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8张PPT)
康有为
梁启超
资产阶级维新派
戊戌变法
失败
知识回顾:康有为、梁启超代表那个阶级派别,领导了什么运动,结果怎样?有何启示?
资产阶级改良道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行不通的;
资产阶级革命派
追梦赤子
第8课 中国同盟会
--- 辛亥革命--资产阶级共和梦
一、孙中山早年的革命活动
天津
檀香山
广州
东京
事件
地点
澳门广州
1894年
1894年11月
1895年
1892年
1905年
行医
上书李鸿章
成立兴中会
发动广州起义
成
立
同
盟
会
提
出
三
民
主
义
自主学习:阅读教材46--48页,时间轴梳理孙中山的早期革命活动。
1892年,他从香港西医书院毕业后,在澳门、广州一带行医,但中国日趋衰弱的现实认识到,“医术救人,所济有限”,“医国”比“医人”更重要。从此他走上了探索救国救民真理的道路。
孙中山的早期思想转变
一、孙中山早年的革命活动
“医人”到“医国”
1894年曾上书李鸿章要求变法,遭到拒绝。他认识到只有推翻清政府的专制统治,才能拯救中国。从此走上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道路。
从改良到革命
思考:阅读材料,分析孙中山早期两次思想发生了怎样的转变?
以革命手段
推翻清政府
2.成立兴中会
1、时间:
2、地点:
3、宗旨:
4、口号:
5、性质:
夏威夷的檀香山
1894年
驱除鞑虏,恢复中国,创立合众政府。
振兴中华
近代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
兴中会会员秘密宣誓的地方
一、孙中山早年的革命活动
满清统治者
反封建的进步意义
“鞑虏”指什么?
3.领导广州起义
时间:
地点:
人物:
结果:
1895年
广州
孙中山、陆皓东等会党人员
起义消息泄露,起义失败
一、孙中山早年的革命活动
中国有史以来,为共和革命而牺牲第一人。
——孙中山
陆皓东
今事虽不成,此心甚慰,但一我可杀,而继我而起者,不可尽杀!
——陆皓东
史坚如被捕牺牲。
张云被清政府刺客刺杀。
郑士良暴毙,疑被清政府下毒杀害。
孙中山等人被通缉,流亡海外。
面对战友们的陆续牺牲,如果你是当时的孙中山,你将如何选择?
1896.12
1897.7
1898.3
1899.3-7
常住大英博物馆潜心研读书籍,探求救国真理
赴加拿大,在华侨中进行革命活动
在日本东京进行革命活动
往返于日本的东京、长崎、横滨等地,宣传革命
吾志所向,一往无前,愈挫愈奋,再接再厉! ——孙中山
背景:进入20世纪,《辛丑条约》签订后,清政府沦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国内革命情绪日趋高涨。
1. 同盟会成立的背景
二、同盟会与三民主义
2. 同盟会成立的条件
《革命军》
章炳麟
《驳康有为论革命书》
邹容
《革命军》
陈天华
《猛回头》《警世钟》
问题:这些著作主要宣传了哪些思想?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推翻清政府的统治;建立民主共和制度
①思想条件:资产阶级革命思想得到迅速传播
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孙中山的革命主张逐渐得到其他革命党人的认同,加上他革命的发起人,是革命者们共同尊崇的人,成为了革命党公认的革命领袖。
分布各地的革命团体
②组织条件:革命团体纷纷成立。
③领导条件:孙中山成为公认革命领袖。
2. 同盟会成立的条件
分布相对比较分散
缺乏统一的领导、力量涣散、凝聚力不足、没有统一的革命纲领…
同盟会成员合照
目 的
时间、地点
组织基础
领导者
纲领
刊物
性质
影响
3. 同盟会成立
1905年8月,日本东京
兴中会、华兴会、光复会等革命团体的成员
孙中山
为了集中革命力量,建立统一的革命组织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民报》
中国第一个全国规模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革命政党:有统一的革命纲领、统一的组织领导、公认的领袖,是由众多团体联合组建起来的。
使全国资产阶级革命派有了一个统一的领导和明确的奋斗目标,大大推动了全国革命运动的发展。
中国同盟会会徽
中国同盟会纲领
中国同盟会机关报
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将同盟会的政治纲领阐发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合称为三民主义。
驱除鞑虏 恢复中华
创立民国
平均地权
民族
民权
民生
推翻清王朝的统治,反对民族压迫.
推翻君主专制政体,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消灭封建土地制度为发展资本主义开辟道路。
民族革命(前提)
政治革命
(核心)
社会革命
(补充和发展)
三民主义的内涵
核心
三民主义成为孙中山领导资产阶级革命的指导思想
起义名称 时间 领导人 结果/影响
萍浏醴起义
安庆、
绍兴起义
广州黄花岗起义
1906年
刘道一、蔡绍南
失败。同盟会成立后领导的第一次武装起义。同盟会声望大振。
1907年
徐锡麟、秋瑾
1910年
孙中山、黄兴、赵声(“黄花岗七十二烈士”)
失败。
意义:革命党人不屈不挠的精神和视死如归的英雄气盖,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斗志。
失败。
三、革命志士的奋斗
自主学习:阅读教材49--50页,完成下列表格。
材料一:同盟会领导的多次起义,由于群众基础薄弱,又往往采取突然袭击的单纯军事冒险方式,所以最后都失败了。但是,每次起义都使清王朝的统治受到了打击。革命党人那种以满腔热血为革命奋不顾身的崇高精神,振奋了全国人民的反抗意志,激起更多的投身于反清斗争。—白寿彝《中国通史》
结合材料分析上述起义为何均以失败而告终?(失败原因)
●缺乏充分的群众基础
●发动条件不成熟(武器装备、革命军队等)
●领导不力等
材料研读: 是役也,碧血横飞,浩气四塞,草木为之含悲,风云因而变色,全国久蛰之人心,乃大兴奋,怨愤所积,如怒涛排壑,不可遏抑,不半载而武昌之大革命以成,则斯役之价值,直可惊天地、注鬼神,与武昌革命之役并寿。
一孙中山《<黃花岗烈士事略>序》
根据材料分析黄花岗起义的历史意义?
起义虽然失败了,但是促进了民主革命浪潮的进一步高涨,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清朝统治,为武昌起义的到来准备了条件。
广州黄花岗起义
自主学习
知识拓展
【家国情怀】革命党人身上哪些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刘道一
22岁就义
徐锡麟
35岁就义
秋瑾
32岁就义
热爱祖国、忧国忧民、百折不挠、勇于为理想献身……
中国同盟会
成立团体:
志士奋斗:
革命政党:
兴中会(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
同盟会
成立:
机关报:
指导思想:
1905.日本东京
《民报》
三民主义
民主革命先行者
萍浏醴起义、安庆起义、广西起义、黄花岗起义
课堂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