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沉与浮 教学设计 (4)

文档属性

名称 3 沉与浮 教学设计 (4)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大象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6-08-30 22:55:1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3 沉与浮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1.通过探究,知道浮力的存在,了解浮力在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培养学生对实验现象应备条件的猜想能力。
2.初步了解和体验物体沉浮应具备一些条件,我们可以通过改变这些条件来控制物体的沉浮。
3.继续培养敢于提出猜想与假设、愿意合作与交流的科学态度。
2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让学生亲历科学探究过程,能用实验的方法判断物体的沉浮,并知道浮与沉之间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教学难点:能设计实验证实沉入水中的物体也受到水的浮力;能找出改变物体浮沉状态的方法。
3教学准备
教具:水适量,水槽,塑料帽,测力计,钩码,食盐适量,鸡蛋,注射器,橡皮泥。
学具(每组):水适量,水槽,玻璃球,硬币,铝片,螺丝钉,木块,塑料球,蜡块,石头,空易拉罐,食盐适量,鸡蛋,橡皮泥,测力计,钩码。
4教学设计
一、游戏导入,激趣设疑(时间1分20秒)
师:同学们,喜欢看魔术表演吗?今天,老师来给大家表演一个小魔术,好不好?(手拿一个鸡蛋)你们看,如果我把这个鸡蛋放入水中会怎么样?大家先猜一猜。(生猜测。学生观察到它浮在水面)我们看到这个鸡蛋浮在了水面上;接下来我把另一个鸡蛋也放进去,大家看到了什么?(学生观察到它沉入水底)大家有什么要问的吗?这位同学提的问题非常好,为什么一个鸡蛋浮在水面上,另一个鸡蛋却沉了下去呢?这节课,我们就通过实验的方法研究一下物体的沉与浮,一起来探究其中的奥秘!(板书:沉与浮)
二、学生动手实验,观察水中物体的溶解和浮沉情况(7分钟30秒)
师:把一勺食盐放入水中会怎么样?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这是一种溶解现象。是不是所有的物体放入水中都能够溶解呢?请各组的小组长打开一号材料袋,老师给各小组准备了一些生活中常见的物体,如果把它们放在水中,它们也会像盐一样溶解吗?它们在水中是沉还是浮?请各小组先讨论一下,提出你们的猜想,并说说你们的猜想根据是什么。记录员把你们的猜想结果及时的填写在实验记录单的猜想一栏中。哪个小组来说说你们的猜想结果呢 其他小组的同学有不同的猜想吗?接下来我们通过实验证明一下!在做实验前我们来看看实验的要求,谁来读一读?你读的真好!大家能听清楚了吗?好,开始行动吧!
学生实验:观察现象并做好记录。教师巡视,发现问题及时指导。
师:刚才,同学们通过实验验证了自己的猜想,哪个小组的同学来说说你们的发现呢?大家还有什么新的发现或者问题吗?
为什么有些物体能够浮在水面,而有些物体沉在水底呢 请大家猜一猜,可能是什么原因?接下来,我们就来研究一下这个问题。
三、学生动手实验,感知浮力(14.5分钟)
师:把空易拉罐放在水中,用手缓慢地向下压,你能感觉到什么 请各小组的同学轮流来试一试。(学生动手实验)谁来说一说,把易拉罐往下压的时候是什么感觉呢?(得出结论)像易拉罐这样浸在水里的物体,会受到水对它向上的托力,这种力叫浮力。
师:刚才,同学们通过实验真切地感受到了浮在水面上的物体受到了水的浮力,那么沉在水底的物体是否也受到浮力呢 你猜想的根据是什么呢?其他同学有不同的猜想吗?
科学家通常用测力计来测量力的大小。(介绍测力计及其使用方法)当测力计上挂上木块,指针向下移动,说明它的读数怎样改变了?用手向上托木块,指针向上移动,测力计的读数会怎样改变?为什么变小了呢?
师:怎么证明沉在水底的物体是否受到浮力呢?谁能想到好办法?
学生设计实验:①在空中测出铁块的重量,记下读数;②再将铁块全部浸在水中,记下读数;如果读数变小了,就说明铁块也受到了向上的托力,这个托力就是水对铁块的浮力。
师:你想的办法真不错!请各组的小组长打开二号材料袋,取出测力计和铁块,请同学们动手试一试吧!(学生动手实验)
师:哪个小组来汇报一下你们的发现呢?
生:通过实验,我们发现测力计的读数变小了。这说明沉到水中的物体也受到了水的浮力。
师:你总结的真好!其他小组和他们的发现一样吗?(拿出引课时的放鸡蛋的水槽)这两个鸡蛋在水中都受到了浮力吗?为什么一个浮上来,一个沉下去呢?猜一猜,可能是什么原因?老师往浮着的鸡蛋中注入一些水,你们看会怎么样?(学生看到鸡蛋沉了下去)往鸡蛋中注入一些水,什么改变了?怎样改变了?鸡蛋为什么沉下去了呢?
生:往鸡蛋中注入一些水,鸡蛋的重量大于浮力,所以沉了下去。
师:现在,大家知道老师是怎样使这只鸡蛋浮上来了吗?
生:把这只鸡蛋,抽出了部分液体,使得鸡蛋的重量小于浮力,它就浮起来了。
师:我来试一试。果然没错!其实呀,潜水艇能在水中沉浮自如,就是这个道理。(动画展示潜水艇的浮沉)所以,许多现象都可以用我们的科学知识来解释,希望同学们好好学习,掌握更多的科学知识,我相信同学们中间将来一定会有人能成为伟大的科学家。
四、体验沉与浮的相互转化———谁主沉浮(10分钟55秒)
(一)探究使橡皮泥浮在水面的方法(5分钟49秒)
师:通过实验,我们知道了沉在水中的物体也受到了浮力,接下来,我们来研究一下使沉在水底的物体浮上来的方法。(将一个橡皮泥团沉入杯底)你能让橡皮泥不借助其它东西浮在水面上吗?接下来我们比一比,看哪个小组最先使你们的橡皮泥浮在水面上!好,开始动手吧!
下面,我们请这个小组的同学介绍一下他们的方法。想一想,浮起来的橡皮泥和沉在水底时相比,什么改变了?我们可以得出什么结论呢?小结:物体的体积变大,浮力变大。
(二)探究使鸡蛋浮在水面上的方法(5分钟05秒)
师:同学们,想不想接受更大的挑战呢?刚才,看到橡皮泥在水里可以沉下去,可以浮上来,鸡蛋宝宝可羡慕了,它现在请老师带一句话给同学们,它说两天前,他被小主人不小心扔到了水里面了,它很害怕打针,所以直到现在还一直呆在水底,它看同学们这么聪明,很想自己浮上来给大家交个朋友,你们愿意帮帮他吗?现在,利用老师所给的材料,请各个小组想办法帮鸡蛋宝宝浮上来。
师:哪个小组来说说你们的方法呢?想一想,沉在水底的鸡蛋宝宝和浮上来时相比较什么改变了?是变大了还是变小了?你又能得出什么结论呢?同学们,大家同意他们的结论吗?小结:液体的密度增大,浮力变大。
有一个神奇的地方叫死海,你们知道它怎样神奇吗?请大家看一段资料。(播放“死海”的神奇故事,揭示“死海之谜”)大家知道了人在死海中沉不下去的原因了吗
五、全课总结,畅谈收获(2分钟13秒)
师:时间过的真快,这节课马上就要结束了。同学们,你们玩的高兴吗?大家有哪些收获呢?
刚才,同学们通过大胆猜想,实验验证,发现了沉与浮这么多的奥秘,真是太了不起了!在我们的生活中,许多地方都应用到了水的浮力,老师给大家收集了一些沉与浮方面的图片,同学们课后可以再收集一些,并且利用今天所学的知识来解释一下,看谁解释的更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