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9日语文学科随堂练习
命题、审题:初一语文备课组
一、积累与运用(20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3题
文学社的小语在观察体悟自然之美后写了一段文字,其中有些字词她拿不准,请你帮助她。
①暴雨浙沥而过后,曦光踮脚掠过校园,为绿菌茵的草坪按上薄纱。②静谧的香樟树下,露珠
正酝酿着清甜,风褪去了冬日的粗犷,温柔地抚模着花枝招展的海棠一那花苞半绽,粉艳的花瓣
裹着鹅黄的蕊。教学楼里,僚亮的晨读声漫过窗棂,与呼朋引伴的鸟儿的欢鸣交织成歌,哄托出满
园的青春朝气。学子们早已到来,埋首书页,吟诵课文《春》,指尖划过字句,目光专注得忘了时
光流转。③他们将知识细细贮蓄,让青春的梦想在笔墨间找到了着落④。
1对以上文字中加点字词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2分)
A.“静谧”的“谧”应读作“bi'“酝酿”的“酿”应读作“1iang
B.“粗犷”的“犷”应读作“kuang'”,“看落”的“着”应读作“zho”。
C.“抚模”应改为“抚摸”,“僚亮”应改为“嘹亮”。
D.“哄托”应改为“烘托”,“绿茵茵”应改为“绿荫荫”。
2.下列对语段中画横线的词语与标点的解读,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渐沥”一词形容轻微的风声、雨声、落叶声等,与语境不符,应改为“瓢泼”。
B.“花枝招展”形容海棠,赋予花以人的情态,突出了其盛开时的明艳动人。
B.“贮蓄”一词,生动写出了学子们积累知识的过程,使用恰当。
D.“《春》”的书名号使用不当,应改为双引号,以表示特殊含义。
3.小语想在以上文段中插入诗句“读书不觉已春深,一寸光阴一寸金”,最恰当的位置在()(2
分)
A.①
B.②
c.③
D.④
4.以下是小雅为写作查找的资料,其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A能否对校园中的关键意象进行精准细节刻画,是写作取得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
B为了避免笔下的画面不再只有空洞的形态刻画,我们一定要融情于景。
C通过拟人手法的使用,文字更具感染力,进而突出了春日校园的鲜活特质。
D秋高气爽,校园里回荡着的朗朗书声与操场跑步的身影。
5.下列句子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在二十四节气中,属于夏天的节气有六个,它们分别是立夏、芒种、小满、夏至、小暑和处暑。
B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作家,被授予“人民艺术家”的称号。主要作品有《骆驼祥子》《茶
馆》《龙须沟》等。
C.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闻王
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等,其诗歌大多富有浪漫主义色彩。
D马致远,号东篱,元代戏曲作家、散曲家,他的《天净沙·秋思》被称为“秋思之祖”。
6.古诗文默写(6分)
()王湾在《次北固山下》中描绘昼夜和冬春更替,蕴含着生活哲理的诗句
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