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语文五上 2《欧洲民间故事》推进课配套教案 整本书阅读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语文五上 2《欧洲民间故事》推进课配套教案 整本书阅读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41.7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10-10 16:01:0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欧洲民间故事》推进课设计
【教学目标】
1.制定阅读计划,综合运用多种方法阅读整本书。
2.通过阅读推荐书目,感受课外阅读的快乐,分享课外阅读传播欧洲民间文化,树立民族自信,引导学生课后持续阅读民间故事。
3.养成良好阅读习惯,提高整体认知能力,丰富精神世界。
【教学过程】
任务一 交流人物名片,说人物和故事
一、激趣导入:
1.孩子们,书是陪伴我们成长的好伙伴。有句话说得好:"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可见,读一本好书可以让我们变得更加的聪明。
2.最近一段时间,我们共同读了一本书(课件封面图)——《欧洲民间故事》,同学们一定有很多的收获,就让我们来共同交流。(板书课题)
二、交流读书内容:
阅读中同学们都有感兴趣的人物,现在请你来介绍介绍 。
1.人物对比
大家都说得很好,如果要你给这些人物进行分类,你会怎样分呢?
是的,我们可以这样分。
按身份地位:达官贵人和普通百姓
按品质:正义和邪恶
……
2.人物探究
那么故事中出现频率最高的是哪类人?(国王、王子 王后公主)
老师统计了一下,这本书上85%的故事都出现了国王、王子等。
为什么他们出镜的频率这么高呢?欧洲的面积和我们中国的面积差不多大,但它有40多个国家,一个国家就有一个国王,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故事,所以他们出现频率多。她们是故事的主人公吗?
故事中的主人公大多是哪类人?(普通老百姓,民间故事的产生)
故事中为什么要出现拥有法力的人?(增加故事的传奇色彩,富有神话感)
任务二 归纳故事特点,掌握“比较策略”
合作探究:对比《欧洲民间故事》和《中国民间故事》的相同点呢?
当然,他们之间也有不同之处:
当我们阅读同一类作品时,我们可以都可以这样对比阅读。
任务三 检测阅读情况,梳理故事情节
(一)考查故事内容
仔细看题,完成练习。
在《暴富的库兹马》中,库兹马在狐狸 的帮助下,跟 公主成了婚,后来又占据了的宫殿。
《七岁的骑士》中, 德奇蒂尔收养了太阳神的儿子
《空心麦子》中,寡妇破产后变成了,原来繁华的港口变成了浅滩,一年后港口变成了一片麦田。
任务四 交流故事片段,学习批注阅读,做到有效阅读
一、交流读书方法
1.生自由表达阅读方法
我看大家已经读了不是内容,你们平时都是怎么阅读的?有哪些阅读方法呢?
看来同学们平时看书仔细,莎士比亚说“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人读书的方法都不同。你读完这本书后,最喜欢的是哪个故事?你是怎样进行阅读的?
2.引出阅读方法
大家都谈了自己想法,说得都很好。课前老师也做了个小调查,发现我们班最喜欢的故事是《国王的鬼耳朵》,请你打开书快速回忆这个故事。
利用学习单梳理情节,感知主要内容
(2)说说你最喜欢的部分,谈谈你的阅读感受,引出边读边记录阅读感受就是平时我们说的做批注式。
基础类批注(圈点勾画词句):即对于文章中基础性知识的。比如划出需要注意的注音、生字词;把握文章的中心句或重点语句以及读后的内容概括。达到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的目的。
感受类批注(收集相关资料):即记下读文章时的理解感受、困惑迷茫或者收集相关资料得来的收获。这种感受式的批注能帮助阅读者深入理解文本,把握文章主旨。
分析点评类批注:即对文章内容或语言等各个角度写出自己的评价。这是个性化阅读的独特之处。在阅读中,对于文本中对人物描写的语言文字,认真品读,从人物的行为、动作、神态、语言与外貌描写中,细细感受人物的品质,并能及时把自己的见解写下来。
联想赏析类批注:即写下由文章而联想到的文外知识。一首诗、一个人或者一件事。让阅读者能够由此及彼地将知识迁移、拓展到文外。这种阅读方法有助于知识的迁移、信息的归类整合。
激发学生用不同阅读方法进行阅读
书中还有很多有趣的故事,请同学们继续往下读,用上这节课所学的读书方法去阅读,去体会。相信你一定会有更多的收获。
作业布置:课后请为你喜欢的故事,绘制一本连环画册。
【板书设计】
《欧洲民间故事》
推进课
分析人物
对比阅读
绘制情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