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课 世界主要国家的基层治理与社会保障 课件(共34张PPT)高二上学期历史 统编版 选择性必修1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8课 世界主要国家的基层治理与社会保障 课件(共34张PPT)高二上学期历史 统编版 选择性必修1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82.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5-10-10 23:03:4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4张PPT)
选择性必修一
第六单元
第18课 世界主要国家的基层治理与社会保障
一、教学目标
多角度理解基层治理与社会保障制度的作用与影响。
把握西方主要国家基层治理在不同历史时期的特征与演变
认识中国基层治理与社会保障制度的优越性,增强制度自信。
理解基层治理与社会保障制度随着社会经济基础变化而发展的规律
二、教学重难点
难点:如何理解户籍制度是“国”与“家”之间的核心纽带,以及其背后的统治逻辑。
重点:西方主要国家基层治理的特点;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与发展
在普通政治学教本上就很明白的说明:在一个政府统治之下的一辈人民所形成的一个政治团体是State,通常译作国家。Nation和State相对立,指语言,文化,及体质(血统)上相同的一辈人民。Nation通常译作民族。
——费孝通:《关于民族问题的讨论》,载《益世报·边疆周刊》,1939年第19期
凡是中国人都是中华民族——在中华民族之内我们绝不该再析出什么民族——在今以后大家应当留神使用这“民族”二字。
——顾颉刚:《中华民族是一个》,载《益世报·边疆周刊》,1939年第9期
关于这场学术争论,你赞成谁的戏点?并说明理由。
半个世纪后,费孝通先生提出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理论。1993年,费孝通在顾先生百岁纪念会上对那场论战进行了解释:“后来我明白了先生是基于爱国热情……他的政治立场我是完全拥护的……所以我没有再写文章辩论下去。”
西方主要国家基层治理的历史与特点
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与发展
1
2
三、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疫情期间中国社区工作人员在为居民配送物资;
美国社区居民排队抢购物资
同样面临疫情,为什么中美基层治理呈现如此大差异?
(一)西方主要国家基层治理的历史与特点
1.古希腊时期的基层治理:村社自治
历史故事:"在公元前5世纪的雅典,一个年轻的雅典人即将年满18岁。他的父亲带他来到村社大会,在这里,村社成员将投票决定他是否能成为公民。登记后,他拥有了参加公民大会、抽签选举议事会议员的权利
思考:根据材料和教材知识,古希腊时期基层治理主要机构是什么,有何特点
基层治理依靠村社进行;
机构
村社实行自治,村社大会是村社最高权力机关,处理与村社有关的事务。包括登记公民、抽签选举议事会议员等
特点
村社是基层政治实体,也是城邦民主政治的基础
性质
2.西欧封建时期:庄园自治、城市自治、基督教会
历史小故事:"14世纪的一个清晨,德国某庄园的农奴们来到庄园法庭,等待领主主持审判一起土地纠纷。与此同时,在附近的城里,行会上层分子正在讨论如何应对领主的新税收政策。而在教堂里,教士正在为一对夫妻主持婚姻解除仪式
庄园自治(农村)——特点:
政治上:相对独立。拥有自己的法庭,维持社会秩序。经济上:自给自足
管理者:庄园主或管家;
职责:组织生产;征收地租;主持庄园法庭审判,裁决裁决纠纷。
基层单位:庄园;
2.城市自治(行会或商会)
10—11世纪西欧城市商业兴起与繁荣;市民阶层长期斗争;古希腊罗马城市文明的传统。
原因
行会或商会
基层单位
谈判、赎买、斗争,从封建主处获取特许状,享有不同程度自治
方式
行会或商会上层分子把持城市政权,行使城市治理的职责
特点
3.基督教会
教会职能:传承经典、宣讲教义、开办学校、介入生活、维护秩序
作用:强化教会对人们的控制,影响思想意识和日常生活,实现基层治理。
4.实质:基层自治并不是基层居民平等参与,封建主、庄园主或城市上层人士是基层自治的主导者
(二)近代西欧民族国家的基层治理——自治市镇或乡镇等
1.背景:
政治:近代民族国家产生,中央集权加强,国家把基层治理纳入政府管理范围
经济:社会经济的发展,封建庄园逐渐解体,资本主义农业发展,工业革命,工业城市的出现
阶级:城市新兴资产阶级打破行会治理模式
思想:启蒙思想强调民主自由
历史因素:继承地方自治的传统
重视:加强了对基层治理的管理
2.概况:随着近代西欧民族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各国在继承地方自治传统的基础上,加强了对基层治理的管理。
国别 基层治理概况 特点
英国
美国
法国
学生活动:填写近代西方国家基层治理情况表
近代西方国家基层治理情况表
国别 基层治理概况 特点
英国 确立自治市制度 市民参与选举
美国 乡镇自治制度 行政与司法独立
法国 市长和市议会由市民选举 中央政府对地方有较强控制
3.社区的形成
措施:把城市分成若干小区,每个小区组织志愿者,负责救济的分配,并协调慈善团体和救济机构的工作。
结果:社区组织开始形成
背景: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城市人口激增,失业、贫困等社会问题使传统的社会救济方式遭遇瓶颈,各国不得不探索社会救济的新方法。
(三)现代西方国家的基层治理:社区自治
1.二战后:社区自治的发展
(1)原因:
西方各国政府对基层治理的重视与治理方式变革;
民主政治的发展;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事务增多;
联合国对社区建设的推动;
(2)社区的社会功能:
(2)社区的社会功能:
参与相关城市规划、土地政策等地方政府的决策。
社区在政府不同程度的管理和组织下(政府不再直接干涉社区事务),实行居民自我管理;
提供生活服务、教育、休闲娱乐、福利、卫生保健等;
2.20世纪80年代以后的发展
——社区功能增多
表现:
通力协作——强调政府、社区和非政府组织的共同作用
功能增多——社区承担了更多的政府功能;
公众、志愿者和私人部门也提供了越来越多的公共服务。
意义:
使基层治理的效率更高、成本更低
(四)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保障制度
17世纪初,英国颁布了济贫法。此后,欧洲各国纷纷建立了济贫制度。
19世纪80年代,德国初步建立了社会保险制度,涉及疾病、工伤和养老等方面。
德国是世界上第一个以社会立法实施社会保障制度的国家。
1935年,美国颁布《社会保障法》,标志着美国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最终确立。
1.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
工业革命后,德国经济发展,社会财富增加。但同时贫富差距拉大,经济的不稳定性增加。工人的工作环境和生活待遇较差,工人运动日益发展。面对这种情况,一些有见识的资本家认为要获得长远利益,就有必要适当改善工人的待遇。以俾斯麦为代表的德国统治者认为,要阻止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还需要用温和的手段缓解工人的对抗情绪,以保证正常的社会秩序。1863年以后,德国陆续颁布了一系列有关社会保障的法律,到20世纪初基本建立起当时世界上最完备的社会保障法律体系。
——摘编自胡继晔《追寻中西方社保文化的起源和发展》
探究活动根据教材归纳德国社会保险表现和意义
表现:
1883年《疾病保险法》
1884年《意外伤害保险法》
1889年《伤残老年保险法》
意义:
标志着德国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
稳定社会秩序,缓和阶级矛盾;
促进了德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2)二战后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
概况: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英国率先构建了包括家庭津贴、养老、疾病等内容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实现了全民覆盖。此后,瑞典、挪威等北欧国家以及法国、德国、加拿大和澳大利亚等国都建成了福利国家,社会保障制度基本建立。
内容: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保障制度包括全民就业、社会保障和服务等方面的内容。
如何评价?
利:改善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缓和了社会矛盾,有利于经济的发展。
弊:过度的社会保障,加大了国家财政支出的负担,容易助长懒惰行为,使得整个社会缺乏工作动力,效率低下。
趋势:政府社会保障不断增加
(五)社会主义国家的社会保障制度
列宁认为“最好的工人保险形式是国家保险”。后来,苏联逐步对士兵、工人、农民等全体公民实行国家保障。
根据1977年苏联颁布的宪法,苏联实行全民社会保险制度,包括退休养老制度、医疗保障制度和社会服务保障以及补助金制度。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大致继承了苏联的社会保障制度。
1.苏联的社会保障制度
2.中国特色的社会保障制度
历史故事:"1951年,新中国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护条例》,初步建立社会保障体系。2018年,我国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医疗保险覆盖超过13亿人,覆盖94.6%的人口
中国社会保障"全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的特点
1.古希腊时期,基层治理依靠村社实行自治。西欧封建社会中,庄园是主要的基层单位,庄园主或管家管理庄园事务。10-11世纪,西欧城市兴起。城市从国王或领主那里获得特许状,享有不同程度的自治。同时,基督教会在基层治理中也发挥重要作用。这表明西方国家的社会治理( )
A.强调基层自治的作用 B.彰显教会神权的权威
C.运用社区管理的方式 D.突出专制王权的地位
随堂训练
A
2.社区是以一定区域为基础,由具有相互联系、共同交往、共同利益的社会群体、社会组织所构成的一个社会实体。19世纪中期,欧洲各国社区组织开始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A.英国近代自治市制度的确立
B.工业革命导致社会问题丛生
C.慈善团体和救济机构的增加
D.提高和改善人民生活的需要
B
3.1991年,英国《竞争求质量》白皮书规定:“地方政府的任务在于明确要求和设定优先项目,制定服务标准和运用最佳方式来达到这些标准,并将提供服务和战略责任加以区分,地方政府不再采用直接提供公共服务的传统模式。”这反映了英国( )
A.市场机制极大提高了基层管理效率
B.公共服务的传统模式出现了极大弊端
C.地方政府对基层管理起到导向作用
D.政府对地方基层的控制能力有所下降
D
4.有学者指出,美国最初是由移民组成的拥有自治权利的殖民地市镇,然后在市镇基础上陆续建成13个分散的殖民地,美国独立革命是由13个互不相属的殖民地联合起来进行的。该观点可用来说明美国( )
A.三权分立的实践基础
B.移植了古希腊的村社体制
C.基层治理的历史传统
D.南北战争爆发的直接原因
C
本课小结
课后巩固扩展题:2050年我国老龄化将达到顶峰,给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带来挑战。通过搜集资料,询问社区工作人员、家中老人,探寻适合中国国情的城市养老模式,写一篇小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