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0张PPT。中华大地春潮涌 第13课 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崛起座座城……一九九二年,又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 ——《春天的故事》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结合所给图示阅读教材思考:
选择这些地方作为经济
特区是基于哪些因素考虑?珠海深圳汕头厦门澳门香港④有广阔的经济腹地可依托②地处沿海,交通便利①临近港澳台,靠近国际市场③华侨众多,有利于吸引侨资1、试点----经济特区的创办(1980年起)厦门珠海海南汕头合作探究:经济特区设立的意义
材料一 经济特区率先将社会主义制度和市场经济有机结合起来,大胆地进行体制与机制的创新,在计划、投融资、流通、劳动工资、土地管理、财税、金融和政府自身改革等方面体制改革中走在前面,为全国推进改革提供了有益的经验和借鉴。
材料二 据统计,从1979年建立深圳市到1984年底止,深圳市与外商签订的各种协议、合同共达3382项,协议投资总额193亿港元,实际投入使用的外资46.8亿港元。其中特区内所占的比重都在80%左右。
材料三 经济特区不仅收获了奇迹般的物质财富,更重要的是孕育了宝贵的精神财富,推动我国形成了解放思想、改革开放新的时代文化精神。改革开放30年来,“解放思想、改革开放”,成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而经济特区正是孕育这一时代文化精神的重要土壤。
材料四 实现现代化是近代以来中国发展的主题,而在这个过程中,直到找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才真正走上快速发展之路。而在这当中,经济特区率先冲破封闭僵化的发展模式,将中国的发展与世界的潮流紧密相连,不断深化改革、扩大开放、转变发展方式,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前驱开路。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1、试点:经济特区的创办天津上海大连秦皇岛烟台青岛连云港南通宁波温州福州广州湛江北海2、扩展:沿海开放城市(84年)1、试点:经济特区的建立(80年)2、扩展:沿海开放城市(84年) 沿海经济开放区(85年后)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闽东南
地区环渤海地区1、试点:经济特区的建立2、扩展:沿海开放城市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 沿海经济开放区3、新发展:浦东开发开放
(90年代)浦东 邓小平曾如此解释“出牌顺序”:“为什么我考虑深圳开放?因它对着香港;开放珠海,是因为它对着澳门;开放厦门,因为它对着台湾;开放海南、汕头,因为它们对着东南亚。
浦东就不一样了,浦东面对的是太平洋,是欧美,是全世界。”上海浦东的开发和开放(龙头)浦东创下了许多“全国第一”:中国第一座现代化的垃圾发电厂
全国第一个保税区──外高桥保税区
全国唯一一个以“金融贸易”命名和定位的开发区
──陆家嘴金融贸易区
全国第一家知识产权法庭
第一个法律援助中心
第一个“110”电话报警系统
第一台“999”市民救助电话
……兰州浦东沿海经济开放区沿边开放城镇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江开放港口城市内地省会开放城市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及特点全方位:不仅“引进来”而且“走出去”;不仅对发达国家开放,也对发展中国家开放。
多层次:经历了从东到西、从沿海到内地再到沿边逐步推进的过程,已初步形成“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带——内陆”的格局。
宽领域:是指我国不仅开放经济领域,而且在逐步开放政治、科学、教育、文化等领域对外开放。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含义从数据看沧桑巨变: 1978年——2012年我国国民生产总值(GDP)
(单位:亿元 )3645.2 7243.8 18718.3 71176.6 120332.7 314045.0 401513.0519322.01978 1990 1996 20022008 2010 2012 1984 我国对外开放的成就从数据看沧桑巨变: 1978年——2012年我国外汇储备 (单位:亿元 )1978 2008 2012 我国对外开放的成就33116.0019500.00 1.67 我国对外开放的成就1978-2012年中国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单位:元)城市人均收入农村人均收入1578124565343791747611341978 1978 2008 2008 2012 2012
讨论:当今中国的开放与旧中国的“开放”有何区别?(1)背景不同:当今中国的开放是在综合国力日益强大,独立自主的前提下主动实行的;鸦片战争后中国的“开放”是被英国的“坚船利炮”打败后被迫开放的。
(2)内容不同:当今中国的开放是按照平等互利的原则同其他国家进行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合作与交流,目的是发展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旧中国的“开放”是西方列强以武装入侵为手段,后又通过不平等条约强迫中国开辟通商口岸、降低关税等。
(3)影响不同:当今中国的开放大大加快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增强了我国的综合国力,提高了人民的物质与文化生活水平;旧中国的“开放”便利了外国资本主义国家对中国的侵略,阻碍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4)性质不同:当今中国的开放是党中央为使我国进一步参与经济全球化,加速我国经济发展而实行的一项基本国策;旧中国的“开放”是西方列强侵略中国的产物。课件15张PPT。第13课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深圳珠海汕头厦门海南经济特区过去的深圳现代的深圳厦门深圳珠海海南汕头
1992年,五个经济特区中,外商实际投入约占全国外商实际投资的29%;外贸出口约占全国出口总值的七分之一;涌现出一百多个技术和管理先进、年出口1000万美元以上的创汇企业。
二十多年来,深圳人创下了230多项“全国第一”:物价改革、打破铁饭碗、股份制试点、证券市场、企业产权转让、国有土地使用权有偿转让、“小政府、大社会”的管理、住房制度改革、对外企实行国民待遇、社会保障……
仅深圳就引来了65个国家和地区的投资项目22050项,外商企业13747家,合同利用外资276.1亿美元。
沿海开放城市(84年, 14个城市)珠三角闽东南长三角环渤海地区沿海经济开放区(85年后,4个)上海浦东浦东创下了许多“全国第一”:
“中华第一楼”金茂大厦
“中国第一塔”东方明珠电视塔
中国第一条磁悬浮铁路
中国第一座现代化的垃圾发电厂
全国第一个保税区──外高桥保税区
全国惟一一个以“金融贸易”命名和定位的开发区──陆家嘴金融贸易区
全国第一家知识产权法庭
第一个法律援助中心
第一个“110”电话报警系统
第一台“999”市民救助电话“中国第一塔”全国惟一一个以“金融贸易”
命名和定位的开发区中国第一条上海磁悬浮列车5 自1990年开发开放以来,浦东新区加快步伐,综合经济实现了前所未有的高速增长。国内生产总值(GDP)由1990年的60亿元起步,到2002年达1251亿元,保持了19.6%的年均增长速度;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002年达585亿元;地方财政收入由1993年的5.53亿元增加到2002年的95亿元;实际利用外资2002年达16亿美元;外贸出口由1993年的12亿美元增加到2002年的136亿美元。2003年浦东外贸进出口总额达581亿美元,同比增长58%,占到全市的半壁江山。问题:
浦东的开发开放有什么意义?深圳汕头厦门珠海海南 秦皇岛天津大连烟台连云港青岛南通上海宁波温州福州湛江北海广州珠三角闽东南长三角环渤海地区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沿江开放港口城市沿边开放城镇内地省会开放城市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开放格局浦东
讨论:当今中国的开放与旧中国的“开放”有何区别?(1)背景不同:当今中国的开放是在综合国力日益强大,独立自主的前提下主动实行的;鸦片战争后中国的“开放”是被英国的“坚船利炮”打败后被迫开放的。
(2)内容不同:当今中国的开放是按照平等互利的原则同其他国家进行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合作与交流,目的是发展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旧中国的“开放”是西方列强以武装入侵为手段,后又通过不平等条约强迫中国开辟通商口岸、降低关税等。
(3)影响不同:当今中国的开放大大加快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增强了我国的综合国力,提高了人民的物质与文化生活水平;旧中国的“开放”便利了外国资本主义国家对中国的侵略,阻碍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4)性质不同:当今中国的开放是党中央为使我国进一步参与经济全球化,加速我国经济发展而实行的一项基本国策;旧中国的“开放”是西方列强侵略中国的产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