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通用版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课时突破练43 醛和酮
必备知识基础练
1.(2024·辽宁沈阳二中阶段考)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醛和酮是不同类的同分异构体,二者的化学性质相同
B.能发生银镜反应的物质是醛,1 mol醛与银氨溶液反应只能还原出2 mol Ag
C.醛类化合物既能发生氧化反应又能发生还原反应
D.丙醛、丙酮、丙酸均能与氢气在催化剂作用下发生加成反应
2.(2024·湖北黄冈中学调研)下列有关乙醛的银镜反应和乙醛与新制Cu(OH)2反应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实验前,试管应先用热的烧碱溶液洗涤,然后用蒸馏水洗涤
B.向2%的稀氨水中滴入2%的AgNO3溶液,配得银氨溶液
C.将乙醛滴入银氨溶液中,用酒精灯直接加热煮沸制银镜
D.2 mL 1 mol·L-1 CuSO4溶液和4 mL 0.5 mol·L-1 NaOH溶液混合后加入0.5 mL 40%的乙醛溶液,加热,产生砖红色沉淀
3.(2024·江苏扬州期初统考)化合物Z是合成药物丹参醇的中间体,可由下列反应制得。
已知:CH3MgBr易水解,反应X→Y需在无水条件下进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质X易溶于水
B.CH3MgBr水解可生成CH4与Mg(OH)Br
C.Z在NaOH醇溶液中加热能发生消去反应
D.X、Z分别与足量H2加成的产物分子中手性碳原子数目不相等
4.(2024·广东三校联考)有机物A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其结构简式如图所示。
下列有关有机物A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含有2种官能团,其分子式为C10H16O
B.能发生银镜反应,能与新制Cu(OH)2发生反应
C.催化加氢时,1 mol A最多消耗2 mol H2
D.加入溴水,可检验A中含有的碳碳双键
5.(2024·湖南长沙一模)科学家以可再生碳资源木质素为原料合成姜油酮的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木质素
A.香兰素的分子式为C7H8O3
B.脱氢姜酮中所有碳原子可能共平面
C.香兰素与姜油酮互为同系物
D.姜油酮能发生加成反应和消去反应
6.(2024·山东临沂三模)实验室利用环己酮和乙二醇反应可以制备环己酮缩乙二醇,反应原理及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
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管口A是冷凝水的进水口
B.当观察到分水器中苯层液面高于支管口时,必须打开旋塞B将水放出
C.反应中加入苯的作用是作反应溶剂,同时与水形成共沸物便于蒸出水
D.若将反应物改为苯乙酮()和乙二醇,则得到的有机产物为
关键能力提升练
7.(2024·北京东城区期末)醛(酮)中与直接相连的C上的H与另一分子醛(酮)的加成后生成羟基醛(酮)的反应称为羟醛缩合反应。利用该反应合成异丙叉酮(MO)的路线如下。
+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MO不存在顺反异构体
B.②的反应类型为消去反应
C.HCHO和CH3CHO的混合物按①中原理反应,最多得到3种羟基醛
D.在有机合成中可以利用羟醛缩合反应增长碳链
8.(2024·广东珠海二模)白杨素(结构如下)是从紫葳科植物木蝴蝶中提取的一种具有广泛药理活性的物质,具有较高研究前景,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
A.白杨素的含氧官能团只有羟基和酮羰基
B.1 mol白杨素含有7 mol碳碳双键
C.白杨素可以发生加成反应、取代反应
D.1 mol白杨素可与足量碳酸钠反应生成1 mol CO2
9.(2024·辽宁丹东一模)化合物Z是合成连翘酯苷类似物的重要中间体,其合成路线如下: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X→Y发生取代反应
B.1 mol X完全燃烧消耗7 mol O2
C.1 mol Z最多能与5 mol H2发生加成反应
D.X、Y、Z在一定条件下均可使溴水褪色
10.(2024·湖南师大附中模拟)已知
2RCH2CHORCH2CHCRCHO。水杨酸酯E为紫外线吸收剂,可用于配制防晒霜。E的一种合成路线如下:
请回答下列问题:
(1)链状一元醇A中氧的质量分数约为21.6%,则A的分子式为 ;结构分析显示A只有一个甲基,A的名称为 。
(2)B能与新制的Cu(OH)2发生反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C有 种结构;若一次取样,检验C中所含官能团,按使用的先后顺序写出所用试剂: 。
(4)第③步的反应类型为 ;D所含官能团的名称为 。
(5)第④步的反应条件为 ;写出E的结构简式: 。
参考答案
1.C 解析 醛和酮含有的官能团分别是醛基和羰基,化学性质不同,A错误;1 mol甲醛能还原出4 mol Ag,B错误;醛类既能发生氧化反应又能发生还原反应,C正确;丙酸中含有羧基,—COOH不能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D错误。
2.A 解析 做银镜反应实验时试管要洁净,实验前用热的烧碱溶液洗涤是为了将试管内壁上的油污洗净,A正确;配制银氨溶液时,应向AgNO3溶液中滴加稀氨水至最初产生的沉淀恰好溶解,滴加顺序不能颠倒,B错误;制取光亮的银镜必须用水浴加热,C错误;根据题给CuSO4溶液和NaOH溶液的量,可知CuSO4过量,而乙醛与新制Cu(OH)2的反应要在碱性条件下进行,故不能产生砖红色沉淀,D错误。
3.B 解析 物质X属于有机物,绝大多数有机物都不溶于水,A错误;CH3MgBr水解时与水发生取代反应,生成CH4与Mg(OH)Br,B正确;醇发生消去反应的条件是浓硫酸,加热,C错误;X、Z分别与足量H2加成,产物中手性碳原子数目相等,D错误。
4.D 解析 A含有醛基、碳碳双键,由结构简式可知,其分子式为C10H16O,A正确。含有—CHO,故能发生银镜反应,能与新制Cu(OH)2发生反应,B正确。醛基和碳碳双键都能加成氢气,故催化加氢时,1 mol A最多消耗2 mol H2,C正确。A中含有碳碳双键和醛基,溴水可将—CHO氧化生成—COOH,故加入溴水,不能检验碳碳双键,D错误。
5.B 解析 由结构简式可知,香兰素的分子式为C8H8O3,A错误;碳碳双键和碳连接的原子一定共面,苯环的6个碳在同一平面,结合单键可以旋转,脱氢姜酮中所有碳原子可能共平面,B正确;同系物是指结构相似,分子组成相差若干个“CH2”原子团的有机化合物,且必须是同一类物质,香兰素与姜油酮区别在于前者有醛基后者有酮羰基,不是同一类物质,C错误;姜油酮中含有苯环和酮羰基可以发生加成反应,不能发生消去反应,D错误。
6.B 解析 冷凝管的作用是冷凝回流苯和水蒸气,从管口A通入冷凝水有利于增大冷凝的接触面积,提高冷凝效果,A正确;当观察到分水器中水层液面高于支管口时,必须打开旋塞B将水放出,B错误;装置中苯的作用是作反应溶剂,同时与水形成共沸物便于蒸出水,苯在圆底烧瓶、冷凝管、分水器中循环使用,C正确;反应中环己酮先与乙二醇发生加成反应,后发生取代反应生成环己酮缩乙二醇,故将反应物改为苯乙酮和乙二醇得到的有机产物为,D正确。
7.C 解析 MO左边的碳碳双键连有两个相同的基团—CH3,故无顺反异构体,A正确;②为分子内去水生成不饱和碳碳双键的消去反应,B正确;HCHO和CH3CHO的混合物按①中原理反应,可得CH2(OH)CH2CHO、CH3CH(OH)CH2CHO 2种羟基醛,C错误;根据题干信息可知,可以利用羟醛缩合反应增长碳链,D正确。
8.C 解析 含氧官能团有羟基、醚键和酮羰基,A错误;苯环不含有碳碳双键,1 mol白杨素含有1 mol碳碳双键,B错误;白杨素含有碳碳双键,可以发生加成反应,含有羟基,能发生取代反应,C正确;由于苯酚的酸性比碳酸的弱,则白杨素与碳酸钠不发生反应,D错误。
9.C 解析 由X、Y的结构可知X与碘甲烷发生取代反应生成Y,A正确;X的分子式为C7H6O3,1 mol X完全燃烧消耗7 mol O2,B正确;Z中苯环和碳碳双键能发生加成,则1 mol Z最多能与4 mol H2发生加成反应,C错误;X、Z中含醛基,Z中含碳碳双键,均能使溴水褪色,D正确。
10.答案 (1)C4H10O 1-丁醇(或正丁醇)
(2)CH3CH2CH2CHO+2Cu(OH)2+NaOH
CH3CH2CH2COONa+Cu2O↓+3H2O
(3)2 银氨溶液、稀盐酸、溴水
(4)还原反应(或加成反应) 羟基
(5)浓硫酸、加热
解析 (1)链状一元醇A中含有一个氧原子,氧的质量分数约为21.6%,所以该一元醇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6÷21.6%=74。饱和一元醇的分子式通式为CnH2n+2O,14n+2+16=74,解得n=4,所以该物质的分子式为C4H10O。该物质的分子中只有一个甲基,则其结构为CH3CH2CH2CH2OH,名称为1-丁醇(或正丁醇)。
(2)1-丁醇发生催化氧化,生成B为CH3CH2CH2CHO。
(3)1-丁醛在NaOH水溶液中加热发生反应得到C:CH3CH2CH2CHC(C2H5)CHO。在C中含有碳碳双键和醛基两种结构。若检验C中所含官能团,应该先加入银氨溶液检验醛基,然后加入稀盐酸酸化,用溴水来检验碳碳双键。
(4)将CH3CH2CH2CHC(C2H5)CHO催化加氢还原为CH3CH2CH2CHC(C2H5)CH2OH,故第③步的反应类型为还原反应(或加成反应)。D所含官能团的名称为羟基。
(5)第④步是酯化反应,反应条件为浓硫酸、加热。D与水杨酸发生酯化反应得到水杨酸酯E和水。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