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 世界的人口同步练习(含答案) 2025-2026学年地理湘教版七年级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4.1 世界的人口同步练习(含答案) 2025-2026学年地理湘教版七年级上册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95.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湘教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5-10-10 00:56:31

文档简介

第一节 世界的人口
课标对接
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描述并简要归纳世界人口数量变化和人口空间分布特点。(区域认知、人地协调观)
知识导图
第1课时
知识梳理
一、世界人口的数量与增长
公元 1800 年以前, 世界人口增长相当缓慢, 此后世界人口增长迅速。2022 年 11 月 15 日,世界迎来第 80 亿个 “地球公民”。
人口的自然增长是由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决定的。
一般来说, 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国家, 人口的自然增长速度较慢; 经济发展水平低的国家,人口的自然增长速度较快。因此, 随着时间的推移, 全球人口增长会越来越集中在低收入国家。
二、世界人口的分布
世界上绝大多数人居住在中低纬度地区, 特别是其沿海地带。比如亚洲的东部和南部, 欧洲的西部, 北美洲东部和南美洲东南部等。
世界人口分布的差异不仅体现在人口密度上, 也体现在人种分布上。从地理角度看, 人种肤色大致由赤道向两极逐渐变浅。黄色人种主要分布在亚洲东部。白色人种主要分布在欧洲、北美洲、大洋洲、非洲北部、亚洲的西部和南部。黑色人种主要分布在非洲的中部和南部。
自主探究
人口的增长速度用人口自然增长率表示。(计算公式:人口自然增长率 出生率-死亡率)
当人口自然增长率 (填 “>” “<” 或 “=”) 0 时, 人口正增长, 表示人口增加。
当人口自然增长率 = (填 “>” “<” 或 “=”) 0 时, 人口零增长, 表示人口处于稳定状态, 既不增加也不减少。
当人口自然增长率 (填 “>” “<” 或 “=”) 0 时, 人口负增长, 表示人口减少。
特别提示:人口自然增长率下降,并不一定表示人口减少。若人口自然增长率在大于0的范围内下降(如从 降到 ),人口仍然处于增长状态,只是增长的速度变慢了。
读世界人口数据表,回答下列问题。
年份 人口/亿 年份 人口/亿
1650 5.5 1930 20
1700 6.3 1960 30
1750 7.3 1974 40
1800 9 1987 50
1830 10 1999 60
1850 12 2011 70
1900 16.3 2022 80
根据表中数据,在下图中绘制世界人口增长曲线。 绘图略。
从表中数据或人口增长曲线图可以看出, 世界人口的数量在不断 增加 , 公元 1800 年以后, 世界人口增长的速度在变 快 。
巩固发展
基础巩固
读世界人口增长图,完成 题。
世界人口每增加 10 亿所经历的时间变化特点是 ( )
A. 从 10 亿到 20 亿用时最短
B. 从 10 亿到 50 亿, 每增加 10 亿用时逐渐变长
C. 从 50 亿到 70 亿, 每增加 10 亿用时相同
D. 从 70 亿到 80 亿用时最长
下列关于世界人口增长速度的叙述, 正确的是 ( )
A. 1930 年前世界人口增长速度最快
B. 1930—1960年世界人口增长速度最慢
C. 世界人口一直增长缓慢
D. 世界人口增长速度先慢后快
促进世界人口增长的原因不包括 ( )
A. 世界局势趋于稳定,人口死亡率下降
B. 工农业得到发展,生活水平提高
C. 温室效应加剧, 全球气候变暖
D. 医疗卫生条件改善,人均寿命延长
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2024年末全国人口为140828万,比2023年末减少139万。2024年出生人口为954万,人口出生率为 ;死亡人口为1093万,人口死亡率为 。据此,完成4~5题。
2024年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为 ( )
我国陆地领土面积约 960 万千米 ,2024 年我国的人口密度约为 ( )
A. 47人/千米
B. 74人/千米
C. 113人/千米
D. 147人/千米
读世界人口分布示意图,完成6~8题。
该图反映人口分布特征的指标是 ( )
A. 人口数量
B. 人口出生率
C. 人口密度
D. 人口年龄结构
下列关于世界人口分布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 北美洲东部人口稠密
B. 亚马孙平原人口稠密
C. 欧洲西部人口稠密
D. 亚洲北部人口稀疏
导致图中甲地人口稀疏的主要原因是 ( )
A. 原始森林茂密
B. 地震灾害频繁
C. 地形崎岖不平
D. 气候炎热干燥
歌曲《中国人》唱道:“五千年的风和雨啊藏了多少梦,黄色的脸黑色的眼不变是笑容……手牵着手不分你我昂首向前走,让世界知道我们都是中国人……”据此,完成9~10题。
下列与歌词中“黄色的脸黑色的眼”描述的人种相符的是 ( )
A. “中国地理学之父” 徐霞客
B. “大陆漂移假说之父” 魏格纳
C. 葡萄牙航海家、探险家麦哲伦
D. 希腊数学家、天文学家托勒密
世界人种主要是根据人的体质特征来划分。体质特征包括 ( )
①语言 ②脸型 ③毛发 ④肤色 ⑤宗教
A. ①②③
B. ①②⑤
C. ②③④
D. ②④⑤
素养提升
11.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8分)
欧洲是世界上人口最稠密的地区之一,也是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还是世界上人口自然增长率最低的大洲。非洲是世界上经济最不发达的大洲,然而非洲却是世界上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大洲。
图甲为距海岸200千米范围内陆地面积与人口各洲相关占比的统计图,图乙为世界人口分布示意图。
由图甲可知, 各大洲距海岸 200 千米范围内, 人口占大洲总人口的比例均较高, 说明 。(4 分)
各大洲距海岸 200 千米范围内, 人口占大洲总人口的比例最高的大洲是
洲, 比例最低的大洲是 洲。(4 分)
由材料可知, 人口自然增长率跟经济发展水平有关, 经济发展水平越 , 人口的自然增长速度就越 。(4 分)
说出图乙中 M 地区人口的疏密状况并分析原因。(6 分)
第2课时
知识梳理
世界的人口问题
人口的增长应与资源、环境相协调,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
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的一些国家,由于人口增长过多过快,给社会经济发展造成很大压力,使居民的就业、居住、教育、医疗等问题难以解决。
欧洲的一些国家, 人口老龄化程度加深, 人口自然增长率为负, 引发劳动力短缺、养老负担过重等问题。
自主探究
归纳人口增长的地区差异并完成下表。
项目 经济发达的地区 经济欠发达的地区
主要分布地区 欧洲、北美洲 亚洲、非洲、拉丁美洲
人口增长速度 人口增长过慢,甚至人口自然增长率为负 人口增长过快
人口问题 人口老龄化、劳动力短缺、养老负担过重等 就业困难、住房紧张、交通拥堵、饥饿贫困等
解决措施 有计划地生育,使人口的增长与资源、环境相协调,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
巩固发展
基础巩固
读漫画《不堪重负的地球》,完成1~2题。
该漫画反映了当前世界上存在着严重的 ( )
A. 环境问题
B. 人口问题
C. 交通问题
D. 水污染问题
该漫画所反映的问题可能产生的后果是 ( )
A. 劳动力短缺
B. 资源短缺
C. 海平面下降
D. 国防兵源不足
2022年11月15日,全球人口达到80亿,有专家预计到2100年世界人口或将达到110亿。读世界人口总数图(含预测),完成3~4题。
1750—2000年,世界人口的增速 ( )
A. 一直很慢
B. 越来越慢
C. 越来越快
D. 先快后慢
与发展中国家(地区)相比,发达国家(地区)最突出的人口问题是 ( )
A. 人口老龄化
B. 人口增长快
C. 性别比失调
D. 农村人口多
(2023·江苏宿迁) 人口增长必须与当地资源、环境相协调, 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 人地关系才能和谐。读四个大洲某年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统计图, 完成 题。
图中四个大洲,人口自然增长率最低的是 ( )
A. 亚洲
B. 北美洲
C. 非洲
D. 欧洲
据图推测, 非洲人口增长带来的影响有 ( )
①社会、经济发展压力太大 ②人口老龄化严重 ③居民就业、教育等问题突出 ④劳动力短缺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②④
一个国家或地区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的 , 即意味着进入老龄化社会。读亚洲部分国家老龄人口比例的倍增(成倍增长)时间示意图, 完成 题。
与中国相比 ( )
A. 甲国进入老龄化社会更早
B. 乙国进入老龄化社会更早
C. 丙国进入老龄化社会更晚
D. 丁国进入老龄化社会更早
人口老龄化问题可能带来的影响是 ( )
A. 劳动力短缺
B. 生态环境破坏
C. 养老负担减轻
D. 就业压力大
劳动年龄人口是指社会中处于劳动年龄范围内的人口。读某国劳动人口增长率变化与预测图,完成 题。
该国劳动力数量最多的年份是 ( )
A. 1965年
B. 1980年
C. 2015年
D. 2045年
下列关于该国人口现状的说法, 正确的有 ( )
①人口老龄化日趋严重 ②应支持和鼓励生育 ③少年儿童占总人口比例日趋增大 ④人口出现负增长,总人口在不断减少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素养提升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20分)
《2021年世界粮食安全和营养状况》报告由联合国多家机构共同撰写。该报告估计,全球大约十分之一的人口面临食物不足的困境。
图甲为2020年世界食物不足人口数图,图乙为2017—2019年食物不足发生率及主要因素统计图。
图甲显示世界食物不足人口有 7.68 亿, 主要集中在 洲和 洲。(6 分)
图乙显示了造成非洲和亚洲食物不足的主要因素, 其中影响均变大的是极端气候。该因素对气候炎热的非洲影响更显著。(4 分)
说明人口状况如何加剧亚洲和非洲食物不足问题。(4 分)
我国人口数量多, 为保证粮食安全, 简述可以采取的措施。(6 分)第一节 世界的人口
课标对接
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描述并简要归纳世界人口数量变化和人口空间分布特点。(区域认知、人地协调观)
知识导图
第1课时
知识梳理
一、世界人口的数量与增长
公元 1800 年以前, 世界人口增长相当缓慢, 此后世界人口增长迅速。2022 年 11 月 15 日,世界迎来第 80 亿个 “地球公民”。
人口的自然增长是由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决定的。
一般来说, 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国家, 人口的自然增长速度较慢; 经济发展水平低的国家,人口的自然增长速度较快。因此, 随着时间的推移, 全球人口增长会越来越集中在低收入国家。
二、世界人口的分布
世界上绝大多数人居住在中低纬度地区, 特别是其沿海地带。比如亚洲的东部和南部, 欧洲的西部, 北美洲东部和南美洲东南部等。
世界人口分布的差异不仅体现在人口密度上, 也体现在人种分布上。从地理角度看, 人种肤色大致由赤道向两极逐渐变浅。黄色人种主要分布在亚洲东部。白色人种主要分布在欧洲、北美洲、大洋洲、非洲北部、亚洲的西部和南部。黑色人种主要分布在非洲的中部和南部。
自主探究
人口的增长速度用人口自然增长率表示。(计算公式:人口自然增长率 出生率-死亡率)
当人口自然增长率 (填 “>” “<” 或 “=”) 0 时, 人口正增长, 表示人口增加。
当人口自然增长率 = (填 “>” “<” 或 “=”) 0 时, 人口零增长, 表示人口处于稳定状态, 既不增加也不减少。
当人口自然增长率 (填 “>” “<” 或 “=”) 0 时, 人口负增长, 表示人口减少。
特别提示:人口自然增长率下降,并不一定表示人口减少。若人口自然增长率在大于0的范围内下降(如从 降到 ),人口仍然处于增长状态,只是增长的速度变慢了。
读世界人口数据表,回答下列问题。
年份 人口/亿 年份 人口/亿
1650 5.5 1930 20
1700 6.3 1960 30
1750 7.3 1974 40
1800 9 1987 50
1830 10 1999 60
1850 12 2011 70
1900 16.3 2022 80
根据表中数据,在下图中绘制世界人口增长曲线。 绘图略。
从表中数据或人口增长曲线图可以看出, 世界人口的数量在不断 增加 , 公元 1800 年以后, 世界人口增长的速度在变 快 。
巩固发展
基础巩固
读世界人口增长图,完成 题。
世界人口每增加 10 亿所经历的时间变化特点是 (C)
A. 从 10 亿到 20 亿用时最短
B. 从 10 亿到 50 亿, 每增加 10 亿用时逐渐变长
C. 从 50 亿到 70 亿, 每增加 10 亿用时相同
D. 从 70 亿到 80 亿用时最长
下列关于世界人口增长速度的叙述, 正确的是 (D)
A. 1930 年前世界人口增长速度最快
B. 1930—1960年世界人口增长速度最慢
C. 世界人口一直增长缓慢
D. 世界人口增长速度先慢后快
促进世界人口增长的原因不包括 (C)
A. 世界局势趋于稳定,人口死亡率下降
B. 工农业得到发展,生活水平提高
C. 温室效应加剧, 全球气候变暖
D. 医疗卫生条件改善,人均寿命延长
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2024年末全国人口为140828万,比2023年末减少139万。2024年出生人口为954万,人口出生率为 ;死亡人口为1093万,人口死亡率为 。据此,完成4~5题。
2024年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为 (B)
我国陆地领土面积约 960 万千米 ,2024 年我国的人口密度约为 (D)
A. 47人/千米
B. 74人/千米
C. 113人/千米
D. 147人/千米
读世界人口分布示意图,完成6~8题。
该图反映人口分布特征的指标是 (C)
A. 人口数量
B. 人口出生率
C. 人口密度
D. 人口年龄结构
下列关于世界人口分布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B)
A. 北美洲东部人口稠密
B. 亚马孙平原人口稠密
C. 欧洲西部人口稠密
D. 亚洲北部人口稀疏
导致图中甲地人口稀疏的主要原因是 (D)
A. 原始森林茂密
B. 地震灾害频繁
C. 地形崎岖不平
D. 气候炎热干燥
歌曲《中国人》唱道:“五千年的风和雨啊藏了多少梦,黄色的脸黑色的眼不变是笑容……手牵着手不分你我昂首向前走,让世界知道我们都是中国人……”据此,完成9~10题。
下列与歌词中“黄色的脸黑色的眼”描述的人种相符的是 (A)
A. “中国地理学之父” 徐霞客
B. “大陆漂移假说之父” 魏格纳
C. 葡萄牙航海家、探险家麦哲伦
D. 希腊数学家、天文学家托勒密
世界人种主要是根据人的体质特征来划分。体质特征包括 (C)
①语言 ②脸型 ③毛发 ④肤色 ⑤宗教
A. ①②③
B. ①②⑤
C. ②③④
D. ②④⑤
素养提升
11.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8分)
欧洲是世界上人口最稠密的地区之一,也是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还是世界上人口自然增长率最低的大洲。非洲是世界上经济最不发达的大洲,然而非洲却是世界上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大洲。
图甲为距海岸200千米范围内陆地面积与人口各洲相关占比的统计图,图乙为世界人口分布示意图。
由图甲可知, 各大洲距海岸 200 千米范围内, 人口占大洲总人口的比例均较高, 说明人口主要集中在沿海地区, 世界上人口稠密区的分布深受海陆分布因素的影响。(4 分)
各大洲距海岸 200 千米范围内, 人口占大洲总人口的比例最高的大洲是 大洋 洲, 比例最低的大洲是 非 洲。(4 分)
由材料可知, 人口自然增长率跟经济发展水平有关, 经济发展水平越 高 (低), 人口的自然增长速度就越 慢 (快)。(4 分)
说出图乙中 M 地区人口的疏密状况并分析原因。(6 分)
人口稀疏。原因:位于高原,气候寒冷,空气稀薄,不适合人类居住。
第2课时
知识梳理
世界的人口问题
人口的增长应与资源、环境相协调,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
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的一些国家,由于人口增长过多过快,给社会经济发展造成很大压力,使居民的就业、居住、教育、医疗等问题难以解决。
欧洲的一些国家, 人口老龄化程度加深, 人口自然增长率为负, 引发劳动力短缺、养老负担过重等问题。
自主探究
归纳人口增长的地区差异并完成下表。
项目 经济发达的地区 经济欠发达的地区
主要分布地区 欧洲、北美洲 亚洲、非洲、拉丁美洲
人口增长速度 人口增长过慢,甚至人口自然增长率为负 人口增长过快
人口问题 人口老龄化、劳动力短缺、养老负担过重等 就业困难、住房紧张、交通拥堵、饥饿贫困等
解决措施 有计划地生育,使人口的增长与资源、环境相协调,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
巩固发展
基础巩固
读漫画《不堪重负的地球》,完成1~2题。
该漫画反映了当前世界上存在着严重的 (B)
A. 环境问题
B. 人口问题
C. 交通问题
D. 水污染问题
该漫画所反映的问题可能产生的后果是 (B)
A. 劳动力短缺
B. 资源短缺
C. 海平面下降
D. 国防兵源不足
2022年11月15日,全球人口达到80亿,有专家预计到2100年世界人口或将达到110亿。读世界人口总数图(含预测),完成3~4题。
1750—2000年,世界人口的增速 (C)
A. 一直很慢
B. 越来越慢
C. 越来越快
D. 先快后慢
与发展中国家(地区)相比,发达国家(地区)最突出的人口问题是 (A)
A. 人口老龄化
B. 人口增长快
C. 性别比失调
D. 农村人口多
(2023·江苏宿迁) 人口增长必须与当地资源、环境相协调, 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 人地关系才能和谐。读四个大洲某年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统计图, 完成 题。
图中四个大洲,人口自然增长率最低的是 (D)
A. 亚洲
B. 北美洲
C. 非洲
D. 欧洲
据图推测, 非洲人口增长带来的影响有 (B)
①社会、经济发展压力太大 ②人口老龄化严重 ③居民就业、教育等问题突出 ④劳动力短缺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②④
一个国家或地区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的 , 即意味着进入老龄化社会。读亚洲部分国家老龄人口比例的倍增(成倍增长)时间示意图, 完成 题。
与中国相比 (D)
A. 甲国进入老龄化社会更早
B. 乙国进入老龄化社会更早
C. 丙国进入老龄化社会更晚
D. 丁国进入老龄化社会更早
人口老龄化问题可能带来的影响是 (A)
A. 劳动力短缺
B. 生态环境破坏
C. 养老负担减轻
D. 就业压力大
劳动年龄人口是指社会中处于劳动年龄范围内的人口。读某国劳动人口增长率变化与预测图,完成 题。
该国劳动力数量最多的年份是 (C)
A. 1965年
B. 1980年
C. 2015年
D. 2045年
下列关于该国人口现状的说法, 正确的有 (B)
①人口老龄化日趋严重 ②应支持和鼓励生育 ③少年儿童占总人口比例日趋增大 ④人口出现负增长,总人口在不断减少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素养提升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20分)
《2021年世界粮食安全和营养状况》报告由联合国多家机构共同撰写。该报告估计,全球大约十分之一的人口面临食物不足的困境。
图甲为2020年世界食物不足人口数图,图乙为2017—2019年食物不足发生率及主要因素统计图。
图甲显示世界食物不足人口有 7.68 亿, 主要集中在 亚 洲和 非 洲。(6 分)
图乙显示了造成非洲和亚洲食物不足的主要因素, 其中影响均变大的是极端气候。该因素对气候炎热的非洲影响更显著。(4 分)
说明人口状况如何加剧亚洲和非洲食物不足问题。(4 分)
亚洲和非洲的人口基数大,人口增长快,需要的食物多。
我国人口数量多, 为保证粮食安全, 简述可以采取的措施。(6 分)
①保护耕地,提高单位面积产量;②加强气象预报,降低灾害影响;③建立粮食储备,稳定市场供应;④珍惜粮食,践行光盘行动。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