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8张PPT)
第五单元习作:
介绍一种事物
(部编版)五年级
上
第一课时
第二课时
第一课时
第一课时
导入新知
生津垂涎的美食让人唇齿留香,神奇秀丽的景观令人流连忘返,活泼乖巧的动物惹人万分喜爱,香远益清的植物特别迷人……这些事物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因为它们各具特点。生活中同学们都有自己感兴趣的事物,也乐于分享,那么怎样才能清清楚楚地将事物的特点写明白呢?请进入本单元的习作主题“介绍一种事物”。
第一课时
第一课时
习作内容
内容:介绍一种事物,可以是植物、动物、玩具、文具或者电器等。
要求:
※抓住事物的主要特点。
※试着用上恰当的说明方法。
※注意文章的结构,分段介绍事物的不同方面。
介绍一种事物,想让大家迅速了解它,并且能将它与同类事物区分开来,要学会抓住特点,分段介绍。而介绍一个制作过程则需要有条理、分条介绍。
与动物有关 恐龙 袋鼠的自述 动物的尾巴
与植物有关 菊花 热带植物大观园 种子的旅行
与物品有关 灯 扫地机器人 溜溜球的玩法
与美食有关 涮羊肉 怎样泡酸菜 我的美食地图
其他感兴趣的内容 火星的秘密 草原旅游指南 中国传统吉祥物
下面表格中的提示和题目是否对你有启发。
选材范围
看了表格我知道,可以选择的事物种类有很多。
不但可以选择生活中常见的事物,还可以选择一些自己感兴趣但不常见的事物。
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比较新奇的事物,更容易引起读者的兴趣。
确定习作内容
与动物有关
外形
牙齿
食性
生活习性……
与植物有关
生活环境
大小(形状)
颜色
果实
营养价值
……
与物品有关
大小(形状)
颜色
材料
功用
……
笔
盒
书包
机器人
与美食有关
准备材料
制作方法
制作时间
状态样貌
色泽香味
……
这方面的内容可以从食物的制作过程、食物的吃法等角度来写。
与其他感兴趣的有关
选择对象
写作缘由
查找资料
具体描述
……
《恐龙》《菊花》《灯》
直接点明介绍的事物
《袋鼠的自述》
用第一人称
《种子的旅行》
拟人手法
《怎样泡酸菜》
《溜溜球的玩法》
制作方法
使用方法
1.习作题目
写法指导
2.合理安排说明顺序
《太阳》
特点
作用
外形特征
活动范围和规律
行为特点
搭窝
其他习性
《松鼠》
3.从不同方面介绍
食物
动、植物
物品
形状、颜色、味道、种类、营养价值、制作方法等。
外形、种类、分布、习性、和人类的关系等。
形状、构造、用途、注意事项等。
4.分段介绍事物的不同方面
介绍一种事物,要从多方面来介绍,每一方面成为一个独立的段落,使文章内容具体,条理清晰。
如《太阳》第一自然段介绍太阳离我们很远的特点,第二自然段介绍太阳很大的特点,第三自然段介绍太阳很热的特点读起来清晰明了。
如《风向袋的制作》用“第一”“第二”等表示顺序的词语,每个步骤单独成为一个自然段,有条理地写出了制作风向袋的各个步骤。
5.恰当运用说明方法
为了让说明对象的特点更加鲜明、具体,可以运用恰当的说明方法。常见的说明方法有列数字、作比较、举例子、打比方、分类别等。如《鲸》运用列数字、举例子、作比较等说明方法,让鲸的特点“大”具体可感。运用打比方的说明方法说明了鲸呼吸时喷出的水柱的样子,非常形象。
要想写好说明文,首先要选好说明对象。挑选自己熟悉的事物来介绍,细致观察,抓住事物突出的特点。如果有几个方面要按照一定的写作顺序,不能交叉重复,要做到有条理。再配上合适的说明方法,这样就能把说明文写好。说明文以“说明白了”为成功。
美食
动物
植物
物品
其他
螺蛳粉、泡酸菜、冰糖葫芦……
小猫、小乌龟、小狗、熊猫……
菊花、大榕树、仙人掌……
闹钟灯、扫地机器人、溜溜球……
月亮的秘密、草原旅游指南、中国传统吉祥物……
开启思路
介绍一种事物
说说你想介绍的事物,以及准备从哪些方面介绍。
我想介绍竹笋,按时间顺序组织材料,从笋在春、夏、秋、冬四季里的生长变化方面来介绍。
我想介绍我的文具盒,采用“总—分—总”的结构方式,从文具盒的外形和功能两方面来介绍。
我想介绍家乡的螺蛳粉,从螺蛳粉的制作方法、历史、螺蛳粉与人们的生活几方面来介绍。
怎么写
习作题目: 从哪些方面介绍 搜集到的相关资料 使用的说明方法
先填写“习作意向单”,然后回忆中年级学过的观察记录和搜集资料的方法,进行细致观察和搜集资料。
习作意向单
思维导图
冰箱是每个家庭必不可少的家用电器,是“保鲜小卫士”,我要好好夸夸它!
我写的是一种水果:西瓜,我想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写:
大熊猫的自述
以大熊猫的口吻进行自我介绍
介绍说明对象
开头
中间
结尾
外形、生活环境、生活习性;繁殖与养育方式;性格特点与重要地位
强调大熊猫独特的外貌与颜色特点
介绍大熊猫的特点
幽默结尾,突出特点
介绍一种事物,想让大家迅速了解它,并且能让大家都明白、看得懂,除了画思维导图,我们还可以列提纲,把行文思路进一步细化。一起来看看要怎样列提纲吧!
编写提纲
开头
家乡美食酥糖
主体
结尾
介绍其独特的味道。
介绍其悠久的历史。
扩展知识,写出美食中的文化。
引出美食——酥糖
介绍美食相关的习俗。
“我”是营养丰富的“夏季之果”大西瓜。
用第一人称作自我介绍,点明主题。
瓜中之王
交代西瓜的类别:葫芦科植物。生长习性:25℃到30℃是“我”喜欢的生长环境。
1.运用列数字的说明方法说明生长环境。
介绍西瓜外皮和瓜瓢的样子。外形:椭圆形,表皮光滑。
2.运用打比方、作比较等说明方法介绍西瓜的形态特征。
介绍西瓜的味道和功效:甜滋滋,清爽可口;具有清热解渴、美容的功效。
3.运用举例子的说明方法说明西瓜的味道和作用。
“我”是名副其实的“瓜中之王”。
总结说明,表达自豪之情。
习作提纲三 题目 怎样泡酸菜 介绍内容 我准备从以下四个步骤介绍 我想用的
说明方法
第一 准备材料:盐、大青菜和坛子。 打比方
列数字
第二 晒干青菜、洗净撒盐。 第三 揉出水分,放进坛子。 第四 挤紧青菜,封坛压实。 范文引路
在我的书包里,有一个伴随我度过了五年学习生活的长方形文具盒。①虽然因长时间的磨损,文具盒已破边缺角,但我还是一如既往地珍惜它,爱护它。
文具盒上的图案五颜六色。瞧,黄色的小鸟“叽叽”地展翅高飞,在前面带路;中间,熊猫妈妈骑着高级三轮车,载着两个小宝宝,兴致勃勃地前进;后面,两只小鸭举着花伞,一摇一摆地走过郁郁葱葱的树林,穿过开满野花的草地,匆匆地赶路,看样子,它们是要去参加什么重大的盛会,心里才那么喜悦,走得才那样匆忙,打扮得才那样漂亮。②
我的文具盒
①直接点题,表明自己接下来要介绍的物品就是文具盒。
②形象生动地介绍了文具盒上的小动物们,使文具盒的外形具体、形象地展现在读者面前。
文具盒不光外表美丽,而且内涵丰富,为我学习知识立下了汗马功劳。③打开磁铁吸住的盖子,盒盖上有一支闪闪发光的钢笔,镀金的笔壳上刻着“龙凤呈祥”的图案,十分美丽。一支使用方便的自动铅笔也静静地排列在2号位上,仿佛在休息。另外,多用圆规与红、蓝两色圆珠笔,整齐地横放着。对了,瞧,还有一个最小的橡皮没介绍到,它向来那么本分,那么规矩,是“兄弟姐妹们”最喜欢的伙伴。④这个家族的成员从没吵过“嘴”,也没翻过“脸”,它们时刻都牢记着自己的职责,一起团结战斗。文具盒内的成员们不仅和睦相处,而且在工作上的配合也很默契。当我准备做作业时,蓝色圆珠笔急急忙忙从位置上跑出来,让我轻松自如地用它完成各项作业。当我修改作文时,红色圆珠笔便跳到
③这句话是过渡句,起承上启下的作用。“汗马功劳”一词使文具盒的形象变得很人性化,突出其功能。
④用拟人化的写法生动地介绍了文具盒里的各个成员,语言生动、有趣,突出了“我”对这些成员的喜爱之情。
我的手中,让我用它在草稿上圈圈点点,勾勾画画,使自己的文章生动具体。在我做问答题时,正在酣睡的铅笔也从睡梦中醒来,蹦到我面前,仿佛自豪地说:“小主人,这回该用我了吧!”有时,我不注意把字写错了,本分的橡皮也变得泼辣起来,急匆匆地跳到写错的字上,三下两下就把错别字擦干净了,然后得意地回到伙伴中间。数学课来到了,身体沉重的圆规早已迫不及待,一摇一摆地来到作业本上,大显一番身手,方才心满意足。轮到画线段时,尺子又钻出夹层,让我用它画出标准的线段,圆满地完成作业。钢笔的功劳当然也不小。写字课上,它“沙沙”地在我手中灵活地摆动着,一心帮我把字练得更出色,写得更好。⑤
⑤通过对文具盒中各个成员的功能的生动描写,使文章变得生动、活泼,富有情趣。
文具盒身负重任,工作认真,是一位相当称职的“保管员”。有了它,我完成作业就格外迅速、顺利。感谢你——我的文具盒!⑥
⑥总结全文,点明主旨,表达作者对文具盒的喜爱之情。
总评:整篇文章综合运用拟人、比喻等修辞手法,使文章充满情趣,生动而活泼,像是写身边很熟悉的人一样。文具盒里的成员钢笔、铅笔、橡皮、圆规、圆珠笔等被“我”介绍得十分详细、具体。它们如同“我”的亲密战友,与“我”一起团结战斗,尽职尽责,忠实地为“我”的学习服务,立下了汗马功劳。这一系列栩栩如生、活灵活现的描写反映了小作者对文具盒的喜爱之情。
完成初稿
结合课堂上自己拟定的习作提纲,搜集相关资料,完成习作“介绍一种事物”。
写的时候注意以下几点:
①写清楚事物的主要特点;
②试着用上恰当的说明方法;
③可以分段介绍事物的不同方面。
课堂总结
通过大家的讨论,原来介绍一种事物这么简单,抓住事物的主要特点,介绍事物的不同方面,再用上恰当的说明方法,这个事物一定会更清晰地呈现在大家的面前。接下来,请同学们结合列好的提纲,用上我们谈到的这些方法,把你想要介绍的那个事物动笔写一写。为了使自己的作文更具体生动,希望同学们课下继续观察写作对象,更全面、更深入地了解说明对象,争取使文章更精彩。
介绍一种事物
抓住事物鲜明特点
恰当使用说明方法
分段介绍不同方面
板书设计
习作修改与分享
第一课时
第二课时
课堂导入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完成了本单元的单元习作《介绍一种事物》初稿,这节课我们一起给我们的作品进行修改完善。写好作文后,与同学交流分享。如果别人对你介绍的事物产生了兴趣,获得了相关知识,你就完成了一篇佳作了。
佳作共赏
美味的荔枝
今天,就让我来给大家介绍一种美味又营养的水果吧,那就是——荔枝。
荔枝一颗颗地挂在树上,外皮是红彤彤的,如同绿茵茵的草地上长着一朵朵红艳的小花。荔枝表皮摸起来很粗糙,凹凹凸凸的。不过,你可千万别嫌弃它表皮的粗糙与不友善,不然,里面的美味恐怕你就没口福享受到了。
轻轻剥开它那不薄不厚的皮,你立刻会看到令人欣喜的果肉:它是那么白嫩,那么晶莹,使你对它刮目相看,赞叹不绝,让你有尝一口的冲动。
开门见山说特点:文章首段向读者指出“美味又营养”是荔枝的特点。
你一定再也禁不住它的诱惑了吧 来,张开嘴,把它轻轻地送进嘴里。刚一咬,就有一股香甜的汁水溢满口中,像吃了蜜似的。不过,蜜太黏稠,而荔枝却是甘露般的清甜。吃下去时,还会有种润滑的感觉呢。
荔枝晒干后,壳可以煮汤喝,荔枝干里的肉也可以煮汤喝,还可以直接吃哟!荔枝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可以驱寒美容。人们都说“一颗荔枝三把火”,确实,吃多了荔枝容易上火,但是你不用担心,我教你一个小窍门,你只要把荔枝用淡盐水浸泡半小时后再吃,就可以去火啦!
主要特点写仔细:抓住荔枝的主要特点分段介绍。先写外形,颜色是红的,外表粗糙。再写晶莹的果肉,香甜的汁水,润滑的口感。接着写荔枝的营养价值及功效。
引用说明有情趣:最后引用古诗,使文章更有情趣,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
你要是见到它,可千万不要错过哟!你可知道,在杨贵妃那个年代,可是“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呀!吃着香甜的荔枝,你会感到生活都是甜甜蜜蜜的呢。
点评:
小作者以推销员的口吻向大家介绍荔枝这种美味的水果。抓住“美味又营养”这个特点展开描述,分别写出荔枝在外形、味道、营养价值等不同方面的主要特征。读完介绍,我们还了解到人类品尝荔枝这种水果的历史久远,而且荔枝还象征着甜甜蜜蜜的生活。听到这样的推销和介绍,怎能不让人欲罢不能、深深喜爱呢
别看它在未开花时形如大蒜,很普通的样子。可是花朵一旦开放,它可就成为“百变女神”啦,色彩纷呈,美丽照人。在早春时节,风信子就开放了,在春风中飘着芳香,在每年的3或4月份开得最为艳丽。风信子花香有稳定情绪、消除疲劳的作用。
下面是《风信子》评改前的段落,读一读,看看有什么问题?
问题分析
开头缺少一句中心句引导,“色彩纷呈”过于笼统,应该列出有哪些颜色。此外“3或4月份……最为艳丽”表述错误。
评改范例
学习如何修改习作。
风信子的花朵可美丽了!别看它在未开花时形如大蒜,很普通的样子。可是花朵一旦开放,它可就成为“百变女神”啦,色彩纷呈,美丽照人。看,蓝色、粉红色、白色、鹅黄色、紫色、黄色、绯红色、红色……简直是大自然天然的调色板。在早春时节,风信子就开放了,在春风中飘着芳香,在每年的3到4月份开得最为艳丽。风信子花香有稳定情绪、消除疲劳的作用。
这是修改后的段落,和原段落对比一下,说说为什么这么修改。
别看它在未开花时形如大蒜,很普通的样子。可是花朵一旦开放,它可就成为“百变女神”啦,色彩纷呈,美丽照人。在早春时节,风信子就开放了,在春风中飘着芳香,在每年的3或4月份开得最为艳丽。风信子花香有稳定情绪、消除疲劳的作用。
原段落
评改后
加入总起句,让中心更明确;列出了颜色,让内容更可信;“3或4月”改成“3到4月”,这样表意更明确。
怎样修改才能提升本次习作呢?
扫地机器人
原文
随着科技的发展,一些新鲜的事物渐渐地融入我们的生活,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便利。下面,我来给大家介绍一下扫地机器人吧!
扫地机器人的外表圆圆的、扁扁的,直径约为30厘米。它穿着一件白衣服,上
提升点
升 格 文
随着科技的发展,一些新鲜的事物渐渐的融入我们的生活,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便利。下面,我来给大家介绍一下扫地机器人吧!
扫地机器人的外表圆圆的、扁扁的,下面有“小脚”,工作时,“小脚”就
这里可以运用恰当的说明方法来介绍扫地机器人的外形会更加形象。
在地上跑来跑去。没错,它就是我家的“清洁工”——小圆。 虽然一按按钮,小圆就启动了,立马向前移动起来。它一边移动,一边发出“呜呜呜”的响声。我仔细观察着它,原来小圆的下面有一个滚轮毛刷和一对三爪形毛刷,它边走动边把灰尘吸进“肚子”里。这时你一定要问了,小圆这么乱走,不会撞到东西吗? 面有一盏小灯一闪一闪的,是不是一下就萌化你的心了呢?没错,它就是我家的“清洁工”——小圆。
只要一按按钮,小圆就启动了,立马向前移动起来。它一边移动,一边发出“呜呜呜”的响声。我仔细观察着它,原来小圆的下面有一个滚轮毛刷和一对三爪形毛刷,它边走动边把灰尘吸进“肚子”里。这时你一定要问了,小圆这么乱走,不会撞到东西吗?
提升点
升 格 文
原文
我来明确地告诉你:不会的。小圆有红外检测系统,一旦检测到障碍物,它就会自动拐弯,并且拐弯的姿态非常轻盈,让你觉得它就是一位舞蹈家。小圆还是一 个小设计师呢! 小圆有一个专门的遥控器,可以控制它的方向和时间。它还有一个特殊的本领,就是清扫墙角。总而言之,小圆能够把家里打扫得一尘不染。 我来明确地告诉你:不会的。小圆有红外检测系统,一旦检测到障碍物,它就会自动拐弯,并且拐弯的姿态非常轻盈,让你觉得它就是一位舞蹈家。小圆还是一个小设计师呢!它可以把自己经过的路线记录下来,并根据每个房间的结构来设计、优化路线。
小圆有一个专门的遥控器,可以控制它的方向和时间。只要预约好时间,它就会按照时间“上岗”,自动、专心地清扫房间。
它还有一个特殊的本领,就是清
提升点
升 格 文
原文
这里要列举事例来说明扫地机器人可以控制方向和时间,把扫地机器人介绍得更加清楚。
扫地机器人操作简单,方便实用,是我们扫地的好帮手。 扫墙角。当小圆来到墙角时会调整身体姿势,以便更好地沿着墙面打扫。总而言之,小圆能够把家里 打扫得一尘不染。
扫地机器人操作简单,方便实用,是我们扫地的好帮手。愿科技越来越发达,让更多智能机器为大家服务。
提升点
升 格 文
原文
结尾添加一个句子,与开头相互照应。
总评:升格后的文章语言生动、风趣,小作者重点介绍了扫地机器人的样子和功能,写机器人的外形时,运用了细节描写,使说明更具体形象。此外,习作对扫地机器人的功能作了详细描写,突出了扫地机器人的智能化。 读来真是让人忍不住想把它带回家。
请同学们拿出自己已完成的习作,根据评价标准,对自己的习作进行自评。
同桌互评交流。你们有什么想法或者建议可以交流讨论。
读:学生默读自己的习作。
画:用红笔勾画出体现习作标准的句子。
评:你觉得自己能得几颗星?
评价三步曲
互评互改
根据小组内提出的修改意见,修改完善自己的习作,然后在小组内分享交流,每个小组推选一篇优秀习作。
评价项目 自我评价 同学评价 可以这样修改
抓住事物的特点
恰当使用说明方法
分段介绍事物的不同方面
习作评价表
很棒 基本做到 还需努力
根据小组内提出的修改意见,修改完善自己的习作,然后在小组内分享交流,每个小组推选一篇优秀习作。
课堂总结
同学们,写说明文是不是非常有意思。我们周围的事物各种各样,也各具特色。只要我们掌握了它们的特征就能把这些事物准确生动地介绍给大家。这节课,我们不但欣赏了自己习作中的优势,也找到了自身的不足,欣赏别人才会让我们有更大的进步,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中,继续取长补短,让自己写作水平更上一层楼。
1.继续修改习作,写好这篇说明文。
2.把修改好的习作誊写在作文本上。
3.优秀作文展示,张贴在班级宣传栏中。
布置作业/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 | 语文学科
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
习作:介绍一种事物
【教材分析】
本次单元习作的任务是写一篇说明性的文章。习作第一部分以表格的形式给学生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以拓宽选材的思路,并提出明确的习作任务。第二部分从写之前、写之时、写之后三方面提出了具体的习作建议。写说明文之前,要做好观察、搜集好资料,对事物有充分的了解,并且对要介绍的内容列提纲。这是对之前学习到的观察方法、搜集资料的要点以及列提纲等的综合运用。结合说明性文章的特点,教材从内容、方法和篇章布局三方面提出具体的要求,其中“试着用上恰当的说明方法”是本次习作的重点。
习作完成后,建议学生要进行交流分享,把他人对所介绍的事物产生兴趣、获得相关知识作为评价标准之一,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到说明性文章在生活中的作用和价值。
【学情分析】
说明性文章对学生来说并不陌生,在中年级就学过《蟋蟀的住宅》《纳米技术就在我们身边》等文章,在日常生活中也会阅读科普读物、说明书等。因此,在本次习作教学过程中,整合本单元前期学到的说明方法、说明性文章的语言风格以及注意说明对象的特点是本次策略指导的要点。
【教学目标】
1.进一步了解将事物介绍清楚的方法。
2.能用恰当的说明方法,分段介绍事物的不同方面,写清楚事物的主要特点。
3.能和同学分享习作并交流各自的感受
【教学重点】
1.从不同方面介绍事物的特点。
2.运用正确、恰当的说明方法介绍事物的特点。
【教学难点】
能按一定顺序写作,将说明文的表达方法恰当运用到习作中去。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1课时
【课时目标】
1.进一步了解将事物介绍清楚的方法,确定写作对象,激发写作兴趣。
2.能用恰当的说明方法介绍事物的不同方面,写清楚事物的主要特点。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1.导入
生津垂涎的美食让人唇齿留香,神奇秀丽的景观令人流连忘返,活泼乖巧的动物惹人万分喜爱,香远益清的植物特别迷人……这些事物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因为它们各具特点。生活中同学们都有自己感兴趣的事物,也乐于分享,那么怎样才能清清楚楚地将事物的特点写明白呢?——请进入本单元的习作主题“介绍一种事物”。
2.了解习作内容
读了本组课文,你一定体会到了说明性文章的一些特点,学到了一些说明方法。本次习作的内容就是介绍一种事物,如果要选择一种你了解并感兴趣的事物介绍给别人,你打算介绍什么?可以选表格中的题目,也可以自拟题目。写作之前,要细致观察要写的事物。对于不了解的事物,要搜集相关资料进一步了解这个事物。想清楚从哪几方面来介绍。
二、指导审题,明确习作要求
1.教师出示习作提示和要求。
介绍一种事物,可以是植物、动物、玩具、文具或者电器等。
※抓住事物的主要特点。
※试着用上恰当的说明方法。
※注意文章的结构,分段介绍事物的不同方面。
介绍一种事物,想让大家迅速了解它,并且能将它与同类事物区分开来,要学会抓住特点,分段介绍。而介绍一个制作过程则需要有条理、分条介绍。
2.指导审题,明确习作重点。
这节课,我们就要介绍一种你了解并感兴趣的事物。写完后,先自己读一读,看看有没有运用恰当的说明方法,分段从不同方面把事物的主要特点写清楚,有没有表达出自己的感情。写完后,再与同学分享交流。如果别人对你介绍的事物产生了兴趣,获得了相关知识,你就完成了一次成功的习作。
(设计意图:通过具体指导,让学生明白写作的对象及具体要求,同时,通过小组交流,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
三、拓展思路,明确选材技巧
1.习作提示的事物,出示课本的表格。
表格中的提示和题目是否对你有启发?习作提示告诉我们可以写哪些事物?
预设1:可以写生活中常见的,比如菊花、灯。
预设2:可以写生活中不常见但自己感兴趣的,比如: 火星的秘密
预设3:可以写新奇有趣的。比如:扫地机器人
预设4:看了表格我知道,可以选择的事物种类有很多。
预设5:可以写某一种事物的制作或使用方法。比如:怎样泡酸菜、悠悠球的玩法
预设6:可以模拟事物的口吻来自述。比如:袋鼠的自述
预设7:可以选择生活中常见的事物,还可以选择一些自己感兴趣但不常见的事物。
预设8: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比较新奇的事物,更容易引起读者的兴趣。
还可以写什么?
学生交流:手工艺品、中国传统物品等等
2.教师引导:大家的思路真是宽广,不过老师建议选一个你最感兴趣的事物来写。
(设计意图:出示习作的内容和要求,明确习作任务。既直观形象,又灵活机动,让学生记住表格中的提示,以此打开学生写作思路。)
四、多项互动,指导写作
1.习作题目
《恐龙》《菊花》《灯》——直接点明介绍的事物
《袋鼠的自述》—————用第一人称
《种子的旅行》—————拟人手法
《怎样泡酸菜》—————制作方法
《溜溜球的玩法》————使用方法
2.合理安排说明顺序
如《太阳》:先写太阳的特点,再写太阳的作用
如《松鼠》先写外形——活动范围和规律——行为特点——搭窝——其他生活习性
3.从不同方面介绍
食物——形状、颜色、味道、种类、营养价值、制作方法等。
动、植物——外形、种类、分布、习性、和人类的关系等。
物品——形状、构造、用途、注意事项等。
4.分段介绍事物的不同方面
介绍一种事物,要从多方面来介绍,每一方面成为一个独立的段落,使文章内容具体,条理清晰。
(1)研读课文片段,学习写作技巧:怎样将事物介绍清楚?
(2)分段介绍事物的不同方面:介绍一种事物,要从多方面来介绍,每一方面成为一个独立的段落,使文章内容具体,条理清晰。
例如《太阳》第一自然段介绍太阳离我们很远的特点,第二自然段介绍太阳很大的特点,第三自然段介绍太阳很热的特点读起来清晰明了。
例如,《鲸》中第一自然段介绍鲸的呼吸方式,第二自然段介绍鲸的睡觉方式,读起来清晰明了。《风向袋的制作》中用“第一”“第二”等表示顺序的词语,每个步骤单独成为一个自然段,有条理地写出了制作风向袋的各个步骤。
5.用恰当的说明方法进行说明
为了让说明对象的特点更加鲜明、具体,可以运用恰当的说明方法。常见的说明方法有列数字、打比方、举例子、作比较、分类别、下定义等。
例如《鲸》中“比象大得多”用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突出鲸大的特点。“一百六十吨重”“近四十吨重”等,“我国发现过一头近四十吨重的鲸”“一条舌头就有十几头大肥猪那么重”运用列数字、举例子、作比较等说明方法,让鲸的大具体可感。“从鼻孔喷出来的气形成一股水柱,就像花园里的喷泉一样。”运用打比方的说明方法说明了鲸呼吸时喷出的水柱的样子,非常形象。
(设计意图:结合课文、习作例文进行评析,让学生明确如何分段从不同方面,恰当运用说明方法将事物介绍清楚。)
6.借助习作片段学技法
教师过渡:学习完这么多把事物介绍清楚方法后,我们一起去看看学习小伙伴写的片段吧,边读边分析小伙伴们运用了哪些技法?
“红眼睛,白皮袍,短尾巴,长耳朵。爱吃青菜和萝卜,走起路来蹦蹦跳。”不说你也知道,谜底是兔子。兔子的耳朵长长的,三瓣嘴,它们的后肢比前肢长很多,所以它们善于蹦跳。
兔子喜欢吃的食物很多,大约有二十多种,如胡萝卜、卷心菜、黄瓜、萝卜叶子、南瓜、苹果等。瞧,兔子吃胡萝卜时的样子最可爱,小嘴一动一动的,眨眼间,胡萝卜就不在它的嘴里了。
兔子是数量庞大的哺乳动物之一,一只母兔子一年能产20只小兔。
预设1:片段开篇作者运用猜谜语的形式写出了兔子的特点,非常有趣。
预设2:片段第二自然段中“大约有二十多种,如胡萝卜、卷心菜、黄瓜、萝卜叶子、南瓜、苹果等。” 作者运用列数字、举例子的说明方法,说明了兔子喜欢吃的食物很多。
预设3:片段结尾“一只母兔子一年能产20只小兔。”运用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写出了兔子繁殖迅速的特点。
小结: 要想写好说明文,首先要选好说明对象。挑选自己熟悉的事物来介绍,细致观察,抓住事物突出特点。如果有几个方面要按照一定的写作顺序,不能交叉重复,要做到有条理。再配上合适的说明方法,就能把说明文写好。说明文以“说明白了”为成功。
五、整体构思,拟定提纲
1.开启思路(写什么?怎么写)
说说你想介绍的事物,以及准备从哪些方面介绍。
预设1:我想介绍家乡的螺蛳粉,从螺蛳粉的制作方法、历史、螺蛳粉与人们的生活几方面来介绍。
预设2:我想介绍竹笋,按时间顺序组织材料,从笋在春、夏、秋、冬四季里的生长变化方面来介绍。
预设3:我想介绍我的文具盒,采用“总—分—总”的结构方式,从文具盒的外形和功能两方面来介绍。
怎么写:
开头:点明要介绍的事物。
中间:介绍此事物的主要特点(外形、功能等)。写清楚事物的主要特点。试着用上恰当的说明方法。可以分段介绍事物的不同方面。
结尾:总结全文。
小结:通过上面的讲解,我们知道了大致的写作方向,写的过程中要注意运用学过的说明方法,使你的叙述更形象生动,更有说服力。怎样才能叙述得更形象,更有说服力呢?我们一起来看看下面几位同学是怎样构思的吧!
2.思维导图
我写的是一种水果:西瓜,我想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写:
3.指导习作提纲
介绍一种事物,想让大家迅速了解它,并且能让大家都明白、看得懂,除了画思维导图,我们还可以列提纲,把行文思路进一步细化。一起来看看要怎样列提纲吧!
习作提纲一
家乡美食酥糖
开头:引出美食——酥糖
中间:
①介绍其独特的味道。
②介绍其悠久的历史。
③介绍美食相关的习俗。
结尾:扩展知识,写出美食中的文化。
习作提纲二
瓜中之王
开头:“我”是营养丰富的“夏季之果”大西瓜。
中间:
①交代西瓜的类别:葫芦科植物。生长习性:25℃到30℃是“我”喜欢的生长环境。
②介绍西瓜外皮和瓜瓢的样子。外形:椭圆形,表皮光滑。
③介绍西瓜的味道和功效:甜滋滋,清爽可口;具有清热解渴、美容的功效。
结尾:“我”是名副其实的“瓜中之王”。
习作提纲三
我准备用的题目:__怎样泡酸菜___
我准备从以下4个步骤介绍:
①准备材料:盐、大青菜和坛子。
②晒干青菜、洗净撒盐。
③揉出水分,放到坛子。
④挤紧青菜,封坛压实。
我打算用这些说明方法:列数字、打比方
小结:这些同学的写作提纲真不错!按照提纲写,一篇内容完整的习作就新鲜出炉了。但是,要想习作出彩、拿高分,我们还需要掌握一些恰当的写作方法,一起去看看老师给你们准备的锦囊妙招吧!
①明确事物的特征,恰当运用多种说明方法。
②段介绍事物的不同特征。
③搜集、筛选资料并合理引用。
(设计意图:一步步调整、完善提纲,就是在帮我们理清习作的内容和顺序。先想清楚要介绍的事物的特点是什么,或者要从哪些方面、分哪几个步骤去介绍,在此基础上选用恰当的说明方法,就能很好地把事物说清楚、讲明白。)
六、范文引路,学习技巧
我的文具盒
在我的书包里,有一个伴随我度过了五年学习生活的长方形文具盒。①虽然因长时间的磨损,文具盒已破边缺角,但我还是一如既往地珍惜它,爱护它。
文具盒上的图案五颜六色。瞧,黄色的小鸟“叽叽”地展翅高飞,在前面带路;中间,熊猫妈妈骑着高级三轮车,载着两个小宝宝,兴致勃勃地前进;后面,两只小鸭举着花伞,一摇一摆地走过郁郁葱葱的树林,穿过开满野花的草地,匆匆地赶路,看样子,它们是要去参加什么重大的盛会,心里才那么喜悦,走得才那样匆忙,打扮得才那样漂亮。②
文具盒不光外表美丽,而且内涵丰富,为我学习知识立下了汗马功劳。③打开磁铁吸住的盖子,盒盖上有一支闪闪发光的钢笔,镀金的笔壳上刻着“龙凤呈祥”的图案,十分美丽。一支使用方便的自动铅笔也静静地排列在2号位上,仿佛在休息。另外,多用圆规与红、蓝两色圆珠笔,整齐地横放着。对了,瞧,还有一个最小的橡皮没介绍到,它向来那么本分,那么规矩,是“兄弟姐妹们”最喜欢的伙伴。④这个家族的成员从没吵过“嘴”,也没翻过“脸”,它们时刻都牢记着自己的职责,一起团结战斗。
文具盒内的成员们不仅和睦相处,而且在工作上的配合也很默契。当我准备做作业时,蓝色圆珠笔急急忙忙从位置上跑出来,让我轻松自如地用它完成各项作业。当我修改作文时,红色圆珠笔便跳到我的手中,让我用它在草稿上圈圈点点,勾勾画画,使自己的文章生动具体。在我做问答题时,正在酣睡的铅笔也从睡梦中醒来,蹦到我面前,仿佛自豪地说:“小主人,这回该用我了吧!”有时,我不注意把字写错了,本分的橡皮也变得泼辣起来,急匆匆地跳到写错的字上,三下两下就把错别字擦干净了,然后得意地回到伙伴中间。数学课来到了,身体沉重的圆规早已迫不及待,一摇一摆地来到作业本上,大显一番身手,方才心满意足。轮到画线段时,尺子又钻出夹层,让我用它画出标准的线段,圆满地完成作业。钢笔的功劳当然也不小。写字课上,它“沙沙”地在我手中灵活地摆动着,一心帮我把字练得更出色,写得更好。⑤
文具盒身负重任,工作认真,是一位相当称职的“保管员”。有了它,我完成作业就格外迅速、顺利。感谢你——我的文具盒!⑥
句段赏析
①直接点题,表明自己接下来要介绍的物品就是文具盒。
②形象生动地介绍了文具盒上的小动物,使文具盒的外形具体、形象展现在读者面前。
③这句话是过渡句,起承上启下的作用。“汗马功劳”一词使文具盒的形象变得很人性化,突出其功能。
④用拟人化的写法生动地介绍了文具盒里的各个成员,语言生动、有趣,突出了“我”对这些成员的喜爱之情。
⑤通过对文具盒中各个成员的功能的生动描写,使文章变得生动、活泼,富有情趣。
⑥总结全文,点明主旨,表达作者对文具盒的喜爱之情。
总评:整篇文章综合运用拟人、比喻等修辞手法,使文章充满情趣,生动而活泼,像是写身边很熟悉的人一样。文具盒里的成员钢笔、铅笔、橡皮、圆规、圆珠笔等被“我”介绍得十分详细、具体。它们如同“我”的亲密战友,与“我”一起团结战斗,尽职尽责,忠实地为“我”的学习服务,立下了汗马功劳。这一系列栩栩如生、活灵活现的描写反映了小作者对文具盒的喜爱之情。
(设计意图:在这个环节中,有指导、有例文、有实践,同学们对行文构思有了清晰的认识。范文贴近学生的实际,符合同学们的生活经历,写起来也比较简单,同学们容易模仿和上手。这样写出的作文才能条理清晰,主次分明,让人一目了然。)
七、动笔写作,课堂总结
1.结合课堂上自己拟定的习作提纲,搜集相关资料,完成习作“介绍一种事物”。
写的时候注意以下几点:
①写清楚事物的主要特点;
②试着用上恰当的说明方法;
③可以分段介绍事物的不同方面。
2.课堂总结
通过大家的讨论,原来介绍一种事物这么简单,抓住事物的主要特点,介绍事物的不同方面,再用上恰当的说明方法,这个事物一定会更清晰地呈现在大家的面前。接下来,请同学们结合列好的提纲,用上我们谈到的这些方法,把你想要介绍的那个事物动笔写一写。为了使自己的作文更具体生动,希望同学们课下继续观察写作对象,更全面、更深入地了解说明对象,争取使文章更精彩。
第2课时
【课时目标】
1.分享交流习作,根据评价标准,能自行评改作品。
2.互评习作,结合自己的习作,有针对性的修改。
【教学过程】
一、展示作品,师生共同评议修改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完成了本单元的单元习作《介绍一种事物》,这节课我们一起给我们的作品进行修改、完善。
教师引导:好的文章大多是改出来的,现在先来进行自我评价,同学们是否还记得,我们在自评的时候,要特别注意对哪些方面进行修改?
预设:
生1:要自己通读作文,修改不通顺的句子,发现错别字和错误的标点符号要及时修改。
生2:修改的时候要使用修改符号,尽量用红笔修改和标记。
生3:回顾本单元学习过的说明文,可以找到一些借鉴的优点充实自己的习作。
教师小结:同学们总结得很全面,同学们自己修改文章可以分三步走:第一步,写完后,出声读出来,从标点到错字到病句,自己查找自己修改;第二步,站在读者的角度,看看自己是否介绍清楚了事物,哪些地方没介绍清楚,思考原因,找到解决办法,然后自行修改;三是和优秀习作对比,找到差距,再修改。接下来我们先来欣赏一篇优秀习作
(设计意图:教师的引导起到拨云见雾的效果,能使学生茅塞顿开。尽可能给学生创设习作“发表”的园地,感受 “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的需要。)
(一)佳作共赏
美味的荔枝
今天,就让我来给大家介绍一种美味又营养的水果吧,那就是——荔枝。
荔枝一颗颗地挂在树上,外皮是红彤彤的,如同绿茵茵的草地上长着一朵朵红艳的小花。荔枝表皮摸起来很粗糙,凹凹凸凸的。不过,你可千万别嫌弃它表皮的粗糙与不友善,不然,里面的美味恐怕你就没口福享受到了。
轻轻剥开它那不薄不厚的皮,你立刻会看到令人欣喜的果肉:它是那么白嫩,那么晶莹,使你对它刮目相看,赞叹不绝,让你有尝一口的冲动。
你一定再也禁不住它的诱惑了吧 来,张开嘴,把它轻轻地送进嘴里。刚一咬,就有一股香甜的汁水溢满口中,像吃了蜜似的。不过,蜜太黏稠,而荔枝却是甘露般的清甜。吃下去时,还会有种润滑的感觉呢。
荔枝晒干后,壳可以煮汤喝,荔枝干里的肉也可以煮汤喝,还可以直接吃哟!荔枝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可以驱寒美容。人们都说“一颗荔枝三把火”,确实,吃多了荔枝容易上火,但是你不用担心,我教你一个小窍门,你只要把荔枝用淡盐水浸泡半小时后再吃,就可以去火啦!
你要是见到它,可千万不要错过哟!你可知道,在杨贵妃那个年代,可是“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呀!吃着香甜的荔枝,你会感到生活都是甜甜蜜蜜的呢。
点评:
小作者以推销员的口吻向大家介绍荔枝这种美味的水果。抓住“美味又营养”这个特点展开描述,分别写出荔枝在外形、味道、营养价值等不同方面的主要特征。读完介绍,我们还了解到人类品尝荔枝这种水果的历史久远,而且荔枝还象征着甜甜蜜蜜的生活。听到这样的推销和介绍,怎能不让人欲罢不能、深深喜爱呢
(二)修改习作,查漏补缺
1.人们常说好作文是修改出来的,我们也都知道作文要修改,可是无从下手。怎样修改才能提升我们的习作呢?下面我们学习如何修改习作。
修改要求:
是否按要求写清楚事物的主要特点,有没有用上恰当的说明方法;注意文章的结构了吗,有没有分段介绍事物的各方面。写的内容是否围绕提纲写的。
过渡:接下来,我们先通读自己的习作,进行自评修改,查漏补缺,让自己的作品争取更完美。
2.评改范例
(1)下面是《风信子》评改前的段落,读一读,看看有什么问题吗?
别看它在未开花时形如大蒜,很普通的样子。可是花朵一旦开放,它可就成为“百变女神”啦,色彩纷呈,美丽照人。在早春时节,风信子就开放了,在春风中飘着芳香,在每年的3或4月份开得最为艳丽。风信子花香有稳定情绪、消除疲劳的作用。
问题分析:
开头缺少一句中心句引导,“色彩纷呈”过于笼统,应该列出有哪些颜色。此外“3或4月份……最为艳丽”表述错误。
(2)这是修改后的段落,和原段落对比一下,说说为什么这么修改。
风信子的花朵可美丽了!别看它在未开花时形如大蒜,很普通的样子。可是花朵一旦开放,它可就成为“百变女神”啦,色彩纷呈,美丽照人。看,蓝色、粉红色、白色、鹅黄色、紫色、黄色、绯红色、红色……简直是大自然天然的调色板。在早春时节,风信子就开放了,在春风中飘着芳香,在每年的3到4月份开得最为艳丽。风信子花香有稳定情绪、消除疲劳的作用。
小结:加入总起句,让中心更明确;列出了颜色,让内容更可信;“3或4月”改成“3到4月”,这样表意更明确。
(3)点评修改一篇文章范例
(设计意图:此环节聚焦习作要求,呈现了典型的习作要点,采取对比阅读以及集体修改的方式,帮助学生明确修改方向,再次感知说明文的文体特点。其中“试着用上恰当的说明方法”是本环节的重点。抓住事物的特点有条理地介绍并不难,但是关于怎么恰当使用说明方法,学生仍模糊不清。此时进行重点指导,正好突破此难点。)
二、对照标准,互评习作
1.修改习作
请同学们拿出自己已完成的习作,根据评价标准,对自己的习作进行自评。
同桌互评交流。你们有什么想法或者建议可以交流讨论
2.根据标准,自评习作。
(1)读:默读自己的习作。
(2)画:用红笔勾画出体现习作标准的句子。
(3)评:你觉得自己能得几颗星?
3.依据标准,组内互评
过渡:看来同学们都将自己的作品进一步完善了。我们都知道,对于不同的习作,我们的评价标准也会有所不同,针对这次习作,你觉得,我们应该重点关注那些地方,制定那些评价标准呢?
评价项目 自评 互评 修改建议
能抓住事物特点
能分段介绍事物的不同方面
能恰当地使用说明方法
很棒 ★★★ 基本做到 ★★ 还需努力 ★
(设计意图:本环节习作评价标准的出示,旨在让学生明白。介绍事物:一要抓特点,二要能使用恰当的说明方法,三要有条理。)
4.落实修改
教师引导:通过刚才的交流,我们欣赏到了许多同学精彩的作文,结合习作例文,我们更知道了,写好一篇说明文,就要抓住事物的特点,恰当地使用说明方法。如果能够抓住事物的几个特点分成若干个自然段就更好了,接下来,请同学们根据组内给予的修改建议,取长补短,修改自己的习作,最终形成自己满意的作文。
(设计意图:讲评环节,主要把习作评价的自主权交给学生,提高学生自我评价的能力,引导学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的过程中提高写作能力,体验表达的快乐。)
三、课堂总结,展示习作
1.课堂总结
同学们,写说明文是不是非常有意思。我们周围的事物各种各样,也各具特色。只要我们掌握了它们的特征就能把这些事物准确生动地介绍给大家。这节课,我们不但欣赏了同学习作中的优势,还找到了自身的不足,多向写得好的同学学习,才能让我们有更大的进步,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中,继续取长补短,让自己更上一层楼。
2.布置作业
①继续修改习作,写好这篇说明文。
②把修改好的习作誊写在作文本上。
③优秀作文展示,张贴在班级宣传栏中。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