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南2024版】二上第六课 《记下动人的故事》核心素养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岭南2024版】二上第六课 《记下动人的故事》核心素养教学设计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2.2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岭南版
科目 美术
更新时间 2025-10-10 09:03:2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记下动人的故事》教学设计
课题 《记下动人的故事》 单元 第二单元 学科 美术 年级 二年级
教材分析 二年级学生处于形象思维向初步逻辑思维过渡阶段,对“故事”具有天然兴趣,能清晰复述简单情节,但难以准确提炼故事中的关键信息(如核心人物、关键动作、场景道具)。此前通过《相亲相爱一家人》等课程,已掌握线条、色彩的基础运用,以及人物外形特征的表现方法,但“用美术语言串联故事”的能力仍薄弱,易出现“画面元素零散、情节不清晰”的问题。
学习目标与核心素养 1.艺术表现:能观察并识别教材中“记故事”作品的核心元素,理解“画面元素与故事内容”的对应关系。2.创意实践:结合生活经验,为故事画面添加独特的细节,或选择非绘画形式表现故事。3.审美感知:能辨别“情节清晰、色彩贴合情绪”的故事画面,说出喜欢某幅作品的原因。4.文化理解:感受“用美术记录故事”是传统与现代共有的表达形式,理解“动人故事”中蕴含的感恩、互助等美好品质。
学情分析 生活中有丰富的故事体验(如亲子阅读、校园生活、家庭事件),且第一单元《谢谢你》的感恩主题已让学生对“帮助、关爱、分享”等动人场景有情感共鸣,但缺乏“用美术记录这些场景”的意识,需通过教学搭建“故事”与“美术表现”的联结。
重点 引导学生提炼动人故事中的关键情节(人物、动作、场景),运用线条、色彩等美术元素将情节转化为具体画面,确保故事内容清晰可辨。
难点 帮助学生通过人物动态、表情或场景道具传递故事情感(如用弯曲的线条表现“安慰”,用暖色调表现“温暖”),避免画面仅呈现“人物堆砌”而无情节关联。
材料准备 教材,PPT课件,多媒体教学设备。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你的身边每天都会发生感人的故事(观看视频)家人之间、朋友之间师生之间,每天都有感人的故事发生。今天和老师一起来记录这一刻! 学生思考并回答问题 从学生熟悉的生活谈起,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兴趣,有利于下面的学习。
讲授新课 我们先来看看:摄影师眼中的感动瞬间家人之间、朋友之间、师生之间活动一做一做:用图画的形式表现一个传统美德故事你听过哪些“传统美德”的故事呢?观看视频《陆绩怀橘》和《子路负米》我们试着画一画《孔融让梨》动手试一试:示范步骤1.画出角色轮廓,涂上颜色并沿边剪出2.将人物粘贴在纸板上,添加故事情节3.增加其他角色4.完成活动二试一试:用图画日记的方式,记录生活中的友爱瞬间画一画友爱瞬间(观看视频和图片)活动三玩一玩:以文具为道具,演绎一个有关爱的故事并分享给小伙伴。学生作品 学生思考并回答问题学生思考并回答问题 通过图片和视频激活学生生活经验,自然衔接教材中的故事范例,让学生初步感知“美术可以记录故事”,同时紧扣第一单元“感恩”主线,激发情感共鸣与学习兴趣。借助教材色彩与线条案例,引导学生理解“美术元素能传递情感”,突破教学难点,为“画面有温度”的创作提供方法支持。
课堂练习 制作一幅感人的故事或拍小段故事 学生完成课堂练习 巩固所学知识
课堂小结 我能用图画表现友爱的故事 学生总结概括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总结概括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板书
课外拓展/课外阅读内容 地震时感人的故事 学生观看视频 引导学生热爱本民族的文化,弘扬民族自豪感,同时也明白肩负的传承民族文化的使命。
特色资源分析和技术手段说明
教学反思 次教学以趣味情境导入,激发学生兴趣,借助多样活动让学生参与创作与表演。但在版画教学中,部分学生剪刻精细度欠佳,后续需加强个别指导:情景表演时,少数学生仍放不开,要多创设轻松氛围鼓励表达。整体来看,学生能理解感恩主题并尝试艺术表达,后续需优化细节,让教学更贴合学生需求,提升课堂效果。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精品试卷·第2页(共2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