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 海洋权益与我国海洋发展战略课件(38张)

文档属性

名称 4.3 海洋权益与我国海洋发展战略课件(38张)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93.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湘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5-10-10 14:23:2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8张PPT)
4.3 海洋权益与我国海洋发展战略
第四章 区域发展战略
学习目标
海洋权益与我国海洋发展战略
1. 了解海洋权益的相关概念和范畴,理解维护我国海洋权益的重要性。
2.说明南海诸岛是中国领土的组成部分,理解维护我国海洋主权的方式及其重要意义。
3. 结合我国国情,掌握我国海洋发展的相关战略及其内容。
中国领土是南北长还是东西长?
01 海洋权益
02 我国新时期海洋发展战略
03 建设海洋强国的战略布局
目 录
▲各类海域分布示意
海洋权益是指国家领土向海洋延伸形成的一些权利和利益。
01 海洋权益
【划分】一国领陆范围以内的河流、湖泊和领海基线向陆一面的内海、海湾、海港和海峡内的水域
【相关权益】与陆地领土的地位相同,享有完全的排他性主权
【划分】邻接陆地领土和内水的一带海域。其宽度从领海基线量起,最宽不超过12海里
【相关权益】沿海国在领海内享有国家主权,包括领海上空及其海床和底土,外国船舶享有过境通过权
【划分】从领海基线量起,向海宽度不超过24海里
【相关权益】沿海国在其毗连区内具有防止和惩治在其领土或领海内违犯其海关、财政、移民或卫生等法律和规章的行为而在毗连区内行使必要的管制权
【划分】是指领海以外并邻接领海的一个区域
【相关权益】沿海国享勘探、开发、养护、管理等主权权利和从事科学研究、海洋环境保护等管辖权。所有国家享有航行、飞越其上空及铺设海底电缆和管道的权利,但不得从事危害沿海国主权和安全的活动
【划分】指邻接一国海岸但在领海以外的一定区域的海床和底土
【相关权益】沿海国享有勘探、开发包括海床、底土在内的自然资源的主权权利。其他国家享有在大陆架上铺设海底电缆和管道的权利,以及航行和飞越其上空的权利
【相关权益】是人类的共同财富,对所有国家开放,对于公海上的海盗行为、走私毒品等罪行,各国都可依法行使管辖权
内水
领海
毗连区
大陆架
专属经济区
沿岸国家对内水享有与对领陆同样的主权,非经许可,他国的船只不得驶入
沿海国在领海内享有国家主权,包括其领海上空及其海床和底土,外国船舶享有无
害通过权
沿海国在其毗连区内具有防止和惩治在其领土或领海内违犯其海关、财政、移民或
卫生等法律和规章事项的管制权
沿海国享有勘探、开发包括海床、底土的自然资源的主权权利
沿海国享有勘探、开发、养护、管理等权利和从事科学研究、海洋环境保护等管辖权。所有国家享有航行、飞越、铺设海底电缆和管道的自由,但不得从事危害沿海国主权和安全的活动
将下面的海洋区域与海洋权益连线
领海
毗连区
专属经济区
大陆架
公海
勘探、开发、管理自然资源
惩治防止犯罪
共同使用,和平目的
享有主权
勘探、开发海床、底土矿产资源
测一测
巩固提升
海洋权益是国家领土向海洋延伸形成的一些权利和利益。据此完成1~3题。
1.一国可主张海洋权益的范围包括 (  )
A.本国的内水和领海 B.本国管辖的毗连区、专属经济区
C.大陆架海床和底土 D.以上都是
2.领海的宽度从领海基线量起,最宽不超过 (  )
A.12海里 B.15公里
C.24海里 D.34公里
3.开发领海、专属经济区以及大陆架的
自然资源属于海洋权益的(  )
A.海洋政治权益 B.海洋经济权益
C.海洋安全利益 D.海洋科学利益
维护海洋权益的依据
国际法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
国内法
历史证据
国家实践
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
详见教材P110活动题
活 动
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位于我国台湾岛的东北侧,是台湾的附属岛屿,总面积约 5.69 km。钓鱼岛主岛位于该海域的最西端,是该海域面积最大的岛屿。
(1)钓鱼岛的范围及组成?
(2)说明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的证据?
(1)钓鱼岛是由钓鱼岛、黄尾屿、赤尾屿、南小岛和北小岛及一些礁石等组成。
问题: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神圣领土,证据有哪些?
① 历史证据:早在___朝,钓鱼岛等岛屿就已经纳入中国海防管辖范围,是中国台湾的附属岛屿。

②在地质上,钓鱼岛地处___海大陆架,是我国台湾岛向海洋的自然延伸部分,向东与琉球群岛之间以_____海槽相隔。

冲绳
 明嘉靖四十一年(1562)闽浙总督胡宗宪幕僚郑若曾著《筹海图编》,其中《沿海山沙图》中记录了台湾、钓鱼岛、黄尾屿、赤尾屿等岛屿属于福建海防范围。万历三十三年(1605)徐必达等人绘制的《乾坤一统海防全图》及天启元年(1621)茅元仪绘制的《武备志·海防二·福建沿海山沙图》,也将钓鱼岛等岛屿与台湾岛作为同一个防区划入中国海防范围之内。
5)要有足够的海上军事力量,在必要时维护国家海洋权益。
1)要有坚定的国家决心,公开宣示捍卫国家海洋权益;
2)要有雄厚的经济技术基础,以支持政府部门甚至是军事力量保卫国家海洋权益;
3)要对所拥有的海域进行有效管理,提供各种服务和保障,体现所承担的国际责任;
4)开展国家间的外交活动,争取更多的国家承认自身的海洋主权;
维护海洋权益的手段和方法
01 海洋权益
02 我国新时期海洋发展战略
03 建设海洋强国的战略布局
目 录
01
建设海洋强国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明确提出,提高海洋资源开发能力,发展海洋经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坚决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建设海洋强国。
党的十九大进一步提出,坚持陆海统筹,加快建设海洋强国。
党的二十大报告作出“发展海洋经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加快建设海洋强国”的战略部署。
含义
指在开发海洋、利用海洋、保护海洋、管控海洋方面拥有强大综合实力的国家
原因
当前,我国经济已发展成为高度依赖海洋的外向型经济,对海洋资源、空间的依赖程度大幅提高,在管辖海域外的海洋权益也需要不断进行维护和拓展。这些都需要通过建设海洋强国加以保障。
01 海洋权益
02 我国新时期海洋发展战略
03 建设海洋强国的战略布局
目 录
我国海洋情况
大陆海岸线:18000多千米
海岛:11000余个
岛岸线:14000千米
领海面积:37万平方千米
可主张管辖海域面积:300万平方千米
1、渤海与黄海的分界线,以老铁山角、庙岛群岛与蓬莱角的连线为界。
2、黄海与东海的分界线,则以长江口北岸(启东角)与济州岛的西南角的连线为界。
3、东海与南海的分界线,它经过南澳岛,穿越台湾浅滩,最终抵达台湾岛南端的鹅銮鼻,以此连线为界。
建设海洋强国
战略
布局
坚持陆海统筹发展
推动海洋经济发展
创新海洋科技
保护海洋生态环境
维护海洋权益
全面参与
全球海洋治理
坚持陆海统筹发展
01
将滨海开发向海洋延伸,发展海洋产业,振兴海洋经济,构建海运大通道。
优化海洋空间开发格局
推动海洋经济发展
02
提升海洋传统产业,优先发展新兴海洋产业。
传统:渔业、海洋运输、海洋化工。
新兴:滨海旅游业、深海探测装备
制造、海洋生物医药等。
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01
02
03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是中国于2013年提出的重大国际合作倡议,旨在通过加强海上互联互通和经贸合作,促进中国与东南亚、南亚、非洲、欧洲等沿海国家的共同发展 。
提出背景与目标
该倡议由习近平主席在2013年访问东盟国家时首次提出,依托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历史纽带,构建开放包容的区域经济合作架构,助力中国与沿线国家形成互利共赢的命运共同体。
主要路线与节点
航线以中国沿海港口为起点,经南海至印度洋延伸至欧洲,或经南海至南太平洋,覆盖东南亚、南亚、中东、非洲等地区。
战略意义
该倡议不仅保障中国能源运输安全,还通过文化、旅游等交流深化人文纽带,推动全球经济治理体系变革。截至2025年,已有140多个国家参与,成为全球规模最大的国际合作平台之一 。
阅读:山 东 半 岛 蓝 色 经 济 区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以青岛市为龙头,依托海洋资源,发展海洋科技,创新海洋产业,成绩斐然,其海洋产业成为山东经济新的增长点。该经济区更加重视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对海岸带污染源进行全面整治,控制海水养殖强度,严禁掠夺式酷渔滥捕,强调陆海统筹协调发展。
阅读课本探究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以青岛市为龙头,依托海洋资源,发展海洋科技,创新海洋产业的区位优势。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示意
青岛市经济发达,科技发达,人才多;
港口优良,海洋开发较早,基础设施较完善。
临港工业基础好,区域间交流合作广泛。
政府政策支持。
建设海洋强国的技术保障,也是增强海洋开发能力的重要支撑。
创新海洋科技
03
保护海洋生态环境
04
建设海洋强国的重要目标
维护海洋权益
05
妥善解决我国面临的海洋纠纷,坚决维护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海洋权益,保障海洋及其资源开发的环境安全,进而实现建设海洋强国的宏伟目标。
全面参与全球海洋治理
06
倡导共建 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构建“蓝色伙伴关系”,通过双边及多边合作,与国际社会共同保护海洋健康和可持续发展,不断完善世界海洋规则制定,构建和平、公平的海洋秩序。
课堂活动
阅读课本P114“南海”相关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1)我国对于南海的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主要有哪些?
(2)解决南海争议问题,我国的立场和主张是什么
(3)分析南海对于我国建设海洋强国的重要意义。
我国对于南海的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主要有哪些?
解决南海争议问题,我国的立场和主张是什么
中国对南海诸岛,包括东沙群岛、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和南沙群岛拥有主权
中国南海诸岛拥有内水、领海和毗连区
中国南海诸岛拥有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
中国在南海拥有历史性权利
立场:中国表示愿同有关国家根据公认的国际法和现代海洋法,包括《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所确立的基本原则和法律制度,通过和平谈判妥善解决有关南海争议
主张:习近平总书记明确地提出:“要坚持用和平方式、谈判方式解决争端,努力维护和平稳定”;在涉海争端问题上明确重申,要坚持“主权属我、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的重大方针;坚持和平谈判的方式解决争端,“但绝不能放弃正当权益,更不能牺牲国家核心利益”。
分析南海对于我国建设海洋强国的重要意义。
①地理位置:南海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是沟通太平洋与印度洋,联系亚洲与大洋洲的海上通道,有“远东十字路口”之称。
④意义: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已发展成为高度依赖海洋的外向型经济,中国90%以上的对外贸易、60%以上的石油能源依赖海洋运输,为了保障我国海上生命线的安全,急需建设海洋强国。
②交通:海洋运输仅次于欧洲的地中海居全球第二,全世界一半以上的大型货轮航经此地。
③资源:南海海洋资源非常丰富,其中渔业资源种类多、渔获量大,油气资源丰富。
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