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7张PPT)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练习题课件
第一单元:
考向·鸦片战争
1.(2025·四川眉山)林则徐对中西武器做了这样的对比:“彼之大炮,远及十里内外,若我炮不能及,彼炮先已及我,是器不良也。彼之放炮,若内地之放排枪,连声不断,我放一炮后,须转展移时,再放一炮,是技不熟也。”由此可知,林则徐认识到( )
A.武器装备的落后 B.闭关锁国的弊端
C.制度改革的必要 D.鸦片输入的危害
2.(2025·福建)鸦片战争时期,浙江嘉兴县丞龚振麟目睹了英军火轮船的优势,遂萌生仿制火轮船的想法,经过数月努力,造出类似战舰,并安装了枪炮。这反映了当时( )
A.中英贸易扩大 B.危机下的个体探索
C.地方势力膨胀 D.新式海军已经建成
A
B
考向·鸦片战争
3.(2025·江苏连云港)下图所反映的历史事件( )
A.成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B.导致圆明园被焚毁
C.促使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D.引发瓜分中国狂潮
A
考向·鸦片战争
4.(2025·山东泰安)下表为1843年前后中国主要进口货物关税税率对比表。导致图中税率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五口通商 B.协定关税 C.割地赔款 D.投资设厂
品名 1843年前的税率(%) 1843年后的税率(%) 新税率比旧税率降低(%)
棉花 24.19 5.56 77.02
棉纱头等 13.38 5.56 58.45
白洋布 29.93 6.95 76.78
B
考向01·鸦片战争
5.在144小时的过境免签政策加持下,Chinatravel(中国旅行)爆火。一位英国游客在广东虎门参观后,在微博发布“折断的烟枪”雕塑照片并配文“Chinasocity!历史与现实的碰撞”。导游应补充的历史背景是( )
A.此处见证了鸦片战争中天朝上国的陨落
B.该遗址是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英法联军焚毁的皇家园林
C.林则徐领导禁烟运动彰显民族气节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时期虎门炮台的防御作用
C
6.福州自1853年后,逐渐发展成茶叶出口重要口岸,广州对外贸易呈逐年下降趋势的同时,上海进出口贸易额迅猛上升,并最终于1853年超越广州。这说明鸦片战争( )
A.改变了中国的贸易格局
B.破坏了中国的领土完整
C.加剧了中国的民族危机
D.损害了中国的关税主权
考向01·鸦片战争
A
考向·鸦片战争
7.有诗曰:“割让香港作基地,巨额赔款大窟窿。五口通商狮子口,门户开放虎狼行。”该诗反映的不平等条约是( )
A.《马关条约》
B.《天津条约》
C.《南京条约》
D.《辛丑条约》
C
考向·鸦片战争
8.有诗曰:“割让香港作基地,巨额赔款大窟窿。五口通商狮子口,门户开放虎狼行。”该诗反映的不平等条约是( )
A.《马关条约》
B.《天津条约》
C.《南京条约》
D.《辛丑条约》
C
9.(2025·湖北)下图是1839年林则徐给道光帝的一道奏折,道光帝在奏后朱批:“可称大快人心一事。”这“一事”指的是( )
A. 虎门销烟
B. 三元里抗英
C. 收复新疆
D. 镇南关大捷
【答案】A
【详解】据材料“1839年林则徐给道光帝的一道奏折”“奏为虎门销化烟土”并结合所学可知,1839 年 6 月 3 日至 25 日,林则徐将收缴的鸦片在虎门海滩被当众销毁。虎门销烟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故选A项;三元里抗英是鸦片战争期间的反抗外来侵略的表现,材料是鸦片战争之前,排除B项;收复新疆是左宗棠,与材料林则徐不符,且时间是19世纪70年代,排除C项;冯子材取得镇南关大捷是中法战争中的战役,发生在19世纪80年代,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D项。
考向
鸦片走私与林则徐禁烟
10.(2025·四川达州)历史人物是历史活动的主体,评价历史人物有助于把握历史活动的进程和影响。下列诗句评价林则徐的是( )
A. 虎门壮举惊中外,禁毒英名震古今 B. 大将筹边尚未还,湖湘子弟满天山
C. 舍身变法自君始,无力回天昭后人 D. 状元弃仕从商路,实业兴邦壮志酬
【答案】A
【详解】林则徐领导虎门销烟,这一壮举打击了外国鸦片贩子的利益,向世界表明了中国人民反抗侵略、维护民族尊严的决心,其禁毒英名流传千古,与“虎门壮举惊中外,禁毒英名震古今”相符,故选A项;“大将筹边尚未还,湖湘子弟满天山”描述的是左宗棠收复新疆,排除B项;“舍身变法自君始,无力回天昭后人”说的是谭嗣同参与戊戌变法,牺牲自己唤起国人觉醒,排除C项;“状元弃仕从商路,实业兴邦壮志酬”指的是张謇弃官从商,发展民族工业,排除D项。
考向
鸦片走私与林则徐禁烟
考向·鸦片战争·《南京条约》
11.(2024·湖南·中考真题)19世纪40年代,中国的关税自主权遭到严重破坏,中国海关失去了保护本国工、农、商业生产的作用。出现这一后果是因为清政府被迫签订了( )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鸦片战争签订的《南京条约》
A
考向01·鸦片战争·战争影响
12.(2025·江苏连云港·中考真题)下图所反映的历史事件( )
A.成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B.导致圆明园被焚毁
C.促使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D.引发瓜分中国狂潮
1840-1842英军
被迫开放的通商口岸
鸦片战争
鸦片战争
第二次鸦片战争
甲午中日战争
甲午中日战争
A
13.(2025·四川宜宾)19世纪中期,诗人张维屏有感于广州三元里爆发的义举(如图),写诗道:“三元里前声若雷,千众万众同时来。因义生愤愤生勇,乡民合力强徒摧。”该诗热情讴歌了( )
A. 中国人民反抗侵略的决心
B. 爱国官兵保家卫国的意志
C. 农民起义推翻清朝的斗争
D. 知识分子投身革命的抉择
三元里平英团旧址——三元古庙
【答案】A
【详解】根据材料“三元里”并结合所学可知,三元里抗英是近代中国人民自发的反抗英国侵略的斗争。“因义生愤愤生勇,乡民合力强徒摧”体现出中国人民因英国侵略而愤慨,合力反抗的行为,热情讴歌了中国人民反抗侵略的决心,故选A项;三元里抗英的主体是乡民,不是官兵,排除B项;三元里抗英是反抗外来侵略,不是推翻清朝统治的斗争,排除C项;材料中并未涉及知识分子投身革命的内容,是反抗外来侵略,不是推翻清政府统治,排除D项。
考向
英国发动侵华战争
14.(2025·四川南充)1843—1853年,广州港生丝出口量从1430担增加到3662担,而上海生丝出口量则从零增加到46655担。这缘于清政府被迫签订了( )
A. 《南京条约》 B. 《虎门条约》 C. 《望厦条约》 D. 《天津条约》
【答案】A
【详解】《南京条约》签订于1842年,迫使清政府开放上海等五处通商口岸,上海自1843年起成为贸易新中心,导致其生丝出口量从零猛增,故选A项;《虎门条约》是1843年签订的补充条款,仅涉及关税和领事裁判权等内容,未新增通商口岸,不影响贸易格局变化,排除B项;《望厦条约》于1844年与美国签订,虽确认五口通商但未改变口岸设置,对生丝出口转移无直接影响,排除C项;《天津条约》签订于1858年,开放更多口岸但时间晚于材料所述1853年,无法解释此前上海出口激增现象,排除D项。
考向
《南京条约》等不平等条约的签订
15.(2025·山东泰安)下表为1843年前后中国主要进口货物关税税率对比表。导致图中税率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 五口通商
B. 协定关税
C. 割地赔款
D. 投资设厂
【答案】B
【详解】协定关税是1843年《虎门条约》的核心条款,规定中国关税须与英国协商确定,导致材料中棉花、棉纱、白洋布等进口货物税率大幅降低,故选B项;五口通商指开放通商口岸便利贸易,但关税调整直接源于协定关税条款而非口岸开放本身,排除A项;割地赔款如《南京条约》割让香港岛和赔偿,是战争结果但不涉及关税税率变化,材料未体现其影响,排除C项;投资设厂是1895年《马关条约》后的内容,与1843年时间不符,排除D项。
考向
《南京条约》等不平等条约的签订
16.(2025·新疆)1840年6月,由16艘兵船、4艘武装汽船、28艘运输船以及六七千名海陆士兵组成的英国军队,从开普敦、印度等地抵达广东海面,战争爆发。这场战争( )
A. 改变了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 B. 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
C. 宣告了中国制度变革的失败 D. 推翻了清朝政府的反动统治
【答案】A
【详解】根据题干材料中的“以土布为主……洋布等日用品日益增多”,结合所学可知,鸦片战争战败后,随着五口通商和关税协定,外国的洋布开始进入中国市场,挤占中国土布的市场,冲击了中国男耕女织的自然经济,使得中国的自然经济遭到破坏,A项正确;西方的侵略势力深入到中国内地是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影响之一,列强攫取在华设厂特权是日本强迫清政府签订《马关条约》之后,《辛丑条约》中清政府赔偿列强4.5亿两白银,以海关税作担保,使得列强控制了中国的经济命脉,而材料描述的是鸦片战争的影响,由此可知,BCD三项与题意不符,排除BCD三项。故选A项。
考向
《南京条约》等不平等条约的签订
17.(2025·云南)有学者称:“中国的现代化一日未完成,鸦片战争的意义就一分不会减。”下列对鸦片战争的评价正确的是( )
A. 抗击了八国联军的侵略 B. 遏制了瓜分中国的狂潮
C. 成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D. 找到了国家发展的出路
【答案】C
【详解】鸦片战争发生于1840年,是英国为打开中国市场发动的侵略战争,它打破了中国闭关锁国状态,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开端,题干学者强调其意义与现代化进程紧密相连,故选C项;抗击八国联军是1900年义和团运动期间的事件,与鸦片战争时间相隔近60年,排除A项;瓜分中国的狂潮出现在1895年甲午战争后,鸦片战争未起到遏制作用,反而加速了侵略,排除B项;鸦片战争后中国被迫签订不平等条约,国家危机加深,并未找到发展出路,洋务运动等探索是后续事件,排除D项。
考向
《南京条约》等不平等条约的签订
18.(2025·四川眉山)林则徐对中西武器做了这样的对比:“彼之大炮,远及十里内外,若我炮不能及,彼炮先已及我,是器不良也。彼之放炮,若内地之放排枪,连声不断,我放一炮后,须转展移时,再放一炮,是技不熟也。”由此可知,林则徐认识到( )
A. 武器装备的落后 B. 闭关锁国的弊端 C. 制度改革的必要 D. 鸦片输入的危害
【答案】A
【详解】林则徐在材料中指出西方大炮射程远(“远及十里内外”),中国炮不及,是“器不良”;西方放炮连声不断,中国放一炮需时久,是“技不熟”,这直接说明中国在武器设备和技术操作上都落后于西方,结合鸦片战争史实,林则徐作为禁烟领袖,实际感受到军事差距,故选A项;闭关锁国是清朝限制对外交流的政策弊端,但材料仅聚焦武器对比,未涉及政策问题,林则徐也未在此讨论开放或封闭的影响,排除B项;制度改革如政治或军事体制变革,材料只提技术缺陷,未延伸至制度层面,且林则徐时期尚未推动系统性改革,排除C项;鸦片输入危害是林则徐虎门销烟的核心议题,但本段纯属武器性能描述,与鸦片无关,排除D项。
考向
《南京条约》等不平等条约的签订
19.(2025·广东)鸦片战争后,魏源倡议制造战舰,武试增设水师科且不能“合船炮而重弓马”,求师官员从舵工、水手、炮手中挑选。据此可知,魏源( )
A. 重视探索御敌之法 B. 找到战败根源 C. 反对科举取士制度 D. 主张政治改革
【答案】A
【详解】魏源在鸦片战争后倡议制造战舰、武试增设水师科,反对只重弓马而忽视船炮,并主张从舵工等实战人员中选拔官员,这反映他积极寻求学习西方技术以抵御外敌,体现其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故选A项;材料仅展示魏源提出军事改进措施,未涉及他对战争失败根源如清政府腐朽的分析,排除B项;魏源主张增设水师科是改革武举内容,并非反对整个科举取士制度,排除C项;材料内容聚焦军事技术革新,未体现政治体制变革的主张,排除D项。
考向
《南京条约》等不平等条约的签订
考向·第二次鸦片战争·列强侵华罪行
20(2024·山东青岛·中考真题)历史漫画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下图蕴含的历史信息是( )
A.英法联军抢劫并烧毁圆明园
B.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
C.八国联军占领并劫掠北京城
D.中国产品在国际上备受欢迎
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A
考向02·第二次鸦片战争
21.一名英国军官在他的日记中写道:“10月26日,我们经过被烧得发黑的圆明园围墙,……我和另外2人……径直来到了园内,因为今天上午我听说有几个装有珐琅彩铜花瓶的房间没有被烧。”这一史料可直接用于研究( )
A.鸦片战争时期英军的暴行
B.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中国遭受的掠夺
C.甲午战争时期清廷的无能
D.八国联军侵华加剧了中国的民族危机
B
考向·第二次鸦片战争·《天津条约》
22(2024·山东德州·中考真题)下列关于1858年中英《天津条约》的描述,正确的一项是( )
A.是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
B.签订于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
C.允许列强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D.掀起了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
《南京条约》
《马关条约》
《马关条约》
B
23. (2025·黑龙江齐齐哈尔)黄仁宇在《中国大历
史》中写道:圆明园是皇帝夏季离宫,先被联军掠夺
,后被下令焚毁。与该书中提到的罪行相关的战争是
( )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考向·第二次鸦片战争
考向·第二次鸦片战争
24.英法从广州向北推进至北京,俄国从北方边界向南推进,它们除强调经济特权外,也要求取得领土。南北两股势力像一把钳子,紧紧掐住清王朝。材料描述的事件使( )
A.中国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B.中国丧失了北方大片领土
C.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
D.清廷完全沦为列强侵华工具
B
考向·第二次鸦片战争·战争影响
25(2024·青海西宁·中考真题)美俄在此次战争中以调停人的面目出现,攫取了大量权益,尤其是俄国乘机侵占我国150多万平方千米领土。此次战争( )
A.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C.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
D.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题干描述第二次鸦片战争
鸦片战争
第二次鸦片战争
甲午中日战争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B
26..(2025·齐齐哈尔)黄仁宇在《中国大历史》中写道:圆明园是皇帝夏季离宫,先被联军掠夺,后被下令焚毁。与该书中提到的罪行相关的战争是( )
A. 鸦片战争 B. 第二次鸦片战争 C. 甲午中日战争 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答案】B
【详解】第二次鸦片战争发生于1856至1860年,英法联军于1860年攻占北京,掠夺并焚毁圆明园,与材料所述联军掠夺焚毁罪行直接相符,故选B项;鸦片战争(1840—1842)是英国为打开中国市场而战,主要战场在东南沿海如虎门,未涉及北京圆明园,排除A项;甲午中日战争主要在黄海、辽东半岛、山东半岛等地进行,没有火烧圆明园事件,排除C项;八国联军侵华虽也有掠夺暴行,但圆明园此前已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被焚毁,排除D项。
火烧圆明园与《北京条约》的签订
27.(2025·江苏苏州)以下为晚清洋纱进口价格(按包计)数据柱状图,这一现象( )
A. 说明外国商品竞争力弱
B. 破坏了中国的自然经济
C. 表明列强放松经济侵略
D. 导致国家经济负担加重
【答案】B
【详解】从题干统计图所示可知,从19世纪60年代到80年代,清朝洋纱进口价格呈下降趋势,这样带给中国商品的价格压力就越大,会给中国的自然经济形成巨大的冲击,故选B项;价格的降低并不能说明外国商品竞争力弱,反而是因为其成本更低,价格的降低使得其竞争力会更强,排除A项;价格的降低并不能说明列强放松经济侵略,相反更有利于列强的经济侵略,排除C项;价格的降低并不会直接导致国家经济负担加重,但会对经济发展形成冲击,排除D项。
考向
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影响
28.(2025·四川遂宁)以下图片从左至右依次为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和甲午中日战争后,列强迫使中国开放的通商口岸示意图。通过观察,你能得出的最恰当的结论是( ) A. 中国丧失的领土逐渐增多
B. 列强侵略不断扩大和深入
C. 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D. 清政府已成为洋人的朝廷
【答案】B
【详解】据材料示意图和所学可知,鸦片战争后,列强开放口岸集中于东南沿海(如广州、厦门等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口岸扩展至沿海各省及长江中下游(如汉口、九江等 ),甲午中日战争后,口岸深入长江上游、内地(如重庆、沙市等 ),这一过程体现列强侵略由沿海逐步向内地延伸,侵略范围不断扩大、程度持续深入,符合材料示意图信息,故选B项;示意图呈现的是通商口岸,未直接体现领土割让,排除A项;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主要指甲午战后列强强租租借地、划分势力范围,通商口岸示意图侧重经济侵略范围扩展,非直接体现瓜分领土,排除C项;清政府已成为洋人的朝廷是《辛丑条约》的影响,与材料三次战争通商口岸无关,排除D项。
考向
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影响
29.(2025·龙东)下列哪一口号或纲领出自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宏大的农民战争( )
A.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B. “有田同耕, 有饭同食。”
C. “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 D. “外争主权, 内除国贼。 ”
【答案】B
【详解】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宏大的农民战争,由洪秀全领导,发生于1851至1864年,其纲领《天朝田亩制度》明确提出“有田同耕,有饭同食”,主张土地公有和平均分配,符合农民阶级诉求,故选B项;“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出自秦末陈胜吴广起义,虽为农民起义但规模较小,发生于公元前209年,排除A项;“创立民国,平均地权”是孙中山在1905年同盟会成立时提出的三民主义纲领,属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农民战争无关,排除C项;“外争主权,内除国贼”是1919年五四运动期间学生和市民的反帝爱国口号,非农民战争内容,排除D项。
考向
定都天京
考向·太平天国运动
30.(2023·山东青岛·中考真题)罗尔纲在《太平天国史纲》中写道:“正在这样的一个决定两个壁垒最终命运的关头,太平军方面乃有内讧的大事变发生。太平军自己来摧残自己的势力,使敌人有机会重新抬起头来向自己壁垒反攻,终归把自己扑灭了去。”材料中的“大事变”产生的主要影响是( )
A.使太平天国运动由盛转衰B.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
C.标志着太平天国运动失败D.动摇了清政府的统治基础
天京事变
太平天国运动影响
天京陷落
A
考向·太平天国运动
31.如图是中国近代某一农民运动兴衰示意图,关于该运动的描述正确的是( )
①领导人是洪秀全
②颁布了《天朝田亩制度》
③遭到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
④失败的标志是天京事变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A
考向·太平天国运动
32.(2023·山东济宁·中考真题)下图所示为太平天国颁布的革命纲领。与前者相比,后者最突出的特点是主张( )
A.学习西方治国
B.实行君主专制
C.平均分配土地
D.实现男女平等
平均分配土地,天下大同理想社会
是中国向西方学习发展资本主义的第一个方案
A
考向·太平天国运动
33.(2024·河南·中考真题)太平天国严禁鸦片贸易,不承认西方列强强加于中国的不平等条约,多次拒绝外国提出的侵略要求。太平天国这样做( )
A.维护了国家权益
B.创新了斗争方式
C.动摇了清朝统治
D.打击了帝国主义
A
题干描述太平天国政权坚持独立自主的外交方针,从而维护了国家权益
考向·太平天国运动
34.(2025·广东深圳)1860年,在英法联军进攻北京的同时,江苏巡抚派专员到上海找英法领事求救,同时两江总督也逃到上海找外国公使商议,共同出兵江南剿匪。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
A.农民反帝爱国运动持续高涨 B.清政府对地方控制进一步加强
C.农民战争沉重打击反动势力 D.清政府已经和英法达成了一致
35.(2025·四川成都)1860年,太平军兵临上海近郊。聚集在上海的官僚和地主非常惊恐,他们雇佣美国人华尔组织洋枪队,抗拒太平军。不久,英法侵略军也撕下“中立”伪装,配合清军袭击太平军。这表明( )
A.洋务运动遭到战争阻断 B.清朝政府沦为洋人朝廷
C.农民运动面临联合绞杀 D.西方列强掀起瓜分狂潮
C
C
考向03·太平天国运动
35..有学者评论道:作为当时国内最为完整和先进的近代化纲领,它代表着19世纪60年代以前国人在探索近代化道路方面的最高水准。这一评论提及的“近代化纲领”是指( )
A.《海国图志》
B.《天朝田亩制度》
C.《资政新篇》
D.《革命军》
C
36.(2025·四川成都)1860年,太平军兵临上海近郊。聚集在上海的官僚和地主非常惊恐,他们雇佣美国人华尔组织洋枪队,抗拒太平军。不久,英法侵略军也撕下“中立”伪装,配合清军袭击太平军。这表明( )
A. 洋务运动遭到战争阻断 B. 清朝政府沦为洋人朝廷
C. 农民运动面临联合绞杀 D. 西方列强掀起瓜分狂潮
【答案】C
【详解】太平军兵临上海近郊时,不仅有清军抵抗,还有洋人组织洋枪队以及英法侵略军配合清军袭击,表明农民运动面临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故选C项;洋务运动19世纪60年代才开始,没有中断,排除A项;1901年《辛丑条约》签订后清朝政府沦为洋人朝廷,时间不符,排除B项;西方列强掀起瓜分狂潮是在1895年甲午战争后,时间不对,排除D项。
考向
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原因
考向·单元综合
37(2023·甘肃兰州·中考真题)历史学习中要关注目录和章节标题,以便把握历史阶段特征。根据下图提供的关键词,请你为其选择一个最恰当的单元主题( )
A.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加剧
C.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
D.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第1课....鸦片战争
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
第3课....太平天国运动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