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我们在呼吸 课件+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1 我们在呼吸 课件+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大象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6-08-31 05:55:08

文档简介

1 我们在呼吸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1)能发现和收集相关事实证据,能对活动中所记录的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进一步培养学生在观察过程中,不断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
(2)知道人需要时刻不停地呼吸,知道人吸进去的是氧气,呼出的是二氧化碳,认识到空气对人生命的意义。
2学情分析
四年级学生具有强烈的好奇心与求知欲,特别是对于生活中的常见现象,本节内容与生活实际紧密相连,能较好的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
3重点难点
引导学生体验人的呼吸作用,认识空气(氧气)对生命的重要意义。
4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我能坚持多久”
屏住呼吸,看大约能坚持多久。这个活动主要引导学生感受空气对生命的重要性。活动时要进行安全教育,阻止少数学生过分逞强坚持,防止发生以外;活动后要引导学生发现并提出问题。
活动2【讲授】“运动与呼吸”
本活动主要引导学生体验运动前后自己呼吸发生的变化,进一步激发学生对人体的呼吸现象产生疑问和探究欲望。因此,在教学中一方面要训练学生利用秒表等计时工具的方法,同时也要随机引导学生发现问题,以及引导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针对自己的一些疑问做出一些猜想。
活动时应先测量平静时的呼吸次数,然后再测量运动后的呼吸次数。
活动3【活动】“吸进和呼出”
实验:①指导学生向澄清石灰水吹气观察石灰水变浑浊的现象;②用塑料气囊向澄清石灰水吹气;(本实验也可以用塑料带收集呼出气体来代替,详见应变参考)。 解释:通过讲解使学生知道人体吸进的是氧气而呼出的是二氧化碳。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简单解释运动前后呼吸变化现象,即人体运动时会需要更多的氧气,所以就需要通过呼吸的加速来提供更多的氧气(不作统一要求)。
课件17张PPT。我们在呼吸游戏: 憋气安全警示:
1、在自己已经感到难受时,不要坚持。
2、禁止互相比赛。
3、禁止加油助威。
4、禁止同学间互相捏住鼻子。看看自己会
有什么感觉?这
说明什么问题?我们需要呼吸 自探提示:1、什么是呼吸?
2、为什么运动后呼吸变快了?
3、蒙头大睡为什么会感到气闷?
4、怎样证明我们呼出的气体是二氧化碳?
5、空气中的氧气会用完吗?什么是呼吸? 呼吸包括呼气和吸气两个过程,
是人体吸取氧气,呼出二氧化碳的
过程。呼吸意味着生命的存在。小资料: 一般成年人正常呼吸为每分钟
16——20次,儿童每分钟30——40
次。思考:运动前后,我们的呼吸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 运动时,我们的身体需要更多
的能量,而能量的产生需要氧气,
呼吸加快,就是为了吸取更多的氧
气。思考:蒙头大睡为什么会感到气 闷? 蒙头大睡的时候,被子里的氧气
会减少,而呼出的二氧化碳等废气越
来越多,因此会感到气闷,所以不要
蒙头睡觉。实验方案:
杯里装的是澄清的石灰水。
方案一:用橡皮囊吹气,观察杯中水的变化,
做好记录。
方案二:用塑料管吹气,观察杯中水的变化,
做好记录。
比较一下,你发现了什么?你知道吗? 呼吸时,我们吸进了空气中的氧气,
呼出了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
灰水变浑浊。小资料: 空气是由氮气、氧气、二氧化碳、
水蒸气等多种气体混合而成的。人体
所需要的氧气约占空气的五分之一。思考:空气中的氧气会用完吗? 在阳光的照射下,植物的
绿叶能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
并放出氧气。质疑再探: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还有
什么疑问请大胆提出,我们共同
解决。运用拓展:1、填一填
(1)呼吸时我们吸进了空气中的( ),呼出了( )。
(2)( )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3)空气是由( )、( )、( )、( )等多种气体混合而成的。氧气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氮气氧气二氧化碳水蒸气2、判一判
(1)氧气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
(2)在阳光的照射下,植物的绿叶能吸收空气中的氧气,并放出二氧化碳。( )
(3)人体所需的氧气约占空气的四分之一。( )×××2、判一判
(1)氧气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
(2)在阳光的照射下,植物的绿叶能吸收
空气中的氧气,并放出二氧化碳。( )
(3)人体所需的氧气约占空气的四分之一。( )3、简答
(1)为什么运动后呼吸变快了?
(2)当我们用塑料管对着澄清
石灰水吹气时,会出现什么现象?谢谢您的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