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3.2组成物质的化学元素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茶叶中含有丰富的无机矿物元素,包括铁、氟、碘、硒等微量元素,对人体健康有益。上述四种元素中,缺少时易产生龋齿的元素是( )
A.铁 B.氟 C.碘 D.硒
2.下列医药用品中属于单质的是
A.高锰酸钾 B.二氧化氯 C.84消毒液 D.液氧
3.元素的种类由哪种粒子数目决定、化学性质与哪种粒子数密切相关
A.质子数、最外层电子数 B.质子数、中子数
C.中子数、最外层电子数 D.最外层电子数、质子数
4.在宏观 微观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的特点,下列各图中和分别表示不同元素的原子,其中属于化合物的是
A. B. C. D.
5.如图所示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代表不同的元素,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A、B同周期 B.最外层电子数A=D
C.C、F化学性质相似 D.原子序数
6.分类是研究物质的常用方法。如图是纯净物、单质、化合物、氧化物之间关系的形象表示,若整个大圆圈表示纯净物,则下列物质属于Z范围的是
A.镁条 B.高锰酸钾 C.洁净的空气 D.冰水共存物
7.逻辑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化学思维方法,以下推理合理的是
A.因为 H2O 和 H2O2 的组成元素相同,所以它们的化学性质相同
B.稀有气体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一般为 8,所以最外层电子数为 8 的粒子一定是稀有气体原子
C.点燃 H2 和 O2 的混合气体可能发生爆炸,则点燃 CO 和 O2 的混合气体也可能爆炸
D.因为单质都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所以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8.如图为硫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及其原子结构示意图,对该元素的认识错误的是
A.X的值是16,m的值是8
B.是一种非金属元素
C.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6个电子而带上6个单位的正电荷
D.相对原子质量为32.06
9.月壤中含有丰富的He-3(其相对原子质量为3),3个氦原子核可以聚合成1个碳原子核,并释放出大量的能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He-3原子核外电子数为2 B.He-3的化学性质活泼
C.He-3和H-3属于同种元素 D.氦原子聚合为碳原子发生了化学变化
10.人体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
A.Zn B.Ca C.Na D.C
11.下图中的①、②分别是氯元素、钠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信息,A、B、C、D是四种粒子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氯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35.5g,微粒D中的X的值是8
B.A、B代表的微粒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C为阴离子
C.粒子结构示意图中共表示四种元素
D.A、B、C、D四种粒子中,易得到电子的是A、B、C
12.下列各物质按照单质、氧化物、混合物的顺序排列的是( )
A.冰、干冰、过氧化氢
B.水银、蒸馏水、稀有气体
C.氮气、氧气、空气
D.石墨、海水、盐酸
二、实验题
13.兴趣小组同学取巢湖水样进行水质净化实验。
(1)作为天然水,巢湖水含有泥沙等不溶性杂质,以及色素、异味等 杂质,细菌等。
(2)如图他们用矿泉水瓶制作了简易净水器,其中, 装置制作较合理的是 (填“A”或“B”)。通过该装置净化后的水是 (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3)分离混合物的一般思路方法的正确顺序是_______。
A.分析混合物成分 B.找到分离方法 C.寻找成分性质差异
(4)自制净水器中的净水材料选择需要考虑的因素有(写一条) 。
三、综合应用题
14.根据下表(元素周期表的部分内容)回答有关问题:
(1)元素周期表中不同元素间最本质的区别是 (填字母);
A.质子数不同 B.中子数不同 C.核外电子数不同
(2)1869年, (填字母)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并编制出元素周期表;
A.张青莲 B.门捷列夫 C.拉瓦锡
(3)12号元素的核电荷数是 ,属于 周期,硫离子的符号是 。
(4)相对原子质量为35.45的元素属于 (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
(5)同周期的元素排列从左往右所遵循的规律是 。
15.“宏观辨识和微观探析”是化学的核心素养之一。请根据信息,回答问题:
(1)图中能反映水在空气中放置发生变化的微观示意图是 (填字母序号)
A. B. C. D.
(2)如图表示的是在放电条件下,空气中氮气和氧气会发生化学反应的微观过程。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在方框A、C中,含有氧分子的物质有 (填化学式)。
②生成物中,N和O的质量比为 。
③从微观的角度看,图中三种物质都是由 (填“分子”、“原子”或“离子”)构成的,反应前后,没有发生变化的微粒是 (填微粒符号)。
(3)氘和氚是制造氢弹的原料。氘核和氚核在超高温的条件下会聚合成一个氦核,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A.该变化不属于化学变化范畴 B.氚、氦两种原子的质子数相同
C.该变化涉及的元素有三种 D.氘原子和氚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相等
四、课内填空
16.氧化物:由 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其中一种元素是 元素。
17.化学元素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以无机盐形式存在的元素总质量不超过人体质量的4%,但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却很大,它们能够调节人体的新陈代谢,促进身体健康,而且有些元素还是构成人体组织的重要材料。
元素 对人体的作用 缺乏或过量造成的危害
钙 有助于骨骼和牙齿的生长,使骨骼和牙齿具有坚硬的结构支架,促进肌肉和神经的正常兴奋等 缺乏:幼儿及青少年缺钙会患 和发育不良;老年人缺钙会造成 ,容易骨折; 过量:造成结石、精神紊乱等
铁 血红蛋白的成分,能帮助氧气的运输 缺铁会引起 ,过量引起中毒
锌 影响人体发育 缺锌会引起食欲不振, ,
硒 有防癌、抗癌作用 缺硒可能引起表皮角质化和 。若摄入量过高,会使人中毒
碘 甲状腺素的重要成分 缺碘会引起 ,幼儿缺碘会影响生长发育,造成思维迟钝。过量也会引起
氟 能防治龋齿 缺氟易产生 ,过量会引起氟斑牙和氟骨病
18.北斗导航卫星系统采用铷原子钟提供精确时间,如图是铷(Rb)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及铷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图中n的数值是 ;铷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
19.人体中元素的存在形式有哪些?
《3.2组成物质的化学元素》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B D A A D D C C A B
题号 11 12
答案 B B
1.B
【详解】微量元素在人体内不足或过量都会导致某种疾病,缺少氟元素易龋齿,故选B。
2.D
【详解】A、高锰酸钾 是由钾、锰和氧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化合物,不属于单质,不符合题意;
B、二氧化氯是由氯和氧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化合物,不属于单质,不符合题意;
C、84消毒液是一种以次氯酸钠为主要成分的含氯消毒剂,是由多种物质组成,属于混合物,不符合题意;
D、液氧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符合题意。
故选D。
3.A
【详解】元素是具有相同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不同种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质子数不同,元素的种类由质子数决定;元素的化学性质由其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元素的种类、化学性质分别与质子数、最外层电子数密切相关。
故选A。
4.A
【详解】A、图示中含有一种分子,一个分子中有两种不同的原子,因此属于化合物,故A正确;
B、图示中含有一种分子,一个分子中只有一种原子,因此属于单质,故B错误;
C、图示中含有一种分子,一个分子中只有一种原子,因此属于单质,故C错误;
D、图示中含有两种分子,宏观上代表两种物质,因此属于混合物,故D错误。
故选A。
5.D
【详解】A、根据元素周期表的规律,同一横行为同一周期,因此A和B同周期,故A正确;
B、C、同一纵行,为同族,A和D、C和F均是同一列,即同族,同族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等(稀有气体除外),化学性质相似,故B、C正确;
D、元素周期表中,原子序数是从左到右、从上到下依次递增的,因此原子序数,故D错误。
故选D。
6.D
【分析】纯净物按组成元素的种类,可以分为单质和化合物,若整个大圆圈表示纯净物,X 为单质,Y 为化合物,氧化物属于混合物,故Z 为氧化物。
【详解】A、镁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不符合题题意;
B、高锰酸钾中含有钾、锰、氧三种元素,不属于氧化物,不符合题意;
C、空气是由多种物质组成的,属于混合物,不符合题意;
D、冰是水的固态形式,冰水共存物只含有水一种物质,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属于氧化物,符合题意;
故选D。
7.C
【详解】A、分子构成不同,化学性质不同。即使H2O 和 H2O2 的组成元素相同,因为分子构成不同,故它们的化学性质不相同。故错。
B、稀有气体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一般为 8,但最外层电子数为 8 的粒子不一定是稀有气体原子,可能是某种离子。故错。
C、可燃性气体与氧气混合点燃可能发生爆炸。点燃 H2 和 O2 的混合气体可能发生爆炸,则点燃 CO 和 O2 的混合气体也可能爆炸。故对。
D、因为单质都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但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可能是混合物。例如:石墨和金刚石混合。故错。
故选C。
8.C
【详解】A、根据元素信息示意图可知,硫元素的原子序数为16,所以质子数也为16,则X=16;根据原子结构示意图的书写规则,第二个电子层最多所容纳的电子数为8,所以m=8,故A正确;
B、硫元素中文名称偏旁为“石”字旁,所以硫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故B正确;
C、由硫原子的结构示意图,最外层电子数是6,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2个电子而形成带2个单位负电荷的阴离子,故C错误;
D、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则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32.06,故D正确;
故选C。
9.A
【详解】A、He-3原子质子数为2,原子的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所以He-3原子核外电子数为2,A正确;
B、He-3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2,是满电子稳定结构,化学性质不活泼,B错误;
C、He-3属于He元素,H-3属于H元素,He-3和H-3属于不同种元素,C错误;
D、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氦原子聚合为碳原子不属于化学变化,D错误。
故选:A。
10.B
【详解】人体中含量前五位的元素分别为氧、碳、氢、氮、钙,人体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为钙,符号为Ca,故选B。
11.B
【详解】A、氯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35.5,单位不是“g”;故选项错误;
B、AB最外层都有7个电子,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C表示氯离子,带1个单位负电荷,属于阴离子;故选项正确;
C、BC质子数相同,属于同种元素,所以粒子结构示意图中共表示3种元素;故选项错误;
D、A、B、C、D四种粒子中,AB最外层有7个电子,易得到电子,CD最外层电子数是8,均为稳定结构,不易得电子;故选项错误。
故选:B。
12.B
【详解】A、冰是固态水,由氢、氧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属于氧化物;干冰是固体二氧化碳,是由碳、氧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属于氧化物;过氧化氢是由氢、氧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属于氧化物,故错误;
B、水银是金属汞,是由汞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蒸馏水是由氢、氧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属于氧化物;稀有气体中含有氦、氖等多种气体,属于混合物,故正确;
C、氮气是由氮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氧气是由氧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空气中含有氮气、氧气等气体,属于混合物,故错误;
D、石墨是由碳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海水中含有水、食盐等物质,属于混合物;盐酸含有水和氯化氢,属于混合物,故错误;
故选:B
13.(1)可溶性
(2) A 混合物
(3)ACB
(4)环保无毒
【详解】(1)作为天然水,巢湖水含有泥沙等不溶性杂质,以及色素、异味等可溶性杂质,细菌等;
(2)小砾石的作用是除去较大颗粒的难溶性杂质,石英砂的作用是除去较小颗粒的难溶性杂质,活性炭的作用是除去水中的色素和异味,蓬松棉的作用是支撑作用,故从上到下放置的物质应是:小砾石、石英砂、活性炭、蓬松棉,故装置制作较合理的是A;
该装置只能除去水中的难溶性杂质,色素和异味,不能除去可溶性杂质,故通过该装置净化后的水是混合物;
(3)分离混合物,应先分析混合物成分,然后寻找成分性质差异,然后找到分离方法,如泥沙和食盐的混合物,食盐溶于水,泥沙难溶于水,可通过溶解、过滤将其分离,故顺序是:ACB;
(4)自制净水器中的净水材料选择需要考虑的因素有环保无毒等。
14.(1)A
(2)B
(3) 12 三/3 S2-
(4)非金属
(5)元素周期表中,每个周期都是按照原子序数逐渐递增的顺序排列的(合理即可)
【详解】(1)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不同种元素之间的本质区别是质子数不同,故填:A。
(2)A、我国著名科学家张青莲教授主持测定了铟、铱、锑、铕等多种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新值,为测定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作出了突出贡献, 选项A不符合题意;
B、门捷列夫在化学上的主要贡献是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并编制出元素周期表,选项B符合题意;
C、拉瓦锡首先通过实验得出空气是由氮气和氧气组成的结论, 选项C不符合题意。
故填:B
(3)在原子中,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12号元素是镁元素,其核电荷数是12,镁原子中电子层数为3,所以属于第三周期,硫离子的符号是S2-,故填:12;三(或3);S2-。
(4)由元素周期表的部分内容可知:相对原子质量为35.45的元素属于氯元素,该元素的名称是氯,带“气”字旁,属于非金属元素,故填:非金属。
(5)同周期的元素排列从左往右所遵循的规律是元素周期表中,每个周期都是按照原子序数逐渐递增的顺序排列的,故填:元素周期表中,每个周期都是按照原子序数逐渐递增的顺序排列的(合理即可)
15.(1)D
(2) O2 7:8 分子 N、O/O、N
(3)A
【详解】(1)水在空气中放置蒸发,是发生物理变化,分子不改变,分子间间隔变大。故选D。
(2)氧气是由氧分子构成的。在方框A、C中,含有氧分子的物质有:O2。生成物NO中,N和O的质量比为:。从微观的角度看,图中N2、O2、NO三种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化学变化中原子的种类不发生改变,故反应前后,没有发生变化的微粒是:N、O。
(3)A、原子是化学变化中,不可再分的最小微粒,在化学变化中不改变。该变化反应前后原子种类不同,故不属于化学变化范畴。故对。
B、氚的质子数为1,氦的质子数为2,两种原子的质子数不相同。故错。
C、元素种类由质子数决定。氘和氚核内均有一个质子,属于同一种元素。该变化涉及的元素有两种。故错。
D、相对原子质量约等于质子数加中子数,氘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约为2,氚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约为3,故不相等。故错。
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综合应用。从微观粒子特点出发分析水蒸发的图示;从反应原理出发分析在放电条件下氮气与氧气反应的微观图示;读懂氘和氚反应的微观示意图,把握化学反应的本质。本题难点为分析微观图示解题。
16. 两 氧
【详解】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故填:两;氧。
17. 佝偻病 骨质疏松 贫血 生长迟缓 发育不良 癌症 甲状腺肿大 甲状腺肿大 龋齿
【详解】幼儿及青少年缺钙会患佝偻病和发育不良;老年人缺钙会造成骨质疏松,容易骨折;
缺铁会引起贫血;
缺锌会引起食欲不振。生长迟缓,发育不良;
缺硒可能引起表皮角质化和癌症。若摄入量过高,会使人中毒;
缺碘会引起甲状腺肿大,幼儿缺碘会影响生长发育,造成思维迟钝。过量也会引起甲状腺肿大;
缺氟易产生龋齿,过量会引起氟斑牙和氟骨病。
18. 1 85.47
【详解】根据铷周期表信息可知,左上角的数字为37,表示原子序数为37,根据原子中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则该元素的原子的核内质子数和核外电子数为37,则m=37,当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原子,则37=2+8+18+8+n,解得n=1;
根据铷元素周期表信息可知,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故铷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85.47。
19.在人体中,除氧、碳、氢、氮几种元素主要以水、糖类、油脂、蛋白质和维生素的形式存在外,其余的元素主要以无机盐的形式存在于水溶液中
【解析】略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