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3 智慧就在我们手中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逐步养成观察、思考、探究的习惯,学会采用多种途径获取知识的能力。
2、教给学生在动手、探究、实践中发现问题、在与人交流的过程中研究问题.
3、教给学生“学”、“做”、“思”相结合的学习方法,以“学”指导“做”、在“做”中“学”。
2学情分析
“讲给我听,我会忘记;做给我看,我会记得;让我亲做,我会懂得”。这句美国谚语充分说明了动手制作的重要性。这是我国学生的一项薄弱环节,学生们虽然热情很高,但动手能力有待提高,这是我今后要努力的方向。同时鼓励同学们学习爱迪生百折不挠的科学探究精神,鼓励大家想爱迪生一样搞小发明,造福人类!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3重点难点
培养学生运用已有知识解决生活中发现的实际问题的能力,在解决问题过程中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使学生从中感悟到学习知识的目的也是为了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
4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教学活动
同学们,听说过发明大王爱迪生的故事么?(出示:爱迪生图片)讲述爱迪生发明灯丝失败一千多次的故事,当有人嘲笑他失败过一千多次,他说:不,是我成功的验证了一千多种材料不适合做灯丝!鼓励大家学习爱迪生的百折不挠的科学探究精神。21教育网
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3.智慧在我们手中,学习制作雨具的改进过程。
活动2【讲授】讲授新课
二、教授新课
1、各小组按照探究方案,认真做好准备工作,列出制作材料表。
同学们在进行专题研究活动前,我提醒学生按照探究方案把所需材料绘制成表,做好活动的准备工作。我开设一简单的“材料超市”,为学生开展活动提供帮助。
2、小组成员分工合作,共同制作。
专题研究活动注意事项:强调小组成员分工合作,我把能力不同的学生搭配分组、合作分工。
发明与制作活动我放在兴趣课课堂上以讨论和解决制作过程中遇到的难题为主。以此来实现课堂教学向课外延伸的目的。
3、在制作过程中,正确地选择非常重要。21cnjy.com
在引导学生选择材料过程中,我既考虑到学生的安全、材料的适当用途和可获得性,又要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切身体验到合理使用资源的重要性。常见的材料可以分为天然材料和人造材料。例如反光漆、荧光粉、塑料、玻璃等都是人造材料,木条、竹竿等都是天然材料。它们有些可以再造,有些不可以再造,因此,我尽量避免浪费。提醒学生不要轻易破坏雨伞或雨衣,可以先在碎布或者废报纸上尝试制作。
4、在制作过程中,把遇到的困难及时记录下来,小组共同讨论,运用学过的知识解决问题。
活动3【作业】布置作业
1、结合本课进行的改进制作活动,课下学着制作一项小发明,一项小制作。
2、就上述小制作写一份制作记录或者科学观察日志。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