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蜡烛会熄灭吗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初步学习并设计简单的控制变量的探究性实验,学会记录。
2.过程与方法目标:利用控制变量的实验设计,经历猜想与验证的过程,会做对比实验,了解蜡烛燃烧与空气的关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耐心、细致、尊重证据,善于反思的科学态度。
2评价方案
1:通过老师演示实验一使学生初步学习并设计简单的控制变量的探究性实验,学会记录。
2:通过小组自行设计并操作对比试验学会利用控制变量的实验设计,经历猜想与验证的过程,了解蜡烛燃烧与空气的关系。
3:通过一系列的小组实验,在成功与失败的反复操作中培养学生耐心、细致、尊重证据,善于反思的科学态度。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探究蜡烛燃烧与空气的关系。
教学难点:会设计对比实验,会分析数据、总结科学知识。
4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激发兴趣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同学们喜欢魔术吗?(喜欢)今天王老师也给大家带来了一个魔术,大家瞪大眼睛朝老师这看,老师这有两个杯子,两根一样的蜡烛,现在老师同时点燃蜡烛,同时扣上杯子,(边说边做)大家猜会发生什么事情?
提问学生(学生回答各异),同学们让我们共同见证奇迹的发生。(展示结果一个熄灭,一个还在燃烧)。同学们想知道其中的奥秘吗?(想)同学们看(老师展示两个杯子的不同)同学们通过这个魔术你知道了什么,(没底的杯子蜡烛还在燃烧,蜡烛燃烧和空气有关等等)(板书燃烧空气)
活动2【活动】积极探索
二、抛出问题,探索研究。
(1)同学们那蜡烛燃烧的时间长短到底和空气有怎样的关系呢?老师让这只有底的杯子下面垫上一枚棋子,让空气能够进来,你们猜蜡烛会熄灭吗?(显示几种可能性让学生猜测)
(2)学生猜想并汇报,这就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内容(板书蜡烛会熄灭吗)教师演示验证
(3)学生说观察的现象(燃烧一会又熄灭了),同学们猜想一下为什么空气流进来了还是熄灭了呢?怎样才能让它燃烧的时间延长呢?
(4)同学大胆猜想(因为流进来的空气太少,不够燃烧所以熄灭了,我认为可以多垫几枚棋子延长时间,我认为可以2枚,3枚棋子看是否能延长时间等等)
(5)同学们都说的非常好,那么这个实验该怎么去操作呢,对你的实验器材有什么要求呢,操作顺序有什么要求呢?
(6)同学思考后举手回答:杯子大小相同;蜡烛长短相同;同时点燃同时扣下;同时计时;垫的棋子数各不相同等等)
(7)同学们大家思考的很全面,(出示要求,再次强调)接下来大家就按照各自分工开始小组实验,记得注意安全。(教师巡视)
(8)观察学生完成情况,在学生都完成后进行数据分享,并选择一组学生的数据及分析结论张贴在黑板上,老师问有不同的结论吗?并适当把握课堂问题及时进行解决(板书时间长短棋子多少)
引导小结:杯底垫的棋子数量越多,从杯底补充进去的空气越多,燃烧的时间就越长。
(9)在刚才的实验中,什么相同?什么不同?(杯子的大小相同,蜡烛的长短相同,同时燃烧同时扣下,不同的是棋子的数量)
教师总结:刚才的实验只有一个条件不同,其它条件都相同,这样的实验叫对比实验,是科学研究活动中常用的实验方法。
三、拓展训练,深入探究
那么,蜡烛燃烧时间的长短除了与杯底、棋子的多少有关外,还与哪些因素有关呢?同学们先试着大胆猜测一下。
(1)先猜想(与蜡烛高低,与杯子杯口形状,与火焰大小等等)(2)小组成员共同讨论选择一个实验方向设计对比实验。
(3)小组内发言人代表小组阐述自己小组的对比试验如何操作。
(4)小组按自己的方向开始试验。并记录数据进行分析。
(5)小组汇报本小组数据及结论(板书时间长短高低时间长短杯子大小等)
引导小结:相同条件下,蜡烛高的先熄灭,矮的后熄灭。小杯子先灭,大杯子后灭。
活动3【讲授】扩展知识
四、阅读资料,开拓视野。
(1)读一读:课本72的小资料。
(2)说一说:空气的成分是什么?从这个小资料中,我们知道其实是空气中的什么能够支持燃烧?(氧气)从小资料中还知道了哪些知识?
(3)再次回头总结,因为二氧化碳具有灭火的性质,而蜡烛燃烧新产生的二氧化碳温度较高,密度低于空气,所以在上层,这样造成上层氧气较早地不足。当上层氧气不足时,较高的蜡烛就先灭了。大杯子中空气多氧气也就多所以后灭,垫的棋子越多空气就多,所以氧气多燃烧的长。
活动4【作业】巩固提高
五、巩固提高。
1、现在,同学们来说说这节课你都有哪些收获吧。
2、同学们这节课不经意间做了很多伟大的事情,大胆的猜想,严密的计划与组织,认真的实验,还有仔细的观察、用心的记录等等,这些都是科学家从事的事情,我们都做到了,同学们真棒,请为我们鼓掌吧!
六、课后反思联系下文
同学们课后大家可以通过查阅资料,同学探讨等方法思考下面这个问题:燃烧需要氧气外还需要什么?
同学们这节课大家表现很好,希望继续努力,同学们本节课到此结束,下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