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5张PPT)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币
政治权力
货币体现了国家意志
货币流通
纪念历史
——从货币制度演变看国家治理
第15课
货币的使用和世界货币体系的形成
行业PPT模板http:///hangye/
课程标准 学习目标 任务驱动
了解中国历史上的货币发行、使用情况和现代世界货币体系的形成 通过梳理中国货币的演进过程,归纳货币的演进趋势,培养时空观念。 任务一:自主梳理货币的演进过程和发展趋势
通过材料分析汉朝铸币权收归中央,宋朝纸币发行,明朝白银货币化等相关史实,理解其对国家治理产生的作用,培养史料实证和历史解释。 任务二:从中国货币的演进看国家治理
通过了解金本位和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瓦解,认识人民币国际化的作用,树立家国情怀。 任务三:从世界货币体系的演变看全球治理
2、战国 刀、布、蚁鼻钱等
3、秦 半两
1、夏商 海贝
4、汉 五铢钱
5、唐 开元通宝
9、民国 银元+法币
10、1948-新中国 人民币
6、宋 通宝+纸钞
7、元 宝钞+铜币
8、明清
铜钱+白银+纸钞
任务一:自主梳理中国货币的演进过程
中国 货币的演进
思考:归纳中国货币的演进趋势?(材质、形制、铸币权……)
从自然货币到人工货币
从形制杂乱到形制统一
从地方铸币到中央铸币
从文书重量到货币符号
任务二:从中国货币的演进看国家治理
汉 五铢钱
收铸币之权
固一统之基
宋 交子
易金为一纸
立国家之信
明清 白银
重货币主权
守国之命门
行业PPT模板http:///hangye/
问题1:据材料说明汉初货币存在怎样的问题?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材料1:令民铸钱。民多奸铸,钱多轻……故吴诸侯也,以即山铸钱,富埒天子,其后卒以叛逆。 ————《汉书·食货志》
材料2:“悉禁郡国毋铸钱,专令上林三官铸……令天下非三官钱不行。”
——----《汉书·食货志》
放任民间私铸钱币
质量层次不齐,币制混乱
地方诸侯实力膨胀,威胁中央集权
将铸币权收归中央
加强经济集权
铸币权由分散到统一
巩固国家一统,推动了国家治理的进步
材料1:大凡旧岁造一界,备本钱三十六万缗,新旧相因。
————《宋史·食货志》
“一界”是交子的一个流通周期 ,通常为 2至3年,旧界交子到期后,需兑换成新界交子才能继续使用 。
本钱是准备金
材料2:伪造会子者,处斩。告捕者赏钱千贯。
————《宋会要辑稿·刑法》
材料3:天圣元年(1023年),置交子务于益州。(熙宁年间)诏置京交子务。 ————《宋会要》
问题1:政府采取哪些措施保证纸币的信用
制定发行计划
提供准备金
遵循价值规律非依靠皇权强制推行
设立政府机构
制定法律
保护金融秩序非单纯维护皇室利益
材料4:至道末年(997年),货币收入约1500多万 ;到天禧末年(1021年),货币收入增至 3500多万贯 ;治平年间(1064-1067年)货币收入 3600余万贯 ;熙宁年间(1068-1077年)货币收入超过 5000万贯 。《宋朝事实》
问题2:从交子的使用中,你体会到哪些国家治理智慧?
材料5:由于本位制度和回赎机制的作用,纸币运行良好。中后期,由于
战争频繁,政府发行纸币为战争支出融资。
—————《宋代纸币的运行机制》
财政收入
军事保障
货币制度与国家治理相互促进
民谣:堂堂大元,奸佞专权。开河变钞祸根源,惹红巾万千。官法滥,刑法重,黎民怨。人吃人,钞买钞,何曾见。贼做官官做贼,哀哉可怜。
元代宝钞
认识:纸币的产生和发展是经济发展的反映;纸市的流通量要与社会的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无节制的乱发,会导致严重的社会问题
材料1:粤人开糖房者多以致富。而蔗田几与禾田等矣。
景德镇延袤十余里,民窑二三百区,工匠人夫不下数十余万,靡不借瓷资生
————《广东新语》
材料2:一条鞭法者,总括一州县之赋役,皆计亩征银。
材料3:
世界白银流向
西班牙银元
有中文戳印
问题1:明清为何启用金属货币——白银?
商品经济发展
政策推动
新航路开辟,
白银流入
材料4:臣窃计岁入之数,不过四百余万,而岁出乃至五百余万,其不足者取诸社仓、盐引、钞贯等。 ——《明史·食货志》
材料5:呜呼!至于今日,而一切通赋终莫不收银,谷帛不复输矣。夫银非从天降也,矿人则既停矣,海舶则既撤矣,中国之银在民间者已日消日耗。 —顾炎武《日知录》
材料6:西班牙哈布斯堡王朝同时要在多条战线上作战:对抗奥斯曼帝国、镇压尼德兰起义、与英国争霸、与法国进行大陆争霸。这些无休止的战争耗尽了从美洲流入的金银。 ——《大国的兴衰》
问题2:概括材料4的观点。结合材料5、6的史实说明材料4。
从不重视到重视
维护国家利益
规定由本国银行发行的纸币为法币,并禁止银元流通,将白银收归国有。
1935年法币改革
年份 100元法币的购买力变化
1937年 可买 两头大牛
1941年 可买 一头猪
1945年 只能买 两个鸡蛋
1946年 仅能买 六分之一块肥皂
1947年 仅能买 一个煤球 或 五分之一根油条
1948年 仅能买 四粒大米
信用与主权
问题3:共产党采取了什么样的措施推动国家信用的建立并维护国家主权?
材料7:人民币的发行,坚持了三条原则:经济发行、计划发行、集中统一。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材料8:上海解放初期金融秩序混乱,民众对纸币普遍缺乏信任, 银元 成为市场上的交易媒介。上海市军管会明令禁止金银外币自由流通,规定 人民币为唯一合法货币 。人民币很快在上海乃至全国 站稳了脚跟 ,成为市场流通的货币。 ———《中共党史》
体系化、规范化
维护国家主权
维护国家信用
行政力量
1816-1929
金本位制
1944-1971
布雷顿森林体系
任务三:从世界货币体系演变看全球治理
巴里·艾肯格林:
对单一核心国家的依赖使得国际货币体系非常脆弱。核心国家的政策调整或一次危机就可能通过体系传导,引发全球性的动荡。
牙买加体系
国际货币多元化
材料1:2025年,约90% 的中俄双边贸易使用人民币和卢布结算。
材料2:美国频繁将美元武器化,实施单边制裁,对许多国家构成威胁。人民币国际化提供了一种替代选择,削弱了美元霸权的不公正影响
材料:3:2021年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
人民币跨境收付金额达5.42万亿元,同比增长
19.6%。人民币在货币篮子中的权重由10.92%
上调1.36个百分点至12.28%,标志着人民币
国际地位的进一步提升。
创造良好的国际环境
方便企业和投资者外出投资贸易
增强国家安全
思考:人民币国际化为国家治理、全球治理带来哪些积极影响?
促进国内经济发展
抵制霸权主义
世界货币体系向多元化发展
汉五铢钱
人民币
宋纸币
明白银
人民币国际化
从世界货币演变看全球治理
统一
信用
主权
金本位
布雷顿森林体系
大国担当
要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把亚投行打造成高标准的新型国际合作机构,才能汇聚全球各国的发展合力,为全球经济发展和人类福祉创造有利条件。
——习近平总书记在亚投行年会中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