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6张PPT)
拓 视 野 指数函数的图象变换
为研究函数图象的变换规律,某数学兴趣小组以指数函数 f ( x )=2 x
为例,借助几何画板画出了下面4组函数的图象:
(1) y = f ( x -1);(2) y = f (| x |)+1;(3) y =- f
( x );(4) y =| f ( x )-1|.
【例1】 请分别写出这4组函数的解析式.
解:(1) y = f ( x -1)=2 x-1.
(2) y = f (| x |)+1=2| x|+1.
(3) y =- f ( x )=-2 x .
(4) y =| f ( x )-1|=|2 x -1|.
【例2】 若给出函数 f ( x )=4 x 的图象,能否由图象变换
的方法得到上面这4组函数的图象?若能,试分别写出图象
的变换过程.
解:能.(1)将函数 y = f ( x )=4 x 的图象向右平移1个单位长
度得到函数 y = f ( x -1)=4 x-1的图象.
(2)保留函数 y = f ( x )=4 x 在 y 轴右侧的图象,并对称至 y 轴
左侧,再向上平移1个单位长度得到 y = f (| x |)+1=4| x|
+1的图象.
(4)将函数 y = f ( x )=4 x 的图象向下平移1个单位长度得到
函数 y = f ( x )-1=4 x -1的图象,再将 x 轴下方的图象沿 x 轴
翻折到 x 轴的上方,便得到函数| f ( x )-1|=|4 x -1|的
图象.
(3)函数 y =- f ( x )=-4 x 与 y = f ( x )=4 x 的图象关于 x
轴对称.
方法总结
利用指数函数图象作有关函数图象的基本方法
对于与指数函数有关的函数的作图问题,一般宜用变换作
图法作图,这样有利于从整体上把握函数的性质.
提醒 函数 y = a| x|的图象关于 y 轴对称;函数 y =| ax - b |
的图象可由函数 y = ax - b 的图象保持在 x 轴上及 x 轴上方的部
分不动,把 x 轴下方的部分翻折到 x 轴上方得到.
【迁移应用】
1. 函数 y = 的图象是( )
解析: 因为 y = =所以选B.
2. 若函数 y =|3 x -2|+ m 的图象不经过第二象限,则实数 m 的取
值范围是 .
解析:作出函数 y =|3 x -2|的图象如图所示.
由图可知若函数 y =|3 x -2|+ m 的图象不经过第二象限,则 m
≤-2.
(-∞,-2]
知能演练·扣课标
课后巩固 核心素养落地
1. 下列函数中,指数函数的个数为( )
① y = ;② y = ax ( a >0,且 a ≠1);③ y =1 x ;④ y =
-1.
A. 0 B. 1 C. 3 D. 4
解析: 由指数函数的定义可判定,只有②正确.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2. 函数 y = 的定义域是( )
A. (-∞,0) B. (-∞,0]
C. [0,+∞) D. (0,+∞)
解析: 由 -1≥0,得 ≥ ,∴ x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3. 已知函数 f ( x )= ax-2+2( a >0且 a ≠1)的图象恒过定点 A ,则
点 A 的坐标为( )
A. (0,1) B. (2,3)
C. (3,2) D. (2,2)
解析: 令 x -2=0,可得 x =2,且 f (2)= a2-2+2=3,所以
函数的图象恒过定点(2,3),即点 A 的坐标为(2,3).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4. 函数 y = a| x|( a >1)的图象是( )
解析: 函数 y = a| x|是偶函数,当 x >0时, y = ax .由已知 a >
1,故选B.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5. 已知函数 f ( x )=若 f ( a )<1,则实数 a 的
取值范围是( )
A. (-∞,-3)
B. (1,+∞)
C. (-3,1)
D. (-∞,-3)∪(1,+∞)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解析: 由题意,知 f ( a )<1等价于或
解得-3< a <0或0≤ a <1,所以-3< a <1.故选C.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6. (多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D. 函数 y =3 x 与 y =-3 x 的图象关于 x 轴对称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解析: 易知函数 y = ax 与 y = = a- x ( a >0且 a ≠1)的
图象关于 y 轴对称,且函数 y = 与 y =- 的图象关于 x 轴
对称,所以函数 y = ax 与 y =- 的图象关于原点对称,所以B
说法错误.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3 -3
解析:由题意知, f ( x )的图象过点(0,-2)和(2,0),所
以所以所以 f ( x )=
( ) x -3,所以 f (3)=( )3-3=3 -3.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8. 若函数 f ( x )= 的定义域是[1,+∞),则 a 的取值范围
是 .
解析:∵ ax - a ≥0,∴ ax ≥ a ,∴当 a >1时, x ≥1.故函数定义域
为[1,+∞)时, a >1.
(1,+∞)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9. 若函数 f ( x )=则函数 f ( x )的值域是
.
解析:由 x <0,得0<2 x <1;由 x >0,∴- x <0,0<2- x <1,
∴-1<-2- x <0,∴函数 f ( x )的值域为(-1,0)∪(0,1).
(-1,
0)∪(0,1)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0. 求函数 f ( x )= 的定义域、值域.
解:因为要使函数有意义,则 x 应满足 x2-2 x ≥0,
即 x ≥2或 x ≤0,
所以所求函数的定义域为(-∞,0]∪[2,+∞),
令 t = -1,
所以 t ≥-1,
又 y = 为减函数,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所以0< ≤ ,
即0< ≤3,
所以 f ( x )的值域为(0,3].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1. 若函数 y = ax + b -1( a >0,且 a ≠1)的图象经过第二、三、四
象限,则一定有( )
A. 0< a <1,且 b >0 B. a >1,且 b >0
C. 0< a <1,且 b <0 D. a >1,且 b <0
解析: 函数 y = ax + b -1( a >0,且 a ≠1)的图象是由函数
y = ax 的图象经过向上或向下平移而得到的,因其图象不经过第
一象限,所以 a ∈(0,1).若经过第二、三、四象限,则需将函
数 y = ax (0< a <1)的图象向下平移大于1个单位长度,即 b -1
<-1,所以 b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2. 已知关于 x 的方程|3 x -1|= 有两个不等实根,则实数 a 的取
值范围是( )
A. (-∞,0) B. (0,2)
C. (0,+∞) D. (0,1)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解析: 函数 y =|3 x -1|=其大致图象如图所示.关于 x 的方程|3 x -1|= 有两个不等实根等价于直线 y = 与 y =|3 x -1|的图象有两个交点,由图可知0< <1,即0
< a <2.故选B.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解析:当0< a <1时,函数 f ( x )在[-1,0]上单调递减,由题
意可得即解得此时 a +
b =- .当 a >1时,函数 f ( x )在[-1,0]上单调递增,由题意
可得即显然无解.
综上, a + b =- .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4. 已知函数 f ( x )= ax-1( x ≥0)的图象经过点 ,其中 a >
0且 a ≠1.
(1)求 a 的值;
解:因为函数图象经过点 ,
所以 a2-1= ,则 a =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2)求函数 y = f ( x )( x ≥0)的值域.
解:由(1)知函数为 f ( x )= ( x ≥0),
由 x ≥0,得 x -1≥-1.
于是0< ≤ =2,
所以函数的值域为(0,2].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5. 已知函数 f ( x )=若存在 x1, x2, x3( x1
< x2< x3),使 f ( x1)= f ( x2)= f ( x3),则 f ( x1+ x2+ x3)
的取值范围是( )
A. (0,1] B. [0,1]
C. (-∞,1] D. (-∞,1)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解析: 作出 f ( x )与直线 y = a 的大致图
象如图,交点横坐标为 x1, x2, x3,自左向右
依次排列,由图可知, x1, x2关于 x =-1对
称, x3>0,即 x1+ x2=-2,则 x1+ x2+ x3>
-2.由图象知,当 x >-2时, f ( x )∈[0,
1],所以 f ( x1+ x2+ x2)∈[0,1].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6. 对于函数 f1( x ), f2( x ),如果存在实数 a , b ,使得 f ( x )
= af1( x )- bf2( x ),那么称 f ( x )为 f1( x ), f2( x )的亲
子函数.
(1)已知 f1( x )=2 x -3, f2( x )= x +1,试判断 f ( x )=4 x
-11是否为 f1( x ), f2( x )的亲子函数,若是,求出 a ,
b ;若不是,说明理由;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解:假设 f ( x )=4 x -11是 f1( x ), f2( x )的亲子函数,
则 f ( x )= af1( x )- bf2( x ),即4 x -11= a (2 x -3)
- b ( x +1),
可得解得
所以 f ( x )=4 x -11是 f1( x ), f2( x )的亲子函数,且 a
=3, b =2.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2)已知 f1( x )=3 x , f2( x )=9 x , f ( x )为 f1( x ), f2
( x )的亲子函数,且 a =4, b =1.若 g ( x )=( m +1)
f2( x )- f ( x )+1,当-1≤ x ≤0时, g ( x )≤0恒成
立,求正数 m 的取值范围.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解:由亲子函数的定义可得 f ( x )=4·3 x -9 x ,
g ( x )=( m +1)9 x -(4·3 x -9 x )+1=( m +2)9 x -4·3 x +1,
设3 x = t ,-1≤ x ≤0时, t ∈ ,
g ( t )=( m +2) t2-4 t +1为开口向上的抛物线,若 g ( t )≤0恒成立,
可得
解得 m ≤1,
因为 m >0,所以0< m ≤1.
故正数 m 的取值范围为(0,1].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谢 谢 观 看!指数函数的图象变换
为研究函数图象的变换规律,某数学兴趣小组以指数函数f(x)=2x为例,借助几何画板画出了下面4组函数的图象:
(1)y=f(x-1);(2)y=f(|x|)+1;(3)y=-f(x);(4)y=|f(x)-1|.
【例1】 请分别写出这4组函数的解析式.
尝试解答
【例2】 若给出函数f(x)=4x的图象,能否由图象变换的方法得到上面这4组函数的图象?若能,试分别写出图象的变换过程.
尝试解答
方法总结
利用指数函数图象作有关函数图象的基本方法
对于与指数函数有关的函数的作图问题,一般宜用变换作图法作图,这样有利于从整体上把握函数的性质.
提醒 函数y=a|x|的图象关于y轴对称;函数y=|ax-b|的图象可由函数y=ax-b的图象保持在x轴上及x轴上方的部分不动,把x轴下方的部分翻折到x轴上方得到.
【迁移应用】
1.函数y=的图象是( )
2.(2024·合肥月考)若函数y=|3x-2|+m的图象不经过第二象限,则实数m的取值范围是 .
拓视野 指数函数的图象变换
【例1】 解:(1)y=f(x-1)=2x-1.
(2)y=f(|x|)+1=2|x|+1.
(3)y=-f(x)=-2x.
(4)y=|f(x)-1|=|2x-1|.
【例2】 解:能.(1)将函数y=f(x)=4x的图象向右平移1个单位长度得到函数y=f(x-1)=4x-1的图象.
(2)保留函数y=f(x)=4x在y轴右侧的图象,并对称至y轴左侧,再向上平移1个单位长度得到y=f(|x|)+1=4|x|+1的图象.
(3)函数y=-f(x)=-4x与y=f(x)=4x的图象关于x轴对称.
(4)将函数y=f(x)=4x的图象向下平移1个单位长度得到函数y=f(x)-1=4x-1的图象,再将x轴下方的图象沿x轴翻折到x轴的上方,便得到函数|f(x)-1|=|4x-1|的图象.
迁移应用
1.B 因为y==所以选B.
2.(-∞,-2] 解析:作出函数y=|3x-2|的图象如图所示.
由图可知若函数y=|3x-2|+m的图象不经过第二象限,则m≤-2.
2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