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9张PPT)
第12课
中国共产党诞生
统编版新教材
第四单元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
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全国工人运动的高涨
导言
1920年春,受陈独秀委托,陈望道回到家乡浙江义乌,全身心投入《共产党宣言》中文版的翻译。他以日文版为底本,与英文版相对照,于4月底完成了中文译稿。1920年8月,《共产党宣言》中文全译本在上海出版,很快风行全国,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中国共产党是怎样成立的?它的成立有什么意义?
太平天国运动
洋务运动
戊戌变法
辛亥革命
农民阶级
地主阶级洋务派
资产阶级改良派
资产阶级革命派
中国的出路在何方?
失败
失败
失败
失败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没有改变
列强依然在中国横行霸道
中国人民依然生活在苦难和屈辱中
一、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①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使中国先进知识分子看到了曙光
②经过五四运动,越来越多的先进知识分子开始关注马克思主义
国际
国内
(一)马克思主义传播的背景
一、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二)马克思主义传播的表现
(1)1919年,《新青年》出版马克思研究专号,刊载了李大钊的文章《我的马克思主义观》,对马克思主义作了较为系统的介绍
一、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二)马克思主义传播的表现
(2)随后,全国各地建立了许多研究和宣传马克思主义的团体
一、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二)马克思主义传播的表现
(3)马克思主义开始与中国工人运动结合起来
五四运动的胜利发展,使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认识到工人阶级的伟大力量
帮助工人组织工会
开办劳动补习学校和工人识字班
出版反映工人生活的刊物,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工人宣传马克思主义,启发工人的阶级觉悟
长辛店劳动补习学校
共产党早期组织创办的工人刊物
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一)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条件
《中国工人阶级历史状况》
1920.8 上海 陈独秀
1920.10 北京 李大钊
1920秋 武汉 董必武
陈潭秋
1920秋 长沙 毛泽东
何淑衡
1920秋 广州 陈公博
谭平山
1921春 济南 王尽美
邓恩铭
1921.3 巴黎 周恩来
1921.3 东京 周佛海
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分布图
思想基础
阶级基础
组织基础
外部条件
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一)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条件
课后活动
根据前面图表和阅读课本,归纳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条件
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工人阶级队伍的壮大
各地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建立
共产国际的帮助
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二)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概况
阅读课本,完成中共一大的表格。
时间 地点 代表 内容 党的名称
奋斗目标
中心工作
领导机构
意义 1921年7月23日(建党节:7月1日)
上海→浙江嘉兴南湖
毛泽东、董必武等13人(全国党员50多名)
中国共产党
领导和组织工人运动
中央局,陈独秀当选中央局书记
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现共产主义
标志着中国无产阶级的先锋——中国共产党诞生
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二)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概况
【问题探究】陈独秀没有出席中共一大,为何当选为中央局书记?
陈独秀是新文化运动的发起人,五四运动的领导者,并且是中国共产党
早期组织的发起者之一
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三)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意义
阅读课本,概括中国共产党诞生的意义。
1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2
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始终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作为自己的初心使命。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
3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不是偶然的,它适应了近代以来中国社会进步和革命发展的客观需要,是历史选择的必然结果。
4
中国共产党的创建,形成了伟大建党精神。
建党精神是什么?
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为什么中共诞生,中国革命面貌就焕然一新和是历史选择的必然结果?
太平天国运动 洋务运动 戊戌变法 辛亥革命 中共诞生
领导阶级 农民阶级 地主阶级 资产阶级 资产阶级
指导思想 绝对平均主义 中体西用 变法维新 三民主义
奋斗目标 四有两无社会 维护清朝统治 君主立宪 民主共和
结 果 失败 失败 失败 失败
马克思主义
实现共产主义
胜利
无产阶级
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再读中共一大制定的纲领,你认为它存在什么问题?
(四)中共二大
奋斗目标: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现共产主义
脱离中国的国情:中国处在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下,受到帝国主义的压迫
中国的革命任务:应该是反帝反封
时间地点
内 容
意 义
1922年7月 上海
最终目标:实现共产主义
最低纲领:打倒军阀,推翻帝国主义的压迫
第一次提出了明确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阅读课本,完成中共二大的表格。
三、全国工人运动的高涨
阅读课本,完成全国工人运动高涨的表格。
(一)全国工人运动的高涨的概况
领导机构
概 况
顶 峰
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
从1922年初到1923年春,全国掀起了第一次工人运动的高潮,共举行大小罢工100多次,参加人数达30万以上
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
三、全国工人运动的高涨
(二)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
1923年2月,口号:为争自由而战,为争人权而战
将第一次全国工人运动高潮推向顶峰
遭到帝国主义和直系军阀吴佩孚的血腥镇压
全国工人运动暂时转入低潮
单枪匹马不能取得革命的胜利,必须团结一切可能的同盟者,才能战胜强大的敌人
概况
意义
结果
影响
教训
河南郑州二七纪念塔
本课小结
马克思主义 传播
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建立
工人阶级
队伍壮大
共产国际
的帮助
中共
成立的条件
中共
一大
中共
二大
开天辟地
焕然一新
全国工人运动的高涨
共产党需要同盟者
“二七惨案”
1921.7.23
中共成立的标志
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
第一次提出明确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顶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