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蜡烛会熄灭吗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1. 初步学习并设计简单的控制变量的探究性实验,学会记录。
2. 利用控制变量的实验设计,认识空气的气体形态及成分,了解人类对空气性质的利用。
3. 培养学生耐心、细致,尊重证据,善于反思的科学态度。
2学情分析
蜡烛燃烧的现象同学们都经常看到,利用蜡烛进行控制变量的简单探究性实验经历不多,特别是利用控制变量的实验设计更是难上加难,因此在进行实验设计时需要预留较多的时间进行交流、讨论。
3重点难点
重点:通过设计实验、阅读等,利用控制变量的实验设计,认识空气的气体形态及成分,了解人类对空气性质的利用。
难点:做实验并设计简单的控制变量的探究性实验,完成实验记录。
4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设计情境,引入课题
一、设计情境,引入课题
播放点燃生日蜡烛的图片音乐,引起学生兴趣,由此引入课题,过生日时都有一个环节就是点燃蜡烛,那么蜡烛会熄灭吗?(板书)
活动2【活动】联系实际实验分析
二、联系实际实验分析
要想知道蜡烛会不会熄灭,最好的办法是通过实验我们来观察一下。
实验一:
点燃两支长短相同的蜡烛,分别用1号杯(无杯底)、2号杯扣在两支蜡烛上面,观察蜡烛燃烧情况。
分析实验中相同的条件是什么?不同的条件是什么?这种类型的实验方法叫什么?
相同条件:都是点燃的、长短相同的两支蜡烛、都被杯子扣住。
不同条件:1号杯无杯底、2号杯有杯底。
这种实验方法叫对比实验法。
首先请大家猜想用两个杯子同时扣住高度相同的正在燃烧的蜡烛结果会怎样?根据我们的经验猜测一下,两个杯中的蜡烛会熄灭吗?为什么?试一试。把结果填写在实验记录单里。
实验要求:
实验过程中要按照分工、对照实验步骤进行,团结协作完成实验记录,注意安全,服从组长的指挥,勇于发表个人的见解,坚持真理。为了保护公共财物,请把蜡烛固定在玻璃片上,燃烧后的火柴放到指定的玻璃杯里。
实验并完成实验记录(一)。
小结:通过实验观察,1号杯中的蜡烛继续燃烧,2号杯中的蜡烛会熄灭。说明燃烧需要空气。
实验二:
用带底的杯子罩住燃烧的蜡烛,杯子下面垫一枚棋子,里面的蜡烛会熄灭吗?试一试。先猜想,后实验。把结果填写在实验记录单里。
实验并完成实验记录(二)。
小结:通过实验观察,杯子下面垫一枚棋子,里面的蜡烛过一会儿熄灭。
实验三:
用带底的杯子罩住燃烧的蜡烛,杯子下面分别垫两枚棋子、三枚棋子做实验,里面的蜡烛又会怎样呢?用秒表记录蜡烛燃烧的时间,从把杯子盖在蜡烛上算起到蜡烛火苗消失冒出青烟为止。实验后把结果填写在记录单里。
实验并完成实验记录(三)。
小结:通过实验发现,蜡烛燃烧时间与垫棋子数量有关系,垫棋子数量越多,蜡烛燃烧时间越长。
实验四:
刚才的实验中,蜡烛的高度都是相同的。猜一猜,如果蜡烛高度不同,会出现什么结果?小组设计并进行实验。实验后把结果填写在记录单里。
实验并完成实验记录(四)。
小结:通过实验发现,蜡烛高的先灭。
活动3【讲授】记录实验数据
学习用下图的形式记录实验数据,参照课本P71图。(展示课件)
活动4【活动】挑战自我,解释应用
三、挑战自我,解释应用
讨论:通过以上实验研究,说一说蜡烛会熄灭吗?为什么会熄灭?
通过以上实验研究,蜡烛会熄灭,因为氧气用完了,所以蜡烛会熄灭,氧气有助燃的作用。
活动5【讲授】四、解释问题,关注社会
四、解释问题,关注社会
阅读:
空气是一种混合物。主要是由氮气、氧气、二氧化碳、水蒸气等多种气体混合而成的。按体积计算,干燥的空气中氮气约占78%,氧气约占21%,其他气体包括二氧化碳、水蒸气等约占1%。
氧气能支持燃烧,刚才蜡烛燃烧掉的那部分空气中的成分就是氧气。氧气能溶于水。
二氧化碳在空气中含量极少。它比空气重,不支持燃烧。在加压降温的情况下,它能形成雪状的固体,叫干冰。干冰可以冷藏物品,进行人工降雨,还可以用来在舞台上模拟云雾。
根据前面这段话,用不同的颜色把空气的成分按比例涂画出来。(完成记录单画图)
活动6【活动】合作交流、共享成果
五、合作交流、共享成果
这节课我们通过对比实验证明了蜡烛燃烧需要氧气,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能灭火;棋子垫的多少不同,蜡烛燃烧的时间长短也不同;蜡烛高度不同,燃烧的时间长短也不同。蜡烛熄灭的原因就在于支持燃烧的氧气用完了,所以蜡烛就熄灭了。
活动7【作业】拓展提高
五、拓展提高
在实验一中,蜡烛燃烧后空气用完了吗?如何设计实验证明?
课件16张PPT。大象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 2 蜡烛会熄灭吗实验1: 点燃两支长短相同的蜡烛,分别用1号杯(无杯底)、2号杯扣在两支蜡烛上面,观察蜡烛燃烧情况。分析实验中相同的条件是什么?不同的条件是什么?这种类型的实验方法叫什么?猜想:根据我们的经验猜测一下,两个杯中的蜡烛会熄灭吗?为什么?试一试。实验要求:
实验过程中要按照分工、对照实验步骤进行,团结协作完成实验记录,注意安全,服从组长的指挥,勇于发表个人的见解,坚持真理。为了保护公共财物,请把蜡烛固定在玻璃片上,燃烧后的火柴放到指定的玻璃杯里。第 小组实验记录单(一) 记录员: √√空气 实验2:
用带底的玻璃杯子罩住燃烧的蜡烛,杯子下面垫一枚棋子,里面的蜡烛会熄灭吗?试一试。 (请选择高于4厘米的蜡烛进行实验。)实验3:
用带底的玻璃杯子罩住燃烧的蜡烛,杯子下面分别垫两枚棋子、三枚棋子做实验,里面的蜡烛又会怎样呢?(请选择高于4厘米的蜡烛进行实验。)用秒表记录蜡烛燃烧的时间,从把杯子盖在蜡烛上算起到蜡烛火苗消失冒出青烟为止。第 小组实验记录单(二) 记录员:过一会儿熄灭√
√
第 小组实验记录单(三) 记录员: 蜡烛高( )厘米实验4: 刚才的实验中,蜡烛的高度都是相同的。猜一猜,如果蜡烛高度不同,会出现什么结果?小组设计并进行实验。
设计实验时相同条件是什么?不同条件是什么?第 小组实验记录单(四) 记录员:蜡烛高度(厘米)燃烧时间(秒)123456789100123456789讨论:通过以上实验研究,说一说蜡烛会熄灭吗?为什么会熄灭?阅读:空气是一种混合物。主要是由氮气、氧气、二氧化碳、水蒸气等多种气体混合而成的。按体积计算,干燥的空气中氮气约占78%,氧气约占21%,其他气体包括二氧化碳、水蒸气等约占1%。
氧气能支持燃烧,刚才蜡烛燃烧掉的那部分空气中的成分就是氧气。氧气能溶于水。
二氧化碳在空气中含量极少。它比空气重,不支持燃烧。在加压降温的情况下,它能形成雪状的固体,叫干冰。干冰可以冷藏物品,进行人工降雨,还可以用来在舞台上模拟云雾。
用不同的颜色把空气的成分按比例涂画出来氧气
21%
氮气
78% 二氧化碳、水蒸气等约占1% 拓展:在实验一中,蜡烛燃烧后空气用完了吗?如何设计实验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