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上第二章 第3节 有机物和有机合成材料 举一反三(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九上第二章 第3节 有机物和有机合成材料 举一反三(含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3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5-10-09 23:10:25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3节 有机物和有机合成材料
考点一、简单的有机物
(一)有机物的概念
含碳的化合物(碳的氧化物、碳酸、碳酸盐等除外)叫有机化合物,简称有机物,大多含有C、H、O、N等元素。但并非所有含碳的化合物都是有机化合物,如CO、CO2、H2CO3、CaCO3等,把它们归为无机物。
(二)甲烷
最简单的有机物,化学式为CH4。稻草及动物粪便经过发酵会产生大量的沼气,农村里常用作燃料供热。沼气、瓦斯、天然气的主要成分都是甲烷。火星的大气层中也发现有很多的甲烷。
(1)结构:1个甲烷分子是由1个碳原子和4个氢原子构成的,如图所示。
(2)物理性质:通常状况下,甲烷是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极难溶于水。
(3)化学性质:甲烷具有可燃性,纯净的甲烷在空气中燃烧时产生蓝色火焰,生成水和二氧化碳,如图所示,烧杯内壁产生一层白膜。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CH4+2O2点燃CO2+2H2O 由于甲烷气体与空气或氧气混合点燃时,易发生爆炸,故点燃甲烷前要检验甲烷气体的纯度。在家庭中使用招气或天然气作燃料时要注意安全。
(三)丁烷
打火机内液体的主要成分,化学式为C4H10家用液化气的主要成分也是丁烷。气态的丁烷经压缩后变成液态,灌装在容器中贮存,使用时经减压,使液态丁烷汽化。丁烷容易被液化,具有可燃性,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2C4H10 + 13O2 点燃 8CO2+ 10H2O。
(四)乙炔
化学式为C2H2,具有可燃性,在氧气中燃烧时能产生3 000 ℃以上的高温,可以用于焊接和切割金属,燃烧的化学方程式2C2H2+5O2点燃4CO2+2H2O
(五)有机物特性
(1)大部分有机物熔点较低,受热易分解,易挥发,易燃烧,不易导电等。所以保存时一定要密封,做实验时一定要远离明火,防止着火或爆炸。
(2)绝大多数有机物难溶于水,易溶于汽油酒精、苯等有机溶剂。
(3)许多有机物,如酒精、汽油、乙醚、苯、氯仿等都是常见的、很好的溶剂。如衣服沾上油渍时,常用汽油来清洗,就是利用这些有机物是很好的溶剂这一特性。
典例1:(2025九上·永康期末)2024年11月26日,位于渤海唐山海域的南堡1号储气库采气井生产阀门打开,天然气沿着流程管线顺利进入生产装置并输送至京津冀地区,这标志着我国首座海上储气库正式投产,以下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
A.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
B.煤、石油、天然气都是可再生资源
C.天然气燃烧属于物理变化
D.使用天然气做燃料,燃烧越充分,热值越大
变式1:(2025九上·西湖期末)甲醇(化学式CH3OH)是一种新的替代能源,可作燃料使用。下列关于甲醇说法正确的是
A.甲醇属于无机物
B.甲醇完全燃烧只产生一种物质
C.甲醇具有助燃性
D.保持甲醇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甲醇分子
变式2:(2024九上·杭州月考)长征七号火箭采用无毒无污染的液氧、煤油作为推进剂,煤油的成分之一可CH(CH2)10CH3表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液氧属于混合物
B.保持液氧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氧分子
C.CH(CH2)10H3 属于无机物
D.CH(CH2)10CH3可以燃烧,具有助燃性
变式3:(2025九上·金华月考)2024年9月10日,华为以惊人的“三折叠”设计震撼了全球科技界。“三折叠”手机屏幕的主要材料是聚酰亚胺(PI)薄膜,其化学式为(C16H66O6N2)n。
(1)聚酰亚胺属于   (填“有机物”或“无机物”)。
(2)一个聚酰亚胺分子中碳、氢、氧、氮原子个数比为   。
(3)相较于传统的玻璃膜,PI薄膜的使用大大减轻了手机的质量,并使手机在反复折叠过程中仍保持屏幕的平整度,即使在高温环境和多次触压下也不易变形,延长使用寿命。下列P1薄膜的性质有利于实现其用途的是___________。
A.密度较小 B.强柔韧性 C.低透光率 D.高耐热性
考点二、生物体中的有机物
人体内最基本的有机物有糖类、蛋白质、脂肪等
(1)糖类:是人体所需能量的主要来源,是合成人体中许多重要化合物的原料。糖类由C、H、O元素组成。一些食物,如面包、面条、米饭等主要含有糖类物质,这些糖类物质在人体内水解后会生成葡萄糖。
(2)蛋白质:是构成生命体的基本物质,是细胞生长及修补组织的主要原料,占人体细胞干重的50%以上,可以说没有蛋白质就没有生命,是细胞结构里最复杂多变的一类大分子。相对分子质量很大,从几万到几千万。蛋白质灼烧时,有烧焦羽毛的气味,同时冒黑烟,而棉花纤维等非蛋白质类物质灼烧,有烧焦纸片的气味。
(3)脂肪:是生物体内贮藏能量的物质,随时供人体代谢的需要,由C、H、0三种元素组成。脂肪不溶于水,可溶于有机溶剂。
有机物的转化:食物中的有机物 消化、转化、贮存、转化 人体中的有机物
典例1:(2022九上·江北期末)2021年12月9日,航天员王亚平在太空授课时将半片泡腾片放入蓝色水球中,水球不断变大,里面出现大量气泡,但气泡并没有从水球中跑出来,让大家看得直呼神奇。看完后小宁对泡腾片起了浓厚的兴趣,他发现家中有一瓶维C泡腾片,仔细观察成分表发现其主要成分是维生素C(C6H8O6)、碳酸氢钠、柠檬酸(C6H8O7)。
(1)泡腾片中的维生素C(C6H8O6)属于   。(填“有机物”或“无机物”)
(2)泡腾片中的柠檬酸(C6H8O7)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   。
(3)小宁想通过实验确定泡腾片加入水中后溶液的酸碱性,他可以使用   。(填序号)
①pH试纸 ②紫色石蕊试液 ③无色酚酞
变式1:(2023九上·安吉月考)《汉书》记载:交趾有甘蔗,榨取汁,曝数时成饴,入口消释,彼人谓之石蜜。“石蜜”主要的成分是(  )
A.糖类 B.蛋白质 C.维生素 D.油脂
变式2:(2023九上·海曙期末)在学习了《重要的碱》 内容后,小科同学在实验室也尝试进行了“溶解鸡毛” 实验,他将鸡毛放在浓氢氧化钠溶液中,用酒精灯加热一段时间,发现鸡毛真的“溶解”了。关于此实验,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酒精燃烧是化学变化,鸡毛“溶解”的过程是物理变化
B.酒精、鸡毛的主要成分是有机物,氢氧化钠是无机物
C.加热时,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改变液体的内能
D.酒精的化学能通过燃烧转化成内能释放出来
变式3:(2022九上·金华月考)蛋白质是人类所需六大基本营养紧之一,它是由多种氨基酸(如丙氨酸,其化学式为C3H7O2N)构成的极为复杂的化合物,成年人每天需摄取60—70g,处于生长发育期的青少年需要量更大。
(1)丙氨酸属于   (填“无机物”或“有机物”)。
(2)丙氨酸中C、N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   (填最简整数比)。
(3)17.8g丙氨酸中所含氮元素的质量是多少克
考点三、有机合成材料
有机合成材料的主要成分是用人工合成的方法制得的高分子化合物,三大合成材料:合成塑料、合成纤维和合成橡胶。
典例1:(2025九上·慈溪期末)有机合成材料的应用方便了人类的生活。下列用品主要由有机合成材料制成的是(  )
A.铁质炊具 B.塑料水杯 C.实木桌椅 D.纯棉T恤
变式1:(2023九上·余姚月考)下列属于天然有机高分子材料的是(  )
A.羊毛衫 B.塑料桶 C.尼龙绳 D.不锈钢尺子
变式2:(2024九上·吴兴期中)“共享电瓶车”作为一种新的交通工具,方便市民出行,深受人们的喜爱。请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为共享电瓶车结构图,其中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   (填字母序号)。
(2)共享电瓶车上选用铝制螺母e,虽然铝的化学性质活泼但不易生锈,原因是   。
变式3:(2025九上·鄞州期末)从2025年2月8日起,中国将禁止在面包、糕点等食品中使用脱氢乙酸钠作为食品添加剂。脱氢乙酸钠的化学式为C8H7NaO4,它是白色或近白色的结晶粉末,易溶于水、甘油、丙二醇,耐光、耐热性好,低毒,因此常用作防腐剂。但长期使用可能会影响肝肾和神经系统的健康,因此要科学使用食品添加剂。
(1)脱氢乙酸钠属于   (填“无机化合物”或“有机化合物”)。
(2)脱氢乙酸钠的物理性质有   (写出一条即可)。
(3)脱氢乙酸钠中C、H、O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   。
1.(2022九上·瑞安期中)诺贝尔奖获得者屠呦呦研究的青蒿素属于有机物。青蒿素中一定含有的元素是(  )
A.C B.Ca C.Mg D.Fe
2.(2024九上·金华期末)工业上常用乙炔()和氧气燃烧产生的高温火焰来切割、焊接金属,其中乙炔属于(  )
A.酸 B.氧化物 C.盐 D.有机物
3.(2022·浙江杭州·九年级期末)关于天然气的主要成分甲烷(CH4),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从分类上看:属于有机物 B.从变化上看:燃烧只生成一种物质
C.从性质上看:具有可燃性 D.从使用上看:点燃前要检验气体的纯度
4.(2023九上·柯桥)科学家利用精密的仪器把石墨拆成只有一个或几个原子层厚的“碳片”, 目前,这种“碳片”是世界上最薄的材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碳片是一种单质
B.碳片是由碳元素组成
C.碳片是一种有机物
D.碳片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的产物是 CO2
5.(2025九上·海曙开学考)青山绿水就是金山银山,捡拾垃圾是有助于减少环境污染的一种简单方法。以下是小敏在江边捡拾的垃圾,不属于有机物的是
A.塑料瓶
B.泡沫饭盒
C.易拉罐
D.垃圾袋
6.(2025九上·杭州期末)2023年世界环境日的主题为“减塑捡塑”,倡导减少使用、回收利用塑料制品。下列关于塑料制品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空矿泉水瓶属于可回收垃圾
B.空矿泉水瓶的材料属于有机合成材料
C.塑料袋可以用燃烧的方式处理,以减少白色污染
D.制作塑料袋的聚乙烯是一种有机物
7.(2025九上·余姚期末)科学家最近开发出了一种捕获二氧化碳并将其转化为甲烷的创新方法,如图所示是该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镍催化剂在反应前后质量不变
B.反应物和生成物中都有有机物
C.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和原子个数均不变
D.参加反应的CO2和H2的分子个数比为1:4
8.(2025九上·江北期末)奥司他韦(化学式为C16H28N2O4)对治疗甲流、乙流等病毒性流感有很好的功效,其性状为白色粉末,易溶于水。从物质的分类角度分析,奥司他韦属于   。(填“有机物”或“无机物”)奥司他韦中碳元素和氮元素的质量比为   。
9.(2024九上·杭州期中)如图“使用零碳甲醇燃料”作为绿色亚运主火炬燃料的生产示意图。甲醇()具有燃烧高效、排放清洁、可再生绿色属性等特点,常温常压下为液态。
(1)甲醇属于   (填“有机物”或“无机物”)。
(2)图中CO2和氢气在一定条件下生成甲醇和一种常见的液体,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10.(2024九上·温州期中)2024年9月10日,华为以惊人的“三折叠”设计震撼了全球科技界。“三折叠”手机屏幕的主要材料是聚酰亚胺(PI)薄膜,其化学式为(C16H6O6N2)n。
(1)聚酰亚胺属于   (填“有机物”或“无机物”)。
(2)相较于传统的玻璃膜,PI薄膜的使用大大减轻了手机的质量,并使手机在反复折叠过程中仍保持屏幕的平整度,即使在高温环境和多次触压下也不易变形,延长使用寿命。下列P1薄膜的性质有利于实现其用途的是_________。(可多选)
A.密度较小 B.强柔韧性 C.低透光率 D.高耐热性
11.(2023九上·柯桥)传统中药[连花清瘟]在新冠肺炎疫情的控制和治疗中发挥了一定的作用,它由连翘.金银花.甘草等多味药材组成。甘草素是甘草中的主要成分,其化学式为C5H12O4。
(1)甘草素(C5H12O4)属于化合物中的   。
(2)甘草素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    。
12.(2024九上·温州期中)2020年,罕见的新冠病毒疫情爆发,各种消毒剂如酒精.二氧化氯.过氧乙酸等被广泛使用,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使用酒精消毒时,要注意安全,避免失火,酒精(C2H5OH)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
(2)二氧化氯(ClO2)具有强氧化性,可发生反应:6ClO2+16NH3==5R+6NH4Cl+12H2O,则R的化学式为   。
(3)过氧乙酸(CH3COOOH)中碳元素与氢元素的质量比为   。
13.(2021九上·温州期中)有机物是自然界物质中的一个大家族。
(1)下列是生活中常见的物质:①尿素[CO(NH2)2];②纯碱(Na2CO3);③酒精(C2H5OH);④葡萄糖(C6H12O6);⑤碳酸(H2CO3);⑥甲烷(CH4),属于有机物的是   。(填序号)
(2)一定质量的某有机化合物X与8克氧气恰好完全反应,生成8.8克二氧化碳和1.8克水,X中各元素的质量比为   。
14.用如图所示实验验证甲烷燃烧的产物。
(1)甲烷燃烧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实验A的目的是验证   。
(3)实验B中向外拉注射器活塞,观察到的现象是   。
15.(2021·绍兴)按我国政府要求2021年1月1日起餐饮行业已禁用不可降解的一次性塑料吸管,取而代之的是一些可降解的环保吸管,环保纸吸管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化学式为(C6H10O5)n,而原来塑料吸管的主要成分是聚丙烯,化学式为(C3H6)n。
(1)纤维素是一种________(选填“有机物”或“无机物”)。
(2)纤维素分子中,氢、氧原子的个数比为 ________ 。
(3)计算32.4克纤维素中所含碳元素质量与多少克聚丙烯中所含碳元素质量相同
16.(2021九下·绍兴月考)实验室用燃烧法测定某种氨基酸(CxHyOzNm)的分子构成。取Wg该种氨基酸放在纯氧中充分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水和氮气。按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每步均充分反应。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开始时,首先通入一段时间的氧气,其理由是________。
(2)以上装置中需要加热的仪器有A和D两处,操作时应先点燃________处的酒精灯。
(3)实验测得B、C装置分别增重4.5克和8.8克,则该物质化学式中x、y之比为________。
(4)将B和C装置互换,则测得的氢元素的含量会________(选填“偏大”、“偏小”“不变”)。
17.由于大量使用一次性塑料方便袋造成的“白色污染”,已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某化学研究小组的同学欲对某种塑料袋的组成进行分析探究(资料显示该塑料只含C、H两种元素),他们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使该塑料试样在纯氧中燃烧,观察实验现象,分析有关数据,推算元素含量。
(1)仪器E中的现象________。仪器E中所发生的反应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2)仪器B的作用是________。
(3)若仪器C的玻璃管中放入的塑料试样质量为Wg,塑料试样充分燃烧后,若仪器D增重ag,则Wg该塑料试样中含氢元素的质量为________g(计算结果可为分数形式)。
(4)若装置中没有连接仪器B,将使该塑料试样中氢元素的质量测算结果________(填“偏小”“偏大”或“无影响”中之一)。
(5)碱石灰的成分是氢氧化钠和氧化钙,则装置连接正确时F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
思维导图
典例分析
举一反三
典例分析
举一反三
典例分析
举一反三
课后巩固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3节 有机物和有机合成材料
考点一、简单的有机物
(一)有机物的概念
含碳的化合物(碳的氧化物、碳酸、碳酸盐等除外)叫有机化合物,简称有机物,大多含有C、H、O、N等元素。但并非所有含碳的化合物都是有机化合物,如CO、CO2、H2CO3、CaCO3等,把它们归为无机物。
(二)甲烷
最简单的有机物,化学式为CH4。稻草及动物粪便经过发酵会产生大量的沼气,农村里常用作燃料供热。沼气、瓦斯、天然气的主要成分都是甲烷。火星的大气层中也发现有很多的甲烷。
(1)结构:1个甲烷分子是由1个碳原子和4个氢原子构成的,如图所示。
(2)物理性质:通常状况下,甲烷是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极难溶于水。
(3)化学性质:甲烷具有可燃性,纯净的甲烷在空气中燃烧时产生蓝色火焰,生成水和二氧化碳,如图所示,烧杯内壁产生一层白膜。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CH4+2O2点燃CO2+2H2O 由于甲烷气体与空气或氧气混合点燃时,易发生爆炸,故点燃甲烷前要检验甲烷气体的纯度。在家庭中使用招气或天然气作燃料时要注意安全。
(三)丁烷
打火机内液体的主要成分,化学式为C4H10家用液化气的主要成分也是丁烷。气态的丁烷经压缩后变成液态,灌装在容器中贮存,使用时经减压,使液态丁烷汽化。丁烷容易被液化,具有可燃性,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2C4H10 + 13O2 点燃 8CO2+ 10H2O。
(四)乙炔
化学式为C2H2,具有可燃性,在氧气中燃烧时能产生3 000 ℃以上的高温,可以用于焊接和切割金属,燃烧的化学方程式2C2H2+5O2点燃4CO2+2H2O
(五)有机物特性
(1)大部分有机物熔点较低,受热易分解,易挥发,易燃烧,不易导电等。所以保存时一定要密封,做实验时一定要远离明火,防止着火或爆炸。
(2)绝大多数有机物难溶于水,易溶于汽油酒精、苯等有机溶剂。
(3)许多有机物,如酒精、汽油、乙醚、苯、氯仿等都是常见的、很好的溶剂。如衣服沾上油渍时,常用汽油来清洗,就是利用这些有机物是很好的溶剂这一特性。
典例1:(2025九上·永康期末)2024年11月26日,位于渤海唐山海域的南堡1号储气库采气井生产阀门打开,天然气沿着流程管线顺利进入生产装置并输送至京津冀地区,这标志着我国首座海上储气库正式投产,以下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
A.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
B.煤、石油、天然气都是可再生资源
C.天然气燃烧属于物理变化
D.使用天然气做燃料,燃烧越充分,热值越大
【答案】A
【解析】A.根据天然气的成分进行解答;
B.根据资源的分类方法进行解答;
C.根据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判别方法进行解答;
D.根据热值的定义进行解答。
【解答】A.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甲烷具有可燃性,故A正确;
B.煤、石油、天然气在短期内是不能够再生的,因此属于不可再生资源,故B错误;
C.天然气燃烧时会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C错误;
D.热值是燃料的一种特性,天然气的热值与燃烧的是否充分无关,故D错误。
故答案为:A。
变式1:(2025九上·西湖期末)甲醇(化学式CH3OH)是一种新的替代能源,可作燃料使用。下列关于甲醇说法正确的是
A.甲醇属于无机物
B.甲醇完全燃烧只产生一种物质
C.甲醇具有助燃性
D.保持甲醇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甲醇分子
【答案】D
【解析】A.根据有机化合物是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简称有机物(碳的氧化物、碳酸盐、碳酸等除外);
B.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分析;
C.根据甲醇(化学式CH3OH)是一种新的替代能源,可作燃料使用分析;
D.根据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分析。
【解答】A.甲醇是含碳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有机物,故A错误;
B.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甲醇完全燃烧不是只产生一种物质,还生成水,故B错误;
C.甲醇(化学式CH3OH)是一种新的替代能源,可作燃料使用,说明甲醇具有可燃性,故C错误;
D.甲醇是由甲醇分子构成的,保持甲醇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甲醇分子,故D正确。
故选D。
变式2:(2024九上·杭州月考)长征七号火箭采用无毒无污染的液氧、煤油作为推进剂,煤油的成分之一可CH(CH2)10CH3表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液氧属于混合物
B.保持液氧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氧分子
C.CH(CH2)10H3 属于无机物
D.CH(CH2)10CH3可以燃烧,具有助燃性
【答案】B
【解析】根据物质的组成与分类、物质的性质、物质的构成情况进行分析。
【解答】A、液氧是液态的氧气,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属于纯净物,说法错误;
B、液氧是液态的氧气,是由氧分子构成的,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因此保持液氧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氧分子,说法正确;
C、CH3(CH2)10CH3是一种含碳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有机物,说法错误;
D、CH3(CH2)10CH3可以燃烧,具有可燃性,而不是助燃性,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B。
变式3:(2025九上·金华月考)2024年9月10日,华为以惊人的“三折叠”设计震撼了全球科技界。“三折叠”手机屏幕的主要材料是聚酰亚胺(PI)薄膜,其化学式为(C16H66O6N2)n。
(1)聚酰亚胺属于   (填“有机物”或“无机物”)。
(2)一个聚酰亚胺分子中碳、氢、氧、氮原子个数比为   。
(3)相较于传统的玻璃膜,PI薄膜的使用大大减轻了手机的质量,并使手机在反复折叠过程中仍保持屏幕的平整度,即使在高温环境和多次触压下也不易变形,延长使用寿命。下列P1薄膜的性质有利于实现其用途的是___________。
A.密度较小 B.强柔韧性 C.低透光率 D.高耐热性
【答案】(1)有机物
(2)8:33:3:1
(3)A;B;D
【解析】(1)根据有机物的定义进行分析。
(2)根据化学式分析。
(3)根据题干信息进行分析。
【解答】(1)根据化学式(C16H66O6N2)n可知,聚酰亚胺含有碳元素,则聚酰亚胺是有机物;
(2)根据化学式(C16H66O6N2)n可知, 一个聚酰亚胺分子中碳、氢、氧、氮原子个数比= 16n:66n:6n:2n= 8:33:3:1 ;
(3)相较于传统的玻璃膜,PI薄膜的使用大大减轻了手机的质量,并使手机在反复折叠过程中仍保持屏幕的平整度,即使在高温环境和多次触压下也不易变形,延长使用寿命。P1薄膜的性质有密度较小、强柔韧性、高透光率、高耐热性。故答案为:ABD。
(1)根据化学式(C16H66O6N2)n可知,聚酰亚胺含有碳元素,则聚酰亚胺是有机物;
(2)根据化学式(C16H66O6N2)n可知, 一个聚酰亚胺分子中碳、氢、氧、氮原子个数比= 16n:66n:6n:2n= 8:33:3:1 ;
(3)相较于传统的玻璃膜,PI薄膜的使用大大减轻了手机的质量,并使手机在反复折叠过程中仍保持屏幕的平整度,即使在高温环境和多次触压下也不易变形,延长使用寿命。P1薄膜的性质有密度较小、强柔韧性、高透光率、高耐热性。故选ABD。
考点二、生物体中的有机物
人体内最基本的有机物有糖类、蛋白质、脂肪等
(1)糖类:是人体所需能量的主要来源,是合成人体中许多重要化合物的原料。糖类由C、H、O元素组成。一些食物,如面包、面条、米饭等主要含有糖类物质,这些糖类物质在人体内水解后会生成葡萄糖。
(2)蛋白质:是构成生命体的基本物质,是细胞生长及修补组织的主要原料,占人体细胞干重的50%以上,可以说没有蛋白质就没有生命,是细胞结构里最复杂多变的一类大分子。相对分子质量很大,从几万到几千万。蛋白质灼烧时,有烧焦羽毛的气味,同时冒黑烟,而棉花纤维等非蛋白质类物质灼烧,有烧焦纸片的气味。
(3)脂肪:是生物体内贮藏能量的物质,随时供人体代谢的需要,由C、H、0三种元素组成。脂肪不溶于水,可溶于有机溶剂。
有机物的转化:食物中的有机物 消化、转化、贮存、转化 人体中的有机物
典例1:(2022九上·江北期末)2021年12月9日,航天员王亚平在太空授课时将半片泡腾片放入蓝色水球中,水球不断变大,里面出现大量气泡,但气泡并没有从水球中跑出来,让大家看得直呼神奇。看完后小宁对泡腾片起了浓厚的兴趣,他发现家中有一瓶维C泡腾片,仔细观察成分表发现其主要成分是维生素C(C6H8O6)、碳酸氢钠、柠檬酸(C6H8O7)。
(1)泡腾片中的维生素C(C6H8O6)属于   。(填“有机物”或“无机物”)
(2)泡腾片中的柠檬酸(C6H8O7)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   。
(3)小宁想通过实验确定泡腾片加入水中后溶液的酸碱性,他可以使用   。(填序号)
①pH试纸 ②紫色石蕊试液 ③无色酚酞
【答案】(1)有机物 (2)9:1 (3)①②
【解析】(1)根据含碳元素的化合物为有机物分析;
(2)根据元素质量比为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分析;
(3)根据pH试纸和石蕊可测定溶液的酸碱性分析。
【解答】(1) 维生素C是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有机物;
(2)柠檬酸(C6H8O7)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2×6):8=9:1;
(3)想通过实验确定泡腾片加入水中后溶液的酸碱性, 可利用pH试纸测定其酸碱度,或通过紫色石蕊试液测定其酸碱性,因酚酞在中性和酸性溶液中都不变色,所以不能用酚酞来验证;
变式1:(2023九上·安吉月考)《汉书》记载:交趾有甘蔗,榨取汁,曝数时成饴,入口消释,彼人谓之石蜜。“石蜜”主要的成分是(  )
A.糖类 B.蛋白质 C.维生素 D.油脂
【答案】A
【解析】根据人体六大营养素的知识,结合食物来源的知识判断。
【解答】根据题意,石蜜主要是从甘蔗里面提炼出来的蔗糖,故A正确,而B.C.D错误。
故选A
变式2:(2023九上·海曙期末)在学习了《重要的碱》 内容后,小科同学在实验室也尝试进行了“溶解鸡毛” 实验,他将鸡毛放在浓氢氧化钠溶液中,用酒精灯加热一段时间,发现鸡毛真的“溶解”了。关于此实验,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酒精燃烧是化学变化,鸡毛“溶解”的过程是物理变化
B.酒精、鸡毛的主要成分是有机物,氢氧化钠是无机物
C.加热时,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改变液体的内能
D.酒精的化学能通过燃烧转化成内能释放出来
【答案】A
【解析】(1)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本质区别:有无新物质生成;
(2)有机物即有机化合物。含碳化合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碳酸盐、金属碳化物等少数简单含碳化合物除外)或碳氢化合物及其衍生物的总称。
(3)做功改变物体内能的本质为能量的转化;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的本质为能量的转移;
(4)根据能量转化的知识判断。
【解答】A.酒精燃烧生成了新物质,是化学变化,鸡毛“溶解”的过程也生成了新物质,也是化学变化,故A错误符合题意;
B.酒精、鸡毛都含有碳元素,它们的的主要成分是有机物;氢氧化钠不含碳元素,是无机物,故B正确不合题意;
C.加热时,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改变液体的内能,故C正确不合题意;
D.酒精的化学能通过燃烧转化成内能释放出来,故D正确不合题意。
变式3:(2022九上·金华月考)蛋白质是人类所需六大基本营养紧之一,它是由多种氨基酸(如丙氨酸,其化学式为C3H7O2N)构成的极为复杂的化合物,成年人每天需摄取60—70g,处于生长发育期的青少年需要量更大。
(1)丙氨酸属于   (填“无机物”或“有机物”)。
(2)丙氨酸中C、N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   (填最简整数比)。
(3)17.8g丙氨酸中所含氮元素的质量是多少克
【答案】(1)有机物 (2)18:7
(3)17.8g丙氨酸中所含氮元素的质量是 17.8g×=2.8g.
【解析】(1)根据含碳元素化合物为有机物分析;
(2)根据元素质量比为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分析;
(3)根据元素质量为物质质量×元素质量分数分析。
【解答】(1) 丙氨酸属于有机物;
(2)丙氨酸中C、N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 (12×3):14=18:7;
(3)17.8g丙氨酸中所含氮元素的质量是 17.8g×=2.8g.
考点三、有机合成材料
有机合成材料的主要成分是用人工合成的方法制得的高分子化合物,三大合成材料:合成塑料、合成纤维和合成橡胶。
典例1:(2025九上·慈溪期末)有机合成材料的应用方便了人类的生活。下列用品主要由有机合成材料制成的是(  )
A.铁质炊具 B.塑料水杯 C.实木桌椅 D.纯棉T恤
【答案】B
【解析】常见的有机合成材料有: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等。
【解答】A、铁质炊具由金属材料制成,故A错误;
B、塑料水杯的主要材料是有机合成材料,故B正确;
CD、实木桌椅和纯棉T恤的主要是天然材料,不是合成材料,故CD错误。
故答案为:B。
变式1:(2023九上·余姚月考)下列属于天然有机高分子材料的是(  )
A.羊毛衫 B.塑料桶 C.尼龙绳 D.不锈钢尺子
【答案】A
【解析】根据天然有机高分子材料,首先是天然,且是高分子进行分析。
【解答】A.羊毛衫属于天然有机高分子材料,故A正确。
B.塑料桶属于合成有机高分子材料,故B错误。
C.尼龙绳为合成高分子化合物,属于合成有机高分子材料,故C错误。
D.不锈钢尺子是铁的合金,属于金属材料,故选项D错误。
故选A。
变式2:(2024九上·吴兴期中)“共享电瓶车”作为一种新的交通工具,方便市民出行,深受人们的喜爱。请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为共享电瓶车结构图,其中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   (填字母序号)。
(2)共享电瓶车上选用铝制螺母e,虽然铝的化学性质活泼但不易生锈,原因是   。
【答案】bc;铝在空气中易于氧气反应生成了致密的氧化铝保护膜,阻止进一步反应。
【解析】(1)有机合成材料包括塑料、合成纤维和合成橡胶;
(2)根据铝的化学性质来分析。
【解答】(1)有机合成材料包括塑料、合成纤维和合成橡胶,则bc属于有机合成材料;
(2)铝的化学性质很活泼,在空气中易与氧气反应生成了致密的氧化铝的保护膜,所以很耐锈蚀,故答案为:铝的化学性质很活泼,在空气中易与氧气反应生成了致密的氧化铝的保护膜。
变式3:(2025九上·鄞州期末)从2025年2月8日起,中国将禁止在面包、糕点等食品中使用脱氢乙酸钠作为食品添加剂。脱氢乙酸钠的化学式为C8H7NaO4,它是白色或近白色的结晶粉末,易溶于水、甘油、丙二醇,耐光、耐热性好,低毒,因此常用作防腐剂。但长期使用可能会影响肝肾和神经系统的健康,因此要科学使用食品添加剂。
(1)脱氢乙酸钠属于   (填“无机化合物”或“有机化合物”)。
(2)脱氢乙酸钠的物理性质有   (写出一条即可)。
(3)脱氢乙酸钠中C、H、O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   。
【答案】(1)有机化合物
(2)白色或近白色的结晶粉末,易溶于水、甘油、丙二醇
(3)96: 7: 64
【解析】(1)有机化合物:含碳化合物,除了碳的氧化物、碳酸盐、碳酸。
(2)常见的物理性质:颜色、状态、密度、溶解度、导电性、导热性等。
(3)质量比等于相对原子质量之比,当一个分子中原子个数不为是,注意要将相对原子质量乘以下角标。
【解答】(1)由脱氢乙酸钠的化学式可知,脱氢乙酸钠是含碳化合物,属于有机物。
(2)颜色、溶解度都属于物理性质,所以答案可以为:白色或近白色的结晶粉末,易溶于水、甘油、丙二醇。
(3)质量比为:。
1.(2022九上·瑞安期中)诺贝尔奖获得者屠呦呦研究的青蒿素属于有机物。青蒿素中一定含有的元素是(  )
A.C B.Ca C.Mg D.Fe
【答案】A
【解析】根据有机物是含碳元素的化合物分析。
【解答】 青蒿素属于有机物,则一定含有碳元素;
2.(2024九上·金华期末)工业上常用乙炔()和氧气燃烧产生的高温火焰来切割、焊接金属,其中乙炔属于(  )
A.酸 B.氧化物 C.盐 D.有机物
【答案】D
【解析】(1)酸是在水溶液中解离出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
(2)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有机物通常指含碳元素的化合物(除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碳酸、碳酸盐和碳酸氢盐等少数简单含碳化合物外)。
【解答】A、酸是电离时产生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因此乙炔不是酸,不合题意;
B、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有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因此乙炔不是氧化物,不合题意;
C、盐是由金属阳离子或铵根离子与酸根离子构成化合物,因此乙炔不属于盐,不合题意;
D、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是有机物,不含碳元素的是无机物。但是,少数含碳元素的化合物,如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碳酸和碳酸盐等具有无机物的特点,因此把它们看做无机物。乙炔是一种含碳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有机物,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3.(2022·浙江杭州·九年级期末)关于天然气的主要成分甲烷(CH4),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从分类上看:属于有机物 B.从变化上看:燃烧只生成一种物质
C.从性质上看:具有可燃性 D.从使用上看:点燃前要检验气体的纯度
【答案】B
【解析】A、甲烷为含碳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有机物,不符合题意;
B、甲烷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符合题意;
C、甲烷具有可燃性,不符合题意;
D、甲烷具有可燃性,与空气混合燃烧易发生爆炸,所以点燃前需先验纯,不符合题意。
4.(2023九上·柯桥)科学家利用精密的仪器把石墨拆成只有一个或几个原子层厚的“碳片”, 目前,这种“碳片”是世界上最薄的材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碳片是一种单质
B.碳片是由碳元素组成
C.碳片是一种有机物
D.碳片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的产物是 CO2
【答案】C
【解析】根据碳片是碳元素组成的单质及碳单质的化学性质分析。
【解答】碳片是碳元素组成的单质,在氧气中完全燃烧产生二氧化碳;
故选C。
5.(2025九上·海曙开学考)青山绿水就是金山银山,捡拾垃圾是有助于减少环境污染的一种简单方法。以下是小敏在江边捡拾的垃圾,不属于有机物的是
A.塑料瓶
B.泡沫饭盒
C.易拉罐
D.垃圾袋
【答案】C
【解析】有机物是含碳化合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碳酸、碳酸盐、碳酸氢盐、金属碳化物、氰化物、硫氰化物等氧化物除外)或碳氢化合物及其衍生物的总称。
【解答】塑料瓶、垃圾袋和泡沫饭盒都属于合成塑料,即属于有机合成材料,属于有机物,故ABD不合题意;
易拉罐属于金属材料,由金属单质构成或合金组成,不属于有机物,故C正确。故选C。
6.(2025九上·杭州期末)2023年世界环境日的主题为“减塑捡塑”,倡导减少使用、回收利用塑料制品。下列关于塑料制品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空矿泉水瓶属于可回收垃圾
B.空矿泉水瓶的材料属于有机合成材料
C.塑料袋可以用燃烧的方式处理,以减少白色污染
D.制作塑料袋的聚乙烯是一种有机物
【答案】C
【解析】有机物:含碳化合物,除了碳的氧化物、碳酸和碳酸盐。【解答】A 、空矿泉水瓶属于可回收垃圾,描述正确,故A不符合题意;
B 、空矿泉水瓶的材料通常是塑料,属于有机合成材料,描述正确,故B不符合题意;
C、塑料袋燃烧会产生有害气体,污染空气,不能用燃烧的方式处理来减少白色污染,描述不正确,故C符合题意;
D 、聚乙烯是含碳化合物,属于有机物,描述正确,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7.(2025九上·余姚期末)科学家最近开发出了一种捕获二氧化碳并将其转化为甲烷的创新方法,如图所示是该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镍催化剂在反应前后质量不变
B.反应物和生成物中都有有机物
C.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和原子个数均不变
D.参加反应的CO2和H2的分子个数比为1:4
【答案】B
【解析】有机物:含碳化合物,除了碳的氧化物、碳酸和碳酸盐。
【解答】A、镍是反应的催化剂,能加快反应的速度,但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保持不变,故A不符合题意;
B、反应物是二氧化碳和氢气,生成物是甲烷和水,反应物中没有有机物,故B符合题意;
C、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个数保持不变,故C不符合题意;
D、方程式为,可知参加反应的CO2和H2的分子个数比为1:4,故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
8.(2025九上·江北期末)奥司他韦(化学式为C16H28N2O4)对治疗甲流、乙流等病毒性流感有很好的功效,其性状为白色粉末,易溶于水。从物质的分类角度分析,奥司他韦属于   。(填“有机物”或“无机物”)奥司他韦中碳元素和氮元素的质量比为   。
【答案】有机物;48:7
【解析】(1)有机物是指含碳化合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碳酸、碳酸盐、碳酸氢盐、金属碳化物、氰化物、硫氰化物等氧化物除外)或碳氢化合物及其衍生物的总称。
(2)元素的质量之比等于相对原子质量与个数的乘积之比。
【解答】(1)根据化学式 C16H28N2O4 可知,奥司他韦是含碳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有机物;
(2)根据化学式 C16H28N2O4 可知奥司他韦中碳元素和氮元素质量比为(12×16):(14×2)=48:7。
9.(2024九上·杭州期中)如图“使用零碳甲醇燃料”作为绿色亚运主火炬燃料的生产示意图。甲醇()具有燃烧高效、排放清洁、可再生绿色属性等特点,常温常压下为液态。
(1)甲醇属于   (填“有机物”或“无机物”)。
(2)图中CO2和氢气在一定条件下生成甲醇和一种常见的液体,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答案】有机物;CO2+3H2CH3OH+H2O
【解析】(1)根据有机化合物是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简称有机物;无机化合物是不含碳元素的化合物;碳的氧化物、碳酸盐、碳酸等虽含碳元素,但其性质与无机物类似,因此把它们看作是无机物;进行分析解答。
(2)根据图中CO2和氢气在一定条件下生成甲醇和一种常见的液体,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1)甲醇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符合有机物的特点,属于有机物,故填有机物。
(2)二氧化碳和氢气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甲醇和一种常见的液体,即水,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写为:CO2+3H2CH3OH+H2O。
10.(2024九上·温州期中)2024年9月10日,华为以惊人的“三折叠”设计震撼了全球科技界。“三折叠”手机屏幕的主要材料是聚酰亚胺(PI)薄膜,其化学式为(C16H6O6N2)n。
(1)聚酰亚胺属于   (填“有机物”或“无机物”)。
(2)相较于传统的玻璃膜,PI薄膜的使用大大减轻了手机的质量,并使手机在反复折叠过程中仍保持屏幕的平整度,即使在高温环境和多次触压下也不易变形,延长使用寿命。下列P1薄膜的性质有利于实现其用途的是_________。(可多选)
A.密度较小 B.强柔韧性 C.低透光率 D.高耐热性
【答案】(1)有机物
(2)A;B;D
【解析】(1)根据有机物的定义进行分析。
(2)根据题干信息进行分析。
【解答】(1)有机物是指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碳的氧化物、碳酸、碳酸盐除外,聚酰亚胺是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有机物;
(2)相较于传统的玻璃膜,PI薄膜的使用大大减轻了手机的质量,并使手机在反复折叠过程中仍保持屏幕的平整度,即使在高温环境和多次触压下也不易变形,延长使用寿命。P1薄膜的性质有密度较小、强柔韧性、高透光率、高耐热性,故选ABD。
(1)有机物是指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碳的氧化物、碳酸、碳酸盐除外,聚酰亚胺是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有机物;
(2)相较于传统的玻璃膜,PI薄膜的使用大大减轻了手机的质量,并使手机在反复折叠过程中仍保持屏幕的平整度,即使在高温环境和多次触压下也不易变形,延长使用寿命。P1薄膜的性质有密度较小、强柔韧性、高透光率、高耐热性,故选ABD。
11.(2023九上·柯桥)传统中药[连花清瘟]在新冠肺炎疫情的控制和治疗中发挥了一定的作用,它由连翘.金银花.甘草等多味药材组成。甘草素是甘草中的主要成分,其化学式为C5H12O4。
(1)甘草素(C5H12O4)属于化合物中的   。
(2)甘草素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    。
【答案】(1)有机物(2)5:1
【解析】(1)根据含碳元素化合物为有机化合物分析;
(2)根据元素质量比为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分析。
【解答】(1)甘草素含有碳元素,属于有机化合物;
(2)甘草素中碳.氢元素质量比为(12×5):12=5:1;
故答案为:(1)有机物;(2)5:1.
12.(2024九上·温州期中)2020年,罕见的新冠病毒疫情爆发,各种消毒剂如酒精.二氧化氯.过氧乙酸等被广泛使用,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使用酒精消毒时,要注意安全,避免失火,酒精(C2H5OH)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
(2)二氧化氯(ClO2)具有强氧化性,可发生反应:6ClO2+16NH3==5R+6NH4Cl+12H2O,则R的化学式为   。
(3)过氧乙酸(CH3COOOH)中碳元素与氢元素的质量比为   。
【答案】(1)
(2)N2
(3)6∶1
【解析】质量守恒定律包括元素守恒,质量守恒,原子守恒。
【解答】(2)化学方程式左右两边原子守恒,左边有16个N,右边应为16个N,故为N2
(3)C:H=12×2:4=6:1。
13.(2021九上·温州期中)有机物是自然界物质中的一个大家族。
(1)下列是生活中常见的物质:①尿素[CO(NH2)2];②纯碱(Na2CO3);③酒精(C2H5OH);④葡萄糖(C6H12O6);⑤碳酸(H2CO3);⑥甲烷(CH4),属于有机物的是   。(填序号)
(2)一定质量的某有机化合物X与8克氧气恰好完全反应,生成8.8克二氧化碳和1.8克水,X中各元素的质量比为   。
【答案】(1)①③④⑥
(2)m(C)∶m(H)=12∶1
【解析】(1)根据有机物是含碳元素化合物,但碳酸钠等含碳元素的化合物不属于有机物分析;
(2)根据化学反应前后元素质量不变,结合化学式中元素质量为物质质量×元素质量分数分析。
【解答】(1) ①尿素[CO(NH2)2]、③酒精(C2H5OH)、④葡萄糖(C6H12O6)、⑥甲烷(CH4) 都属于有机物,②纯碱(Na2CO3)、⑤碳酸(H2CO3)属于无机物;
(2)一定质量的某有机化合物X与8克氧气恰好完全反应,生成8.8克二氧化碳和1.8克水 ,则X的质量为8.8+1.8-8=2.6g,二氧化碳中碳元素质量即为X中碳元素,为,水中氢元素质量即为X中氢元素,质量为=0.2g,则X中不含氧元素,碳、氢元素质量比为 m(C)∶m(H)=12∶1 ;
14.用如图所示实验验证甲烷燃烧的产物。
(1)甲烷燃烧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实验A的目的是验证   。
(3)实验B中向外拉注射器活塞,观察到的现象是   。
【答案】(1)
(2)验证甲烷燃烧有水生成
(3)广口瓶中长导管口处有气泡冒出,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解析】(1)根据化学反应的原理来分析;
(2)根据实验设计方法来分析;
(3)根据装置内的压强变化以及碱的化学性质来分析。
【解答】(1)在点燃的条件下,甲烷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故填:;
(2)干冷的烧杯内壁出现水雾,说明甲烷燃烧有水生成;
(3)实验B中向外拉注射器,瓶内压强减小,甲烷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进入B瓶,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白色沉淀和水,所以观察到广口瓶中长导管口处有气泡冒出,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15.(2021·绍兴)按我国政府要求2021年1月1日起餐饮行业已禁用不可降解的一次性塑料吸管,取而代之的是一些可降解的环保吸管,环保纸吸管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化学式为(C6H10O5)n,而原来塑料吸管的主要成分是聚丙烯,化学式为(C3H6)n。
(1)纤维素是一种________(选填“有机物”或“无机物”)。
(2)纤维素分子中,氢、氧原子的个数比为 ________ 。
(3)计算32.4克纤维素中所含碳元素质量与多少克聚丙烯中所含碳元素质量相同
【答案】(1)有机物 (2)2:1
(3)32.4克纤维素中所含碳元素质量:32.4克×(72n/162n)=14.4克
含碳元素质量相同的聚丙烯为:14.4克/(36n/42n)=16.8克
【解析】(1) 纤维素是一种有机物;
(2)由化学式可知, 纤维素分子中,氢、氧原子的个数比为10:5=2:1;
16.(2021九下·绍兴月考)实验室用燃烧法测定某种氨基酸(CxHyOzNm)的分子构成。取Wg该种氨基酸放在纯氧中充分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水和氮气。按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每步均充分反应。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开始时,首先通入一段时间的氧气,其理由是________。
(2)以上装置中需要加热的仪器有A和D两处,操作时应先点燃________处的酒精灯。
(3)实验测得B、C装置分别增重4.5克和8.8克,则该物质化学式中x、y之比为________。
(4)将B和C装置互换,则测得的氢元素的含量会________(选填“偏大”、“偏小”“不变”)。
【答案】(1)排尽装置内的空气避免对实验的干扰
(2)D (3)2:5 (4)偏大
【解析】(1)该实验是通过测定生成的水、二氧化碳的量得出化学式的,而空气中含有这些成分,所以需要先通一段时间的氧气,排尽装置内的空气避免对实验的干扰;
(2)装置内充满了氧气,开始实验后装置的氧气受热膨胀会进入E中,影响实验,所以先加热D,利用受热的铜来吸收氧气;
(3)浓硫酸可以吸收水,NaOH溶液可以吸收二氧化碳,所以产生的水是4.5g,二氧化碳是8.8g;;;;
(4)当BC互换后,气体通过NaOH溶液后,会带出一部分额外的水,导致水的质量偏大,则测量的氢元素质量也会偏大;
17.由于大量使用一次性塑料方便袋造成的“白色污染”,已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某化学研究小组的同学欲对某种塑料袋的组成进行分析探究(资料显示该塑料只含C、H两种元素),他们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使该塑料试样在纯氧中燃烧,观察实验现象,分析有关数据,推算元素含量。
(1)仪器E中的现象________。仪器E中所发生的反应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2)仪器B的作用是________。
(3)若仪器C的玻璃管中放入的塑料试样质量为Wg,塑料试样充分燃烧后,若仪器D增重ag,则Wg该塑料试样中含氢元素的质量为________g(计算结果可为分数形式)。
(4)若装置中没有连接仪器B,将使该塑料试样中氢元素的质量测算结果________(填“偏小”“偏大”或“无影响”中之一)。
(5)碱石灰的成分是氢氧化钠和氧化钙,则装置连接正确时F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
【答案】(1)澄清石灰水变浑浊;CO2+Ca(OH)2=CaCO3↓+H2O
(2)吸收水蒸气,干燥从A发生装置中出来的氧气
(3)
(4)偏大
(5)防止空气中的CO2进入E装置
【解析】(1)装置E中装的是澄清石灰水,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反应的原理是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水和碳酸钙沉淀,据此书写化学反应方程式。
(2)在生成氧气的同时,水蒸气也会随氧气被带出,B装置作用是除去水蒸气,以获得纯净的氧气。
(3)仪器D增加的质量是塑料燃烧生成的水的质量,在利用化学式求出氢元素的质量。
(4)若装置中没有连接仪器B,测得的生成水的质量会偏大。
(5)F装置中装有碱石灰,碱石灰能够吸收水和二氧化碳。
【解答】(1)装置E中装的是澄清石灰水,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通入E中的气体是塑料碎屑燃烧所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所以仪器E中的现象是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反应的原理是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水和碳酸钙沉淀,化学反应方程式为:CO2+Ca(OH)2=CaCO3↓+H2O。
(2)在生成氧气的同时,水蒸气也会随氧气被带出,装置B中装的是浓硫酸,它起的作用是吸收水蒸气,干燥从A发生装置中出来的氧气。
(3)塑料试样充分燃烧后,装置D装的是浓硫酸,故D装置增加ag的质量就是Wg该塑料试样燃烧生成的水的质量。据质量守恒定律,水中氢元素即塑料样品中的氢元素,所以Wg该塑料试样中含氢元素的质量。
(4)若装置中没有连接仪器B,从而使实验测得D中的水的质量大于塑料样品燃烧生成的水,故将使该塑料试样中氢元素的质量测算结果偏大。
(5)F装置中装有碱石灰,碱石灰能够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从而有效防止空气中的CO2从右侧进入氢氧化钙溶液,减小实验误差大。
思维导图
典例分析
举一反三
典例分析
举一反三
典例分析
举一反三
课后巩固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