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晋中市祁县第二中学校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考试地理试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山西省晋中市祁县第二中学校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考试地理试卷(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572.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湘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5-10-10 15:28:0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祁县第二中学2025-2026学年高三第一学期
10月月考地理试题
命题人: 审题人:
一.单项选择题(每个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每题3分,共48分。)
下图中甲为地球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图中数字代表某种辐射;乙为宁波附近一个蔬菜大棚的照片。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1.甲图中( )
A.①表示散失的少量长波辐射 B.②只出现在夜晚起保温作用
C.③能量大部分被大气所吸收 D.④是近地面大气的根本热源
2.照片拍摄季节,宁波的农民一般会给大棚覆盖黑色尼龙网,而不是我们常见的白色塑料薄膜或者玻璃大棚。推测照片拍摄的时间以及这样做的主要目的分别是( )
A.6—7月,增加④以降低白天土壤的温度
B.7—8月,削弱③以减少农作物水分蒸腾
C.11—12月,增强②以防止近地面夜间气温过低
D.12—次年1月,减少①以提高大气的温度
下图为我国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该区域拟建一条海拔400米桥隧结合的平直公路,并在附近建一座可欣赏到“长河落日圆”美景的观景台。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3.拟建公路中隧道路段长度约为( )
A.10千米 B.15千米
C.20千米 D.25千米
4.观景台应选址在( )
A.①处 B.②处 C.③处 D.④处
下图示意江淮地区的一个池塘,一垂钓者发现,在大气稳定无风的情况下,一天之中池塘边仍然清风阵阵。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5、该地夏季晴天的中午吹西北风的地点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6、在大气稳定无风的情况下,该池塘边一天中风向发生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
A.海陆间气压差异 B.纬度位置的影响
C.高低纬度间的温度差异 D.池塘与周围陆地的热力性质差异
拦门沙是位于河口区的泥沙堆积体(沙坎),塑造河口拦门沙的动力因素很复杂,但主要受径流与海流共同作用形成。下图示意我国某河口区拦门沙甲、乙两时期位置变动。据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7、甲时期的沙坎( )
A.粗沙一侧以堆积为主,表明沙坎向外海移动
B.粗沙一侧以侵蚀为主,表明沙坎向外海移动
C.细沙一侧以侵蚀为主,表明沙坎向河口移动
D.细沙一侧以堆积为主,表明沙坎向河口移动
8、与甲相比,乙时期( )
A.河口盐度上升 B.河流流量增加 C.潮流减弱 D.地壳抬升
9、如果该河口区位于珠江口,近年来沙坎最可能的运动状况及原因是( )
A.向陆地移动,用水量增加,径流作用增强
B.向外海移动,上游兴修水库,径流作用减弱
C.向陆地移动,全球变暖,海平面上升
D.向外海移动,气候变化,流域内降水增加
白龙堆雅丹地貌位于罗布泊东北部,是在以灰白色沙泥岩夹石膏层为主的河湖相沉积物基础上发育,高10~20米,长200~500米以上,弯曲延伸,远望就如蜷伏在大漠上的白色巨龙。下图示意白龙堆雅丹地貌及周边地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0.白龙堆雅丹地貌的延伸方向为( )
A.西北—东南方向 B.东北—西南方向 C.南北方向 D.东西方向
11.关于白龙堆雅丹地貌形成过程的推测,正确的是( )
A.地壳抬升—湖水干涸—地面龟裂—地壳下沉—风力、流水侵蚀—岩层沉积
B.地壳抬升—岩层沉积—地壳下沉—湖水干涸—地面龟裂—风力、流水侵蚀
C.地壳下沉—岩层沉积—地壳抬升—风力、流水侵蚀—湖水干涸—地面龟裂
D.地壳下沉—岩层沉积—地壳抬升—湖水干涸—地面龟裂—风力、流水侵蚀
下图为上升补偿流形成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2.若该海域位于南半球副热带海区,则图中离岸风为( )
A.东北信风 B.东南信风 C.盛行西风 D.西北季风
13.从洋流性质上判断补偿流属( )
A.暖流 B.赤道洋流 C.寒流 D.西风漂流
14.存在上升补偿流的海区,易形成较大渔场,其主要原因是( )
A.寒暖流交汇处,鱼类饵料丰富 B.海底营养物质上泛,鱼类饵料丰富
C.浅海大陆架,浮游生物多,饵料丰富 D.河流入海口,营养盐较多,饵料丰富
台风是影响我国东部地区的重要天气系统,它既给人们带来甘露,也会给人们带来灾难。下图示意某次台风路径。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5、9月,当台风中心位于甲海域时,台湾东北地区暴雨如注,其主要原因是台风气流( )
A.势力强大,移动速度快 B.受山地阻挡抬升,与盛行东北风叠加
C.与盛行偏西风相遇,形成锋面 D.沿山坡下沉,水汽凝结速度快
16、如图示台风中心向北移动,在浙江北部沿海登陆时,上海地区的地面天气状况是( )
A.气压升高,雨势增强 B.气压降低,风速增大
C.气压降低,雨势减弱 D.气压升高,风速减弱
二、综合题(共3个大题,共52分)
17、【地理实验】
实验名称:模拟风成地貌的形成过程
实验背景:我国北方地区风成地貌广布,风成地貌的形成与发展过程中对人们的生产生活影响深刻。
实验器材:单面开口的透明玻璃箱,电动吹风机,粒径大小不一的干燥沙粒,石质不规则阻挡物。(如图所示)
实验步骤:
①选择无风或微风,采光良好的开阔室外。
②将单面开口的透明玻璃箱内依次放入石质不规则阻挡物(靠内测)和堆放5~10厘米厚的大小不均的干燥沙粒(靠近开口处),电动吹风机接通电源。
③依次启动电动吹风机低风档和高风挡,观察并记录数据。
实验效果:风力对地貌具有塑造作用。
实验思考:
(1)实验中启动电动吹风机低风档和高风挡时,所吹扬起的沙粒大小和沙粒数量有何不同?
(2)当电动吹风机关闭后,沙粒沉积有何规律(提示:从时间与空间角度思考)?
(3)以阻挡物为中心的沙丘坡度与风向有什么关系?
1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沙丁鱼喜冷水,好群居,以大量的浮游生物为食。厄加勒斯浅滩(下图)是南半球沙丁鱼的主要集聚地,但每年5~7月,当一股低温的沿岸流在厄加勒斯浅滩出现并向北流动时,沙丁鱼便开始了一年一度的大迁徙。数以十亿计的沙丁鱼聚拢在了一起,形成了数千米长,宽达1千米,厚数十米的“鱼带”,跋涉1000多千米迁徙到德班附近海域。
(1)说明厄加勒斯浅滩成为南半球沙丁鱼主要集聚水域的原因。
(2)分析厄加勒斯浅滩出现的沿岸流对沙丁鱼大迁徙的有利影响。
(3)说出沙丁鱼大迁徙期间德班的常见天气特点。
1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弗雷泽河位于加拿大西南部,发源于海拔1109米高的多雨雪的落基山脉西坡,注入乔治亚湾,全程落差1036米,径流量1075亿立方米,流域北部地区平均降水量为610mm,4—10月约381mm,冬季高达2290mm。该河是鲑鱼洄游到中上游产卵的必经通道。弗雷泽河流域内70%为海拔900米以上的高原山地,森林、矿产、水能、渔业等资源十分丰富,干流水能资源蕴藏量超过373万千瓦,全流域干支流水库大坝极少,开发程度很低,流域内的经济活动以林业为主,河口平原常受洪涝灾害侵袭。下图为弗雷泽河流域分布图。
(1)简述弗雷泽河的水文特征。
(2)推测河口平原最易受洪涝灾害侵袭的季节,并分析原因。
(3)你是否赞成开发弗雷泽河干流的水能资源?请表明态度并说明理由。
祁县第二中学2025-2026学年高三第一学期
10月月考地理试题
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A B B C A D B A C B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D B C B B B
5、答案:A
解析:该地夏季晴天的中午池塘气温较低,是高压区,周围陆地是低压区,风由池塘吹向岸,江淮地区位于北半球,受向右的地转偏向力影响,风向右偏。①吹西北风,②吹西南风,③吹东南风,④吹东北风,BCD错误。A正确。故选A。
6、答案:D
解析:在大气稳定无风的情况下,由于池塘与周围陆地的热力性质(比热容)差异,白天池塘水域升温慢,池塘内气温低于岸上陆地,使得池塘内气压高于岸边陆地,风从池塘中心吹向岸边陆地;夜晚池塘水域降温慢,池塘内气温高于岸上陆地,使得池塘内气压低于岸边陆地,风从岸边陆地吹向池塘中心,因此该池塘边一天中风向发生变化的根本原因是湖陆热力性质差异,与海陆间气压差异、纬度位置的影响、高低纬间的热力差异无关,D符合题意,排除ABC。故选D。
7、答案:B
解析:据图可知,甲时期,沙坎靠外,位置较低,内坡粗泥沙较多,表明该时期河流的径流量较大,河流含沙量多,流水侵蚀作用较强,表明沙坎向外海移动。故选:B。
8、答案:A
解析:据图可知,乙时期拦门沙的位置向河口移动,故河水的水位较低,海水入侵,所以此时期河口的盐度比较高。故选:A。
9、答案:C
解析:考虑径流和海流的共同作用,珠江口处。由于珠江人类的不合理活动导致入海径流减少,径流动力减弱,全球变暖海平面上升,海流动力增强。径流动力减弱,海流动力增强,使沙坎向陆地移动。故选:C。
综合题。
17、
(1)答案:低风档时吹扬起的沙粒少,粒径小;高风挡时吹扬起的沙粒多,粒径大。
解析:从大小上看,不同的风力能够携带的沙粒大小是不一样的,风力越大,吹起的沙粒粒径越大;从数量上看,风力越大吹扬起的沙粒也就越多。
(2)答案:当电动吹风机关闭后,颗粒大的先沉积,颗粒小的后沉积;颗粒大的沉积近,颗粒小的沉积远。
解析:当停止吹风时,从沙粒粒径大小来看,粒径较大的沙粒先沉积,粒径较小的沙粒后沉积;从距离远近来看,粒径大的沙粒沉积的距离近,粒径小的沙粒沉积距离远。
(3)答案:迎风坡缓,背风坡陡。
解析:沙丘迎风坡坡形微凸而平缓,背风坡坡形下凹、坡度较陡;两侧有近似对称的两个尖角,称为沙丘的两翼,两翼延伸方向指向下风向。风力决定着沙丘的移动速度,风向决定着沙丘移动方向,一般沙丘迎风坡缓,背风坡陡。
18、答案:(1)厄加勒斯浅滩位于非洲大陆的最南端,受西风漂流的影响,水温低,适合沙丁鱼生存;浅滩水域阳光充足,光合作用强,浮游生物多,为沙丁鱼提供食物;厄加勒斯浅滩面积大,为沙丁鱼群居提供广阔的生存空间。
(2)5~7月,气压带、风带北移,受西风带控制,厄加勒斯浅滩出现的沿岸流向北(东北)流动,利于沙丁鱼顺流迁徙;该沿岸流属于冷水流,降低了德班附近海域水温,为沙丁鱼提供了冷水生存环境;该沿岸流(冷水流)与外海的厄加勒斯暖流交汇,搅动起深海的营养物质,为沙丁鱼带来丰富饵料。
(3)多晴天,云量少;风力较弱;气温较低,昼夜温差较大。
解析:(1)读材料可知,“沙丁鱼喜冷水”,说明厄加勒斯浅滩水温低,适合沙丁鱼生存;“以大量的浮游生物为食”,说明厄加勒斯浅滩浮游生物多,为沙丁鱼提供食物;“好群居”,说明沙丁鱼需要较大的生存空间,由图可知,厄加勒斯浅滩面积大,为沙丁鱼群居提供广阔的生存空间。
(2)读材料可知,“低温的沿岸流”为沙丁鱼提供了冷水生存环境;“向北流动”则与沙丁鱼迁徙方向一致,利于沙丁鱼顺流迁徙;同时由图可知,沿岸流与厄加勒斯暖流交汇,为沙丁鱼带来丰富饵料。
(3)沙丁鱼大迁徙时间为每年5~7月,此时为南半球冬季,且南非高原海拔高,气温低,大陆南部形成高压,盛行下沉气流,晴天多、风力小。
19.答案:(1)径流量大;径流量的季节变化较大(或水位的季节变化较大);有结冰期;含沙量小;春汛明显;中上游流速快等。
(2)春季。原因:冬季流域内降雪丰富,积雪量大,春季气温回升,积雪大量融化形成径流使河流水位迅速上涨;干支流水库大坝极少,缺乏对洪峰的调蓄作用;河口平原地势低平、排水不畅,易造成洪涝灾害。
(3)赞成。理由:弗雷泽河干流水能资源丰富,可提供清洁的水电;修建水库大坝可减轻下游平原的洪涝灾害;有利于流域内矿产资源的开发;可利用修建水库大坝形成的水域发展水产养殖等。或不赞成。理由:流域内人口密度低,且经济活动以林业为主,电力需求少;干流修建水库大坝会影响鲑鱼洄游产卵;建坝后水位升高会淹没两岸林地、草地、农田及居民点;水库蓄水后水位升高会诱发两岸塌方、滑坡等地质灾害;建坝后下游流量减少会导致河口低地海水倒灌等。
解析:(1)弗雷泽河流域降水丰富,径流量大。4—10月约381mm,冬季高达2290mm,径流量的季节变化较大,水位的季节变化较大。纬度较高,有结冰期。植被条件好,含沙量小。冬季降水量大,春季积雪融化,春汛明显。中上游落差大,流速快,水能资源丰富等。
(2)河口平原最易受洪涝灾害侵袭的季节是春季。洪涝灾害成因,主要从降雪量、汇集速度、调蓄能力、排水条件分析。因为冬季流域内降雪丰富,积雪量大。春季气温回升,积雪大量融化,径流汇集快,使河流水位迅速上涨。干支流水库大坝极少,缺乏对洪峰的调蓄作用。河口平原地势低平、排水不畅,易造成洪涝灾害。
(3)赞成可以从经济发展角度回答,流域开发的优势,可以从能源、防洪、资源开采、养殖等方面考虑。开发弗雷泽河干流水能资源丰富,可提供清洁的水电。修建水库大坝可减轻下游平原的洪涝灾害。能源丰富,有利于流域内矿产资源的开发。可利用修建水库大坝形成的水域发展水产养殖等。所以赞成。不赞成可以从市场需求、生态、移民安置、地质灾害等方面分析。流域内人口密度低,且经济活动以林业为主,电力需求少。干流修建水库大坝会影响鲑鱼洄游产卵。建坝后水位升高会淹没两岸林地、草地、农田及居民点。水库蓄水后水位升高会诱发两岸塌方、滑坡等地质灾害。所以不赞成。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