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新版地理考点梳理+分层精练】2.1地球和地球仪(原卷版+解答版+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中图新版地理考点梳理+分层精练】2.1地球和地球仪(原卷版+解答版+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0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中图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5-10-11 08:29:52

文档简介

/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试卷 | 地理学科
【中图新版地理考点梳理+分层精练】
2.1地球和地球仪
知识梳理+基础过关+能力提升+地理素养
第2章 地球和地图
第一节 地球和地球仪
第1课时 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地球的模型——地球仪
考点梳理
能证明地球是球体的部分实例。
1.站得高,看得远。如果地球是平的,且没东西阻挡,那无论站得多高,看
得都是一样远。
2.在海边看到帆船从远方驶来,总是先看到桅杆,后看到船体。
3.发生月偏食时,地球挡住一部分日光,使地球的影子投射在月球上,使我 们看见了地球的球体形状。
4.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
5.地球卫星照片。
地球大小的基本数据。 地球是非正球体, 这个事实人皆知;
六三七一是半径, 五点一亿表面积;
要知赤道有多长, 坐地日行八万里。
1.认识过程。
2.地球的形状:是一个两极稍_扁_、赤道略_鼓_的球体。
3.地球的大小。
4.地球仪的构成。
知识点一 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航空航天)2024年5月28日,神舟十八号航天员叶光富、李聪、 李广苏密切协同,圆满完成首次出舱活动。下图示意神舟十八号航天 员李广苏在空间站组合体舱外作业的画面。据此完成1~3题。
1.航天员出舱,在太空中可以看到地球上的( B )
①地轴 ②陆地 ③海洋 ④经线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2. 图片只展示了地球的部分面貌。如果想知道地球的大小,可以通过 以下哪个数据推测( D )
A. 海洋平均深度 B. 地球距日远近
C. 地表山脉海拔 D. 地球平均半径
3.从“盖天说”到“月食时月面出现的地球影子形状”再到环球航行、卫 星拍摄的地球照片。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依次经历了( B )
A. 实地考察→直觉推断→观察证实
B. 直觉推断→ 实地考察→观察证实
C. 观察证实→直觉推断→ 实地考察
D. 实地考察→观察证实→直觉推断
知识点二 地球的模型——地球仪
下图示意某校地理小组拍摄的月食现 象全过程图。读图,完成4~5题。
4.据图中月面上的阴影,可推测出( A )
A. 地球是一个巨大的球体
B. 地球天圆地方
C. 地球表面积约为5.1万平方千米
D. 地球平均半径约为6 371千米
5.地理小组的同学想利用自己制作的地球仪设计实验演示此次天文现 象。下列作品中,可用的是( C )
麦哲伦船队的船员们回到西班牙后,得到的许多礼物中就有一件 是地球仪。在地球仪上写着这样一句话——“你首先拥抱了我!”读麦 哲伦环球航行路线图,完成6~7题。
6.“你首先拥抱了我”是指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 C )
A. 经过了地球的每个角落 B. 证实海水往低处流淌
C. 首次证实地球是一个球体 D. 证实地球是运动的
7.(跨学科·语文)下列诗句中能体现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所证实的观 点的是( A )
A.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B. 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C.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D.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地理实践力)下图显示了制 作地球仪的步骤和过程,仔细观察, 完成8~9题。
8. 图②中,倾斜的铁丝要与水平面成 多少度的角( C )
A. 90 ° B. 45 ° C. 66.5 ° D. 60 °
9. 图③中,把球用倾斜的铁丝穿起来,倾斜的铁丝两头, 即a和b处,用胶布 裹几圈固定。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D )
A. a处是南极
B. b处是北极
C. 铁丝是按照真实地球上的地轴缩小而成的
D. 地球上并不存在地轴
图中“蓝色弹珠”是1972年12月7日由阿波罗17号 太空宇航员拍摄的照片。据此完成10~11题。
10.人类首次证明地球是球体的事件是( C )
A. 人造地球卫星的发射和使用
B. 郑和下西洋
C. 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
D. 人类登上月球
11.在中学生科普交流会上,小强对这颗“蓝色弹珠”的描述,你认为有 误的是( D )
A. 它的平均半径大约6 371千米 B. 它的表面积约5.1亿平方千米
C. 它最南的点称为南极 D. 它上面清晰可见赤道
12.在地理课上,老师讲解了地球的宇宙环境及地球的形状,小明同学 提出了两个问题。
问题一:为什么在地球上看到的太阳和月球差不多大?
问题二:为什么通过生活中的现象——从远处驶来的帆船,总是先看 到桅杆后看到船身,就能知道地球是一个球体?
老师针对小明同学的问题,先是给予了肯定和表扬,接着现场带领同 学们做了两个简单的观察、对比实验。
材料 月球的半径是1 738千米,太阳的半径是696 300千米。
(1)在实验一中,小圆纸片代表_月球_(填“太阳”或“月球”),要想 从圆纸筒里看到的大圆纸片变小,需要向圆纸筒方向_远离_(填“靠近” 或“远离”)。
(2)根据实验一现象,请你解释为什么在地球上看太阳和月球差不多大?
[答案] 太阳与地球之间的距离比地球与月球间的距离远。
(3)在实验二中,铅笔在篮球上由远到近移动时(铅笔尖朝下),会 先看到_铅笔尾_(填“铅笔尾”或“铅笔尖”)。铅笔在木板上移动时,
所看到的铅笔长度_不会_(填“会”或“不会”)发生变化。
(4)通过实验二的对比分析,铅笔在_篮球_(填“篮球”或“木板”)上 运动的原理能解释从远处驶来的帆船,总是先看到桅杆后看到船身的 现象。这就能证明地球是一个球体。
(5)在现实生活中,还有哪些现象和实验二反映的内容一致?
[答案] 登高望远;月食;等等。
第2章 地球和地图
第一节 地球和地球仪
第2课时 纬线和纬度 经线和经度 经纬网
考点梳理
纬线长度的变化和纬度的变化不一致。
赤道是最长的纬线,纬线长度从赤道向两极逐渐变短,到南、北两 极缩为一个点。从赤道到南、北两极纬度越来越大,南极和北极的纬 度最大,为90 °S和90 °N。
沿同一条经线或纬线前进,只要方向不变,沿纬线能回到原点, 但沿经线不能。
东、西半球判断。
小于20 ° 的都在东半球,大于160 ° 的都在西半球,在20 °和 160 °之间的东经在东半球,西经在西半球。
1.经线和经度。
2.纬线和纬度。
3.人们将23.5 °N纬线称为_北回归线_,将23.5 °S纬线称为_南回归线_, 将66.5 °N纬线称为_北极圈_,将66.5 °S纬线称为_南极圈_。
4.南、北半球分界线:_赤道_。
5.东、西半球分界线:_20 °_W_与 160 °_E_组成的经线圈。
6.人们根据_太阳热量_在地球表面的分布状况,把地球表面划分为五 带。南、北回归线之间为_热_带;北回归线和北极圈之间为_北温_带, 南回归线和南极圈之间为_南温_带;北极圈以北为_北寒_带,南极圈 以南为_南寒_带。
7.在地球仪上,经线和纬线相互垂直交织,形成_经纬网_。任何地点 (除南、北极点外)在经纬网中都有对应的_经度值_和_纬度值_。用 经纬网定位的方法简便、准确,广泛应用于军事、_航海_、_航空_和 气象观测等许多领域。
知识点一 纬线和纬度
读纬线和纬度示意图,完成1~3题。
第1~3题图
1.纬线长度变化规律为( C )
A. 赤道最短
B. 南北两极最长
C. 由赤道向两极逐渐缩短
D. 赤道向两极所有纬线等长
2.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C )
A. 北纬用“S”表示,南纬用“N”表示
B. 两条相邻纬线间隔为1 °
C. 纬线的起始线为赤道
D. 最大的纬度是180 °
3.小明想在地球仪上添加纬线,理论上他可以画出( C )
A. 2条 B. 180条 C. 无数条 D. 90条
知识点二 经线和经度
上完地理课后,小明和小静准备再次观察地球仪,总结地球仪上 经线和经度的特点。读图,完成4~5题。
4.小明发现地球仪上( D )
A. 共有4条经线
B. 同一经线上的点是正东正西关系
C. 0 °经线全部穿过海洋
D. 每条经线的长度都是相等的
第4~5题图
5.小静发现有一条经线无论是往东还是往西,经线度数都会变小,这 条经线是( D )
A. 0 ° B. 90 °E C. 20 °W D. 180 °
知识点三 经纬网
一艘邮轮由①地出发,经过②地和③地,到 达④地。读下图,完成6~7题。
6. 邮轮出发地①的经纬度位置是( A )
A. (10 °N ,130 °E) B. (30 °S ,150 °E)
C. (10 °S ,130 °W) D. (30 °N ,150 °E)
7. 邮轮经过的四个地点中,位于东、西半球分界线上的是( C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跨学科·语文)《战国策·魏策四》中季梁说:“今者臣来,见人 于大行,方北面而持其驾,告臣曰:‘我欲之楚。’臣曰:‘君之楚,将 奚为北面?’ 曰:‘吾马良。’……而离楚愈远耳。”一人想前往南方的楚 国,却乘马车向北方行驶。据此完成8~9题。
8.从地理角度分析,此人“欲之楚”“方北面而持其驾”无法到达是因为
( B )
A. 未经过最短的本初子午线 B. 向北最终只能到达北极点
C. 向北最终可以到达南极点 D. 只能在低纬度行驶
9.有人说若某人“欲往东,方西面而持其驾” ,是否可行,原因是什么
( A )
A. 可行,纬线是圆圈 B. 不可行,纬线指示南北
C. 可行,纬线是半圆 D. 不可行,经线指示东西
(航空工程)2024年11月4日,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东风 着陆场成功着陆。下图示意我国四大卫星发射中心及东风着陆场位置。 读图,完成10~11题。
10.东风着陆场经纬度大致是( A )
A. (41 °N ,100 °E)
B. (41 °N ,100 °W)
C. (41 °S ,100 °E)
D. (41 °S ,100 °W)
11.香港的经纬度大致为(22°N,114°E),由此判断酒泉卫星发射基地位于香港的( C )
A. 东南方向 B. 西南方向 C. 西北方向 D. 东北方向
下图是某同学绘制的经纬网简图。据此,完成12~13题。
12.观察角度相同的两图是( B )
A. 甲和乙
B. 甲和丁
C. 乙和丙
D. 丙和丁
13.对图中信息的表述,正确的是( A )
①甲图有3条经线 ②乙图有最长纬线圈
③丙图标有北极点 ④丁图有赤道全貌
A. ①和② B. ①和④ C. ②和③ D. ③和④
读某区域经纬网图,完成14~15题。
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A. ④点所在纬线最长
B. ①点位于②点的东南方
C. ⑤点位于西半球
D. ③点位于本初子午线上
15.一架飞机从②点沿虚线方向飞往⑤点,其飞行方向是( A )
A. 先东南,再东北 B. 先东北,再东南
C. 先西南,再西北 D. 先西北,再西南
16. 中国海军三大舰队在西太平洋海域举行代号为 “机动-5号”的远海实兵对抗演习。如图示意“机动 -5号”演习区。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①线表示_经线_(填“经线”或“纬 线”),它的形状是半圆弧,指示_南北_方向。
(2)图中②线表示_纬线_(填“经线”或“纬 线”),它指示_东西_方向。
(3)蓝军B军舰在雷达上发现红军A军舰,此时A军舰的经度是 129_ °E__,纬度是 21_°N_。若B军舰要快速靠近A军舰,应该往_东北_方 向前进。
(4)中国海军演习的区域位于太平洋的_低_(填“高”“中”或“低”)纬 度地区。
(5)与A地所在经线共同组成经线圈的另一条经线的经度是_51 °_W_。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试卷 | 地理学科
【中图新版地理考点梳理+分层精练】
2.1地球和地球仪
知识梳理+基础过关+能力提升+地理素养
第2章 地球和地图
第一节 地球和地球仪
第1课时 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地球的模型——地球仪
考点梳理
能证明地球是球体的部分实例。
1.站得高,看得远。如果地球是平的,且没东西阻挡,那无论站得多高,看
得都是一样远。
2.在海边看到帆船从远方驶来,总是先看到桅杆,后看到船体。
3.发生月偏食时,地球挡住一部分日光,使地球的影子投射在月球上,使我 们看见了地球的球体形状。
4.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
5.地球卫星照片。
地球大小的基本数据。 地球是非正球体, 这个事实人皆知;
六三七一是半径, 五点一亿表面积;
要知赤道有多长, 坐地日行八万里。
1.认识过程。
2.地球的形状:是一个两极稍_扁_、赤道略_鼓_的球体。
3.地球的大小。
4.地球仪的构成。
知识点一 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航空航天)2024年5月28日,神舟十八号航天员叶光富、李聪、 李广苏密切协同,圆满完成首次出舱活动。下图示意神舟十八号航天 员李广苏在空间站组合体舱外作业的画面。据此完成1~3题。
1.航天员出舱,在太空中可以看到地球上的( B )
①地轴 ②陆地 ③海洋 ④经线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2. 图片只展示了地球的部分面貌。如果想知道地球的大小,可以通过 以下哪个数据推测( D )
A. 海洋平均深度 B. 地球距日远近
C. 地表山脉海拔 D. 地球平均半径
3.从“盖天说”到“月食时月面出现的地球影子形状”再到环球航行、卫 星拍摄的地球照片。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依次经历了( B )
A. 实地考察→直觉推断→观察证实
B. 直觉推断→ 实地考察→观察证实
C. 观察证实→直觉推断→ 实地考察
D. 实地考察→观察证实→直觉推断
知识点二 地球的模型——地球仪
下图示意某校地理小组拍摄的月食现 象全过程图。读图,完成4~5题。
4.据图中月面上的阴影,可推测出( A )
A. 地球是一个巨大的球体
B. 地球天圆地方
C. 地球表面积约为5.1万平方千米
D. 地球平均半径约为6 371千米
5.地理小组的同学想利用自己制作的地球仪设计实验演示此次天文现 象。下列作品中,可用的是( C )
麦哲伦船队的船员们回到西班牙后,得到的许多礼物中就有一件 是地球仪。在地球仪上写着这样一句话——“你首先拥抱了我!”读麦 哲伦环球航行路线图,完成6~7题。
6.“你首先拥抱了我”是指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 C )
A. 经过了地球的每个角落 B. 证实海水往低处流淌
C. 首次证实地球是一个球体 D. 证实地球是运动的
7.(跨学科·语文)下列诗句中能体现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所证实的观 点的是( A )
A.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B. 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C.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D.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地理实践力)下图显示了制 作地球仪的步骤和过程,仔细观察, 完成8~9题。
8. 图②中,倾斜的铁丝要与水平面成 多少度的角( C )
A. 90 ° B. 45 ° C. 66.5 ° D. 60 °
9. 图③中,把球用倾斜的铁丝穿起来,倾斜的铁丝两头, 即a和b处,用胶布 裹几圈固定。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D )
A. a处是南极
B. b处是北极
C. 铁丝是按照真实地球上的地轴缩小而成的
D. 地球上并不存在地轴
图中“蓝色弹珠”是1972年12月7日由阿波罗17号 太空宇航员拍摄的照片。据此完成10~11题。
10.人类首次证明地球是球体的事件是( C )
A. 人造地球卫星的发射和使用
B. 郑和下西洋
C. 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
D. 人类登上月球
11.在中学生科普交流会上,小强对这颗“蓝色弹珠”的描述,你认为有 误的是( D )
A. 它的平均半径大约6 371千米 B. 它的表面积约5.1亿平方千米
C. 它最南的点称为南极 D. 它上面清晰可见赤道
12.在地理课上,老师讲解了地球的宇宙环境及地球的形状,小明同学 提出了两个问题。
问题一:为什么在地球上看到的太阳和月球差不多大?
问题二:为什么通过生活中的现象——从远处驶来的帆船,总是先看 到桅杆后看到船身,就能知道地球是一个球体?
老师针对小明同学的问题,先是给予了肯定和表扬,接着现场带领同 学们做了两个简单的观察、对比实验。
材料 月球的半径是1 738千米,太阳的半径是696 300千米。
(1)在实验一中,小圆纸片代表_月球_(填“太阳”或“月球”),要想 从圆纸筒里看到的大圆纸片变小,需要向圆纸筒方向_远离_(填“靠近” 或“远离”)。
(2)根据实验一现象,请你解释为什么在地球上看太阳和月球差不多大?
[答案] 太阳与地球之间的距离比地球与月球间的距离远。
(3)在实验二中,铅笔在篮球上由远到近移动时(铅笔尖朝下),会 先看到_铅笔尾_(填“铅笔尾”或“铅笔尖”)。铅笔在木板上移动时,
所看到的铅笔长度_不会_(填“会”或“不会”)发生变化。
(4)通过实验二的对比分析,铅笔在_篮球_(填“篮球”或“木板”)上 运动的原理能解释从远处驶来的帆船,总是先看到桅杆后看到船身的 现象。这就能证明地球是一个球体。
(5)在现实生活中,还有哪些现象和实验二反映的内容一致?
[答案] 登高望远;月食;等等。
第2章 地球和地图
第一节 地球和地球仪
第2课时 纬线和纬度 经线和经度 经纬网
考点梳理
纬线长度的变化和纬度的变化不一致。
赤道是最长的纬线,纬线长度从赤道向两极逐渐变短,到南、北两 极缩为一个点。从赤道到南、北两极纬度越来越大,南极和北极的纬 度最大,为90 °S和90 °N。
沿同一条经线或纬线前进,只要方向不变,沿纬线能回到原点, 但沿经线不能。
东、西半球判断。
小于20 ° 的都在东半球,大于160 ° 的都在西半球,在20 °和 160 °之间的东经在东半球,西经在西半球。
1.经线和经度。
2.纬线和纬度。
3.人们将23.5 °N纬线称为_北回归线_,将23.5 °S纬线称为_南回归线_, 将66.5 °N纬线称为_北极圈_,将66.5 °S纬线称为_南极圈_。
4.南、北半球分界线:_赤道_。
5.东、西半球分界线:_20 °_W_与 160 °_E_组成的经线圈。
6.人们根据_太阳热量_在地球表面的分布状况,把地球表面划分为五 带。南、北回归线之间为_热_带;北回归线和北极圈之间为_北温_带, 南回归线和南极圈之间为_南温_带;北极圈以北为_北寒_带,南极圈 以南为_南寒_带。
7.在地球仪上,经线和纬线相互垂直交织,形成_经纬网_。任何地点 (除南、北极点外)在经纬网中都有对应的_经度值_和_纬度值_。用 经纬网定位的方法简便、准确,广泛应用于军事、_航海_、_航空_和 气象观测等许多领域。
知识点一 纬线和纬度
读纬线和纬度示意图,完成1~3题。
第1~3题图
1.纬线长度变化规律为( C )
A. 赤道最短
B. 南北两极最长
C. 由赤道向两极逐渐缩短
D. 赤道向两极所有纬线等长
2.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C )
A. 北纬用“S”表示,南纬用“N”表示
B. 两条相邻纬线间隔为1 °
C. 纬线的起始线为赤道
D. 最大的纬度是180 °
3.小明想在地球仪上添加纬线,理论上他可以画出( C )
A. 2条 B. 180条 C. 无数条 D. 90条
知识点二 经线和经度
上完地理课后,小明和小静准备再次观察地球仪,总结地球仪上 经线和经度的特点。读图,完成4~5题。
4.小明发现地球仪上( D )
A. 共有4条经线
B. 同一经线上的点是正东正西关系
C. 0 °经线全部穿过海洋
D. 每条经线的长度都是相等的
第4~5题图
5.小静发现有一条经线无论是往东还是往西,经线度数都会变小,这 条经线是( D )
A. 0 ° B. 90 °E C. 20 °W D. 180 °
知识点三 经纬网
一艘邮轮由①地出发,经过②地和③地,到 达④地。读下图,完成6~7题。
6. 邮轮出发地①的经纬度位置是( A )
A. (10 °N ,130 °E) B. (30 °S ,150 °E)
C. (10 °S ,130 °W) D. (30 °N ,150 °E)
7. 邮轮经过的四个地点中,位于东、西半球分界线上的是( C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跨学科·语文)《战国策·魏策四》中季梁说:“今者臣来,见人 于大行,方北面而持其驾,告臣曰:‘我欲之楚。’臣曰:‘君之楚,将 奚为北面?’ 曰:‘吾马良。’……而离楚愈远耳。”一人想前往南方的楚 国,却乘马车向北方行驶。据此完成8~9题。
8.从地理角度分析,此人“欲之楚”“方北面而持其驾”无法到达是因为
( B )
A. 未经过最短的本初子午线 B. 向北最终只能到达北极点
C. 向北最终可以到达南极点 D. 只能在低纬度行驶
9.有人说若某人“欲往东,方西面而持其驾” ,是否可行,原因是什么
( A )
A. 可行,纬线是圆圈 B. 不可行,纬线指示南北
C. 可行,纬线是半圆 D. 不可行,经线指示东西
(航空工程)2024年11月4日,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东风 着陆场成功着陆。下图示意我国四大卫星发射中心及东风着陆场位置。 读图,完成10~11题。
10.东风着陆场经纬度大致是( A )
A. (41 °N ,100 °E)
B. (41 °N ,100 °W)
C. (41 °S ,100 °E)
D. (41 °S ,100 °W)
11.香港的经纬度大致为(22°N,114°E),由此判断酒泉卫星发射基地位于香港的( C )
A. 东南方向 B. 西南方向 C. 西北方向 D. 东北方向
下图是某同学绘制的经纬网简图。据此,完成12~13题。
12.观察角度相同的两图是( B )
A. 甲和乙
B. 甲和丁
C. 乙和丙
D. 丙和丁
13.对图中信息的表述,正确的是( A )
①甲图有3条经线 ②乙图有最长纬线圈
③丙图标有北极点 ④丁图有赤道全貌
A. ①和② B. ①和④ C. ②和③ D. ③和④
读某区域经纬网图,完成14~15题。
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A. ④点所在纬线最长
B. ①点位于②点的东南方
C. ⑤点位于西半球
D. ③点位于本初子午线上
15.一架飞机从②点沿虚线方向飞往⑤点,其飞行方向是( A )
A. 先东南,再东北 B. 先东北,再东南
C. 先西南,再西北 D. 先西北,再西南
16. 中国海军三大舰队在西太平洋海域举行代号为 “机动-5号”的远海实兵对抗演习。如图示意“机动 -5号”演习区。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①线表示_经线_(填“经线”或“纬 线”),它的形状是半圆弧,指示_南北_方向。
(2)图中②线表示_纬线_(填“经线”或“纬 线”),它指示_东西_方向。
(3)蓝军B军舰在雷达上发现红军A军舰,此时A军舰的经度是 129_ °E__,纬度是 21_°N_。若B军舰要快速靠近A军舰,应该往_东北_方 向前进。
(4)中国海军演习的区域位于太平洋的_低_(填“高”“中”或“低”)纬 度地区。
(5)与A地所在经线共同组成经线圈的另一条经线的经度是_51 °_W_。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53张PPT)
中图版七上地理 考点梳理+分层精练
第2章 地球和地图
知识梳理+基础过关+能力提升
第一节 地球和地球仪
第2章 地球和地图
第一节 地球和地球仪
第1课时 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地球的模型——地球仪
考点梳理
能证明地球是球体的部分实例。
1.站得高,看得远。如果地球是平的,且没东西阻挡,那无论站得多高,看
得都是一样远。
2.在海边看到帆船从远方驶来,总是先看到桅杆,后看到船体。
3.发生月偏食时,地球挡住一部分日光,使地球的影子投射在月球上,使我
们看见了地球的球体形状。
4.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
5.地球卫星照片。
地球大小的基本数据。
地球是非正球体,
这个事实人皆知;
六三七一是半径,
五点一亿表面积;
要知赤道有多长,
坐地日行八万里。
1.认识过程。
2.地球的形状:是一个两极稍____、赤道略____的球体。
3.地球的大小。


4.地球仪的构成。
知识点一 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航空航天)2024年5月28日,神舟十八号航天员叶光富、李聪、
李广苏密切协同,圆满完成首次出舱活动。下图示意神舟十八号航天
员李广苏在空间站组合体舱外作业的画面。据此完成1~3题。
1.航天员出舱,在太空中可以看到地球上的( )
B
①地轴 ②陆地 ③海洋 ④经线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2.图片只展示了地球的部分面貌。如果想知道地球的大小,可以通过
以下哪个数据推测( )
D
A. 海洋平均深度 B. 地球距日远近
C. 地表山脉海拔 D. 地球平均半径
3.从“盖天说”到“月食时月面出现的地球影子形状”再到环球航行、卫
星拍摄的地球照片。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依次经历了( )
B
A. 实地考察→直觉推断→观察证实
B. 直觉推断→实地考察→观察证实
C. 观察证实→直觉推断→实地考察
D. 实地考察→观察证实→直觉推断
知识点二 地球的模型——地球仪
下图示意某校地理小组拍摄的月食现
象全过程图。读图,完成4~5题。
4.据图中月面上的阴影,可推测出( )
A. 地球是一个巨大的球体
B. 地球天圆地方
C. 地球表面积约为5.1万平方千米
D. 地球平均半径约为6 371千米
A
5.地理小组的同学想利用自己制作的地球仪设计实验演示此次天文现
象。下列作品中,可用的是( )
C
A. B. C. D.
麦哲伦船队的船员们回到西班牙后,得到的许多礼物中就有一件
是地球仪。在地球仪上写着这样一句话——“你首先拥抱了我!”读麦
哲伦环球航行路线图,完成6~7题。
6.“你首先拥抱了我”是指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 )
C
A. 经过了地球的每个角落 B. 证实海水往低处流淌
C. 首次证实地球是一个球体 D. 证实地球是运动的
7.(跨学科·语文)下列诗句中能体现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所证实的观
点的是( )
A
A.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B. 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C.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D.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地理实践力)下图显示了制
作地球仪的步骤和过程,仔细观察,
完成8~9题。
8.图②中,倾斜的铁丝要与水平面成
多少度的角( )
C
A. 90° B. 45° C. 66.5° D. 60°
9.图③中,把球用倾斜的铁丝穿起来,倾斜的铁丝两头,即a和b处,用胶布
裹几圈固定。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D
A. a处是南极
B. b处是北极
C. 铁丝是按照真实地球上的地轴缩小而成的
D. 地球上并不存在地轴
图中“蓝色弹珠”是1972年12月7日由阿波罗17号
太空宇航员拍摄的照片。据此完成10~11题。
10.人类首次证明地球是球体的事件是( )
A. 人造地球卫星的发射和使用
B. 郑和下西洋
C. 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
D. 人类登上月球
C
11.在中学生科普交流会上,小强对这颗“蓝色弹珠”的描述,你认为有
误的是( )
D
A. 它的平均半径大约6 371千米 B. 它的表面积约5.1亿平方千米
C. 它最南的点称为南极 D. 它上面清晰可见赤道
12.在地理课上,老师讲解了地球的宇宙环境及地球的形状,小明同学
提出了两个问题。
问题一:为什么在地球上看到的太阳和月球差不多大?
问题二:为什么通过生活中的现象——从远处驶来的帆船,总是先看
到桅杆后看到船身,就能知道地球是一个球体?
老师针对小明同学的问题,先是给予了肯定和表扬,接着现场带领同
学们做了两个简单的观察、对比实验。
材料 月球的半径是1 738千米,太阳的半径是696 300千米。
(1)在实验一中,小圆纸片代表______(填“太阳”或“月球”),要想
从圆纸筒里看到的大圆纸片变小,需要向圆纸筒方向______(填“靠近”
或“远离”)。
月球
远离
(2)根据实验一现象,请你解释为什么在地球上看太阳和月球差不多大?
[答案] 太阳与地球之间的距离比地球与月球间的距离远。
(3)在实验二中,铅笔在篮球上由远到近移动时(铅笔尖朝下),会
先看到________(填“铅笔尾”或“铅笔尖”)。铅笔在木板上移动时,
所看到的铅笔长度______(填“会”或“不会”)发生变化。
铅笔尾
不会
(4)通过实验二的对比分析,铅笔在______(填“篮球”或“木板”)上
运动的原理能解释从远处驶来的帆船,总是先看到桅杆后看到船身的
现象。这就能证明地球是一个球体。
篮球
(5)在现实生活中,还有哪些现象和实验二反映的内容一致?
[答案] 登高望远;月食;等等。
第2章 地球和地图
第一节 地球和地球仪
第2课时 纬线和纬度 经线和经度 经纬网
考点梳理
纬线长度的变化和纬度的变化不一致。
赤道是最长的纬线,纬线长度从赤道向两极逐渐变短,到南、北两
极缩为一个点。从赤道到南、北两极纬度越来越大,南极和北极的纬
度最大,为90°S和90°N。
沿同一条经线或纬线前进,只要方向不变,沿纬线能回到原点,
但沿经线不能。
东、西半球判断。
小于20°的都在东半球,大于160°的都在西半球,在20°和
160°之间的东经在东半球,西经在西半球。
1.经线和经度。
2.纬线和纬度。
3.人们将23.5°N纬线称为__________,将23.5°S纬线称为__________,
将66.5°N纬线称为________,将66.5°S纬线称为________。
4.南、北半球分界线:______。
5.东、西半球分界线:________与________组成的经线圈。
6.人们根据__________在地球表面的分布状况,把地球表面划分为五
带。南、北回归线之间为____带;北回归线和北极圈之间为______带,
南回归线和南极圈之间为______带;北极圈以北为______带,南极圈
以南为______带。
北回归线
南回归线
北极圈
南极圈
赤道
20°W
160°E
太阳热量

北温
南温
北寒
南寒
7.在地球仪上,经线和纬线相互垂直交织,形成________。任何地点
(除南、北极点外)在经纬网中都有对应的________和________。用
经纬网定位的方法简便、准确,广泛应用于军事、______、______和
气象观测等许多领域。
经纬网
经度值
纬度值
航海
航空
知识点一 纬线和纬度
读纬线和纬度示意图,完成1~3题。
第1~3题图
1.纬线长度变化规律为( )
A. 赤道最短
B. 南北两极最长
C. 由赤道向两极逐渐缩短
D. 赤道向两极所有纬线等长
C
2.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C
A. 北纬用“S”表示,南纬用“N”表示
B. 两条相邻纬线间隔为1°
C. 纬线的起始线为赤道
D. 最大的纬度是180°
3.小明想在地球仪上添加纬线,理论上他可以画出( )
C
A. 2条 B. 180条 C. 无数条 D. 90条
知识点二 经线和经度
上完地理课后,小明和小静准备再次观察地球仪,总结地球仪上
经线和经度的特点。读图,完成4~5题。
第4~5题图
4.小明发现地球仪上( )
A. 共有4条经线
B. 同一经线上的点是正东正西关系
C. 0°经线全部穿过海洋
D. 每条经线的长度都是相等的
D
5.小静发现有一条经线无论是往东还是往西,经线度数都会变小,这
条经线是( )
A. 0° B. 90°E C. 20°W D. 180°
D
知识点三 经纬网
一艘邮轮由①地出发,经过②地和③地,到
达④地。读下图,完成6~7题。
6.邮轮出发地①的经纬度位置是( )
A. (10°N,130°E) B. (30°S,150°E)
C. (10°S,130°W) D. (30°N,150°E)
A
7.邮轮经过的四个地点中,位于东、西半球分界线上的是( )
C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跨学科·语文)《战国策·魏策四》中季梁说:“今者臣来,见人
于大行,方北面而持其驾,告臣曰:‘我欲之楚。’臣曰:‘君之楚,将
奚为北面?’曰:‘吾马良。’……而离楚愈远耳。”一人想前往南方的楚
国,却乘马车向北方行驶。据此完成8~9题。
8.从地理角度分析,此人“欲之楚”“方北面而持其驾”无法到达是因为
( )
A. 未经过最短的本初子午线 B. 向北最终只能到达北极点
C. 向北最终可以到达南极点 D. 只能在低纬度行驶
B
9.有人说若某人“欲往东,方西面而持其驾”,是否可行,原因是什么
( )
A
A. 可行,纬线是圆圈 B. 不可行,纬线指示南北
C. 可行,纬线是半圆 D. 不可行,经线指示东西
(航空工程)2024年11月4日,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东风
着陆场成功着陆。下图示意我国四大卫星发射中心及东风着陆场位置。
读图,完成10~11题。
10.东风着陆场经纬度大致是( )
A. (41°N,100°E)
B. (41°N,100°W)
C. (41°S,100°E)
D. (41°S,100°W)
A
11.香港的经纬度大致为(22°N,114°E),由此判断酒泉卫星发射
基地位于香港的( )
A. 东南方向 B. 西南方向 C. 西北方向 D. 东北方向
C
下图是某同学绘制的经纬网简图。据此,完成12~13题。
12.观察角度相同的两图是( )
A. 甲和乙
B. 甲和丁
C. 乙和丙
D. 丙和丁
B
13.对图中信息的表述,正确的是( )
A
①甲图有3条经线 ②乙图有最长纬线圈
③丙图标有北极点 ④丁图有赤道全貌
A. ①和② B. ①和④ C. ②和③ D. ③和④
读某区域经纬网图,完成14~15题。
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④点所在纬线最长
B. ①点位于②点的东南方
C. ⑤点位于西半球
D. ③点位于本初子午线上
D
15.一架飞机从②点沿虚线方向飞往⑤点,其飞行方向是( )
A
A. 先东南,再东北 B. 先东北,再东南
C. 先西南,再西北 D. 先西北,再西南
16.中国海军三大舰队在西太平洋海域举行代号为
“机动-5号”的远海实兵对抗演习。如图示意“机动
-5号”演习区。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①线表示______(填“经线”或“纬
线”),它的形状是半圆弧,指示______方向。
经线
南北
(2)图中②线表示______(填“经线”或“纬
线”),它指示______方向。
纬线
东西
(3)蓝军B军舰在雷达上发现红军A军舰,此时A军舰的经度是_____
_____,纬度是_______。若B军舰要快速靠近A军舰,应该往______方
向前进。
129°E
21°N
东北
(4)中国海军演习的区域位于太平洋的____(填“高”“中”或“低”)纬
度地区。
(5)与A地所在经线共同组成经线圈的另一条经线的经度是________。

51°W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