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通用版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课时突破练14 硫及其重要化合物
必备知识基础练
1.(2024·浙江杭州一模)SO2是一种常见的漂白剂,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SO2可以用于漂白纸浆,但不可用于毛、丝等物质的漂白
B.SO2可用于杀菌消毒,是一种食品添加剂
C.实验室可用70%的浓硫酸与Na2SO3固体反应制备少量SO2
D.SO2是接触法制硫酸的重要中间产品
2.(2024·安徽合肥一模)工业上以硫黄或黄铁矿为原料制备硫酸的原理示意图如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A.通入过量的空气可将硫黄直接转化为SO3
B.控制温度400~500 ℃可增大催化剂活性
C.吸收剂b可选用98.3%的浓硫酸
D.工业上可用氨水处理尾气中的SO2
3.(2024·安徽皖中名校联考)如表所示有关物质检验的实验结论正确的是( )
选项 实验操作及现象 实验结论
向某溶液中加入盐酸酸化的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该溶液中一定含有S
向某溶液中加入盐酸,将生成的气体通入品红溶液中,品红溶液褪色 该溶液中一定含有S
将某气体通入品红溶液中,品红溶液褪色 该气体一定是SO2
将SO2通入Na2CO3溶液中,生成的气体先通入足量的酸性KMnO4溶液,再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有浑浊产生 说明酸性:H2SO3>H2CO3
4.(2024·广东梅州一模)按图装置进行实验。将浓硫酸全部加入Ⅰ中的试管,关闭活塞。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Ⅰ中试管内有“黑面包”生成,说明浓硫酸体现了吸水性
B.Ⅱ中品红溶液褪色,说明在Ⅰ中浓硫酸还体现了强氧化性
C.Ⅲ中的溶液一段时间后会变浑浊,说明SO2有氧化性
D.撤掉水浴,重做实验,Ⅳ中红色褪去变慢
5.(2024·广东惠州三模)下图是有关二氧化硫性质的实验装置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装置A中酸性KMnO4溶液褪色,体现了SO2的漂白性
B.装置B中生成淡黄色沉淀,体现了SO2的氧化性
C.装置C中品红溶液褪色,加热后又恢复原色
D.装置D的作用是吸收多余的SO2,防止污染空气
关键能力提升练
6.(2024·湖南岳阳调研)如图所示是验证二氧化硫性质的微型实验,a、b、c、d是浸有相关溶液的棉球,实验时将浓硫酸滴入装有亚硫酸钠固体的培养皿中,观察现象。关于此实验的现象、解释或结论以及对应关系均正确的是( )
选项 现象 解释或结论
a处溴水颜色褪去 非金属性:Br>S
b处变为蓝色 二氧化硫与水反应生成酸性物质
c处变为蓝色 二氧化硫具有一定的氧化性
d处红色褪去 二氧化硫具有漂白性
7.(2024·广东佛山调研)火电厂、燃煤锅炉是SO2污染集中、规模较大的行业,石灰石-石膏烟气脱硫是除去SO2的一种常用方法。其过程如图1。研究发现:pH和温度会对石灰石浆液的脱硫效率产生一定影响;当烟气通入速度一定时,石灰石浆液的脱硫效率与浆液pH的关系如图2,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SO2H2SO3CaSO3CaSO4CaSO4·2H2O
图1
图2
A.烟气通入石灰石浆液时的温度越高吸收越快,吸收率越高
B.石灰石浆液pH>5.7时,烟气脱硫效率降低的原因是石灰石的溶解度增大
C.将脱硫后的气体通入KMnO4溶液,可粗略判断烟气脱硫效率的高低
D.上述方法中用石灰石浆液吸收64 g SO2理论生成22 g CO2
8.(2024·重庆市七校联盟联考)将SO2分别通入无氧、有氧的浓度均为0.1 mol·L-1的BaCl2溶液和Ba(NO3)2溶液中,除BaCl2溶液(无氧)外,都产生白色沉淀。实验测得各溶液pH变化曲线如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曲线a所示溶液pH降低的原因:SO2+H2OH2SO3
B.依据曲线b可推知0.2 mol·L-1 KNO3溶液(无氧)能氧化SO2
C.曲线d所表示的过程中N是氧化SO2的主要微粒
D.曲线c所示溶液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Ba2++2SO2+O2+2H2O2BaSO4↓+4H+
9.(2024·北京第二中学三模)蔗糖与浓硫酸发生反应时有白雾产生。某化学小组对其成分进行探究。
【查阅资料】
ⅰ.白雾中可能含有SO2、CO2、CO、水蒸气。
ⅱ.常温下,CO可与银氨溶液反应:CO+2Ag(NH3)2OH2Ag↓+(NH4)2CO3+2NH3。
ⅲ.文献中实验及现象如下:
a处注入浓硫酸后,混合物逐渐变为黑色,黑色物质体积膨胀,生成白雾;c、d处颜色褪去;e处固体白色变为蓝色;f处产生少量白色浑浊;g处生成黑色浑浊。
Ⅰ.小组同学对文献中实验现象进行分析。
(1)a处变为黑色,体现浓硫酸 性。
(2)针对c、d、e处现象,分析不正确的是 。
A.c处品红褪色,说明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
B.d处可能是SO2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C.将e处无水CuSO4移至a、c之间,可证明产物有水
(3)f处沉淀较少,可能是因为通入气体过量导致。写出SO2过量时,沉淀变少的化学方程式: 。
(4)经检验,g处黑色固体是Ag,但不能确认白雾含CO。从氧化还原角度说明理由: 。
Ⅱ.综合上述分析,小组同学对实验进行改进。
(5)证明有CO生成的实验现象是 。
(6)设计实验证明反应后k处溶液中含有C。取反应后k处溶液, 。
(写出实验操作、预期现象与结论)
参考答案
1.A 解析 SO2具有漂白性,工业上用于漂白纸浆、毛、丝等,A错误;SO2可用于杀菌消毒,食品中添加适量的SO2,可以起到漂白、防腐、抗氧化等作用,B正确;实验室制备二氧化硫,利用强酸制弱酸,可用70%的浓硫酸与Na2SO3固体反应制备少量SO2,C正确;含硫物质先转化为SO2再转化为SO3,最后转化为硫酸,SO2是接触法制硫酸的重要中间产品,D正确。
2.A 解析 硫黄与氧气反应只能生成SO2,不能直接生成SO3,A错误;选择400~500 ℃是因为V2O5作催化剂时催化活性较好,B正确;工业制硫酸用98.3%的浓硫酸吸收SO3,不能用水吸收,是因为用水会形成酸雾,C正确;氨水呈碱性,可以与酸性氧化物SO2反应,工业上可用氨水处理尾气中的SO2,D正确。
3.D 解析 该溶液中也可能含有Ag+,A错误;该溶液中也可能含有HS,B错误;该气体也可能是Cl2等,C错误。
4.A 解析 Ⅰ中试管内有“黑面包”生成,说明浓硫酸体现了脱水性,A错误;Ⅱ中品红溶液褪色,说明在Ⅰ中生成二氧化硫气体,硫元素化合价降低,浓硫酸体现了强氧化性,B正确;Ⅲ中的溶液一段时间后会变浑浊,说明生成硫单质,二氧化硫中硫元素化合价降低,说明SO2有氧化性,C正确;撤掉水浴,重做实验,反应速率减慢,Ⅳ中红色褪去的速率减慢,D正确。
5.A 解析 A中酸性KMnO4溶液褪色,体现SO2的还原性,A错误;B中生成淡黄色沉淀,发生反应:2H2S+SO23S↓+2H2O,体现SO2的氧化性,B正确;SO2能使品红溶液褪色,但是生成的无色物质不稳定,加热后又恢复原色,C正确;SO2能与NaOH溶液反应,可以用NaOH溶液吸收多余的SO2,D正确。
6.D 解析 a处二氧化硫与溴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硫酸和氢溴酸,溴水颜色褪去,则氧化性:Br2>H2SO4,不能得出非金属性Br>S的结论,A错误;二氧化硫为酸性氧化物,溶于水后生成亚硫酸,显酸性,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色,B错误;c处溶液不变蓝色,因为二氧化硫不能将KI氧化,不能生成I2,故淀粉溶液不会变蓝色,C错误;d处品红是有机色素,二氧化硫使品红溶液红色褪去,故二氧化硫具有漂白性,D正确。
7.C 解析 烟气通入石灰石浆液时的温度越高气体二氧化硫的溶解度越小,部分二氧化硫不能被溶解,就会逸出溶液使吸收率降低,A错误;石灰石浆液pH>5.7时,烟气脱硫效率降低的原因是石灰石的溶解度减小,石灰石的浓度减小,脱硫效率随之下降,B错误;脱硫后的气体是否残存二氧化硫,含多少,可以利用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的程度和快慢粗略判断烟气脱硫效率,C正确;上述分析得到总反应为2CaCO3+2SO2+O2+4H2O2(CaSO4·2H2O)+2CO2↑,1 mol二氧化硫反应生成1 mol二氧化碳,即每吸收64 g二氧化硫理论上同时生成44 g二氧化碳,D错误。
8.C 解析 曲线a所示溶液是在无氧条件下进行的,pH降低的原因就是SO2与水反应生成亚硫酸所致,A正确;曲线b可知,在无氧条件下硝酸钡能与SO2反应产生白色沉淀,酸性变强,说明硝酸根能氧化亚硫酸,0.2 mol·L-1 KNO3中硝酸根离子浓度与0.1 mol·L-1的Ba(NO3)2中硝酸根离子浓度相同,0.2 mol·L-1 KNO3无氧条件下也能氧化SO2,B正确;曲线c和曲线d分别表示的是有氧的氯化钡和有氧的硝酸钡溶液,两条曲线几乎重合,说明两种物质中氧化SO2的应该都是氧气,C错误;曲线c是有氧的氯化钡与SO2反应的情况,2Ba2++2SO2+O2+2H2O2BaSO4↓+4H+,D正确。
9.答案 (1)脱水 (2)C (3)CaSO3+SO2+H2OCa(HSO3)2
(4)g处黑色固体是Ag,说明银氨溶液发生还原反应,二氧化硫也具有还原性,所以不能确认白雾含CO
(5)f处澄清石灰水不变浑浊,g处产生黑色固体
(6)加入足量盐酸,反应生成的气体依次通过足量高锰酸钾溶液、澄清石灰水,高锰酸钾溶液没有完全褪色、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证明k处溶液中含有C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