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八年级上册 第二单元 3给身边的人画像 教学设计
课题 给身边的人画像 单元 第二单元 学科 美术 年级 八年级
教材分析 《百人百态》是桂美版八年级美术教材中承接 “肖像画创作” 的关键课,实现 “单一创作” 到 “系统展示” 的延伸。课程以 “筹备‘百人百态’肖像画展,展现人物多样性” 为核心,引导学生赏析校园肖像画展、专业人物画展等案例,学习画展策划(主题确定、场地选择、作品筛选)、空间布局(分区、动线设计)、宣传设计(手册、海报、电子推广)、细节优化(标签卡、灯光、绿植)及互动引导(留言墙、创作者分享)等方法。通过小组合作实践,理解画展作为艺术传播与情感交流的载体,对比不同画展的呈现差异,培养策划、合作与审美能力,体会 “艺术创作 — 展示 — 交流” 的完整价值,深化对 “艺术源于生活、服务生活” 的认知。
2022新课标要求 1、能欣赏不同主题画展(如 “百人百态” 肖像画展、专业人物画展)的布局、宣传设计特色,掌握画展策划(主题确定、场地选择、作品筛选、宣传制作)的核心流程,初步形成对艺术展示视觉语言的敏感度,学会从画展细节(如动线、标签卡、互动环节)中感知策划者对 “人物多样性” 的呈现意图。2、通过对比不同画展的呈现方式(如校园画展的简洁布局与专业美术馆画展的精细设计),理解画展策划与受众(学生、专业观众)、主题(“百人百态”“经典肖像”)的关联,深化 “艺术展示服务于内容传播” 的认知,增强对艺术实践完整性(创作 — 展示)的关注。3、能够参与小组合作筹备小型 “百人百态” 画展,从 “策划合理性”“宣传有效性”“布展美观度” 三个维度评述筹备成果,理解艺术创作与展示的紧密关联,形成系统的艺术实践意识,认识到画展在艺术传播、情感交流与社群互动中的现实价值。
学习目标与核心素养 1. 通过赏析 “百人百态” 相关画展案例(校园肖像画展、专业人物画展),观察画展的主题呈现、空间布局(分区、动线)、宣传设计(手册、海报),掌握画展策划的核心要素(主题、场地、作品、宣传、布展),感受不同布展风格(线性动线、环形动线)传递的视觉体验,提升对艺术展示形式美与功能美的感知能力。(审美感知)2. 能以小组为单位,结合主题聚焦法、空间规划法,筛选班级肖像画作品(5-8 幅),设计并制作 “百人百态” 画展宣传手册(折页或单张),尝试规划展厅动线与作品摆放位置,运用新媒体(如班级群分享宣传)辅助推广,提升艺术策划与创意实践能力。(艺术表现 创意实践)3. 理解画展是肖像画创作价值的延伸,通过分析 “百人百态” 画展中对不同年龄、职业人物的展示,体会艺术展示对 “人物多样性” 的呈现与尊重,增强对身边人、对生活的关注,形成 “艺术创作 — 展示 — 交流” 的完整文化认知,理解画展在艺术传播与社群互动中的意义。(文化理解)
学情分析 八年级学生已完成肖像画创作学习,具备一定的绘画基础与审美能力,对身边同学、老师的肖像作品有天然的情感共鸣,这为 “百人百态” 画展筹备提供了丰富的作品素材与情感基础。他们在班级活动中积累过简单的策划经验(如班会布置、小型活动宣传),但在画展的系统策划(如主题聚焦、动线设计)、宣传手册的信息整合与视觉设计、小组合作中的分工协调(如谁负责筛选作品、谁设计宣传)等方面仍存在不足。多数学生对 “展示自己的创作成果” 有较强兴趣,但部分学生可能因缺乏策划经验、担心 “做得不好” 而缺乏自信。教学中需通过具象的画展案例示范、分步的实践任务(从筛选作品到设计宣传)、明确的小组分工指导,帮助学生突破策划难点,激发参与热情,在合作筹备中建立艺术展示的自信。
重点 能够掌握画展策划的核心流程(确定主题、筛选作品、设计宣传、规划布展),学会制作简单的 “百人百态” 画展宣传手册。
难点 能够将 “百人百态” 的主题、肖像作品特色与空间布局、宣传设计有机结合,确保画展的整体性与吸引力。
材料准备 教学材料、举例艺术作品、绘画工具、辅助材料等。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情景导入观看视频。撷取生活中的每一个精彩瞬间,把美好展现出来。让我们举办一个以“百人百态为主题的肖像画展,学会设计制作宣传手册,吸引更多的人前来观赏我们的作品。 观看视频,了解成都广汇美术馆的画展。 发挥学生的能动性,初步激发学生对画展的学习兴趣,引入课题内容。
讲授新课 知识链接筹备 “百人百态” 画展,可依以下要点优1.主题聚焦法:围绕 “百人百态” 选不同年龄、职业作品,如医生、环卫工人、老人肖像,凸显 “百态”,让观众直观感受人物多样性。2.空间规划法 :按 “校园 / 市井百态” 或绘画形式分区,入口挂大幅作品,小幅集中陈列,优化动线,提升观展流畅度。3.宣传适配法 :面向师生家长,折页印代表作品与画展信息,学校贴海报附精选作品缩略图,吸引关注。4.细节优化法:作品下挂说明卡标人物与创作者,装框高度适配观众视线,展厅加绿植,提升质感与共鸣。5.互动引导法:设留言墙让观众写观展感受,固定时段邀创作者分享创作故事,增强参与感与记忆点。一、探索与发现问:一个好的画展,能使人们获得视觉的愉悦和美的陶冶。你参观过什么画展 令你印象深刻的是哪一个 (出示图片)活动一讲述画展的特点,以及观展给你带来的感受和体会。想一想问:你参观过什么画展 令你印象深刻的是哪一个 答:我参观过 “中国古代人物画展”,印象极为深刻。展厅里,从魏晋的飘逸传神,到唐宋的工笔精细,再到明清的写意生动,不同时期的人物画佳作依次陈列。尤其是一幅宋代仕女图,人物神态温婉,衣纹线条流畅灵动,色彩雅致,让我深深沉醉于古代绘画的艺术魅力中。问:画展都有什么特点,画展会给你带来什么感觉和体会呢 答:画展作品丰富多样,涵盖不同风格与创作手法,布置精心且空间布局颇具巧思,艺术氛围十分浓厚。置身其中,视觉满是愉悦,能真切感受到创作者借作品传递的思想与情感,既提升了审美能力,心灵也似被艺术滋养,仿佛与艺术展开深度对话,收获满满又倍感惬意。小知识画展中,艺术家常借透视法在平面画作里营造三维空间感。常用线性透视(依近大远小、灭点原理)与空气透视(远物显模糊),这是理解画作空间营造逻辑、感受其艺术感染力的关键要点。二、认知与理解画展是指绘画展览,通过将美术作品布置好,让人们参观欣赏,了解创作者在某一阶段取得的艺术创作成果。(出示图片)画展策划要素:策划确定画展的主题选定场地,确定时间收集展览作品,进行作品的装框及摆放布置展厅,设计空问布局小知识画展动线设计是关键认知要点,合理的环形、线性等动线,可有序引导观众观展,助力其完整感受作品的逻辑与氛围,有效提升观展的整体体验。展览宣传手册通过图片、图表、文字等形式,将展览的时间、内容、地点等信息传达给大众,起到宣传推广的作用。它可以是装订精美的样本,也可以是独立的折页或单张宣传页。(出示图片)小知识展览宣传手册除传达基本信息,还可融入作品风格、创作理念等内容增强吸引力;如今也常结合新媒体,推出电子手册,借助网络更广泛传播,与线下手册形成互补,进一步扩大展览影响力。说一说问:是否了解画展策划的流程,并能根据画展特点选择适合的宣传方式。了解画展策划流程,清楚从确定主题、选定场地与时间,到收集装裱作品、布置展厅等步骤;也能结合画展主题、受众等特点,选择宣传手册、社交媒体、线下海报等适配的宣传方式。三、实践与体验画展策划与布置过程(出示照片)1. 确定画展的主题,收集并选出符合主题的作品。2.制作宣传手册。3. 将作品装框,然后挂到墙上并调整位置,注意作品要平整。4. 布展完成。活动二小组合作,筛选西家的肖像画以及同学们创作的肖像画,举办一个主题为“百人百态”的展览。四、分享与评述问:邀请你的好朋友一起来参观肖像画展,说说彼此印象最深的一幅作品,并说出理由。我与好友同观肖像画展,离场后聊起印象最深的作品。我难忘一幅老者油画,厚重油彩勾勒的皱纹藏着岁月,神态从容满是故事感;好友偏爱少女水彩,透明水色里的笑靥鲜活,满是青春明媚。想一想思考探究:除了设计宣传手册,还能用什么方式对画展进行宣传,让更多的人知道呢 五、单元评价1.能通过赏析不同时期中外画家的肖像作品,了解肖像艺术发展史及一些美术流派的特点。2.能用多种绘画形式,通过想象、重组、构思,给身边的人创作富有创意的肖像画作品。3.能和同学一起合作,筹备一场肖像画展。 学习知识链接。开展探索与发现。完成活动一。回答思考题。学习小知识。开展认知与理解。学习小知识。学习小知识。回答问题。开展实践与体验完成活动二。进行思考探究。进行单元测评。 拓展知识面。初步引导学生了解画展。引导学生进行回答问题,了解画展的特点及其作用引导学生进行思考,理解画展的内在含义。了解透视法在平面中的应用。赏析画展,对其进行理解,了解画展的策划要素,引导学生了解画展的进程。学习了解画展的动线设计。了解电子宣传手册的优点加深学生对知识的运用。深一步了解画展的策划与布置过程培养学生动手能力,设计一次画展。培养学生动手能力,自主动手画一幅画。通过单元测评了解学生本单元的学习情况
课堂练习 家庭肖像记录任务:用文字或手机拍摄(可简单绘画)记录家中一位长辈的 “肖像”,标注其外貌特点与背后的生活故事,下次课分享。 完成课堂练习。 巩固本节课所学知识内容。
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百人百态’画展的筹备核心 —— 从主题确定、作品筛选,到宣传设计、空间规划,还通过小组合作完成了子主题策划、作品筛选和宣传折页设计。大家在过程中学会了结合主题选作品,设计吸引同学的宣传,体会到画展筹备需要细致和合作。后续我们可以继续完善布展方案,让画展真正落地。” 进行课堂小结。 对本节课内容进行总结概括。
板书 百人百态探索与发现认知与理解实践与体验分享与评述单元测评 观看板书。 强调教学重点内容。
课外拓展/课外阅读内容 1、校园画展 “简易导览设计”小组合作画手绘导览图,标注展区(如 “校园人物”“社区人物”),安排同学做讲解员,现场分享作品背后故事,帮观众理解 “百人百态”,提升观展体验,让展览更有序、有温度。2、布展灯光设计技巧用轨道灯、射灯突出肖像画色彩质感,依作品风格选冷 / 暖光(暖光烘托古典温馨,冷光强化现代先锋感),营造契合画展视觉氛围,提升作品表现力。3、新媒体宣传途径除宣传手册,可在抖音发作品创作、布展花絮等短视频;公众号推画展预告、艺术家专访,介绍画展主题亮点;还能用朋友圈广告定向推送给周边艺术爱好者,扩大传播。4、观众互动环节设计设置 “肖像猜人物” 游戏,融合经典与现代肖像让观众竞猜;搭建 “观展留言墙” 邀观众写感受;开展 “现场速写肖像” 活动,艺术家为观众快速创作小像,让观众从 “看展者” 变 “参与者”,提升趣味性。 进行课外知识拓展。 拓宽学生知识面。
特色资源分析和技术手段说明 本课充分利用高清画展案例图片(校园画展、专业美术馆画展)、动态动线设计演示视频,直观展示画展策划的核心环节(分区、动线、宣传)。通过对比校园画展与专业画展的差异,构建 “基础筹备 — 专业呈现” 的学习梯度,避免学生因 “难度过高” 失去兴趣。借助宣传手册样本(实物)、展厅布局示意图(纸质)辅助教学,同时融入手机拍摄、班级群分享等新媒体手段,贴合学生生活习惯,激发创作与宣传热情,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艺术展示空间,培养系统的艺术实践素养。
教学反思 优点:本节课以 “筹备校园画展” 为核心任务,贴合学生生活,小组合作实践有效调动了学习积极性;通过 “案例观察 — 知识讲解 — 动手设计” 的流程,层层递进突破重点,学生基本掌握了画展策划流程与宣传设计方法;展示与评述环节促进了学生间的交流,帮助完善方案,增强了成就感。缺点:对小组合作中 “分工不均” 的情况指导不够及时(部分小组只有 1-2 人主导);对 “布展实操”(如作品装框、悬挂高度)的演示不足,学生对细节理解较浅;少数小组的宣传折页信息布局混乱,需更多模板参考。 进行教学反思总结。 明确本课教学过程的缺陷,进行教学过程的改善。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