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3张PPT)
小学科学冀人版
冀人版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
第14课 探索宇宙
1
情境与问题
2
探究与发现
3
课堂小结
目 录
4
巩固练习
应用与拓展
5
1
情境与问题
人类最初只是用肉眼观测星空,大约两千年前,中国人开始用浑天仪等仪器来观测太阳、月球和星星。如今,人类探索宇宙的技术越来越先进,取得了很多新的进展。
2
探究与发现
思考:人类探索宇宙经历了怎样的历程??
意大利人伽利略(1564~1642)是世界上第一个用望远镜观测恒星和行星的天文学家。他用自己制作的望远镜观察星空,发现宇宙比他原先想象的更丰富、更广阔、更令人神往。用望远镜观察星空,标志着进入了现代天文学的时代。
1668 年牛顿的反射望远镜
现代双筒望远镜
思考:望远镜是怎样帮助天文学家探索宇宙的?科学技术是怎样影响望远镜发展的??
望远镜可以让人们观看的更清晰更遥远,更好地探索宇宙。科学技术的发展推动了望远镜的发展。
思考:我们能不能自己做一个望远镜呢?
材料:宽胶带、硬卡纸、剪刀、透镜 2 个等。
制作方法:
1.用硬卡纸制作两个纸筒,使其中一个纸筒刚好能够套在另一个纸筒内,并能在其中自由滑动。
2.将两片透镜分别固定在两个纸筒上。
3.将安装好透镜的两个纸筒插合在一起,就制成了自己的望远镜。
4.用眼睛靠近纸筒的一端,观察远处的物体;滑动纸筒,直到物体清晰为止。
千万不要用望远镜观察太阳,否则会伤害眼睛。
思考:望远镜只能在地球上看宇宙,我们能不能想办法看的更清楚呢?
麦哲伦太空探测器围绕着金星运转,它向地球发回无线电信号来展示金星表面的样子。
哈勃太空望远镜围绕着地球运转,它能观测宇宙的深处,比地球上的望远镜看得更远。
建设在山顶的天文观测站
世界最大单口径的射电望远镜“中国天眼”正在接收来自宇宙深处的信息。
思考:你对天眼了解多少呢?
由我国天文学家南仁东提出构想,历时 22 年建成的 500 米口径射电望远镜被誉为“中国天眼”,简称 FAST。它于 2016 年 9月在贵州省落成启用,是目前国际上最大的单口径望远镜,其灵敏度也是最高的。它能把中国空间测控能力由地球同步轨道延伸至太阳系外缘。可以预测 FAST 将在未来 20年至 30 年保持世界一流设备的地位。
思考:这么多的航天器我们应该如何分类呢?
按观测位置分:
1.在地球上观测
2.在宇宙中观测
按运行方式分:
1.围绕地球运行
2.远离地球运行
思考:未来的宇宙探测器会怎样发展呢?
越来越先进,探测距离越爱越远,探测信息越来越准确。
思考:宇宙探测器是怎样去到的太空呢?
思考:你对火箭有多少了解呢?
早在 12 世纪初,中国人最早发明了火箭,这些火箭非常简单,当时使用的燃料是火药。20 世纪初,一些科学家发明了现代火箭,主要用于军事战争。后来经过多国科学家的不断改进、设计,火箭开始用于太空项目。20 世纪末,用火箭发射的宇宙飞船已经能够登陆月球或到达太阳系其他的许多地方了。
活动:让我们尝试做一个纸火箭吧!
材料:剪刀、长条形气球、硬卡纸、不干胶、彩色笔等。
制作方法:
1.如图所示,把两张硬卡纸裁剪、粘贴,制作成一
个纸火箭。
2. 将长条形气球装到火箭里,向气球内吹气,捏住
气球的开口;把火箭顶端朝上放稳后,迅速松手,火箭会被射出。
3. 改变向气球内吹气量的大小,观察火箭飞行的高度是否有变化。
4. 调整火箭的尾翼,看看飞行的效果有什么不同。
思考:哪些因素影响纸火箭的飞行?有哪些方法能让纸火箭飞得更直、更高?
气球气体的多少
尾翼的位置
发射角度
说一说,这节课你都学到了什么?
3
课堂小结
一
学习了哪些航天器
二
纸火箭的飞行与什么因素有关
一、判断题
1. 中国古代最早用地动仪来观测太阳、行星等天体。( )
2. 望远镜最早是由伽利略发明的。( )
3. 哈勃太空望远镜是围绕地球运转,观测地球的探测器。( )
×
√
×
4
巩固练习
5
应用与拓展
你还知道哪些航天器呢?通过多种途径了解更多的航天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