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课 秦末农民大起义 导学案
班级: 姓名: 学号:
【基础过关】
【易错易混】
1.陈胜、吴广起义只是秦末农民起义的一部分。秦末农民起义还包括项羽、刘邦领导的起义等
2.陈胜、吴广起义没有推翻秦朝统治,最终推翻秦朝统治的是刘邦领导的起义军
【实战演练】
1.秦朝政治的失败,最主要的在其役使民之力逾量。材料反映秦朝( )
A.法律非常严苛
B.实行休养生息政策
C.注重农业生产
D.农民阶级备受压迫
2.《里耶秦简》记载了秦朝有一名男子因触犯法律而被判处罚金,因无钱偿还被遣往洞庭郡迁陵县充当戍卒,按照当时工作一天的报酬计算,他要服役三年零十一个月。材料所述现象表明秦朝( )
A.赋税负担沉重 B.思想控制严重
C.违法现象频发 D.刑罚细致严苛
3.焚书坑儒在中国历史上产生了恶劣的影响。秦始皇焚书坑儒的主要目的是( )
A.加强思想控制 B.促进文化繁荣
C.选拔优秀官吏 D.推进学术交流
4.贾谊在《过秦论》中写道:“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其中“斩木为兵,揭竿为旗”指的是( )
A.武王伐纣 B.长平之战
C.大泽乡起义 D.国人暴动
5.范文澜说,从陈胜、吴广开始,历史上不断地发生农民反抗地主压迫的大小起义。学者旨在说明陈胜、吴广起义( )
A.沉重打击了暴秦统治
B.提高了农民生活水平
C.具有革命的首创精神
D.为农民起义提供纲领
6.观察下图,与图中这一成语相关的战役是( )
A.长平之战 B.牧野之战
C.巨鹿之战 D.垓下之战
7.司马迁说:“陈胜虽已死,其所置遣侯王将相竟亡秦,由涉首事也。”材料中“竟亡秦”的是( B )
A.项羽 B.刘邦
C.吴广 D.管仲
8.秦朝以武力统一天下,却没有使原本属于各国的百姓感受到新政权带来的温暖,这成为秦朝短命而亡的“基因缺陷”。这里的“基因缺陷”指( )
A.重农抑商 B.皇帝制度
C.中央集权 D.暴政统治
9.《史记·陈涉世家》记载:“当此时,诸郡县苦秦吏者,皆刑其长吏,杀之以应陈涉……楚兵数千人为聚者,不可胜数。”这反映了秦末农民起义( )
A.起因于官吏的贪腐
B.反对实施郡县制
C.以六国贵族为主力
D.得到了广泛响应
10.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残暴统治篇】
材料一 我家有三子,老大修长城,多年未相逢;老二戍边关,至今未归还;老三忙耕田,租税沉甸甸;饭菜不得饱,一家难团圆;敢怒不敢言,唯恐遭劫难。
——秦腔唱词
材料一反映了秦朝末年什么样的社会状况 (2分)
【奋起抗争篇】
材料二
(2)图一中人物在哪里发动了起义 (1分)这次起义的历史地位如何 (2分)
(3)图二与图三人物在推翻秦朝的过程中分别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2分)
11.对历史人物的评价是历史学习的一种基本能力。下面是有关秦始皇的两则材料。
材料一 今陛下兴义兵,诛残贼,平定天下,海内为郡县,法令由一统,自上古以来未尝有,五帝所不及。
材料二 秦王贪狼暴虐……穷困万民,以适其欲也……劳罢者不得休息,饥寒者不得衣食,亡(逃跑)罪而死刑者无所告诉,人与之为怨,家与之为仇,故天下坏也。
(1)分别概括材料一、二的主要观点。(4分)
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任选其中一个观点(或独立提出观点)加以评述。(6分,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论证充分,不少于100字)
参考答案:
1.D 根据材料“秦朝政治的失败,最主要的在其役使民之力逾量”可知,秦朝沉重的徭役负担激化了阶级矛盾,从而引发了农民起义,加速了秦王朝的灭亡步伐。
2.D 材料记载了秦朝法律的规定,违反法律处以罚金,无钱偿还,发配服役,还规定了具体的服役时间,这些说明秦朝刑罚细致严苛。
3.A 根据题干“焚书坑儒”和所学知识可知,秦始皇为禁锢人们的思想言论,采取了“焚书坑儒”的政策。因此,“焚书坑儒”的主要目的是加强思想控制,巩固国家统一。
4.C 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被征发去戍守渔阳,遇雨误期,在当时戍守误期要被处死,因而在大泽乡率众“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决心反抗秦朝的残暴统治。此后,“斩木为兵,揭竿为旗”泛指农民起义。
5.C 根据材料“从陈胜、吴广开始,历史上不断地发生农民反抗地主压迫的大小起义”及所学可知,陈胜、吴广起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他们的革命首创精神鼓舞了后世人民反抗残暴统治的斗争。
6.C 陈胜、吴广起义失败后,项羽、刘邦领导的军队逐渐壮大,分别对秦军作战。项羽率领的起义军与秦军主力在巨鹿展开决战。在渡过漳水后,项羽命令将士破釜沉舟,显示决一死战的决心。在激战中,起义军勇猛杀敌,最终将秦军主力歼灭。
7.B 根据所学可知,巨鹿之战后,秦朝统治者内部矛盾加深,刘邦抓住时机,率军直抵秦都咸阳,公元前207年,秦朝统治者向刘邦投降,秦朝灭亡。
8.D 根据所学可知,秦朝统一后,赋税沉重,兵役、徭役多如牛毛,这种暴政是秦朝迅速灭亡的根本原因,也是它的基因缺陷。
9.D 据材料“诸郡县苦秦吏者,皆刑其长吏,杀之以应陈涉……楚兵数千人为聚者,不可胜数”可知,反映出秦末农民起义响应者较为广泛。
10.【解析】第(1)题根据材料一“老大修长城,多年未相逢;老二戍边关,至今未归还”可知,秦朝徭役、兵役繁重。“老三忙耕田,租税沉甸甸”“敢怒不敢言,唯恐遭劫难”结合所学可知,秦朝赋税沉重,刑罚残酷。第(2)题结合陈胜、吴广起义的相关知识回答。第(3)题考查刘邦和项羽在推翻秦朝的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刘邦领导的起义军攻入咸阳,推翻了秦朝的统治;项羽领导的起义军在巨鹿之战中击败了秦军的主力。
答案:(1)社会状况:秦朝徭役、兵役繁重;赋税沉重,刑罚残酷。
(2)大泽乡。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
(3)刘邦领导的起义军推翻了秦朝的统治;项羽领导的起义军在巨鹿大败秦军的主力。
11.【解析】第(1)题,根据材料一中“平定天下,海内为郡县,法令由一统……”可概括出材料一观点为秦始皇完成统一大业,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巩固统一,对中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重大作用;根据材料二中“穷困万民,以适其欲也……故天下坏也”可概括出材料二观点为秦始皇用暴政剥削人民,使阶级矛盾激化,最终导致亡国。第(2)题,本题为总结性试题,根据上述分析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评价历史人物,应结合时代背景,坚持一分为二的观点,以材料一为例:秦始皇灭六国统一全国,建立了秦朝。之后在政治上,创立了以皇帝为中心的中央集权制度;经济上,以秦国的圆形方孔半两钱作为统一货币,在全国流通,统一度量衡;文化上,将小篆作为通用文字颁行全国。这些措施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国家的统一,为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答案:(1)材料一观点:秦始皇完成统一大业,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巩固统一,对中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重大作用;材料二观点:秦始皇用暴政剥削人民,使阶级矛盾激化,最终导致亡国。
(2)示例:观点:秦始皇为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秦始皇灭六国统一全国,建立了秦朝。之后在政治上,创立了以皇帝为中心的中央集权制度;经济上,以秦国的圆形方孔半两钱作为统一货币,在全国流通,统一度量衡;文化上,将小篆作为通用文字颁行全国。这些措施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国家的统一,为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