的语言中得到充分展现。请揣摩下列语句的表达效果。
学生结合语境诵读、揣摩,教师明确:
(1)“门无精打采地敞着”是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描写环境,反映了当时市面萧条。“跟许多饥饿贫困的嘴巴一样”是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暗示了俄国人民饥饿贫困的生活,整个社会死气沉沉,作者用寥寥几笔,交代了故事发生的环境。
(2)夸张的修辞于法,写小市民赫留金要借狗咬手指头捞一把赔偿金的心态。
(3)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小市民赫留金把被咬的手指头当作物证向人炫耀,以图捞一把赔偿金。
(4)用拟人手法写小狗,把它作为具有“狗性”的人的辉映。
(5)用比喻的手法,写赫留金在警官面前的逢迎拍马,表现他既是一个庸俗的小市民,又是一个有所恳求的“小人物”。
(6)双重否定的修辞手法。写奥楚蔑洛夫在未知狗的主人时,摆出一副“扶弱抑强”的架势,与后面得知狗主人可能是将军时的态度变化形成强烈对比,造成绝妙讽刺的效果。
2.奥楚蔑洛夫的军大衣在小说中反复出现,请仔细体会这些细节描写对于刻画人物的作用。
学生筛选、思考,教师点拨:
小说一开始,作者就把这件具有象征意义的道具和它的主人一下子推到读者面前。新的军大衣是沙皇警犬的特殊标志,也是他装腔作势,用以吓人的工具。作者以“军大衣”这一服装.交代了奥楚蔑洛夫的身份。
第二次写军大衣是在奥楚蔑洛夫听到有人说“这好像是席加洛夫将军家的狗”以后“把大衣脱下来”,他脱大衣不是因为天气热,而是“判”错了狗,急得他浑身冒汗。脱大衣的动作,既揭示了他猛吃一惊,浑身燥热的胆怯心理,也表现了他借此为自己变色争取时间以便转风使舵的狡猾。这一“脱”,形象地勾勒出了这个狐假虎威。欺下媚上的沙皇走卒的丑恶心灵。
当他训了赫留金一顿,忽听巡警说不是将军家的狗时,又立刻抖起威风。可又有人说:“没错儿,将军家的!“这时他大惊失色:“……给我穿上大衣吧……挺冷……”这是第三次写他的军大衣。这里穿大衣则是心冷胆寒的表现,以遮掩他刚才辱骂了将军而心中更深一层的胆怯,并进而为再次变色作准备罢了。这里的一“脱”一“穿”,热而不冷,把奥楚蔑洛夫凌弱臣强的丑态暴露无遗。
结尾,他训了一通赫留金后,“裹紧大衣……径自走了。”这里第四次写军大衣,既形象而又逼真的刻画这条变色龙出尽洋相之后,又恢复了他奴才兼走狗的常态。继续去耀武扬威,逞凶霸道去了。
总之,作品通过对奥楚蔑洛夫军大衣穿而又脱,脱而又穿,这四个细节的描绘,淋漓尽致地勾画出变色过程中的丑态,以及他卑劣的心理活动。
3.学生思考:
奥楚蔑洛夫为什么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乃至成为某类人物的代名词 体会讽刺小说的这种写法及其作用。
教师明确:
奥楚蔑洛夫之所以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并成为某类人物的代名词,是因为这一形象高度的典型性和概括性。作者在描写这类人物的时候,抓住了他们的共性,通过提炼、概括和总结,并用夸张、对比等讽刺小说常用的艺术手法,加以突出,使这类人物往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像巴尔扎克小说《欧也妮·葛朗台》中的守财奴葛朗台,莫里哀喜剧《悭吝人》中的阿巴公,吴敬梓长篇小说《儒林外史》中的范进。都是这样的人物。
三、课、课堂小结
同学们,契诃夫用漫画式的写法塑造了鲜活的变色龙形象,让我们惊叹小说的精妙。精短的篇幅中蕴含着深刻的思想和艺术内涵。值得我们仔细品味。反观现实,类似善变的后果则会是人际交往的荒漠,所以真诚友善才应是我们处事待人的追求。让我们工整地写就“人”字的一撇一捺。
四、布置作业
纷繁世态给了你了解社会、关照人生的思考与启迪,请构思一篇小小说,以你的独特视角去展现现代社会的横断面。要求立意自定,文题自拟。
板书设计
五.教学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