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 风的测量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知道风是一种力,了解“风向、风力”的基本概念。
2、能力与方法:会制作简易的测风仪,并能用它们来测量风向和风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长期测量的意义及成功测量所带来的乐趣。
2学情分析
学生经过一个学期的科学课学习,特别是在日常生活经验的影响下,对风已有了初步、生动的认识,大量有关风的歌曲、诗词、绘画作品也建构起他们丰富的知识背景,关于风的大小、方向、测量、利弊等内容均有所知晓。但由于年龄特征的局限,他们关于风的知识系统是不完善也不够深刻的,依然存在着许许多多的问题,本课就是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的基础,引导学生亲历一系列的活动,促使学生的科学素养得到进一步提高。
3重点难点
本课教学重点是设计并制作出自己的测量仪器。因为“设计与制作”能力是以前不太强调的,学生对设计的流程知之不多,同时缺乏这方面的意识,教师要引导学生根据目的,发现、利用可用资源,设计出可行的方案,并制作出实用、简单、美观的测量仪器。
本课教学难点是长期的测量和记录。用自制测量仪器测量风力和风向,学生是有一定的兴趣的,但能坚持测量至少一个星期,则对于他们来说是有一定难度的。教师要重视对学生科学精神的培养,让学生明白只有持之以恒、坚持不懈的努力,才能体验到科学探究成功的乐趣。
4教学过程
1.分析“风的预报”
了解“风力、风向”的含义。(组织学生交流上节课布置的记录一周风的预报。)
分析预报中“风向、风力”的含义。(学生交流。)
讨论分析。
2.我们可以怎样测量?
小组合作,拟订制作方案。
(组织讨论:有什么办法可以知道现在的风向和风力?怎样测量风?
)
指导学生绘出测风仪的草图。(列举判断风的方法。)
在测量风力或风向的仪器中选择一种。
设计、绘制仪器的草图。
3.大家动手做
组织材料,动手实践,制作测风仪。
(帮助学生收集制作材料。)
指导学生制作测风仪。
动手动脑,制作测风仪并进行演示。
4.完成长期测量的任务
体验长期测量的意义及其成功的乐趣。
做好动员工作,提出明确要求,并在实践活动中检查落实。
用自制的仪器测量一周的风,并在测量过程中进行改进。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