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探究燃烧之谜 课件+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3 探究燃烧之谜 课件+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49.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大象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6-08-31 06:13:59

文档简介

3 探究燃烧之谜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1、理解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方法
2、培养实验能力和综合能力。学会记录并做简单的分析。
3、体会到只有了解自然,才能利用自然、改造自然,激发学生探求自然知识的兴趣。
4、接受防火安全教育。
2学情分析
四年级学生虽然已具备一定的理解能力,但是动手操作的能力和观察能力还欠缺,有待进一步指导。
3重点难点
重点:通过分析、综合,理解燃烧的三个条件。
难点:运用燃烧的条件,理解灭火的方法。
4教学过程
课前:1.欣赏音乐,说明要求。
2.适时发放礼物,促进学生主动举手发言。
一、导入
1.观看人类发现火的视频。(在观看中板书:火)师:正是因为发现
了火,使我们的祖先能坐下来静静的思考,才有了我们现在的文明社会。
2.火到底是什么呢?火是燃烧时产生的一种现象。(板书:燃烧)
3.火柴的使用。出示火柴问学生:这是什么?虽然火柴现在已经很少见了,但无论从安全还是环保的角度来说,火柴都比一次性打火机要好。知道火柴怎么使用吗?教师示范
4.请学生上台展示使用火柴的方法。师说:很好,当我们使火柴燃烧起来时,你看到了什么?(光)用手放在火焰的周围你会感觉到什么?(热)
5.其实我们所看到的火,其实就是火柴燃烧所释放出的光和热。(板书:光和热)。
6.到底有多热?人们通常用温度(板书)来表示热的程度。沸腾的水有多热?100度,而火柴燃烧时火焰的平均温度是沸水的好几倍,能达到4、5百度。尤其在燃烧最剧烈的一瞬间甚至能达到上千度的高温!火柴燃烧发出的光微不足道,但释放出的热却能达到几百度的高温。正所谓“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同学们,想要了解更多的燃烧秘密吗?今天,我们就来探究燃烧之谜。(板书),出示课件。
二、新授探究燃烧的条件
(一)可燃物
1.师:火柴是用来做什么的?(点燃其他物质或是使其他物质燃烧)
2.请大家观察杯子里的物品,你能使他们燃烧吗?个别同学回答。
有道是光说不练非好汉,这几位同学说的是否正确,我们只有亲自动手来验证一下了。
4.介绍实验用品,强调:酒精灯、石棉网、镊子的使用方法。在验证之前我们先来认识一下面前的实验用品,注意思考:这个实验中,你将需要用到哪些实验用品。
5.阅读实验要求,强调只取所需要的实验用品。动手实验,填写表格,汇报实验结果。师:通过这个实验你发现了什么?
6结论一:在一般情况下,有些物质能够燃烧,有些物质不能燃烧,人们把能够燃烧的物质叫做可燃物(板书)。只有可燃物才能够燃烧,这是燃烧的一个先决条件。
(二)一定的温度
1、火柴是可燃物,但如果我们什么都不做,它自己会燃烧吗?为什么一摩擦火柴就燃烧起来了呢?(出示课件,思考:火柴为什么一摩擦就燃烧起来了?)
2.猜想:学生以组为单位,讨论交流后汇报结果。师从中可以引导学生双手摩擦产生热量。
如果不使用摩擦的方法,让火柴达到一定的温度,是不是就可以燃烧起来呢?
3.验证:学生讨论自主设计实验,选取所需实验用品,观看实验要求,动手实验。根据实验结果填写表二,并汇报。选取两组不同的试验方法汇报。师:通过这个实验,验证了你们的什么猜想?
老师也设计一个实验请大家观看视频:放大镜使火柴燃烧。通过了这
个实验也验证了我们刚刚的猜想。
4.结论二:可燃物只有在达到一定的温度是才能燃烧,不同物质所需要燃烧的温度不同,所以这里我们用一定的温度来概括,看来,一定的温度也是燃烧必备的条件之一。(板书)
(三)氧气
过渡:有了可燃物和一定的温度就一定可以燃烧了吗?
1.教师做实验出示2个纸杯分别扣在点燃的蜡烛上过上一段时间后,让学生猜测蜡烛有什么变化?
出示结果,学生观察,师问:为什么会是这样?
2下面请你们也来动手试一试吧(用玻璃杯扣在燃烧的蜡烛上将其熄灭)并填写表格三。
3结论三:看来使物质燃烧除了有温度、可燃物还有一个必不可少的条件就是空气,确切的说空气中的氧气。板书氧气
(四)同时具备
1、提问:现在你知道燃烧需要哪些条件?
2、讨论:这三个条件是否是燃烧必须同时具备的呢?我们还可以结合我们身边燃烧的例子来分析一下:
先把火柴点着,再用火柴把酒精灯点燃,把火柴吹灭问为什么不能继续燃烧呢?(不能,因为缺少一定的温度。)
用石头在火上烤为什么不能燃烧呢?(不能,因为缺少可燃物。)熄灭酒精灯还能继续燃烧吗?为什么?(不能,因为缺少氧气)
3、教师小结: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知道,我们总结的燃烧所需要的三个条件是正确的,而且只有这三个条件同时具备时燃烧才会发生;缺少了三个条件中的任何一个,燃烧就不会发生,正在燃烧的可燃物就会熄灭。
三.指导学生认识燃烧与人的关系
(1)启发学生讨论:
①我们所以要研究燃烧的条件,是为了更好地掌握燃烧的规律,因为燃烧与人有密切的关系。那么燃烧与人有什么关系呢?②我们掌握了燃烧的条件有什么用呢?
(2)教师小结:燃烧有对人有利的一面,例如做饭、取暖,在工业上高温加热、炼钢等,都需要燃烧产生的热能。燃烧也有对人有害的一面,如果燃烧不当会引发火灾,火灾会烧毁财物,危及人的生命,造成巨大的损失。我们掌握了燃烧的规律,在需要燃烧的时候,就要努力创造燃烧所需的三个条件;在不需要火和灭火时,就要设法破坏燃烧所需要的条件。
四.指导学生认识灭火的方法及原理
(1)在生活中你都见过哪些灭火的方法呢?讲述:生展示自己收集的灭火方法。(2)讨论:
①炒菜时,有时锅里的油自己会燃烧起来,这是怎么回事?怎样把锅里的油火扑灭?为什么?
用这种方法能灭火?往锅里倒水行不行?为什么?
②如果厨房里的煤气着火了,首先应该做什么?为什么?
五.向学生进行防火教育
讲述:引起火灾的原因很多,其中有很多是由于麻痹和不慎引起的,还有的是由于小朋友玩火引起的。 讨论;
在生活中,哪些做法容易引起火灾? 小朋友的哪些游戏或活动容易引起火灾/ 教师小结:预防火灾,人人有责。我们要提高警惕,不要玩火;在城市内,禁止燃放鞭炮;在农村,不要再草堆和其他易燃物附近燃放鞭炮;不要再火炉旁烤东西,不要是易燃物里炉灶太近;总之,药时时提高警惕,事事按照安全用火的要求办,只有这样,才能预防火灾。
板书设计
探究燃烧之谜
燃烧条件:1.氧气
2.可燃物
3.一定的温度。(缺少其一,必将灭火)
课件22张PPT。第六单元 揭开燃烧的秘密3、探究燃烧之谜
“她”虽然不是必需的,但却很重要,“她”的诞生为人类驱散了黑暗和寒冷,带来了光明和温暖,可“她”一旦生气就会给人类带来灾难;“她”的发现是人类发展史上一个重要的转折点。你知道“她”是谁吗?(猜一个字)猜猜“她”是谁?—火燃烧是否只为人类带来益处? 火,让愚昧化作文明,使黑暗趋向光明!火的发现和利用,改善了人的生存条件,并使人类变得聪明而强大,推动人类历史向前发展。 但是火灾对人类的施孽却是非常严酷的。 据联合国 “ 世界火灾统计中心 ” (WFSC)近年来不完全统计,全球每年约发生600万至700万起火灾,全球每年死于火灾中的约有65000至75000人。 大家想一想:发生燃烧的条件是什么? 请说出你的想法?燃烧需要三个条件: 1、可燃物;
2、氧气(或空气);
3、达到燃烧所需要的最低温度(也叫着火点)。 可 燃 物氧气(或空气)达到燃烧所需要的最低温度[小组比赛]:
现有一支蜡烛在烧杯内燃烧,请同学们结合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想出尽可能多的方法将火熄灭。1、用嘴对着燃烧的蜡烛用力吹气,结果蜡烛熄灭了(降温至着火点下)。
2、向燃烧的蜡烛上浇水,结果蜡烛熄灭了
(降温至着火点以下)。
3、在点燃的蜡烛上方倒扣一只烧杯,由于
蜡烛燃烧不断地消耗氧气,当氧气量不
足时,蜡烛熄灭(隔绝氧气)。“蜡烛熄灭”的方法及原理: 灭火的原理:1、隔绝氧气(或空气)
2、清除可燃物或使可燃
物与其它物品隔离
3、使温度降低到可燃物
的着火点以下破坏燃烧的任一个条件,使燃烧反应停止。1、如果炒菜时锅里的油起火,怎么灭火?

2、如果酒精灯不慎撞倒引起酒精在桌上燃烧,
应如何灭火?盖上锅盖,隔绝空气而灭火。 用湿抹布扑盖,这样既可以让可燃物隔绝空气,又可以降低可燃物的温度,从而达到灭火的目的。【体验收获】 在生活实际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些灭火的实例,试分析其灭火的原理:1.炒菜时油锅中的油不慎着火,可用锅盖盖灭;
2.堆放杂物的纸箱着火时,可用水扑灭;
3.扑灭森林火灾的有效方法之一,是将大火蔓延
线路前的一片树木砍掉。
隔绝空气。降低温度到着火点以下。清除可燃物。(1)油锅起火,用锅盖盖灭
(2)废纸篓起火,用泡沫灭火器灭(3)液化气着火,用湿棉被盖灭
或迅速关闭阀门(4)房屋着火,用水枪喷灭(交流与讨论):
以下是生活中常见的灭火实例,请分别说说依据什么原理? 拓宽视野:为什么燃烧的蜡烛一吹就灭,而煤炉火用扇子扇,却扇越旺? 分析:
蜡烛燃烧放出的热量少,用嘴吹会使产生的热量随空气的流动而散失,温度降低到着火点以下,所以蜡烛熄灭。
在煤炉中燃料多,燃料燃烧时放出的热量多,扇风不会使煤炉的温度降低到着火点以下,而扇风时又使空气流通,补充了氧气,所以会越扇越旺。煤气泄漏要关闭阀门,打开门窗通风换气!学完本课题你应该知道 1、可燃物与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发热的剧烈
的氧化反应叫做燃烧,燃烧需要三个条件:
(1)可燃物;
(2)氧气(或空气);
(3)达到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也叫着火点)。2、灭火的原理:
(1)清除可燃物或使可燃物与其他物品隔离;
(2)隔绝氧气(或空气);
(3)使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