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年中考(2021-2025)1年模拟历史真题分类汇编
专题09 小论文题·中国史+世界史
1.(2025·河南·中考真题)请任选下面一个主题中的两次会议或两处革命旧址,围绕该主题,写一篇80~120字的小短文。(要求:题目自拟,观点明确;史实正确;条理清晰,语句通顺,表述完整)
主题一重要会议与国家命运
主题二红色记忆与民族精神
2.(2024·河南·中考真题)请阅读下面材料,围绕其中的观点,结合所学历史知识,写一篇80~120字的小短文。(要求:题目自拟,观点明确;史实正确;条理清晰,语句通顺,表述完整)
20世纪50年代,莱斯特·皮尔逊曾警告说:人类正在进入一个不同文明必须学会在和平交往中共同生活的时代,相互学习,研究彼此的历史、艺术和文化,丰富彼此的生活。否则,在这个拥挤不堪的窄小世界里,便会出现误解、紧张、冲突和灾难。 ——摘编自塞缪尔·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
3.(2023·河南·中考真题)总结历史的经验或教训,对现实以启示或借鉴是历史学的重要功能。请阅读下面材料,从中提炼一个观点,结合相关史实,写一篇80~120字的小短文。(要求:题目自拟,观点明确;史实正确;条理清晰,语句通顺,表述完整)
材料
19世纪,人类开始人工合成对自己有用的化学产品;
20世纪,合成的化学制品如杀虫剂、肥料、人工橡胶和合成纺织品等被广泛使用;
20世纪80年代,人类认识到主要用于空调和冰箱的氯氟烃(CFCs)正在散发到大气中,破坏着臭氧层;
1987年,联合国支持的一项协定敦促全球逐渐停止使用CFCs,之后,人类找到了它们的替代物,全球CFCs的生产几乎下降到零;
1992年,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的环境与发展问题全球首脑会议,发表了代表人类共识的世界宣言。
——摘编自大卫·克里斯蒂安等《大历史》
4.(2022·河南·中考真题)下面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一名德国士兵的日记片段,请你阅读并体验战争亲历者的感受。结合世界现代史所学知识,写一篇80~120字的小短文,谈谈你对战争的看法。(要求:题目自拟,观点明确:史实正确:条理清晰,语句通顺,表述完整)
5.(2021·河南·中考真题)请结合下列图片中人物的活动和所处的时代,写一篇80--120字的小短文。(要求:题目自拟,观点明确,紧扣人物与所处时代的关系;史实正确;条理清晰,语句通顺,表述完整)
1.(2025·河南郑州·一模)学习历史不仅是为了了解过去,也是为了更深刻地理解现实,走向未来。
材料新华社评出2024年国际十大新闻
一、中国元首外交书写恢弘新篇章
二、嫦娥六号实现人类首次月背采样返回
三、欧洲多国政局生变
四、美联储降息开启新一轮宽松周期
五、人工智能多点开花推动创新浪潮
六、“大金砖合作”引领全球南方加速崛起
七、乌克兰危机延宕加剧俄同西方对立
八、春节申遗成功彰显中国文化影响力
九、叙利亚反对派武装推翻巴沙尔政府
十、巴以冲突致地区紧张局势轮番升级
阅读材料,选取2—3个相关的新闻,就其反映的国际社会某一方面的发展趋势或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写一篇80-120字的小短文,予以论述。(要求:题目自拟,观点明确;史实正确;条理清晰,语句通顺,表述完整)
2.(2025·河南平顶山·一模)请阅读下面图片,提炼一个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论述,写一篇80—120 字的小短文。(要求:题目自拟,观点明确;史实正确;条理清晰,语句通顺,表述完整)
3.(2025·河南新乡·二模)阅读下面示意图,从中选取一个视角,结合相关史实加以论述,写一篇80-120字的小短文。(要求:题目自拟,观点明确;史实正确;条理清晰,语句通顺,表述完整)
4.(2025·河南濮阳·一模)根据要求写一篇小短文
从中外历史的进程来看,19世纪60年代具有重要的地位。那是一个风起云涌的时代,“资本主义”、“工人阶级”、“工程师”、“民族”、“自强”等词汇的出现和频繁使用就是最好的证明。面对那个时代,每个人都在思考,其中一位政治家这样写道:如果你们走在时代观念之前,这些观念就会紧随并支持你们,如果你们走在时代观念之后,它们便会拉着你们向前,如果你们逆着时代观念而行,它们就将推翻你们
围绕“1860年代的诞生”撰写一篇历史小论文。要求:(结合材料信息,题目自拟,史论结合,史实准确,结论合理,论述逻辑条理,80—120字,可选择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不同角度,也可围绕某一中心、某一事件等展开论述)
5.(2025·河南南阳·二模)请从下面年代尺上选择三例相互关联的事件,结合所学历史知识自定一个你想论述的观点,写一篇80—120字的小短文,加以阐述或说明。(要求:观点正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语句通顺,表述完整。)
6.(2025·河南驻马店·二模)请阅读下面材料,围绕“和平”,任选角度,自拟标题,综合运用世界史的相关知识加以论述,写一篇80-120字的小短文。(要求:观点明确,史实正确,条理清晰,史论结合,表述完整。)
2024年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110周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直接死于战争的军人900万,另有2000多万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约1805亿美元,间接经济损失约1516亿美元。第二次世界大战死亡人数约6000万,物资损失超过40000亿美元。
7.(2025·河南开封·三模)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思想家、学者 观点
斯蒂芬·霍金 人工智能的全面发展可能意味着人类的终结。它可能通过自主决策超越人类控制的极限
埃隆·马斯克 技术需要伦理约束,否则“我们可能在创造自己无法驯服的恶魔”
凯文·凯利 技术革新是“第七种生命形态”,它既拓展人类潜能,也迫使我们直面失控风险
雪莉·特克尔 数字技术让人们“在一起却孤独”,亲密关系正被虚拟互动重新定义
请阅读上面材料,从中提炼一个观点,结合相关史实,写一篇80-120字的小短文。(要求:题目自拟,观点明确;史实正确;条理清晰,语句通顺,表述完整)
8.(2025·河南洛阳·一模)根据资料简表,从时代需求与世界发展的角度,选择两个史实,提炼一个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写一篇80—120字的小短文。(要求:题目自拟,观点明确;史实准确,条理清晰,语句通顺,表述完整)
时代需求 人物 实践
科技创新 瓦特 1785年,瓦特改进的蒸汽机投入使用
奥托 1876年,奥托制造出煤气内燃机
本茨 19世纪80年代,本茨制造出由内燃机驱动的汽车
社会变革 玻利瓦尔 19世纪初,玻利瓦尔领导拉丁美洲独立运动
列宁 1917年,列宁领导俄国十月革命
甘地 1920年,甘地号召印度人民开展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和平发展 周恩来 1955年,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
袁隆平 20世纪70年代,袁隆平成功培育出籼型杂交水稻
9.(2025·河南安阳·一模)请阅读下面材料,围绕其中的观点,结合所学历史知识,写一篇80~120字的小短文。(要求:题目自拟,观点明确;史实正确;条理清晰,语句通顺,表述完整)
人类历史的纵向发展和横向发展是互相联系、互相推动的。纵向发展的水平决定着横向发展的程度,横向发展的突破又反作用于纵向发展,使纵向发展的速度大大加快,人类文明由此发展到今天的高度。20世纪末的世界相当清晰地凸现了人类历史的“世界性”即整体性发展,也充分地展示了现代文明和现代社会在全球范围的结构性特征。
——摘编自王斯德《世界通史》
10.(2025·河南鹤壁·一模)根据材料拟定一个观点,并结合世界现代史所学知识,写一篇80—120字的小短文,谈谈你对国际关系与世界局势的看法。(要求:题目自拟,观点明确;史实正确;条理清晰,语句通顺,表述完整)
材料一一战后,为了协调帝国主义国家特别是美日在东亚、太平洋地区的矛盾,召开了华盛顿会议。华盛顿会议签署了《九国公约》,限制了日本的势力扩张,加深了美日矛盾,为日本发动太平洋战争埋下祸根。二战期间,日本偷袭珍珠港,美国对日宣战,太平洋战争爆发,二战规模达到最大。美国的参战加速了日本的战败。
材料二1939年9月1日,德国以“闪电战”的方式突袭波兰,英法对德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1945年,战争形势发生根本转变,为吸取二战教训,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雅尔塔会议决定战后成立联合国。二战后联合国成立,在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使许多国家和地区避免了一些可能发生的战争。
材料三2月24日下午,国家主席习近平应约同俄罗斯总统普京通电话,就乌克兰危机等重要问题进行沟通,向世界传递了积极明确信号。习近平主席指出,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中俄作为二战主要战胜国、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和世界主要大国,计划通过共同举办一系列纪念活动,铭记在二战中并肩作战的深厚情谊,进一步弘扬正确二战史观,持续密切在联合国等多边框架内沟通协作,共同维护全球战略稳定和国际公平正义。
11.(2025·河南新乡·二模)阅读下面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提炼一个观点,写一篇80~120字的小短文。(要求:题目自拟,观点明确;史实正确;条理清晰,语句通顺,表述完整)
实际上,当今世界各国在解决这些问题方面有着共同的利益,而这个共同利益则应当反映在超越特殊的国家利益的共同政策之上。正由于此,各国政府和人民应该更加理性地运用自己的聪明才智。
——摘编自徐蓝《世界近现代史1500—2007》
12.(2025·河南焦作·二模)下面材料中历史学者从四个方面概括了20世纪的世界历史发展,请你任选一个方面拟定观点,结合所学知识加以阐述或说明,完成一篇80—120字的小短文。(要求:题目自拟;观点明确;史实正确;条理清晰,语句通顺,表述完整)
材料历史学者对20世纪的世界历史发展有不同的观点。有学者认为20世纪是一个动荡的世纪,战争与灾难不断;有学者认为20世纪是一个变革的时代,旧的传统总是被打破;也有学者认为20世纪是一个重新组合的时代,各种政治力量分化组合;还有学者认为20世纪是一个从“无序”走向“有序”的世纪,世界治理体系不断发展完善。
13.(2025·河南濮阳·二模)下面摘自20世纪80年代个人日记片段。根据史料信息任选一角度,写一历史小短文。(要求:题目自拟,任选角度,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逻辑,史实正确,叙述完整,80—120字)
村子里的生产队开始变得冷清,批斗会基本上不用开了,连生产队的大喇叭也因为长时间不用坏掉了,镇上的革委会冷冷清清,没多久人民公社都被取消了
这时候,年轻人如果考不上大学,就在家做点小生意,没必要一定要去务农。我在家待不住,就在深圳、广州与上海之间跑,贩卖牛仔裤……
对于年轻人而言,最高兴的就是各种各样的玩的东西从广东那带传过来,以前只能看革命样板戏,看智取威虎山!现在可以跳迪斯科(一种流行于80年代的大众舞种)、唱卡拉ok、邓丽君的歌和粤语歌最流行。
14.(2025·河南许昌·一模)阅读下列材料,提炼一个恰当的观点,结合所学知识,写一篇80~120字的小短文。(要求:题目自拟,观点明确,史实正确,条理清晰,语句通顺,表述完整。)
人工智能赋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催生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如智能机器人、无人驾驶等,为经济增长注入新动能,同时,人工智能深入医疗、教育、交通等民生领域,提升人民生活品质和幸福感。——摘编自《人民日报:抢抓人工智能发展的历史性机遇》 人工智能的发展也带来了很多安全风险……首先是互联网虚假信息泛滥,伪造视频、新闻,换脸变声及用于诈骗,其次,AI大模型面临严重可信问题,易被诱导,输出错误知识和有害内容。——中国工程院院士孙凝晖《人工智能与智能计算的发展》
15.(2025·河南漯河·二模)请阅读下面材料,从中提炼一个观点,结合相关史实,写一篇80—120字的小短文。(要求:题目自拟,观点明确;史实正确;条理清晰,语句通顺,表述完整)
材料
思想家、学者 观点
斯蒂芬·霍金 人工智能的全面发展可能意味着人类的终结。它可能通过自主决策超越人类控制的极限
埃隆·马斯克 技术需要伦理约束,否则“我们可能在创造自己无法驯服的恶魔”
凯文·凯利 技术革新是“第七种生命形态”,它既拓展人类潜能,也迫使我们直面失控风险
雪莉·特克尔 数字技术让人们“在一起却孤独”,亲密关系正被虚拟互动重新定义
16.(2025·河南南阳·二模)请从下面材料中提炼一个观点,结合世界现代史所学知识,写一篇80-120字的小短文。(要求:题目自拟,观点明确;史实正确;条理清晰,语句通顺,表述完整)
材料在各国联系日益紧密、各种矛盾日趋复杂的国际形势下,中国所倡导和推动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是对国际秩序观的创新和发展,提出了国际关系新愿景,被越来越多的国家所接受。国际社会普遍认同人类命运共同体、摒弃丛林法则、不搞强权独霸、超越零和博弈,开辟一条合作共赢、共建共享的文明发展新道路的理念。
——摘编自《中华人民共和国简史》
17.(2025·河南商丘·二模)请阅读下面材料,围绕其中的观点,结合所学历史知识,写一篇80~120字的小短文。(要求:题目自拟,观点明确;史实正确;条理清晰;语句通顺,表述完整)
社会发展规律与人民群众的革命性紧密相连。在革命时期,人民群众的这种革命性作用表现得“更丰富,更自觉,更有计划,更有系统,更勇敢和更鲜明”。在剥削社会,人民群众的变革力量表现为反对压迫,建立自己当家作主的新政权。在社会主义社会,人民群众的变革力量就表现为建设社会主义事业,为社会主义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摘编自李瑞瑞《列宁人民群众观研究》
18.(2025·河南信阳·二模)请阅读下面材料,围绕其中的观点,结合所学历史知识,写一篇80~120字的小短文。(要求:题目自拟,观点明确;史实正确;条理清晰,语句通顺,表述完整)
材料斯塔夫里阿诺斯《世界通史》这样写道:“我们时代的众多动乱均由两大互相对抗的力量之间的冲突而引起。一方面,由于现代通讯媒介、跨国公司以及环球飞行的宇宙飞船等现代技术正在前所未有地将全球统一起来。另一方面,全球又因那些决心创造自己未来的沉睡至今的大众的觉醒而正被搞得四分五裂。”斯塔夫里阿诺斯所说的这种“分裂”并非消极的混乱,而是新兴国家通过文明多样性的竞争探索新平衡、追求全球多极化新秩序的前奏。
19.(2025·河南周口·二模)请阅读下面材料,围绕其中的观点,结合所学历史知识,写一篇80—120字的小短文。(要求:题目自拟,观点明确,史实正确,条理清晰,表述完整)
一个分裂的世界无法应对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对抗将把人类引入死胡同。在这个问题上,人类付出过惨痛代价。殷鉴不远,我们决不能再走那条老路。
——摘编自2021年习近平在世界经济论坛“达沃斯议程”上的讲话
20.(2025·河南驻马店·一模)历史是凝固的现实,现实是流动的历史。请阅读下面材料,从中提炼一个观点,结合相关史实,写80-120字的小短文。(要求:题目自拟,观点明确:史实正确:条理清晰,语句通顺,表述完整)
材料一无人机是新质生产力和新兴产业的典型代表,是我国低空经济的主力机型,具有精准、高效、灵活的特点,已经成为驱动产业转型升级、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创新力量,在物流配送、农林植保、巡视巡检、应急救援等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
——2025年2月24日经济日报《协同发力做好无人机产业》
材料二新华社莫斯科2月26日电(记者黄河)俄罗斯国防部26日通报说,过去一夜。俄防空部队在多个地区拦截了128架乌克兰无人机。塔斯社报道说,这是今年以来俄罗斯在特别军事行动区域外遭遇的最大规模无人机打击。
专题09 小论文题 中国史+世界史-5年中考(2021-2025)1年模拟历史真题分类汇编答案(河南专用)
五年真题
1.题目:重要会议引领国家命运
观点:重要会议是左右国家命运的关键力量,推动历史进程。
论述:1921 年中共一大,宣告中国共产党诞生,为黑暗中国带来曙光,开启救亡图存新征程;1935 年遵义会议,纠正 “左” 倾错误,确立毛泽东的正确领导,成为党和红军生死攸关的转折点,引领革命转危为安。
结论:这些会议精准把握历史方向,以关键决策重塑国家命运轨迹,彰显党在历史紧要处的领航作用,是国家前行的重要指引。
2.题目:文明交流共筑和平
观点:文明交流是和平共处的前提,推动人类共同发展。
论述:古代丝绸之路是东西方文明交流的桥梁,中国丝绸、佛教与西方宝石、香料交融,丰富彼此生活;当今 “一带一路” 倡议,既推动沿线国家经济合作,也促进文化互鉴。
结论:只有相互尊重、平等交流,才能化解误解与冲突,共同构建和平繁荣的世界。
3.题目:发展经济需兼顾环保
观点: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需协同推进,全球合作是关键。
论述:工业革命以来,化学制品推动生产却破坏臭氧层,1987 年全球协定停用氯氟烃,1992 年里约会议达成环保共识,体现全球应对环境问题的努力。
结论:发展经济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需全球携手,实现可持续发展。
4.题目:远离战争,珍爱和平
观点:战争给人类带来深重灾难,和平是共同追求。
论述:一战死伤超三千万人,二战死亡约 6000 万,材料中德国士兵日记记录战争的饥饿与伤亡,印证战争的残酷。
结论:人类应铭记战争教训,坚决反对冲突,维护和平稳定。
5.题目:时代英雄助力国家发展
观点:不同时代的英雄人物推动国家进步,彰显民族精神。
论述:王进喜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带领工人制服井喷,体现 “铁人精神”;2003 年杨利伟乘神舟五号升空,实现中国千年飞天梦,彰显航天精神。
结论:英雄人物的奋斗精神是国家发展的动力,应被永远铭记与传承。
年模拟
1.题目:科技创新与多极化并行
观点:2024 年国际社会呈现科技创新与多极化双重趋势。
论述:嫦娥六号实现人类首次月背采样,体现中国航天突破;“大金砖合作” 引领全球南方崛起,加速多极化进程。
结论:科技创新为发展注入动力,多极化推动国际秩序公平化,二者共同塑造新时代国际格局。
2.题目:中国智慧助力国际秩序
观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现代外交提供思想支撑。
论述:孔子 “仁” 的思想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相通,将人际伦理扩展至国际关系;“人类命运共同体” 理念传承 “以义为利” 思想,获国际社会认同。
结论:中国传统文化智慧是外交创新的根基,为全球治理贡献中国方案。
3.题目:科技创新推动社会进步
观点:历次工业革命的科技创新,持续提升生产力,改变社会面貌。
论述:工业 1.0 的蒸汽机推动 “蒸汽时代”,工业 2.0 的电力与内燃机开启 “电气时代”,工业 3.0 的信息化引领 “信息时代”。
结论:科技是第一生产力,需坚持创新,推动社会持续发展。
4.题目:1860 年代:资本主义制度扩展
观点:1860 年代通过改革与革命,资本主义制度在全球扩展。
论述:1861 年俄国农奴制改革,废除农奴制,推动俄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1868 年日本明治维新,“殖产兴业”“文明开化”,使日本跻身资本主义强国。
结论:1860 年代的变革印证资本主义制度成为时代潮流,推动世界历史转型。
5.示例一
题目:殖民体系逐步崩溃
观点: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推动资本主义殖民体系瓦解。
论述:1955 年万隆会议鼓舞民族独立斗争;1960 年 “非洲年” 17 国独立,动摇殖民体系;1990 年纳米比亚独立,标志非洲彻底摆脱殖民枷锁。
结论:民族独立浪潮不可阻挡,最终促使殖民体系崩溃。
示例二
题目:多极化趋势的发展
观点:二战后国际格局从两极向多极化演进。
论述:1967 年欧共体成立提升西欧地位,1968 年日本成为资本主义第二经济大国,1991 年苏联解体后,欧盟、日本等推动多极化。
结论:国家实力变化推动格局演变,多极化是时代趋势。
6.题目:战争破坏和平,和平需守护
观点:大规模战争重创世界,维护和平刻不容缓。
论述:一战死伤超三千万,二战死亡约 6000 万,材料中一战 110 周年纪念警示战争危害,当今应反对霸权与冲突。
结论:人类需以史为鉴,加强合作,守护和平。
7.题目:科技是一把双刃剑
观点:科技革新既拓展人类潜能,也伴随风险,需理性管控。
论述:人工智能推动自动驾驶、医疗进步,却引发隐私泄露与就业冲击;数字技术拉近距离,却导致 “孤独社交”。
结论:需以伦理与法规约束科技,使其服务人类文明。
8.题目:科技创新回应时代需求
观点:时代需求推动科技创新,科技反哺社会发展。
论述:工业革命时,瓦特改进蒸汽机满足生产需求,推动 “蒸汽时代”;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奥托的煤气内燃机、本茨的汽车,适应工业化需求。
结论:科技创新需契合时代需求,才能持续推动社会进步。
9.题目:合作共赢促全球化发展
观点:人类历史纵向与横向发展相互推动,全球化是必然趋势。
论述:20 世纪末科技进步(纵向)提升生产力,跨国公司、互联网(横向)加速全球化,各国联系紧密。
结论:国与国应加强合作,顺应全球化,推动人类文明新高度。
10.题目:正确处理国际关系,维护和平
观点:合理协调国际关系是维护世界和平的关键。
论述:一战后华盛顿会议未化解美日矛盾,为太平洋战争埋下隐患;二战后联合国成立,有效维护和平;当今中俄沟通乌克兰危机,彰显大国责任。
结论:各国需加强协作,妥善处理分歧,共同守护和平。
11.题目:携手应对全球挑战
观点:全球性问题需各国超越私利,合作解决。
论述:气候变化、公共卫生等问题非一国能应对,中国 “一带一路”、“人类命运共同体” 理念,为全球合作提供思路。
结论:理性合作是文明进步的基石,需全球携手共克难题。
12.示例:20 世纪:殖民体系的瓦解
观点:20 世纪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推动殖民体系崩溃。
论述:一战后印度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埃及华夫脱运动动摇殖民统治;二战后 “非洲年”、纳米比亚独立,最终使殖民体系瓦解。
结论:20 世纪殖民体系的崩溃,是民族独立浪潮的必然结果,推动世界走向公正。
13.题目:改革开放初期的社会转型
观点:改革开放初期,中国从经济到文化发生全方位转型。
论述: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取代人民公社,城市个体经济兴起;思想解放下,迪斯科、粤语歌取代单一革命文艺。
结论:这些变化体现改革开放对社会的革新,是国家现代化的关键起步。
14.题目:人工智能:机遇与挑战并存
观点:人工智能是双刃剑,需趋利避害。
论述:人工智能推动产业升级,如智能机器人、无人驾驶;但也引发虚假信息、隐私泄露等问题。
结论:应通过法规与伦理约束,让人工智能服务人类。
15.题目:科技革新需守伦理底线
观点:科技进步伴随风险,伦理与法规不可缺失。
论述:人工智能拓展人类潜能却有失控风险,数字技术拉近距离却致 “孤独社交”,如霍金警示人工智能可能威胁人类。
结论:科技发展需坚守人文底线,完善管控,实现良性发展。
16.题目:人类命运共同体引领国际新秩序
观点: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创新国际秩序,获广泛认同。
论述:冷战后多极化趋势下,人类面临霸权主义、环境等问题,中国倡导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推动合作共赢,被多国接受。
结论:中国为全球治理贡献智慧,助力构建持久和平的世界。
17.题目: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观点:人民群众的革命性与创造性推动社会发展。
论述:革命时期,中国人民通过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新中国;建设时期,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源于群众实践,推动改革开放。
结论:需尊重人民主体地位,依靠人民力量实现民族复兴。
18.题目:顺应潮流,构建共同体
观点:多极化与全球化是时代趋势,需积极顺应。
论述:冷战后科技推动全球化,欧盟、中国等实力增强,推动多极化;虽有霸权阻碍,但趋势不可逆转。
结论:应顺应潮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实现共同发展。
19.题目: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
观点:全球危机需国际合作,中国积极贡献力量。
论述:新冠肺炎疫情是全人类危机,中国分享经验、提供援助,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
结论:国际社会需团结合作,共同应对全球挑战。
20.题目:善用科技,趋利避害
观点:科技是双刃剑,需合理运用。
论述:无人机推动物流、救援等产业创新,却被用于战争造成伤害,印证科技的双重性。
结论:人类应携手管控科技风险,让科技造福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