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城乡空间结构课件(57张)

文档属性

名称 2.1城乡空间结构课件(57张)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84.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5-10-10 14:32:4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57张PPT)
第二章 城镇与乡村
第一节 城乡空间结构
乡村:是主要从事农业生产、人口分布较为分散的地方。
城镇:是人口达到一定规模、主要从事非农业产业活动的居民聚居地。
城镇的特点:①人口和产业活动密集;②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比较高;③各类建筑聚集;④交通运输和信息交流相对发达等。
城镇与乡村
Urban and rural land use.
……
城乡土地利用
01
直接用于农业生产的土地,包括耕地、林地、草地、农田水利用地、养殖水面等
指建造建筑物、构筑物的土地,包括城乡住宅和公共设施用地、工矿用地、交通水利设施用地、旅游用地、军事设施用地等
是指农用地和建设用地以外的土地
农用地
建设用地
未利用地
一、城乡土地利用
1、土地利用类型
农田水利用地
耕地
林地
乡村土地利用
住宅用地
特点:土地利用方式以农用地为主
养殖水面
工业用地
住宅用地
商业用地
交通用地
城镇土地利用
未利用地
特点:土地利用方式以建设用地为主
1、一般而言,乡村与城镇所占比重最大的土地利用类型各是什么?说出其原因。
农村:耕地 乡村的人口数量少,主要从事农业生产活动。
城镇:居住用地
城镇人口已达到一定规模,居住用地承担其最基本的职能,是分布最广泛的土地利用方式。
活动
P29
商业用地一般分布在市中心、交通干线两侧或街角路口,呈点状或条状。
2、在城镇中,商业用地的空间分布有什么特点?
活动
P29
Urban and rural spatial structure.
……
城乡空间结构
02
同一种土地利用方式对用地空间和位置需求相同
导致同一类活动在城市空间上聚集
城市功能分区
集聚效应
1、形成过程
一、城市空间结构
布局与组合
其他功能区
居住区
商业区
工业区
市政与公共服务区
交通和仓储区
生态功能区
城市土地利用
居住用地
商业用地
工业用地
交通用地
绿化用地
政府机关及其他公共用地
城市功能分区
居住用地
商业用地
工业用地
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
2、城市功能分区
一、城市空间结构
工业区
城市居民生活、交往、文化娱乐活动的场所,占地面积大。
城市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动力,城市内部空间布局的主导因素。
城市各种经济活动,特别是商品交易和金融流通的中枢。
商业区
居住区
2、城市功能分区——主要功能区
(1)居住区
城市中最为广泛的一种土地利用方式
在有的城市,随着住宅区的分化还出现了中高级住宅区和低级住宅区。
位置上高级住宅区与低级住宅区背向发展
高级
住宅区
中级
住宅区
低级
住宅区
这是一个副标题
这是一个小标题
中高级住宅区的特点
①居住者多为高收入阶层
②多建设在城市外缘(高处)
③房屋面积较大,环境优美
④公共配套设施完善
⑤与文化区联系紧密
这是一个副标题
这是一个小标题
低级住宅区的特点
①居住者多为低收入阶层
②多分布在内城和工业区
③面积狭小、环境较差
④公共配套设施不完善
⑤与工业区联系紧密
①多位于市中心、交通干线两侧或街角路口;
②呈点状或条状分布;
③遵循市场最优、交通最优原则;
④人流量昼夜差大;
⑤有些大城市形成中心商务区(CBD)。
人员流量大、地价高、土地利用集约,是城镇的核心区
(2)商业区
特点:
CBD
CENTRAL BUSINESS DISTRICT
一般来说,中心商务区高度集中了一个城市的经济、科技和文化力量,是城市的核心区域,具备金融、贸易、服务、咨询等多种功能,并配以完善的市政交通与通信条件。在中心商务区周边,分布有市政区、住宅区、生态功能区等,再往外则分布有交通枢纽和工业区。
金融
贸易
服务
咨询
科技
文化
经济
CBD特点:
①建筑物高大而密集;
②交通通达度好;
③内部有明显分区;
④人流量昼夜差大;
⑤经济活动繁忙。
CBD
CENTRAL BUSINESS DISTRICT
纽约曼哈顿
CBD
CENTRAL BUSINESS DISTRICT
东京银座
CBD
CENTRAL BUSINESS DISTRICT
上海陆家嘴
(3)工业区
①有大量的运输需求;
②沿海、沿河、沿铁路、公路等主要交通干线分布;
③多位于城市外缘;
④工业区布局应注意环境问题。
特点:
最小风频
曲线上每点与坐标原点之间连线长短代表风频率大小,线段方向代表风向。
补充:工业区布局
S
主导风向
(盛行风向)
风频玫瑰图
①垂直于盛行风向的郊外
城市B
盛行风
②盛行风向的下风向
城市A
盛行风
盛行风
a.污染大气的工业布局:
钢铁厂、火电厂、水泥厂
b.污染水源的工业布局:
印染厂、造纸厂、电镀厂、皮革厂
远离水源地和河流上游,选择在河流下游建厂
上风向
下风向
城市D
最小风频
③最小风频的上风向
上风向
下风向
1、城市土地空间有限,条件好的地段需求量大,地租水平也高。在市场竞争的环境下,每一块土地用于哪一类经济活动,取决于各类经济活动愿意付出租金的高低,只有付出租金最高的经济活动才可以得到这一土地。读图2-6,完成相关任务。
1)想一想,影响城区地租的因素主要有哪些?
距离市中心远近和交通通达度
2)就城区来看,不同类型用地的地租变化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
相同点:随着距离市中心越来越远,地租水平都逐渐下降;
不同点:地租水平下降速度是不同的,商业区下降最快,工业区下降最慢。
活动
P31
1、城市土地空间有限,条件好的地段需求量大,地租水平也高。在市场竞争的环境下,每一块土地用于哪一类经济活动,取决于各类经济活动愿意付出租金的高低,只有付出租金最高的经济活动才可以得到这一土地。读图2-6,完成相关任务。
3)如果城市的土地用途由各类用地使用者的付租能力来决定,那么图中OA、AB、BC分别最有可能成为哪一类功能区?标注在图上,并说明理由。
OA为商业区、AB为住宅区、BC为工业区
在OA段,商业区的付租能力最高;
在AB段,住宅区的付租能力最高;
在BC段,工业区的付租能力最高。
活动
P31
“七看法”判断城市三大功能区
2019中图版
看占地面积大小 居住区占地面积最大,其次是工业区,商业区占地面积最小
看距市中心远近 一般情况下,距市中心由近及远依次为商业区、居住区、工业区
看形态特征 商业区一般呈点状、线状,居住区和工业区一般呈块状
看人口变化 商业区昼夜人口数量差别最大;居住区白天人口少,晚上人口多
看建筑物密度 商业区建筑物高大稠密,居住区次之,工业区建筑物密度最小
看地租水平 地租最高的区域为商业区,其次为居住区,地租最低的区域为工业区
看分布趋势 居住区、工业区不断向郊区移动,在市中心分布的比例逐渐下降;商业区虽也有向郊区交通便捷处移动的趋势,但幅度较小
如图是我国东南沿海某城镇的功能区分布示意图(数字代表等高线数值。单位:米)。a、b、c表示三种不同的功能区,该城镇是在合理规划的基础上形成的。读图,完成1~2题。
1、若图中三种功能区是商业区、
工业区和居住区,则a、b、c分
别代表的功能区是(  )
A.商业区、居住区、工业区
B.居住区、商业区、工业区
C.工业区、商业区、居住区
D.商业区、工业区、居住区
A
读我国某城市某功能区不同时段人口流动状况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2、该功能区最可能是( )
A.住宅区 B.工业区
C.商业区 D.行政区
3、该功能区( )
A.是城市中最为广泛的一种土地利用形式
B.发挥光照优势,扩大农作物种植
C.有向市区边缘和交通干线移动的趋势
D.货物运输量大
A
A
早晨人口流出,黄昏人口流入→居住区
同心圆模式
扇形模式
中心商务区
中产阶层住宅带
过渡带
通勤带
工人住宅带
a
中心商务区
中级住宅区
批发、轻工业区
高级住宅区
低级住宅区
b
c
批发、轻工业区
中心商务区
低级住宅区
高级住宅区
中级住宅区
重工业区
次级商务区
郊外住宅区
郊外工业区
多核心模式
共同点:
①都以商业区为中心
②高级住宅区和低级住宅区背向发展
3、城市空间结构的类型
1)同心圆模式
成都市城市鸟瞰图
特点:城市形态集中紧凑,城市的功能区围绕市中心呈同心圆状,越靠近市中心土地集约程度、地租地价越高;
成因:在平原地形条件下,城市各功能区经过不断地侵入和迁移,呈同心圆状自核心向外扩展。
3、城市空间结构的类型
成都、北京、东京、芝加哥
2)扇形模式
工业区
工业区
商业住宅
沈阳
特点:城市各功能区沿着交通线呈扇形或楔形向外扩展
成因:河流山脉等的阻隔、交通运输的发展
烟台、沈阳、青岛
特点:城市各部分接近郊区,亲近自然;城市交通集中于某一两个方向,运距较长。
成因:沿河流或交通线分布
3)条带式
洛阳、西宁、延安、兰州
3)多核心模式
上海市域用地总体布局图
特点:远离市中心的郊区出现新的核心,城市围绕不同的点发展。
成因:受地形、河流、地价、交通和居住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如:随着城市的不断向外拓展,原有市中心由于地价高、交通、居住拥堵等原因,使得郊区开始出现新的核心。
重庆、武汉、上海
4、影响城市空间结构的因素
国家政策
自然地理条件
历史文化
交通运输状况
经济发展水平
对比城市空间结构,乡村有何不同?
与城市相比,乡村的发展水平普遍较低,内部空间结构也存在着显著差异。
第一,乡村土地利用方式较为简单。村镇驻地以居住、工业、商业、交通、行政等用地为主,其外围则以农用地为主。
第二,聚落空间形态与城市明显不同。从乡村聚落的空间形态来看,主要有密集型、分散型和半聚集型等,受到当地地理环境的深刻影响。
第三,集市流通和地方服务功能相对突出。村镇多为所在地区的物资集散地,一般建有学校、卫生所、邮局等服务设施。
二、乡村空间结构
密集型
分散型
半聚集型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协调,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存在的突出矛盾,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解决的重大问题。”
1、为什么要实施城乡一体化?
乡村农业结构调整过程较长,基础设施落后,农民收入增加缓慢,城乡差距越来越大,为了实现城乡可持续发展。
三、城乡一体化
2、实施城乡一体化的意义
①能够集约节约用地,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
②节省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费用,提高这些设施的运行效率;
③促进城镇与周边地区和谐发展,减少城镇对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
④营造良好的人居环境,为居民营造温馨的生活氛围和丰富的文化空间。
Urban and rural spatial structure.
……
城乡区位分析
03
城市的分类:
(1)按照城市的行政级别:
直辖市、地级市和县级市。
(2)按照城市职能:
全国性中心城市、地区性中心城市、工业城市、交通枢纽城市、旅游城市、边境口岸城市
(3)按照城市人口规模:
超大城市:1000万以上 特大城市:500—1000万
大城市:100-500万 中等城市:50—100万
小城市:50万以下
区位:既指某一事物的地理位置,又指该地理事物与其他地理事物之间的空间关系。
1)绝对区位
2)相对区位
城市所在的地理位置
城市与其他事物的空间联系
自然地理
因素
社会经济
因素
经纬度
位置
相关
位置
海陆
位置
一、城镇区位分析
效率指向
滨水指向
避灾指向
文化指向
环境指向
交通指向
地形指向
社会公平指向
城镇空间布局的指向
平原
山地
高原
①平原是城市发育的理想环境
①平原地区地形平坦,土壤肥沃,便于农耕;②利于交通联系和节省建设投资。
②山区城市一般沿河谷或低地分布。
④热带湿热地区,城市多分布在高原地形。
(一)自然区位因素
地形
世界城市带
美国东北部
60°N以南的西欧地区
日本-韩国-中国的东南沿海
从图中你能看出城市的分布与气候有什么关系?
中低纬度 沿海地区
气温适宜
降水适宜
气候适宜
有利于生产生活
(一)自然区位因素
气候
岷江
嘉 陵 江
汉 水
赣 江
宜宾
重庆
武汉
赣州
上海
【思考】长江流域大城市分布有何特点?
南京
1.河流的交汇处 
如:武汉、重庆和宜宾
2.河流的入海口处 如:上海
3.河运的起点或终点  如:江西省的赣州市
因为有大量人流、物流在这里集散、中转
4.过河点
如:南京
河流的作用:供水、航运、防卫、旅游
(一)自然区位因素
河流
2019中图版
合作探究
城乡区位分析
2.在黄河入海口,为什么未能形成大的城市?
(1)黄河流量小、季节变化大,有的年份断流时间长,航运价值小。
(2)河口处大量泥沙淤积,建港条件和海运能力极差;
(3)历史上黄河下游多次改道,泛滥成灾,因此入海口未形成大的城市。
①以煤炭为基础的—英国的伯明翰、曼彻斯特,美国的匹兹堡,我国大同、鹤岗、抚顺、开滦等。
②以石油为基础的—英国的阿伯丁,我国的大庆、玉门、东营、克拉玛依等。
③以铁矿为基础的—鞍山、包头、攀枝花等。
④以金矿开采为基础的—山东招远、约翰内斯堡等(南非)。
⑤以木材加工为基础的—伊春等。
⑥以旅游资源为基础的—黄山、张家界等。
邻近矿产资源地,有利于形成工矿城市
(二)政治经济区位因素
资源
邻近多条铁路,尤其是铁路交汇处,有利于形成铁路枢纽城市 。
石家庄、株洲、怀化、宝鸡
铁路枢纽城市或 “火车拉来的城市”
宜宾、重庆、武汉
干支流交汇的港口城市
扬州、济宁
京杭运河沿线的港口城市
总体呈现:沿海、沿江、沿铁路干线、沿高速公路的特点
(二)政治经济区位因素
交通
(二)政治经济区位因素
科技
筑波
硅谷
(二)政治经济区位因素
政策
改革开发的政策支持;
临近港、澳、东南亚地理位置优越;
充足廉价的劳动力资源;
土地租金低
P37
(二)政治经济区位因素
政治中心
里约热内卢
巴西利亚
(二)政治经济区位因素
军事
宗教
新加坡
圣地亚哥
拉萨布达拉宫
历史上的军事要地和军港;
宗教城市—沙特阿拉伯的麦加和麦地那、梵蒂冈、耶路撒冷、拉萨等。
影响因素 优势 举例
资源 矿产的开发带动采矿业、制造业、商业等的发展,有利于形成工矿城市 石油——大庆等
交通 城市向交通便利之地集中,沿江、沿海、沿铁路干线、沿高速公路分布 如石家庄、株洲、郑州、蚌埠、宝鸡等
政治 政治 中心 政治中心有利于城市发育 首都、省会
政策 国家特殊的政策,促进城市的发展 深圳
宗教 宗教活动中心吸引人口,促进经济发展 耶路撒冷、拉萨
教育、科技 促进城市发展,形成新兴城市 美国硅谷
旅游 黄山市、张家界
小结:影响城镇发展的政治经济因素
3.试从自然、经济社会等因素分析杭州市发展的条件?
城市区位分析
2019中图版
自主探究
城乡区位分析
自然因素
地形:位于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有利于工农业发展。
气候: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气温适宜,降水丰沛,雨热同期。
河流:地处钱塘江入海口,水源充足,航运便利。
经济社会因素
交通:水陆、航空交通发达。
科技人才:位于长三角经济圈,经济发达,人才资源丰富。
旅游:有西湖等风景名胜区,吸引大量游客。
政治:杭州是浙江省的政治中心,也是区域性的经济、文化中心。
2019中图版
自主探究
城乡区位分析
地处温带,气候宜人;
地形平坦;
航空运输、铁路运输、水运等交通方式多元,交通便利。
材料:纽约位于哈得孙河注入大西洋的河口处,是世界著名的大都市,读图2-13,从地理区位的角度,分析纽约成为世界著名大都市的主要原因。
活动
P37
关系:地理位置优越;改革开放政策支持。
香港和深圳应发挥各自的优势,实现优势互补。同时,利用港珠澳大桥实现更为便利的交流和沟通。
材料:深圳位于广东省南部,原为一个小渔村。1980年8月设置经济特区后,深圳迅速发展成举世闻名的现代化大都市。
想一想,深圳的崛起与地理区位有哪些关系?深圳与香港两个城市应当怎样互相促进和协调发展?
活动
P37
乡村聚落分布特点
从总体上看,自然条件好的地方乡村聚落多或者规模大,自然条件差的地方乡村聚落少或者规模小。一般情况下,从地势地貌来看,平原盆地乡村聚落多、规模大,山地高原乡村聚落少、规模小。从气候条件而论,湿润温暖的地方乡村聚落多、规模大,酷寒酷热或干旱缺水的地方乡村聚落少、规模小。
乡村聚落具有明显的亲水型指向,多靠近水源丰富、水运方便的地方,这样有利于居民的生产生活。乡村聚落趋向于交通运输便利的地方。较大的村落往往靠近交通要道,聚落发展与商贸活动互为促进。
一部分乡村聚落拥有地方特色显著的历史文化。庙宇、道观、教堂附近,家族祠堂所在地,旅游地,都有助于乡村聚落的形成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