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秋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素养提优卷B(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5年秋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素养提优卷B(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33.8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10-10 02:39:3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5年秋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素养提优卷B
素养提升与创新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成绩:
一、读语段,按要求完成练习。(11分)
只剩下最后一颗shǒu liú dàn( )了,五位壮士般然以石头为武器继续战斗。石头如bóo zi( )一样带着中国人民的仇恨向rì kòu( )头上砸去,敌人纷纷坠落shān jiàn( )。最后,他们áng shōu tǐng xiōng
( ),yǔ diào( )激昂地喊着“中国共产党万岁”,纵身跳下山谷。那壮烈的场景让人rè xuè fèi téng( )。五位壮士向世人 :中华民族是一个永不qū( )服的民族!
1.根据拼音在括号里写出相应的字词。(8分)
2.在语段中的横线处填写一个用“宣”字组成的词语。(1分)
3.读了语段,我不由得想起曹植说的“ , ”两句诗。(2分)
二、选择题。(填序号)(10分)
1.“悬崖绝壁”的“绝”与下列词语中的“绝”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绝处逢生 B.络绎不绝 C.悲痛欲绝 D.绝无此意
2.依次填人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
①妈妈双手捧着儿子的大学录取通知书 了一遍又一遍,爱不释手。②爬上了七峰山的山顶,我向四周 ,真是“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啊!③三十万人一齐脱帽肃立,一齐抬起头、 这鲜红的国旗。④他坐在那里 着窗外。
A.瞻仰 凝视 眺望 端详 B.端详 凝视 瞻仰 眺望
C.端详 眺望 瞻仰 凝视 D.凝视 端详 瞻仰 眺望
3.下列句子中,没有运用比喻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
A.羊群走到哪里,都像是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
B.副班长葛振林打一枪就大吼一声,好像细小的枪口喷不完他的满腔怒火
C.天安门广场已经成了人的海洋,红旗翻动,像海上的波浪
D.雨中的桃林,幽静得像是仙境
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起初是全场肃静,只听见炮声和乐曲声,只听见国旗和其他许多旗帜飘拂的
声音
B.那里的风景美极了,花朵是那么芬芳,草地是那么柔软
C.生命是初生的无知,生命是少年的纯真,生命是青年的朝气
D.夜晚天地间一片漆黑,只看见远处的渔火,只看见天空中的星星
5.下列关于场面描写的语段中,不属于“点”的细致刻画的句子是( )。
①到了上午,菜市场的人越来越多了,摩肩接踵。 ②那边的男子熟练地从大鱼缸里抓出一条草鱼,熟练地从口袋里掏出钱,提着鱼走了。③左边的那位女士,目不转晴地盯着小摊上的黄瓜,看看哪些更新鲜。④一个白发苍苍的老奶奶手提着大包小包的菜,笑呵呵地冲着摊主说要回家给好久没来的孙女做饭。
A.① B.② C.③ D.④
三、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I0分)
1.起初是全场肃静,只听见炮声和乐曲声,只听见国旗和其他许多旗帜飘拂的声音。(照样子,把句子补充完整)(3分)
,只听见 ,只听见 。
2.照样子,把下面的句子写完整。(2分)
例:长征是什么 在魏巍的笔下,长征是地球的红飘带。在毛泽东的笔下,长征是宣言书,是宣传队,是播种机。
在我的笔下,长征
3.用修改符号修改下面的语段。(1个错标点符号,2个错别字,2处语病)(5分)
初夏,我们在老师的代领下去郊外摘草莓。同学们有的题着盒子,有的挎着篮子,有的拎着袋子—大家争先恐后你争我抢地忙开了。不一会儿,盒子、篮子和袋子都装得满满的了。喜滋滋地满载而归了。
四、理解课文内容填空。(7分)
学习了第二单元,我忘不了《狼牙山五壮士》中 的五位壮士那壮烈豪迈的口号;忘不了《灯光》中 的郝副营长;忘不了《我的战友邱少云》中 的邱少云;也忘不了 在长征胜利前夕写下的“红军不怕远征难, ”,体会到了红军 的英雄气概;更忘不了1949年10月1日,人们盼望已久的、激动人心的 ,因为它的举行标志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也表明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五、综合实践活动。(7分)
“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某校六年级学生开展了以“家·国·梦”为主题的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下列任务。
1.【家】幸福的家
感受亲情,孝亲敬老,让爱住我家。请根据示例,为活动再设计两个环节。(2分)①听成长故事 ②看新旧照片 ③ ④
2.【国】强盛的国
无悔青春,无憾人生,挺起国之脊梁。请根据积累,把下列人物及其爱国言论用直线连起来。(3分)
梁启超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陆游故 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
周恩来 位卑未敢忘忧国。
3.【梦】复兴的民族
细流汇江,江河成海,我们凝聚力量,描绘民族复兴的蓝图。厉害了,我的国!请作为追梦少年的你,写一句座右铭,激励自己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不断前行!(不得借用名言)(2分)
六、课外阅读。(25分)
(一)飞夺泸定桥(11分)
泸定桥一共十三根铁链,两边各有两根稍高的铁链,算是桥栏;底下并排九根,铺上木板,就是桥面。人走在上面摇摇晃晃,就像荡秋千一样。可是现在,连木板也被敌人抽掉了,只剩下铁链。向桥下一看,真叫人心惊胆寒。红褐色的河水像瀑布一样,在几十丈深的河谷里倾泻下来,冲到岩石上,飞溅起一丈多高的浪花,水声震耳欲聋。桥的对岸就是靠山的泸定城,城的西门正猪住桥头。守城的两个团敌人,早已在城墙和山坡上筑好工事。他们凭着天险,疯狂地向红军喊叫:“来吧,看你们飞过来吧!”
红四团马上发起总攻。团长和政委亲自站在桥头上指挥战牛。号手们吹起冲锋号,所有武器一齐开火,枪炮声、喊杀声,宴时间震动山谷。二连担任突击队,二十二位英雄拿着冲锋枪、短枪,背着马刀,带着手榴弹,冒着敌人密集的枪弹,攀着铁链向对岸冲去。跟在他们后面的是三连,战士们除了武器,每人带一块木板,一边前进一边销桥。
突击队刚刚冲到对面,敌人就放起火来,桥头立刻被大火包围了。在这A情况十分危急的时刻,传来了团长和政委的喊声:“同志们!为了苹命事业,为了最后的胜利、冲呀!”英雄们听到号召、更加B奋勇向前,不考虑自身的安危,箭一般地穿过熊火,冲进城去,和城里的敌人展开了激烈的将斗。激战了两个小时,守城的敌人被消灭了大半,其余的都狼狠地逃跑了。
红四困英勇地夺下了泸定桥,取得了长征中的又一次决定性的胜利。后续的红军主力渡过了天险大渡河,浩浩荡荡地奔赴抗日的最前线。(有改动)
1.请用恰当的成语替换短文中画横线的部分。(2分)
A: B:
2.第一自然段从 、 、 三个方面描写了红军夺桥的困难。(3分)
3.“他们凭着天险,疯狂地向红军喊叫:‘来吧,看你们飞过来吧!’”下面对这句话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凭着”是依靠、借助的意思。“凭着天险”是说敌人把天险泸定桥作为坚实的依靠
B.“飞过来”从侧面反映了泸定桥的险要,说明红军是绝对不可能成功通过泸定桥的
C.这句话写出了敌人的嚣张气焰,他们瞧不起红军,企图借助天险阻止红军前进
D.在敌人看来,在他们强大的火力封锁下,红军即使能攀索渡桥,也无法到达桥对岸
4.最后一个自然段中“红四团英勇地夺下了泸定桥”,占领泸定桥为什么会用“夺”字来形容 结合对文段的理解,写写你的看法。(3分)
(二)最后的时刻(14分)
罗广斌 杨益官
那是一个非常晴朗的日子。守望在牢门边的人们清楚地看见,一辆卡车和一辆吉普车急速地向渣滓洞开来。特务说是要把江姐和另一批同志转移到别的地方去。
这时,江姐正伏在桌上草拟一个学习讨论提纲。一听见喊她的名字,她不慌不忙地把未写完的讨论提纲塞在另一个同志的床铺下面,随即跳下床来,拿起梳子对着墙上那面破镜子,像平常一样地梳着她的黑发。
同牢房的人听说江姐要转移,心里很难过,都跑过来围着江姐。但一看到她那样平静和不慌不忙的表情,顷时产生了一种不祥的预感。有些同志连忙给江姐收拾行李。
江姐梳好了头发,在杭头下面取出了她那件洗得干干净净的,被捕时穿过的一身阴丹士林布族袍,脱下了打着“×”号的因服。
蓝色的旗袍外面套着一件玫瑰色的短毛线衣。江姐习惯地用手拍拍身上的灰尘,再理理旗袍上的折痕,然后弯着身子擦去皮鞋上的泥污。她又在镜子前照了照,在室内试着走了几步,像要去参加什么隆重的典礼似的。
特务在门外不停地催促。江姐准备告别女室的同志。
“江姐,你的换洗衣服……”一个女同志把江姐的衣服、毛巾、牙刷收拾在一个小布包里。
江姐轻轻地接过布包来,看了一眼,又递给那位女同志。
“留给大家用吧。看见这些东西,就等于看见我一样。”包落在地上。同牢房的人忍不住悲伤,哭了起来。
这时,从走廊里传来了一阵急促的脚步声。成群的男同志,戢着手铐,从牢房里从容地走出来,一路上和每一间牢房里伸出来的手紧握着告别。
江姐抬起头来,像对自己,也像对着大家说:“要勇敢一些!每一个革命者,当他面临着最后考验的时候,都应该脸不变色,心不跳!”
江姐说完以后,就大步向牢门走去。她走到门口又停了下来,回头向室内看了一眼。熟悉的八张双层铺,一张小条桌,墙上的破镜子……
“同志们,永别了!”
“江姐!江——”人们红肿着双眼,像猛地醒过来似的,忽地一下扑向签子门。
江姐和许多男同志,抵立在囚半上面,像去迎接庄严的战斗,像去迎接即将到来的黎明。看,他们的脸上充满了胜利的欢笑,洋溢着圣洁的光辉……
1.用一句话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2分)
2.文章运用了点面结合的写法描写了监狱中的场面,其中,“面”的描写有
等,“点”的描写有 、 等,这样有点有面,有详有略,更能突出江姐的形象。(4分)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两层意思,即 和 (2分)
4.从文中两处画波浪线的部分任选一处,把你的感受写出来。(3分)
A.是在自我激励:绝不玷污共产党员的光荣称号!
B.是在向特务宣告:你们也不会有好下场!
C.是在向反动派示威:我们已经取得了全面的胜利!
D.是在激励同志们:要坚贞不屈、视死如归!
5.文中的江姐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3分)
七、习作。(30分)
热火朝天的劳动场景、激动人心的体育竞赛、惊心动魄的防灾演习……你曾经参加过什么活动看到过怎样的活动场面 请你以“那场景,令我 ”为题完成一篇习作。
要求:①把题目补充完整;
②把过程写清楚,将活动中印象深刻的部分写具体;
③运用点面结合写法来描写活动场面,要写出活动中的感受和体会,表达出真情实感。500字左右。
参考答案
一、1.手榴弹 雹子 日寇 山涧 昂首挺胸 语调 热血沸腾 屈 2.宣告
3.捐躯赴国难 视死忽如归
二、1.A 2.C 3.B 4.C 5.A
三、1.示例:暴雨骤然而至 轰隆隆的雷声 哗啦啦的雨声
2.示例:是纪念碑,是火种,是指明灯。
3.
四、示例:英勇顽强 视死如归 顾全大局 毛泽东 万水千山只等闲 不畏艰险、勇往直前 开国大典
五、1.示例:③忆点滴关爱④集孝亲名言
2.梁启超—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陆游——位卑未敢忘忧国,周恩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3.示例:勤学习、强体魄,争做国家栋梁。
六、(一)1.A;千钧一发B;奋不顾身 2.桥险 水急 敌人凶残 3.B
4.示例:所谓的“桥”,只有十三根铁链,而桥下则是“叫人心惊胆寒”的急流。同时,两个团的敌人靠山凭险而守,并且早已“筑好工事”,从当时的形势看,攻下泸定桥十分艰难,所以用“夺”字形容。
(二)1.本文主要讲了江姐在被害前与战友们道别的场景。
2.都跑过来围着江姐 同牢房的人忍不住悲伤,哭了起来 江姐听到有人喊自己名字时的表现 江姐临行前整理着装的样子
3.A D
4.示例;第一处:生动形象地描写了江姐临行前整理着装的过程,表现了她视死如归的革命精神。
第二处:江姐和她的战友们把生死置之度外,因为他们知道,这是黎明前的黑暗,胜利指日可待,
5.示例:江姐是一个忠于革命、不怕牺牲、英勇无畏的共产党员。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