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02 中国近代史·选择题-5年中考(2021-2025)1年模拟历史真题分类汇编(河南专用)(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专题02 中国近代史·选择题-5年中考(2021-2025)1年模拟历史真题分类汇编(河南专用)(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721.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5-10-10 19:30:5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5年中考(2021-2025)1年模拟历史真题分类汇编
专题02 中国近代史·选择题
考点07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2024·河南·中考真题)太平天国严禁鸦片贸易,不承认西方列强强加于中国的不平等条约,多次拒绝外国提出的侵略要求。太平天国这样做( )
A.维护了国家权益 B.创新了斗争方式
C.动摇了清朝统治 D.打击了帝国主义
2.(2022·河南·中考真题)鸦片战争后,针对英国在广州强行租地的行为,广东人民提出了“不共戴天,誓灭英夷”的口号。这一口号表达了民众
A.对清政府的失望 B.反抗侵略的决心
C.变法维新的思想 D.反帝救国的主张
3.(2021·河南·中考真题)学者章开沅认为:“起义对封建制度来了一次大扫荡,沉重打击了清王朝的专制统治,加速了封建统治的崩溃。同时抗击了西方资本主义的侵略……拉开了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序幕。”材料中的“起义”是
A.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 B.太平天国运动 C.义和团运动 D.南昌起义.
考点08 近代化的早期探索和民族危机的加剧
4.(2025·河南·中考真题)19世纪末,全国各地许多爱国知识分子利用诗歌、散文、小说、漫画等多种形式,号召人民起来进行反割台斗争。与这一斗争史事相关的条约是( )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5.(2024·河南·中考真题)戊戌变法时期,梁启超等维新派人士曾呼吁:“今日自强之道,自以兴学为先。”这表达了维新派( )
A.政治革命的诉求 B.组建新军的愿望
C.教育救国的主张 D.发展实业的决心
6.(2022·河南·中考真题)洋务运动期间的某些企业,在运行中一般都计算成本,吸纳民间资本,其产品主要销售于国内市场,追逐利润。下列属于这类企业的是
A.安庆内军械所
B.福州船政局
C.江南制造总局
D.湖北织布局
7.(2021·河南·中考真题)《辛丑条约》规定凡是有义和团活动的地方,停止科举考试五年;规定条约内容及附件都要以皇帝的名义在全国各地张榜公布,以警告全国官民。这反映了列强企图
A.划分“势力范围” B.增设通商口岸
C.废除科举制度 D.进行心理征服
考点09 资产阶级革命与中华民国建立
8.(2025·河南·中考真题)据统计,1894—1905年,类似兴中会的海内外革命团体共有60多个,这为中国同盟会的成立提供了( )
A.思想基础 B.组织基础 C.阶级基础 D.群众基础
考点10 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
9.(2025·河南·中考真题)1919—1920年,全国学生刊物有400多种,刊登内容均采用白话文;一些著名的老牌刊物也改用白话文刊登作品。材料表明( )
A.民主科学成为时代的呼声 B.传统文化滋养了新文学发展
C.文化出版助力白话文普及 D.文学革命促进国民思想觉醒
10.(2024·河南·中考真题)下表列举了我国近代青年学生的一些重要活动。据此可知,他们( )
时间 重要活动
1919年5月4日 北京3000多名学生汇集在天安门前,提出“外争主权,内除国贼”等口号
1931年9月26日 上海各大学51名学生代表赴南京请愿,要求驱逐日军
1935年12月9日 北平数千名学生在新华门前请愿,高呼“停止内战,一致对外”等口号
A.伸张正义,乐于助人 B.关心时局,勇担使命
C.积极行动,投身改革 D.勤于学习,追求真理
11.(2023·河南·中考真题)20世纪初,先进的中国人认识到,仅仅靠移植西方政治制度难以挽救中国,要从根本上改造中国,还要有文化的觉醒和思想的启蒙。基于这一认识( )
A.张謇创办大生纱厂 B.梁启超发表《变法通议》
C.孙中山组建同盟会 D.陈独秀创办《青年杂志》
12.(2021·河南·中考真题)毛泽东说:“五四运动的杰出的历史意义,在于它带着为辛亥革命还不曾有的姿态,.这就是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帝国主义和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封建主义。”这里的“姿态”强调的是
A.革命的复杂性 B.制度的创新性 C.斗争的彻底性 D.抗战的持久性
考点11 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立
13.(2024·河南·中考真题)遵义会议的鲜明特点是坚持真理、修正错误,确立党中央的正确领导,创造性地制定和实施符合中国革命特点的战略策略。这肯定了中国共产党( )
A.实事求是的精神 B.艰苦奋斗的作风
C.全面抗战的路线 D.统一战线的政策
14.(2024·河南·中考真题)1924年,李大钊代表中国共产党在某次会议上发言并指出:共产党员的加入,是为贡献于国民革命事业而来的。该会议的召开标志着( )
A.工人运动的高涨 B.国共合作的实现
C.黄埔军校的建立 D.北伐战争的爆发
15.(2023·河南·中考真题)“纵横十几省,跨越滔滔急流,征服皑皑雪山,穿越茫茫草地,突破层层封锁,粉碎上百万敌军的围追堵截,胜利前进至陕甘宁地区。”材料描述的是( )
A.国民革命军北伐 B.秋收起义部队到达井冈山
C.中国工农红军长征 D.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
16.(2021·河南·中考真题)这次会议是在红军严重受挫的历史关头召开的,它开启了中国共产党独立自主解决中国革命实际问题的新阶段。这次会议
A.创建了工农红军第四军 B.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C.宣告了长征的胜利结束 D.为人民指明了抗战后的奋斗方向
考点12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17.(2025·河南·中考真题)1938年5月,毛泽东指出:抗日战争是全民族的革命战争,它的胜利,离不开战争的政治目的——驱逐日本帝国主义、建立自由平等的新中国。由此可知,抗日战争( )
A.需要得到国际援助 B.坚持国共两党合作
C.具有双重历史任务 D.影响世界历史进程
18.(2023·河南·中考真题)据统计,仅1938年5—8月,经八路军西安办事处赴延安的知识青年就达2288人,到1938年底,赴延安的知识分子达10万多人。“到延安去”成为一大批有志青年和知识分子的共同选择。这是因为( )
A.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扭转了时局 B.中国共产党成为抗战胜利的希望
C.百团大战打击了日军的侵略气焰 D.中共七大为抗战胜利准备了条件
19.(2022·河南·中考真题)1947年年底,解放区各级党政机关组成工作组深入农村开展工作。此项工作的主要目的是
A.开展农村土地革命 B.实行减租减息政策
C.落实《中国土地法大纲》 D.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考点13 人民解放战争

考点14 近代经济、社会生活与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
20.(2023·河南·中考真题)据统计,1901年上海、武汉两地的华商纱厂纱锭占到全国的74.7%;1910年这一比例有所下降,但仍占全国的51.5%。这说明当时中国的纺织业( )
A.发展曲折 B.分布不平衡 C.技术落后 D.规模比较小
21.(2022·河南·中考真题)观察下图,可以看出当时的上海
A.城市生活近代化 B.通信设施标准化
C.交通工具多样化 D.照明设备电气化
22.(2021·河南·中考真题)随着近代企业的创办,民族资本家、近代产业工人、近代知识分子群体随之产生。这表明近代企业的创办
A.推动了新的社会阶层出现 B.维护了封建统治
C.拉开了变法维新的序幕 D.改变了社会性质
23.(2025·河南信阳·三模)炮口下的震撼不仅是一种精神冲击,而且使西方人的意志借助于(此次)战争的胜利而成为近代中西之间的第一组条约。西方列强从这组条约中获得了( )
A.协定关税的权利 B.鸦片贸易合法化
C.自由航行的权利 D.开设工厂的权利
24.(2025·河南商丘·三模)1864年,莫尔费等四名外国人由上海赶赴湖州应募洋勇,途经麻庄村时,因抢劫村民财物被民团拿获,民团将其先后送交当地木渎司县丞处和吴县官府,均被拒绝处理。这可以用来说明( )
A.地方司法受社会性质的影响 B.英国获得了“领事裁判权”
C.太平天国运动动摇基层管理 D.清政府已沦为“洋人的朝廷”
25.(2025·河南商丘·二模)《天津条约》签订后,英国公使额尔金在给本国政府的报告中写道:“我们终于获得了在中国内河航行的权利,这将为我们的商船打开长江流域的财富之门……传教士的自由传教权将加速文明的传播。”英国通过《天津条约》获取的特权中,对中国近代社会性质影响最深远的是( )
A.增开汉口、南京等十处通商口岸 B.外国公使进驻北京
C.外国商船可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 D.承认鸦片贸易合法化
26.(2025·河南驻马店·三模)英国资产阶级既要维护巨额利润的鸦片贸易,又要扩大工业品销售,为此它要迫使中国开放更多商埠;法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迅速,1852年上台的拿破仑三世更是疯狂执行对外扩张政策。在此背景下他们挑起了( )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27.(2025·河南周口·三模)有学者研究发现,从输往英国的出口货值看,1844年广州出口的货值是上海的7.7倍,而到了1852年,上海出口的货值是广州的1.7倍。下列史事与这一变化密切相关的是( )
A.《南京条约》的签订 B.洋务运动的开展
C.太平天国运动的爆发 D.义和团运动爆发
28.(2025·河南驻马店·三模)1867年,清政府出台《中国引水总章》,规定各港口的引水员应持有引航执照,无照不得执业;凡中国人及与中国缔结了通商条约之国家的公民,都可以投考,经考试合格者,由中国海关税务司发给执照。这一做法( )
A.便利列强对中国侵略 B.体现了外交的近代转型
C.传播了民主自由思想 D.方便普及机器生产技术
29.(2025·河南商丘·三模)蒋廷黻在《中国近代史》中写道:“李鸿章的物质改革已遭时人的反对,倘再进一步地改革政治制度,时人一定不容许也。甲午以后,康有为觉得时机到了。李鸿章所不敢提倡的政治改革,康有为要提倡。”材料中的“物质改革”和“政治改革”分别指的是( )
A.维新变法 辛亥革命 B.洋务运动 维新变法
C.洋务运动 辛亥革命 D.维新变法 新文化运动
30.(2025·河南周口·二模)在此以后,外国渗透中国的方式从外贸领域扩大到投资、生产、销售、金融各个领域,直接改变了原有的“小农——手工业生产方式”,使中国在经济上和财政上都日益陷入对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依附地位。列强如此嚣张行事的依据是( )
A.允许列强在通商口岸投资设厂 B.外国军队能驻扎在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
C.进出口货物关税需双方协议 D.清政府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
31.(2025·河南·三模)从林则徐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到左宗棠的“抬棺出征复新疆”,再到邓世昌的“誓与军舰共存亡”。这些铮铮誓言和壮举展现的时代主题是( )
A.舍生忘死,艰苦创业 B.立党为公,忠诚为民
C.国家统一,民族团结 D.百年屈辱,英勇抗争
32.(2025·河南平顶山·二模)1895——1898年间,中国出现了76个学会,其中有的研究儒学或西学,有的提倡改革,有的唤起士人爱国意识。这些学会的活动主要目的是( )
A.引进西方科技 B.建设文化强国
C.全盘学习西方 D.挽救民族危亡
33.(2025·河南驻马店·三模)维新派人士提倡妇女“身体支配”“身份解放”“意识觉醒”。下面是1898年《申报》关于这些思想的报道篇数的统计图,这表明维新变法( )
A.传播了民主科学的思想 B.揭露了弱肉强食的规律
C.奠定了思想启蒙的基础 D.动摇了封建礼教的地位
34.(2025·河南驻马店·三模)20世纪初德国媒体刊发的一幅漫画,名为《中国战事》(如图)。该漫画可用于佐证( )
A.《南京条约》的危害 B.火烧圆明园暴行
C.甲午战争的严重破坏 D.八国联军的罪恶
35.(2025·河南新乡·二模)有“鉴湖女侠”之称的秋瑾曾慨叹:“危局如斯敢惜身?愿将生命作牺牲!”她先后加入光复会和同盟会,在安庆起义失败后慷慨赴死。秋瑾投身革命的主要目的是( )
A.挽救民族危亡 B.驱除帝国主义 C.推翻北洋政府 D.争取女性解放
36.(2025·河南许昌·二模)孙中山先生曾大声疾呼“亟拯斯民于水火,切肤大厦之将倾”,成立中国同盟会,提出三民主义政治纲领。这表明,此时资产阶级( )
A.具备成熟的革命条件 B.得到民众的普遍支持
C.开始大规模思想宣传 D.有了明确的奋斗目标
37.(2025·河南周口·二模)10月武昌起义爆发后,至11月底,湖南、陕西、江西等13省相继宣布独立,部分新军倒戈加入革命军。清廷紧急调遣北洋军南下镇压,但部队行动迟缓、士气低迷。这一系列事件集中预示着( )
A.民主科学思想深入人心 B.革命具有广泛群众基础
C.中外反动势力开始勾结 D.清政府统治土崩瓦解
38.(2025·河南驻马店·三模)从1911年创办到1929年间,清华学堂派往美国的留学生达1279人。此外,还有很多人通过其他途径前往美国或欧洲各国留学。其中著名者有赵元任(语言)、赵忠尧(物理)、高士其(生物)、竺可桢(地理、气象)、侯德榜(化学)、梁思成(建筑)。这一现象说明了( )
A.欧美科技对中国的广泛影响 B.留学有助于中国近代化
C.清华学堂成为留学主要机构 D.西方教育模式适合中国
39.(2025·河南安阳·二模)如图是某同学绘制的1912——1921年的时间轴。该时期我国历史发展的显著变化是( )
A.专制统治持续 民主进程受阻 B.旧制虽被推翻 新制探索维艰
C.经济发展缓慢 社会动荡不安 D.思想日益解放 新力逐渐崛起
40.(2025·河南信阳·三模)1915年,袁世凯为获得日本对其复辟帝制的支持,接受了丧权辱国的“二十一条”,并于12月12日宣布恢复帝制,改中华民国为中华帝国。这反映了( )
A.北洋军阀统治下的黑暗局面 B.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狂潮
C.民主共和的思想未广泛传播 D.民族资本主义出现短暂春天
41.(2025·河南周口·二模)下表是新文化运动期间社会呈现的“新气象”。这表明新文化运动( )
1919年,全国教育联合会要求政府正式提倡白话文
1920年,北洋政府教育部颁发训令,要求从当年秋季起,国民小学低年级国语统一使用白话文
1920年,教育部下令,规定至1922年废除所有文言文教科书
A.推动传统文化的复兴 B.有利于推动中国文化革新
C.提高了国民文化素养 D.动摇了封建礼教统治地位
42.(2025·河南驻马店·三模)以下所列为《新青年》刊登的部分内容。据此可知该杂志( )
年份 内容
1915年 改造青年之思想,辅导青年之修养,为本志之天职。
1917年 有关国命存亡之大政,安忍默不一言?
1918年 人道的警钟响了!自由的曙光出现了!试看将来的环球,必是赤旗的世界。
1919年 军国主义(即帝国主义)和金力主义(即资本主义),……现在是应该抛弃的了。
A.创办的出发点发生巨变 B.始终坚持无产阶级立场
C.把青年作为革命主力军 D.密切把握时代发展脉搏
43.(2025·河南周口·三模)五四运动爆发后,开封女子师范学校率先而起,举行女界国耻大会,女青年纷纷登台演讲,抗议列强对我国主权的肆意践踏,声讨北洋军阀丧权辱国的可耻行径。这反映出五四运动( )
A.学生的主力军地位 B.宣传自由民主思想
C.促进平民教育普及 D.爱国主义色彩浓厚
44.(2025·河南商丘·三模)如图是沈伯尘于1919年创作的新闻漫画,此漫画可用于研究( )
长蛇猛兽动起来,冲破和平正义塔
A.五四运动爆发的原因 B.五四运动的性质
C.巴黎和会召开的目的 D.北洋军阀的卖国行径
45.(2025·河南·三模)李大钊在《狱中自述》中写道:“钊自束发受书,即矢志努力于民族解放之事业,实践其所信,励行其所知,为功为罪,所不暇计。”最终从容就义。这主要体现了他( )
A.胸怀天下的国际视野 B.守正创新的理论探索
C.淡泊名利的隐士风骨 D.坚守信仰的使命担当
46.(2025·河南新乡·二模)五四运动后,李大钊和陈独秀被迫离开北京,偕同南下。途中两人对中国未来的政治前途做了展望,决定分头在南北筹划,成立一个政党来领导中国革命。这意味着当时中国先进知识分子( )
A.认识到改造国民性的重要 B.开始寻求全新的救国理念
C.从思想启蒙转向革命实践 D.由学习西方思想转为效仿制度
47.(2025·河南驻马店·三模)“那一年夜幕下第一声枪响,让人们记住了我生长的地方。惊醒滕王,惊动了赣江,先辈们冲过了大街小巷,这是英雄集合的地方,点燃了新中国万丈光芒,喊出八月一,就喊出我故乡。”这首歌谣的主旋律是( )
A.首义反清全国响应 B.武装反抗创建军队
C.开天辟地确立目标 D.两党联手清除军阀
48.(2025·河南漯河·三模)红军长征途中,中国共产党召开了数次重大会议。1935年,华北危急加剧,中共召开瓦窑堡会议,确定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由此可知,中共开启了( )
A.从错误指挥到正确领导的转折 B.革命力量从分散到聚集的转折
C.由国内战争到民族战争的转折 D.由死的危险到生的希望的转折
49.(2025·河南平顶山·二模)周恩来在一篇起草的文件中写道:“我们准备把这些诺言中在形式上尚未实行的部分,如苏区取消,红军改编等,立即实行,以便用统一团结的全国力量,抵抗外敌的侵略。”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国共十年对峙局面即将结束 B.中共放弃革命武装的领导权
C.国共首次合作正式全面启动 D.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在形成
50.(2025·河南新乡·二模)李宗仁认为:“抗战至此已是千钧一发的关头,我如能在津浦线上将敌人拖住数月……抗战还可继续……如我军在津浦路上的抵抗迅速瓦解,则敌人可直趋武汉,囊括中原……则抗战前途便不堪设想。”他深感责任重大,亲自指挥了( )
A.淞沪会战 B.台儿庄战役 C.万家岭战役 D.百团大战
51.(2025·河南商丘·二模)1942年,中国共产党在陕甘宁边区推行减租减息政策,规定地主需将地租降低25%,同时禁止强迫农民无偿劳动。这一政策既保障农民基本生活,又维护地主合法权益。中国共产党推行减租减息政策的主要目的是( )
A.推翻国民党的统治 B.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C.推动我国农村土地革命 D.彻底废除封建土地制度
52.(2025·河南安阳·二模)抗日名将阚维雍之子阚培彤把创作和传唱于全国各地的3621首抗战歌曲汇编成《救亡之声——中国抗日战争歌曲汇编》。后人把这些歌曲中出现的关键词进行整理,制成下面柱状图。柱状图的内容反映了歌曲( )
A.增强了民族的认同感和凝聚力 B.为抗战胜利奠定基础
C.反映人民对日本侵略者的愤懑 D.推进了国共合作的进程
53.(2025·河南周口·二模)据史料记载,1938年豫西各县组建农民运输队超200支,向徐州会战前线运送弹药20万箱,洛阳妇女救国会募集军鞋50万双。这些举措意在( )
A.开展国民革命运动 B.支持全民族抗战
C.促成国共两党合作 D.加速解放战争胜利
54.(2025·河南周口·三模)毛泽东发表谈话时说:“全国人民都期望和平,我到重庆来尽一切努力以达到和平。我们共产党人希望会谈将有良好结果,使中国能由抗战转到和平建设的时期。”这表明毛泽东此行的目的是( )
A.达成第一次国共合作 B.推动实现全民族抗战
C.商讨成立苏维埃政府 D.争取国内和平与民主
55.(2025·河南驻马店·三模)1946年,蒋介石声称,只需3到6个月,就可以取得全国性胜利。但在国民党30万大军重围之下,解放军在中原解放区就坚持了6个月,为其他战区迎击国民党全面进攻争取了宝贵时间。这一结果( )
A.打消了国民党发动内战的念头 B.揭开了解放军战略进攻序幕
C.增强了人民解放军必胜的信心 D.刺激了蒋介石撕毁和平协议
56.(2025·河南驻马店·三模)DeepSeek成为2025年年度热点软件,小文老师在课堂上用DeepSeek即时创作了一首诗歌:“刘邓雄师胆气豪,决然出击战旗飘。众壑难阻抗敌志,万水岂拦逐蒋潮。”这首诗描述的是( )
A.飞夺泸定桥 B.激战汀泗桥 C.千里跃进大别山 D.平津战役
57.(2025·河南商丘·三模)“战斗英雄”黄宗德17岁入伍投身革命,先后参加渡江战役、江西剿匪、抗美援朝战争,在多场战役战斗中冲锋在前,为保家卫国浴血奋战,并于2024年获得“共和国勋章”。获得勋章的主要依据是他具有( )
A.高度爱国主义精神 B.国际主义精神
C.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D.艰苦创业精神
58.(2025·河南安阳·二模)沪宁铁路局于1912年颁布的乘车章程中,明确要求乘客“文明乘车、准点乘车”,并规定“车内保持整洁、禁止吸烟及携带无罩烟火,严禁偷盗等”。这一现象最能反映当时中国( )
A.传统礼仪文化得到全面延续 B.政府通过铁路强化社会控制
C.民众普遍抵制新式交通规则 D.西方工业文明影响社会生活
59.(2025·河南信阳·三模)“世人皆言外洋以商务立国,此皮毛之论也,不知外洋富民强国之本实在于工……但能于工艺一端,蒸蒸日上,何至有忧贫之事哉!此则养民之大经,富国之妙术,不仅为御侮计,而御侮自在其中矣。”这集中体现了( )
A.学习西方技术的务实态度 B.振兴民族工业的救国之策
C.推动政治变革的维新主张 D.改良社会风气的进步思潮
60.(2025·河南周口·三模)20世纪30——40年代初期,著名画作《田横五百士》《愚公移山》等在全国传播,优秀歌曲《松花江上》《义勇军进行曲》等在全国传唱。此类作品( )
A.推动了国共合作的进程 B.鼓舞了民众的抗战信心
C.凸显中西融合的艺术风格 D.标志着战略反攻的到来
  专题02 中国近代史 选择题-5年中考(2021-2025)1年模拟历史真题分类汇编答案(河南专用)
  1.A
  2.B
  3.B
  4.C
  5.C
  6.D
  7.D
  8.B
  9.C
  10.B
  11.D
  12.C
  13.A
  14.B
  15.C
  16.B
  17.C
  18.B
  19.C
  20.B
  21.A
  22.A
  23.A
  24.B
  25.C
  26.B
  27.C
  28.A
  29.B
  30.A
  31.D
  32.D
  33.C
  34.D
  35.A
  36.D
  37.D
  38.B
  39.D
  40.A
  41.B
  42.D
  43.D
  44.A
  45.D
  46.C
  47.B
  48.C
  49.D
  50.B
  51.B
  52.A
  53.B
  54.D
  55.C
  56.C
  57.A
  58.D
  59.B
  60.B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