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动力从哪儿来 教学设计 (2)

文档属性

名称 2. 动力从哪儿来 教学设计 (2)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0.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大象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6-08-30 23:35:2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 动力从哪儿来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会利用橡皮筋给纸飞机和小车作动力;
会做探究橡皮筋的伸长量与弹力大小关系的实验。 2、情感、态度、价值观: 认同认真实验、收集数据、进行解释的重要性; 认识弹力概念,利用弹力为我们做更多的事情。21教育网
2重点难点
理解弹力的大小与形变程度有关。
3教学过程
一、导入:橡皮筋可以作为动力 1.出示飞机、汽车、电动车、自行车的图片。 提问:你们知道这些交通工具是用什么作动力的吗? 学生回答。 2.出示纸飞机,提问:这里有架纸飞机,你有办法让它飞起来吗? 学生回答。 示范:拉橡皮筋使飞机飞起来。 3.分发纸飞机,让学生自己用橡皮筋把纸飞机飞起来。 提问:橡皮筋可以作为动力吗?引导学生认识到橡皮筋是可以作为动力的。 4.揭题:今天我们就来研究橡皮筋。(板书:橡皮筋)。 二:橡皮筋可以产生力 1.谈话:我们先来观察下橡皮筋。想想怎样做才能使橡皮筋产生力? 学生讨论、思考并动手活动。 2.请一位同学演示他的方法。 3.分析:你是怎么做的、橡皮筋发送了怎样的变化? 学生回答:被拉长了。 皮筋伸长量和弹力大小的关系。 三:比较弹力的大小 1.提问:既然橡皮筋发生形状变化是产生的弹力有大有小,那么我们有什么好办法来比较或测量橡皮筋产生弹力的大小吗? 学生思考、回答。 2.引导学生利用铁架台、橡皮筋和钩码做实验。探究橡皮筋产生弹力的大小与它的形状变化之间的关系。 3.实验汇报 总结:橡皮筋产生弹力的大小与它的形状变化是有关系的,形状变化越(大),产生的弹力就越(大)。 4.拓展:提问:钩码可以无限制的加下去吗? 引导学生认识到弹力的大小是有限的。 四、应用拓展 1.课堂总结:让学生谈一谈本课的收获。 2.谈话:同学们,除了橡皮筋,弹簧以外,你知道在我们生活中还有那些地方用到了物体的弹力呢? 3.兴趣作业:你还能利用弹力做什么呢?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