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探究燃烧之谜 课件+教案+视频 (2)

文档属性

名称 3 探究燃烧之谜 课件+教案+视频 (2)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大象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6-08-31 06:21:28

文档简介

3 探究燃烧之谜 教学设计
1学习目标
1、能说出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方法。 2、能按照要求进行简单的实验,学会记录并做简单的分析。
2重点、难点
重点:通过实验分析,理解燃烧的三个条件。 难点:运用燃烧的条件,理解灭火的方法。
3评价设计
通过观察学生回答、参与小组实验、汇报交流等形式来检测目标达成,达成率95%。
4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情景导入
一、情景导入
观看课件:大屏幕上的图案是什么?(引出:燃烧)
那么,关于燃烧,你还会提出哪些想知道的问题呢?
今天,我们就一起探究燃烧之谜!(板书课题)。
活动2【活动】实验探究
实验探究
(一)大胆猜想
火是一种燃烧现象,而燃烧是有条件的,那么,燃烧都需要哪些条件呢?(学生猜想,同桌交流)
(二)实验验证
关于燃烧的条件,这些都是我们的猜想,怎样验证我们的猜想是不是正确呢?(做实验),对,我们要通过做实验来验证。
○小组实验——“可燃物”
1、实验内容:
用纸片、铁钉、布条、石头、火柴梗等材料设计对比试验,探究哪些材料可以燃烧。
2、实验要求:
(1)小组制定实验方案,进行人员分工;
(2)填写实验记录表,观察实验现象,得出实验结论并汇报。
(3)实验过程中注意物品的使用安全。
3、分组实验。
4、小组汇报实验结论。
结论一:有些材料能够燃烧,有些材料不能够燃烧,人们把能够燃烧的材料叫做可燃物。(板书:可燃物)只有可燃物才能够燃烧,这是燃烧的一个首要条件。
○观看视频——“一定的温度”
1、通过刚才的实验,我们知道布条、纸片、火柴梗是可燃物,但是,如果不把它们放在火上,它们会燃烧吗?(学生思考并交流)
2、老师这有一个实验请大家观看:放大镜使火柴燃烧。看过之后,你有什么发现?(学生答)
结论二:这其实也验证了我们刚刚的猜想,燃烧除了需要可燃物,还需要一定温度,(板书:一定的温度)看来,一定的温度也是燃烧必备的条件之一。
○演示实验——“氧气”
1、有了可燃物和一定的温度,就一定可以燃烧了吗?
2、教师演示,学生观察:
点燃蜡烛,用玻璃杯迅速罩住燃烧的蜡烛。
你发现了什么现象?为什么会这样?
结论三:有了可燃物和一定的温度,燃烧还需要一个必不可少的条件就是空气,确切的说空气中的氧气。(板书:氧气)
活动3【练习】案例分析
(三)案例分析
1、提问:现在你知道燃烧都需要哪些条件吗?
2、讨论:这三个条件是否是燃烧必须同时具备的呢?同学们可以结合我们身边燃烧的例子来分析一下:
1、布条能燃烧,而用水湿过的布条能燃烧吗?为什么?(一定的温度。)
2、煤能燃烧,而石头为什么不能燃烧?(可燃物。)
3、用酒精灯帽罩住燃烧的酒精灯,酒精灯为什么不能继续燃烧?(氧气)
  教师小结:只有可燃物、一定温度和氧气三个条件同时具备时燃烧才会发生;而缺少了三个条件中的任何一个,燃烧就不会发生。
活动4【测试】讨论交流
讨论交流
我们掌握了燃烧的规律,在需要燃烧的时候,就努力创造燃烧所需的三个条件;在不需要燃烧或者灭火时,就要设法破坏燃烧所需要的条件。
讨论交流:
1、妈妈正在炒菜,油锅突然着火了,怎么办?为什么?
2、篝火晚会后,正在燃烧的火堆该怎样处理?为什么?
3、我们小学生遇到火灾时应该怎么办?
师生小结:在生活中,一旦发生火灾,就要立即拨打“119”电话报警;一定要冷静,千万不能慌乱,要根据着火物体和原因正确地选择逃生方法。
活动5【作业】巩固运用
1、启发学生总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呢?在以后的生活中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2、教师及时给予鼓励,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