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测试卷模拟练习
(时间:90 分钟 满分:100 分)
一、基础积累与运用(30 分)
给下列句子中加粗的字注音(4 分)
(1)陆游在祭祀时写下绝笔诗,期盼乃翁能见证中原统一。( )( )
(2)侵略者的熏醉生活令人愤慨,圆明园的陵墓诉说着国耻。( )( )
看拼音写词语,注意书写规范(8 分)
huī huáng líng lóng tǒng tǒng qīn lüè
( ) ( ) ( ) ( )
zhì xù gōng diàn hóng wěi wán hǎo wú quē
( ) ( ) ( ) ( )
选择加粗词语的正确解释(填序号)(4 分)
(1)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
A. 香气浓郁 B. 沉迷享乐 C. 饮酒过量
(2)少年中国者,则中国少年之责任也( )
A. 就是 B. 却 C. 或者
按要求改写句子(6 分)
(1)圆明园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改为反问句)
(2)战士们在小岛上种出了蔬菜。 战士们的生活得到了改善。(用关联词合并)
日积月累填空(4 分)
(1)《示儿》中陆游临终嘱托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己亥杂诗》中呼唤变革的名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列关于单元课文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2 分)( )
A. 《题临安邸》批判了统治者苟且偷安的行径
B. 《少年中国说》表达了对少年中国的热切期望
C. 《圆明园的毁灭》主要描写了侵略者的凶残
二、阅读理解(40 分)
(一)课内阅读(20 分)
阅读《圆明园的毁灭》选段,回答问题。
圆明园不但建筑宏伟,而且收藏着最珍贵的历史文物。上自先秦时代的青铜礼器,下至唐、宋、元、明、清历代的名人书画和各种奇珍异宝。所以,它又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
1860 年 10 月 6 日,英法联军侵入北京,闯进圆明园。他们把园内凡是能拿走的东西,统统拿走;拿不动的,就用大车或牲口搬运;实在运不走的,就任意破坏、毁掉。为了销毁罪证,10 月 18 日和 19 日,三千多名侵略者奉命在园内放火。大火连烧三天,烟云笼罩了整个北京城。我国这一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就这样化成了一片灰烬。
选段第一自然段写了圆明园的什么价值?(4 分)
从 “凡是”“统统”“任意” 等词语中,你体会到了什么?(4 分)
作者为什么详细描写圆明园的珍贵文物?(6 分)
这段文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6 分)
(二)课外阅读(20 分)
邓世昌的最后时刻
1894 年 9 月 17 日,黄海海面狂风呼啸,波涛汹涌。北洋水师的 “致远” 舰正与日本舰队激烈交火。
“致远” 舰在邓世昌的指挥下,像一头愤怒的雄狮,勇猛冲击。炮弹打完了,舰身也多处中弹,开始倾斜。邓世昌屹立在指挥台上,目光如炬,大声喊道:“我们从军卫国,生死早已置之度外!如今舰伤弹尽,唯有以舰撞敌,与敌同归于尽!”
水手们齐声响应,没有丝毫退缩。“致远” 舰拖着浓烟和烈火,朝着日本主力舰 “吉野” 号猛冲过去。敌人惊恐万状,纷纷跳水逃生。就在即将撞上敌舰的瞬间,一枚鱼雷击中了 “致远” 舰的锅炉舱。
“轰 ——” 一声巨响,“致远” 舰沉入海底。邓世昌落入水中,随从扔来救生圈,他却用力推开,坚定地说:“我立志杀敌报国,今死于海,义也,何求生为!” 他的爱犬 “太阳” 游到身边,用嘴叼住他的衣襟想救他,邓世昌忍痛按住爱犬的头,一同沉入了波涛之中。
年仅 45 岁的邓世昌,用生命诠释了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的担当。
文中画线句子属于_______描写,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4 分)
邓世昌具有哪些品质?结合具体事例说明(6 分)
文章描写爱犬 “太阳” 的情节有什么用意?(4 分)
这篇文章与《小岛》有什么共同点?(6 分)
三、习作(30 分)
本单元我们感受了陆游、梁启超等先辈的爱国情怀,也见证了邓世昌、守岛战士等英雄的担当。请以 “我心中的爱国情怀” 为题,写一篇习作。
要求:1. 结合课文内容或生活事例谈理解;2. 运用具体描写,表达真情实感;3. 字数不少于 400 字。
参考答案
一、基础积累与运用
(1)jì nǎi (2)xūn líng
辉煌 玲珑 统统 侵略 秩序 宫殿 宏伟 完好无缺
(1)B (2)A
(1)示例:难道圆明园不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吗?
(2)因为战士们在小岛上种出了蔬菜,所以他们的生活得到了改善。
(1)王师北定中原日 家祭无忘告乃翁 (2)我劝天公重抖擞 不拘一格降人材
C
二、阅读理解
(一)课内阅读
写了圆明园在建筑艺术和文物收藏上的双重价值,是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
体会到侵略者的贪婪、野蛮和残暴,表达了作者对侵略者的强烈痛恨。
通过描写文物的珍贵,突出圆明园的文化价值之高,与后文被毁灭的结局形成对比,更能体现损失的惨重,激发读者的痛惜之情。
表达了对祖国灿烂文化的热爱,对侵略者野蛮行径的痛恨,以及对国耻的铭记。
(二)课外阅读
动作(或神态) 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写出 “致远” 舰作战的勇猛,烘托出邓世昌的英勇无畏。
①爱国忠勇:炮弹打完后,毅然决定以舰撞敌,与敌同归于尽。②舍生取义:拒绝救生圈,与爱犬一同沉入海底,践行报国誓言。③指挥有方:带领 “致远” 舰勇猛冲击,激励水手们奋勇作战。
通过描写爱犬救主的情节,侧面烘托邓世昌舍生取义的坚定决心,使人物形象更丰满感人。
①都以爱国为主题,展现了中国人的家国情怀;②都塑造了忠于国家、勇于担当的人物形象;③都通过具体事件和细节描写,表达真挚的情感。
三、习作评分标准
基础分(10 分):语句通顺,无明显错别字,标点使用正确,字数达标。
内容分(12 分):能结合课文或生活事例谈爱国情怀,观点明确,事例具体,符合题意。
表达分(8 分):能运用描写、抒情等手法,情感真挚,语言生动,有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