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 工业学案(原卷+解析)2025-2026学年地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4.2 工业学案(原卷+解析)2025-2026学年地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5-10-09 22:38:47

文档简介

             第二节 工 业       
学习目标 核心素养
1.通过图表资料,了解我国工业目前所取得的成就。 2.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分析我国工业分布特点,以及我国工业集中分布的地区。 3.举例说明科学技术在发展工业中的重要作用。 1.区域认知 2.综合思维
一、门类齐全的工业大国
1.工业生产包括对煤炭、石油、铁矿石等自然资源的开采,以及对矿产品、农产品等原材料进行加工和再加工。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工业发展水平,通常是衡量该国家或地区经济发达程度的重要标志。
[知识拓展] 工业的分类
按生产性质分类,工业可以分为重工业和轻工业。
?重工业是为国民经济各部门提供物质技术基础的主要生产资料的工业,如钢铁工业、机械制造业、能源工业等。
?轻工业指提供生活消费品和制作手工工具的工业,主要包括食品制造业、纺织业等。
2.目前,我国形成了独立完整的现代工业体系,是世界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所列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
3.作为世界第一大货物出口国,我国工业产品出口额占货物总出口额的90%以上。21世纪以来,工业产品的出口构成已经从以纺织品为主,转变为以机电产品、高新技术产品为主。
二、相对集中的工业分布
1.从工业类型看,自然资源的开采、原材料的加工等,多集中在我国中西部一些资源丰富的地区;机械设备、电子产品等的生产多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
2.从工业增加值看,东部沿海地区和长江沿线地区明显高于其他地区,合计约占全国的80%。我国重要的工业城市集中分布在这两个地区。
三、科技促进工业低碳发展
降低工业生产过程中的能源消耗,优化能源结构,是我国工业低碳发展的重要途径。为此,国家不断增强科技创新力度,通过提高能源转化效率、用低碳能源替代化石能源、发展高技术产业等,促进工业向低碳转型。
重难突破
重难点 我国主要工业城市的分布特点与影响因素
1.分布特点:我国工业分布很不均衡,集中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区和长江沿线地区,呈现出沿海、沿江河的分布特点。
2.影响因素:我国重要的工业城市的形成和发展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地理位置、资源条件、交通运输、市场需求、政策环境等都是影响我国工业分布的重要因素。如图所示。
跟踪训练
近年来,我国工业从“制造”走向“智造”,从“追随”变为“领先”。读我国主要工业中心及工业基地分布图,完成1~2题。
1.我国主要工业中心的分布特点是( D )
A.西部集中 B.南多北少
C.中部最少 D.东密西疏
【解析】读图可知,我国主要工业中心的分布特点是东部集中、中部较多、西部少,具有东密西疏的特点。故选D。
2.我国工业从“追随”到“领先”的进程中,采取的措施有( C )
①分享核心技术 ②增加技术专利
③促进产业升级 ④照搬外企模式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解析】我国工业从“追随”到“领先”的进程中,我国采取了增加技术专利、促进产业升级等措施,没有分享核心技术,更不是照搬外企模式,②③正确,①④错误。故选C。
风能作为一种清洁的可再生资源,有很高的利用价值,我国风能资源丰富。读我国风能储量及风电场分布示意图,完成3~4题。
3.目前,我国风电场主要分布在( B )
A.青藏高原 东北平原
B.内蒙古高原 东部沿海地区
C.内蒙古高原 云贵高原
D.青藏高原 东部沿海地区
【解析】结合图例可知,我国风电场主要分布在内蒙古高原和东部沿海地区。故选B。
4.我国大力开发清洁能源的意义有( C )
①减小对能源进口的依赖
②可降低石油、煤炭等能源的价格
③有效保护生态环境
④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解析】开发清洁能源,可以减少能源进口,进而减小对能源进口的依赖,①正确;开发清洁能源不会降低其他能源的价格,②错误;使用清洁能源,能减少传统能源的使用量,减少有害物质排放到环境中,有效保护生态环境,③正确;使用清洁能源,可以减少化石燃料的燃烧,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④正确。故选C。
基础巩固
1.工业生产包括对煤炭、石油、铁矿石等自然资源的开采,以及对矿产品、农产品等原材料进行加工和再加工。下列不属于工业部门的是( B )
A.钢铁冶炼工业 B.金融服务业
C.纺织工业 D.食品加工工业
【解析】由题干“工业生产包括对煤炭、石油、铁矿石等自然资源的开采,以及对矿产品、农产品等原材料进行加工和再加工”可知,钢铁冶炼工业、纺织工业、食品加工工业都属于工业部门;金融服务业属于第三产业。故选B。
我国工业生产部门齐全,轻、重工业发展都较快;农业生产类型多样,地区差异明显。读我国部分钢铁工业基地分布示意图,完成2~4题。
2.图中所示的钢铁工业基地位于长江流域的是( A )
A.湖北武汉 B.河北唐山
C.山西太原 D.辽宁鞍山
【解析】长江流域位于秦岭—淮河一线以南。据图可知,湖北武汉位于秦岭—淮河一线以南,属于长江流域,A正确;河北唐山、山西太原、辽宁鞍山位于秦岭—淮河一线以北,不属于长江流域,B、C、D错误。故选A。
3.从接近原料产地因素考虑,呼和浩特宜发展的纺织工业是( B )
A.棉纺织工业 B.毛纺织工业
C.麻纺织工业 D.丝纺织工业
【解析】呼和浩特位于内蒙古高原,内蒙古高原是我国四大牧区之一,从接近原料产地因素考虑,呼和浩特宜发展的纺织工业是毛纺织工业,B正确;内蒙古高原不盛产棉花、黄麻,也不种植桑树、养蚕吐丝,所以呼和浩特不适宜发展棉纺织工业、麻纺织工业和丝纺织工业,A、C、D错误。故选B。
4.一家农业开发公司来福建投资,不适宜( C )
A.养殖特种水产 B.种植优质水稻
C.在武夷山种植苹果 D.发展生猪养殖
【解析】福建省位于秦岭—淮河一线以南,降水丰沛,濒临海洋,适宜发展特种水产养殖,A不符合题意;福建省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湿热的气候条件适宜水稻的生长,可以发展优质水稻种植,B不符合题意;福建省位于农耕区,人口稠密,消费市场广阔,可以发展生猪养殖业,D不符合题意;苹果属于温带水果,福建省位于亚热带,不适宜苹果的生长,因此不适宜在武夷山种植苹果,C符合题意。故选C。
5.我国工业城市主要分布在东部地区的原因是( D )
①东部人口多 ②东部农业发达 ③东部地形、气候、水源等自然条件优越 ④东部自然灾害少 ⑤东部交通便利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①③④⑤ D.①②③⑤
【解析】我国东部地区人口众多、农业发达、交通便利,地形、气候、水源等自然条件优越,因此我国工业城市主要分布在东部地区。故选D。
能力达标
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2024年我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8%,较2023年提升1.2个百分点;全部工业增加值完成40.5万亿元,制造业总体规模连续15年保持全球第一。下图为我国主要工业基地和工业中心分布图。据此完成6~8题。
6.据图可知,我国主要工业基地分布的共同特点是( A )
A.沿海分布 B.沿黄河分布
C.沿长江分布 D.沿铁路分布
【解析】读图可知,我国四大工业基地分布的共同特点是沿海分布。故选A。
7.为更好地发挥工业的“压舱石”作用,变“中国制造”为“中国智造”,我国工业发展的关键是( D )
A.大力开发矿产资源
B.完善海陆空交通运输
C.发挥劳动力资源优势
D.增强科技创新能力
【解析】“中国智造”的关键因素是科学技术,为了变“中国制造”为“中国智造”,我国工业发展的关键是增强科技创新能力,提高科技水平,D正确;矿产资源、交通运输、劳动力因素不是关键,A、B、C错误。故选D。
8.在很多工业中心城市郊区的农民,积极发展蔬菜、肉、蛋的生产,其考虑的社会经济条件是( C )
A.地形平坦 B.水源充足
C.市场需求 D.交通便利
【解析】在很多工业中心城市郊区的农民,积极发展蔬菜、肉、蛋的生产,其考虑的社会经济条件是市场需求,C正确,D错误;地形平坦、水源充足都是自然条件而非社会经济条件,A、B错误。故选C。
素养提升
9.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区域的位置、资源等条件对区域的经济发展有重要影响。下页图为我国东部四个工业基地(工业生产比较发达和相对集中的地区)分布简图(甲)和A公司整车和电池制造基地分布图(乙)。


(1)我国重要的工业城市集中分布在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分析这样分布的有利条件。
(2)图甲中,北京所在的京津唐工业基地位于我国________(填地形区)的北部,该工业基地是我国北方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这里虽矿产资源丰富,人才众多,但水资源缺乏,请分析其缺水的原因。(回答两条即可)
(3)为缓解京津唐地区水资源短缺的问题,我国修建了________跨流域调水工程。
总部位于深圳的A公司创立于1995年,是一家拥有IT、汽车及新能源三大产业群的民营企业,凭借新能源汽车、锂离子电池等享誉全球。
(4)据图乙及相关材料可知,A公司总部位于________工业基地,该公司的新能源汽车、锂离子电池等享誉全球,得益于此处人才众多、________。
【答案】(1)东部沿海地区 长江沿线地区 地形平坦、气候条件优越、水源充足、交通便利等。
(2)华北平原 降水量偏少;降水季节分配不均,年际变化大;工农业发达,人口稠密,需水量大;水污染、水浪费现象严重等。
(3)南水北调
(4)珠江三角洲 科技发达
【解析】(1)读图可知,我国重要的工业城市集中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区和长江沿线地区,这样分布的有利条件有地形平坦、气候条件优越、水源充足、交通便利等。(2)北京所在的京津唐工业基地位于我国华北平原的北部,该工业基地是我国北方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这里虽矿产资源丰富,人才众多,但水资源缺乏,原因是该地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降水量偏少;地表径流量大,季节分配不均,年际变化大;人口稠密,生活用水量大;经济发达,工业技术水平高,工业发达,需水量大;同时存在水污染、水浪费现象严重等问题。(3)为缓解京津唐地区水资源短缺的问题,我国修建了南水北调跨流域调水工程。(4)据图乙及相关材料可知,A公司总部位于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其旗下的IT及新能源两种产业均属于高新技术产业,该公司的新能源汽车、锂离子电池等享誉全球,得益于此处人才众多、科技发达。             第二节 工 业       
学习目标 核心素养
1.通过图表资料,了解我国工业目前所取得的成就。 2.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分析我国工业分布特点,以及我国工业集中分布的地区。 3.举例说明科学技术在发展工业中的重要作用。 1.区域认知 2.综合思维
一、门类齐全的工业大国
1.工业生产包括对煤炭、石油、铁矿石等自然资源的开采,以及对矿产品、农产品等原材料进行加工和再加工。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工业发展水平,通常是衡量该国家或地区经济发达程度的重要标志。
[知识拓展] 工业的分类
按生产性质分类,工业可以分为重工业和轻工业。
?重工业是为国民经济各部门提供物质技术基础的主要生产资料的工业,如钢铁工业、机械制造业、能源工业等。
?轻工业指提供生活消费品和制作手工工具的工业,主要包括食品制造业、纺织业等。
2.目前,我国形成了独立完整的现代工业体系,是世界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所列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
3.作为世界第一大货物出口国,我国工业产品出口额占货物总出口额的90%以上。21世纪以来,工业产品的出口构成已经从以纺织品为主,转变为以机电产品、高新技术产品为主。
二、相对集中的工业分布
1.从工业类型看,自然资源的开采、原材料的加工等,多集中在我国中西部一些资源丰富的地区;机械设备、电子产品等的生产多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
2.从工业增加值看,东部沿海地区和长江沿线地区明显高于其他地区,合计约占全国的80%。我国重要的工业城市集中分布在这两个地区。
三、科技促进工业低碳发展
降低工业生产过程中的能源消耗,优化能源结构,是我国工业低碳发展的重要途径。为此,国家不断增强科技创新力度,通过提高能源转化效率、用低碳能源替代化石能源、发展高技术产业等,促进工业向低碳转型。
重难突破
重难点 我国主要工业城市的分布特点与影响因素
1.分布特点:我国工业分布很不均衡,集中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区和长江沿线地区,呈现出沿海、沿江河的分布特点。
2.影响因素:我国重要的工业城市的形成和发展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地理位置、资源条件、交通运输、市场需求、政策环境等都是影响我国工业分布的重要因素。如图所示。
跟踪训练
近年来,我国工业从“制造”走向“智造”,从“追随”变为“领先”。读我国主要工业中心及工业基地分布图,完成1~2题。
1.我国主要工业中心的分布特点是( )
A.西部集中 B.南多北少
C.中部最少 D.东密西疏
2.我国工业从“追随”到“领先”的进程中,采取的措施有( )
①分享核心技术 ②增加技术专利
③促进产业升级 ④照搬外企模式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风能作为一种清洁的可再生资源,有很高的利用价值,我国风能资源丰富。读我国风能储量及风电场分布示意图,完成3~4题。
3.目前,我国风电场主要分布在( )
A.青藏高原 东北平原
B.内蒙古高原 东部沿海地区
C.内蒙古高原 云贵高原
D.青藏高原 东部沿海地区
4.我国大力开发清洁能源的意义有( )
①减小对能源进口的依赖
②可降低石油、煤炭等能源的价格
③有效保护生态环境
④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基础巩固
1.工业生产包括对煤炭、石油、铁矿石等自然资源的开采,以及对矿产品、农产品等原材料进行加工和再加工。下列不属于工业部门的是( )
A.钢铁冶炼工业 B.金融服务业
C.纺织工业 D.食品加工工业
我国工业生产部门齐全,轻、重工业发展都较快;农业生产类型多样,地区差异明显。读我国部分钢铁工业基地分布示意图,完成2~4题。
2.图中所示的钢铁工业基地位于长江流域的是( )
A.湖北武汉 B.河北唐山
C.山西太原 D.辽宁鞍山
3.从接近原料产地因素考虑,呼和浩特宜发展的纺织工业是( )
A.棉纺织工业 B.毛纺织工业
C.麻纺织工业 D.丝纺织工业
4.一家农业开发公司来福建投资,不适宜( )
A.养殖特种水产 B.种植优质水稻
C.在武夷山种植苹果 D.发展生猪养殖
5.我国工业城市主要分布在东部地区的原因是( )
①东部人口多 ②东部农业发达 ③东部地形、气候、水源等自然条件优越 ④东部自然灾害少 ⑤东部交通便利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①③④⑤ D.①②③⑤
能力达标
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2024年我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8%,较2023年提升1.2个百分点;全部工业增加值完成40.5万亿元,制造业总体规模连续15年保持全球第一。下图为我国主要工业基地和工业中心分布图。据此完成6~8题。
6.据图可知,我国主要工业基地分布的共同特点是( )
A.沿海分布 B.沿黄河分布
C.沿长江分布 D.沿铁路分布
7.为更好地发挥工业的“压舱石”作用,变“中国制造”为“中国智造”,我国工业发展的关键是( )
A.大力开发矿产资源
B.完善海陆空交通运输
C.发挥劳动力资源优势
D.增强科技创新能力
8.在很多工业中心城市郊区的农民,积极发展蔬菜、肉、蛋的生产,其考虑的社会经济条件是( )
A.地形平坦 B.水源充足
C.市场需求 D.交通便利
素养提升
9.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区域的位置、资源等条件对区域的经济发展有重要影响。下页图为我国东部四个工业基地(工业生产比较发达和相对集中的地区)分布简图(甲)和A公司整车和电池制造基地分布图(乙)。


(1)我国重要的工业城市集中分布在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分析这样分布的有利条件。
(2)图甲中,北京所在的京津唐工业基地位于我国________(填地形区)的北部,该工业基地是我国北方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这里虽矿产资源丰富,人才众多,但水资源缺乏,请分析其缺水的原因。(回答两条即可)
(3)为缓解京津唐地区水资源短缺的问题,我国修建了________跨流域调水工程。
总部位于深圳的A公司创立于1995年,是一家拥有IT、汽车及新能源三大产业群的民营企业,凭借新能源汽车、锂离子电池等享誉全球。
(4)据图乙及相关材料可知,A公司总部位于________工业基地,该公司的新能源汽车、锂离子电池等享誉全球,得益于此处人才众多、________。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