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3张PPT)
协调人地关系,实现可持续发展
湘 | 必修二 第五章第二节 人地关系专题
学习目标
1.运用资料,说明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过程;
2.理解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
3.举例说明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
新课导入
New course import
1、远古时期,古人类惧怕老虎
2、古代武松打死老虎被称为英雄
3、现代“武松”打死老虎,要被判刑
4、设立自然保护区,给老虎建立家园
老虎的不同待遇,反映出什么发生了变化?
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
The Evolution of the Idea of Human-Earth Relations
01
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
The Evolution of the Idea of Human-Earth Relations
阅读教材P126-129,并结合P129表格,思考以下问题:
归纳不同历史阶段的社会发展状况、经济活动和人地关系。
思考人地关系思想演变的根本原因。
▲原始社会
▲农业社会
▲工业社会
▲信息社会
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
The Evolution of the Idea of Human-Earth Relations
生产力水平
人类活动
主要环境问题
人地关系
人地关系思想
低下且发展缓慢
对环境的影响有限
采集合狩猎为主
适应、崇拜自然
保持着原始的平衡关系
采集—狩猎社会
农业社会
工业社会
信息社会
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
The Evolution of the Idea of Human-Earth Relations
生产力水平
人类活动
主要环境问题
人地关系
人地关系思想
采集—狩猎社会
农业社会
工业社会
信息社会
有了很大提高
资源和环境开发利用的强度与广度都明显增大
环境问题主要是生态破坏
人地关系不协调,改造自然
古代朴素的人地关系思想
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
The Evolution of the Idea of Human-Earth Relations
生产力水平
人类活动
主要环境问题
人地关系
人地关系思想
采集—狩猎社会
农业社会
工业社会
信息社会
人地矛盾激化,征服自然
极大地提高了人类社会的生产能力
机器和矿物燃料的大规模使用
“和谐论”(人地协调论)应运而生
环境问题愈发严峻、人地矛盾迅速激化
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
The Evolution of the Idea of Human-Earth Relations
生产力水平
人类活动
主要环境问题
人地关系
人地关系思想
采集—狩猎社会
农业社会
工业社会
信息社会
达到较高的水平
信息技术和知识经济使生产生活产生变革
人口、资源、环境等问题日益严重
走向协调,生态化、低碳化、绿色化、循环化发展
人地协调论、可持续发展论
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
The Evolution of the Idea of Human-Earth Relations
地理环境决定论
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
人地关系思想演变
人类中心论
人地协调观
惧怕
老虎
打老虎
是英雄
打老虎负法律责任
野生动物园人虎共存
活动
Activity
大坝挡住了原本溯河洄游的通道,破坏了河中其他鱼类和贝类的生存环境;
减少河口泥沙,改变河口生态环境,使大量生物失去了栖息地;
该地区纳入国家电网系统后,大坝供电功能减弱。
议一议,美国为什么要拆除艾尔瓦河的大坝?(教材P128)
1
活动
Activity
艾尔瓦河的大坝由修建到拆除,体现了人地关系思想怎样的转变?
2
从改造自然和征服自然的观念转变为人地协调的观念,积极谋求人地和谐。
探究活动:P129
2.结合下表,完成相关任务。
(1)分析各发展阶段人口增长、资源利用、环境问题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理解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
(2)当前,我们应如何协调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
人与自然相互
作用的阶段性特征
探究问题
(2)当前,我们应如何协调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
要合理控制人口增长,人口数量应该与资源、环境相协调;
经济发展应该兼顾生态环境的保护和资源的持续开发利用,应该与资源和环境承载力相适应。
笔记
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Take the path of sustainability
02
读教材P130-137
1.可持续发展的概念。
2.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关系。
3.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4.可持续发展的途径。
可持续发展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概念:可持续发展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危及后代人满足其需求能力的发展。
资源环境承载力、经济和社会三者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综合体。
补充笔记P130
可持续发展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基本原则 内容
公平性原则 指本代人之间、代与代之间,不同国家与地区之间的公平
持续性原则 指人类的经济活动和社会发展不能超越资源环境的承载能力
共同性原则 指要实现可持续发展这一全球发展的总目标,需要各国积极参与,采取全球共同的决策和行动
划书P131
可持续发展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竭泽而渔,岂不得鱼,而明年无鱼。
人类与子孙后代共享资源和环境。
解决全球变暖,必须进行国际合作。
保护热带雨林是全人类的共同义务。
2016年9月21日,已有60个国家批准以应对气候变暖挑战的《巴黎协定》。
在青藏铁路建设中,我国首次引入了国外野生动物通道的理念,根据当地的自然条件,设计了3种基本类型的野生动物通道。人类的发展不应危及其他物种的生存。
封山育林,定期开禁以保护繁育期的鸟、兽、鱼、鳖。
持续性原则
公平性原则
共同性原则
共同性原则
共同性原则
公平性原则
持续性原则
说出下列做法分别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哪个原则?
1)转变传统发展观念
Changing the traditional concept of development
传统发展观念
往往只片面追求经济增长,忽视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
01
简单地把国内生产总值(GDP)的增长作为衡量经济社会发展的
唯一标尺,忽视人文的、资源的、环境的指标
单纯地把自然界看作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索取对象,忽视自然界首先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02
03
1)转变传统发展观念
Changing the traditional concept of development
传统发展观念引导下的后果
产生环境污染、生态破坏、资源短缺等环境问题。
人地关系不协调,人地矛盾激化。
传统发展观念的转变
社会进步
GDP
理念
方式
2)转变传统发展模式
Transform the traditional development model
传统发展模式
可持续发展模式
基本特征
发展方式
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
1.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2.治理环境污染绿色生产生活
3.生态保护
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
扩大生产规模
增加产品产量
提高消费水平
集约式
粗放式
2)转变传统发展模式
Transform the traditional development model
环境污染的治理
生态保护
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自然资源的利用由高耗粗放型向高效集约型、更多地依靠可再生资源的方向转变,并逐步建立资源节约型的社会经济体系。
2)转变传统发展模式
Transform the traditional development model
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
自然资源类型 利用中的主要问题 可持续利用措施
土地 资源
森林 资源
海洋 资源
土地荒漠化、水土流失、土壤盐碱化、土壤污染
防治土地荒漠化,治理水土流失和土壤污染,保护基本农田,对工矿废弃地进行复垦等
乱砍滥伐,森林资源锐减
退耕还林、植树造林、合理利用森林资源
过度捕捞、盲目围海造陆、毁坏滩涂、无节制排污
伏季休渔、禁止滥捕,防止过度开发;减少污染物的排放量,治理海洋环境污染等
2)转变传统发展模式
Transform the traditional development model
环境污染的治理
生态保护
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加大环境污染综合治理力度,加快构建绿色产业体系,大力发展低碳循环经济,形成能耗低、污染小、科技含量高的产业结构,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
2)转变传统发展模式
Transform the traditional development model
环境污染的治理
生态保护
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防治荒漠化,制止和扭转土地退化,保护生物多样性。扩大轮作休耕试点,推进退耕还林还草,健全休养生息制度,建立市场化、多元化生态补偿机制。
中国的绿色经济发展
循环经济
低碳经济
控制
污染物排放
提高资源
利用效率
减少
资源消耗
改善
能源结构
提高能源
利用效率
减少碳排放
循环经济
循环经济
中国的绿色经济发展
循环经济
低碳经济
循环经济是以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为特征的经济模式。实现途径包括清洁生产、生态农业。
循环流程:资源-产品-再生资源
原 则: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
目 的:低消耗、低污染、高利用率和高循环率
从原料开采——生产制造——消费使用——废弃物处理的全过程来评估产品对环境的影响程度。
它的含义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
①清洁的能源
②清洁的生产过程
③清洁的产品。
工业:清洁生产
指在保护、改善农业生态环境的前提下,遵循生态学、生态经济学规律,运用系统工程方法和现代科学技术,集约化经营的农业发展模式,是一种原则性的模式而不是一种固定的农业生产方式。
农业:生态农业
循环经济的积极意义:
环境效益:减少废弃物的排放,减少了环境污染;
经济效益:实现了资源的循环利用,提高了资源的利用率;
延长了产业链,增加了附加值,提高了经济效益;
促进了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社会效益:增加了就业机会;
3)公众参与,从我做起
Public participation starts with me
尽量避免干洗
减少洗涤频次
尽量选择骑车
步行或公共交通工具
关注房屋能耗
使用节能灯
尽量选择本地
应季食物
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