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人教版数学三上分层作业 3.2千米的认识

文档属性

名称 【精品解析】人教版数学三上分层作业 3.2千米的认识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76.8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5-10-10 16:05:39

文档简介

人教版数学三上分层作业 3.2千米的认识
一、基础巩固
1.(2025二下·化州期中)我国的长江全长大约6300   。
【答案】千米
【知识点】千米的认识与使用
【解析】【解答】解:我国的长江全长大约6300千米。
故答案为:千米。
【分析】千米是计量较长的长度单位,根据实际生活经验以及题干中的具体数据来进行填空。
2.(20242025二下·锦江期中)在横线上填上合适的单位。
长江是我国第一大河,长约6300    1枚1元硬币厚约2   
【答案】千米;毫米
【知识点】毫米的认识与使用;千米的认识与使用
【解析】【解答】解:长江是我国第一大河,长约6300千米;
1枚1元硬币厚约2毫米。
故答案为:千米;毫米。
【分析】长度常用的单位有千米、米、分米、厘米、毫米;根据实际情况并结合题中的数字选择合适的单位。
3.(2025二下·麻章月考)在横线上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
飞机每小时飞行 1800    操场一圈的长度约400   
【答案】千米;米
【知识点】米的认识与使用;千米的认识与使用
【解析】【解答】解:飞机每小时飞行 1800千米;
操场一圈的长度约400米。
故答案为:千米;米。
【分析】长度常用的单位有千米、米、分米、厘米、毫米,根据实际生活经验以及题干中的具体数据来进行填空。
4.(2025二下·榕城)在横线上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
大拇指的指甲宽 10    自行车每小时行 12   
课桌的高约是 75    黄瓜长约3   
【答案】毫米;千米;厘米;分米
【知识点】厘米的认识与使用;毫米的认识与使用;分米的认识与使用;千米的认识与使用
【解析】【解答】解:大拇指的指甲宽 10毫米;
自行车每小时行12千米;
课桌的高约是 75厘米;
黄瓜长约3分米。
故答案为:毫米;千米;厘米;分米。
【分析】根据实际生活经验以及题干中的具体数据来进行填空。
5.(2025二下·惠城期中)在横线上填上合适的单位。
(1)一台洗衣机高约8   ;
(2) 一栋10层的高楼高约30   ;
(3)二年级数学课本厚约6   ;
(4) 我国的母亲河——黄河长约5464   。
【答案】(1)分米
(2)米
(3)毫米
(4)千米
【知识点】米的认识与使用;毫米的认识与使用;分米的认识与使用;千米的认识与使用
【解析】【解答】解:(1)一台洗衣机高约8分米;
(2)一栋10层的高楼高约30米;
(3)二年级数学课本厚约6毫米;
(4)我国的母亲河——黄河长约5464千米。
故答案为:(1)分米;(2)米;(3)毫米;(4)千米。
【分析】根据实际生活经验以及题干中的具体数据来进行填空。
6.(2025二下·期中)“黄河远上白云间”描绘了黄河奔流而上的壮丽景象。测量黄河的长度用(  )作单位最合适。
A.毫米 B.米 C.千米
【答案】C
【知识点】千米的认识与使用
【解析】【解答】解:测量黄河的长度用千米作单位最合适。
故答案为:C。
【分析】长度常用的单位有千米、米、分米、厘米、毫米;根据实际情况,测量黄河的长度用千米作单位最合适。
7.(20242025二下·锦江期中)妈妈去奶奶家,每时行70km,妈妈是采用(  )的出行方式。
A.步行 B.乘汽车 C.骑自行车
【答案】B
【知识点】千米的认识与使用
【解析】【解答】解:妈妈去奶奶家,每时行70千米,速度比较快,则妈妈是乘汽车。
故答案为:B。
【分析】千米是比较大的长度单位,每小时70千米,步行和骑自行都达不到,但是汽车可以达到。
8.(2025二下·罗湖期中)下面场景中,长度最接近1千米的是 (  )。
A.小米绕操场边缘跑两圈
B.小朋友跑步1分钟
C.一辆汽车行驶一小时
【答案】A
【知识点】千米的认识与使用
【解析】【解答】解:A项:400+400=800米;1千米=1000米,与1千米较接近;
B项:小朋友1分钟大约能跑300米,远小于1000米;
C项:一辆汽车每小时行驶的距离通常是几十千米甚至更高,行驶1小时的路程远大于1000米。
故答案为:A。
【分析】先单位换算1千米=1000米,接下来,逐个分析选项,利用生活常识估算各情境下的长度,与1000米进行比较,从而得出答案。
9.(2025二下·曲江期中)从韶关开往广州的动车,每小时行驶约350(  )。
A.千米 B.米 C.分米
【答案】A
【知识点】千米的认识与使用
【解析】【解答】解:从韶关开往广州的动车,每小时行驶约350千米。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实际生活经验以及题干中的具体数据来进行选择。
10.把每时行的路程与合适的出行方式用线连起来。
【答案】
【知识点】千米的认识与使用
【解析】【分析】这些交通工具速度从高到低是飞机、火车、轿车、摩托车,根据路程长短选择合适的交通工具即可。
11.(2024三上·瑞安)兔子每小时跑 45 千米,兔子每小时的速度比鸵鸟每小时的速度慢 25 千米,鸵鸟每小时跑多少千米?
【答案】解:45+25=70(千米)
答:鸵鸟每小时跑70千米。
【知识点】千米的认识与使用
【解析】【分析】鸵鸟每小时跑的路程=兔子每小时跑的路程+兔子每小时比鸵鸟每小时慢的长度。
12. 奇奇一家自驾游经过了一条公路,行驶35 千米约需要30分钟,照这样的速度,走完这条公路用了2小时,这条公路全长约多少千米
【答案】解:35+35+35+35=140(千米)
答:这条公路全长约140千米。
【知识点】千米的认识与使用
【解析】【分析】2小时=120分钟,120分钟里有4个30分钟,即4个35千米,则全长=4个35千米的和。
二、能力提升
13.(2023二下·罗湖期中)在横线上填上合适的单位。
课桌高约7   。
动车每小时行驶210   。
一本数学书厚约6   。
一块橡皮长约3   。
【答案】分米;千米;毫米;厘米
【知识点】分米的认识与使用;千米的认识与使用
【解析】【解答】解:课桌高约7分米;
动车每小时行驶210千米;
一本数学书厚约6毫米;
一块橡皮长约3厘米。
故答案为:分米;千米;毫米;厘米。
【分析】根据实际生活经验以及题干中的具体数据来填空。
14. 对的画“√”,错的改正过来。
3月18 日 星期一 晴
昨天,我和爸爸妈妈坐高铁去南京玩,高铁开得飞快,最高时速达到了每小时350 米   。我们游玩了南京长江大桥。铁路桥约长6772千米   ,桥下的长江是我国最长的河流,全长约 6300 千米   。我们在夫子庙参观了贡院、科举博物馆,还看到一条长110千米   的照壁,十分有趣。最后吃了一块高1米   、宽60厘米   的梅花糕,真美味呀!
【答案】千米;米;√;米;分米;毫米
【知识点】厘米的认识与使用;米的认识与使用;毫米的认识与使用;分米的认识与使用;千米的认识与使用
【解析】【解答】解:昨天,我和爸爸妈妈坐高铁去南京玩,高铁开得飞快,最高时速达到了每小时350 米(千米)。我们游玩了南京长江大桥。铁路桥约长6772千米(米),桥下的长江是我国最长的河流,全长约 6300 千米(√)。我们在夫子庙参观了贡院、科举博物馆,还看到一条长110千米(米)的照壁,十分有趣。最后吃了一块高1米(分米)、宽60厘米(毫米)的梅花糕,真美味呀!
故答案为:千米;米;√;米;分米;毫米。
【分析】常用的长度单位有千米、米、分米、厘米、毫米等。要根据实际情况结合单位的大小判断并选择合适的计量单位。
15.小花上学要走 20分,她家距离学校大约(  )。
A.10米 B.100米 C.1千米
【答案】C
【知识点】千米的认识与使用
【解析】【解答】A:10米用几秒即可;
B:100米最多用1分钟;
C:1千米大约需要20分钟。
故答案为:C。
【分析】千米和米是较大的长度单位,1千米=1000米,根据实际情况确定用的时间长短即可。
16.(2024三上·同安期中)东东家、小丽家与学校在同一条直线上。东东家离学校3千米,小丽家离学校5千米,从东东家走到小丽家一共要行(  )千米。
A.8 B.2 C.3或8 D.8或2
【答案】D
【知识点】千米的认识与使用
【解析】【解答】解:东东家与小丽家都在学校的同一侧:
5-3=2(千米)
东东家与小文家在学校的两侧:
5+3=8(千米)
所以从东东家走到小丽家一共要行8千米或2千米。
故答案为:D。
【分析】有两种情况:①东东家与小丽家都在学校的同一侧,此时,东东家走到小丽家一共要行的路程=小丽家到学校的距离-东东家到学校的距离;②东东家与小文家在学校的两侧,此时,东东家走到小丽家一共要行的路程=小丽家到学校的距离+东东家到学校的距离。
17.(2024二下·期中)一辆汽车每时行50千米,行 100千米就需要2小时。(  )
【答案】正确
【知识点】千米的认识与使用
【解析】【解答】一辆汽车每时行50千米,行 100千米就需要2小时。原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正确。
【分析】100里面有2个50,所以行100千米就需要2小时。
18.(2019三上·温岭期末)两个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

【答案】错误
【知识点】长度单位的换算
【解析】【解答】 两个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 。此说法是错误的。
故答案为:错误。
【分析】米、分米、厘米、毫米相邻的两个单位间的进率是10;而千米与米之间的进率是1000.
19.(2023三上·沁阳期末)步行1千米需要1小时。(  )
【答案】错误
【知识点】千米的认识与使用
【解析】【解答】解:步行1千米大约需要10分钟左右,原题干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错误。
【分析】根据实际生活经验以及题干中的具体数据来填空。
20.(2022三上·昌黎期末)点点家距姥姥家20千米,他和妈妈选择步行去比较合适。(  )
【答案】错误
【知识点】千米的认识与使用
【解析】【解答】解:点点家距姥姥家20千米,他和妈妈选择骑车比较合适。
故答案为:错误。
【分析】点点家距姥姥家20千米,距离稍远,他和妈妈选择步行不合适,选择骑车比较合适。
21. 一个正方形林场,一圈是20千米,管理员每小时走3千米,7小时能绕林场走一圈吗
【答案】解:3×7=21(千米)
21>20
答:7小时能绕林场走一圈
【知识点】千米的认识与使用
【解析】【分析】管理员每小时走的路程×7=管理员7小时走的路程,管理员7小时走的路程>正方形林场一圈的长度,说明7小时能绕林场走一圈。
22.看图回答问题。
线路名称 起点 终点 路程
1路公交线
少年宫
邮局 20千米
2路公交线
第一医院
体育馆 12千来
5路公交线
星星小学
第一医院 15千米
(1)这三条公交线路哪条最长?哪条最短?
(2)小岩从星星小学到第一医院,再到体育馆,要行驶多少千米?
(3)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答案】(1)20>15>12
答:1路公交线最长,2路公交线最短。
(2)15+12=27(千米)
答:一共行驶27千米。
(3)提问:1路公交线和2路公交线一共有多长?
20+12=32(千米)
答:1路公交线和2路公交线一共长32千米。
【知识点】千米的认识与使用
【解析】【分析】(1)比较三条路线的长度,判断哪条最长,哪条最短;
(2)把星星小学到第一医院的长度和第一医院到体育馆的长度相加求出一共行驶的长度;
(3)提出一个用加法计算的问题并解答即可。
23.(毫米、分米的认识2392 10)暑假里,小方去姑姑家,先乘汽车行驶12千米到达火车站,再乘2小时火车,火车每小时行120千米,下火车后不远就到了姑姑家,小方家和姑姑家大约相距多少千米
【答案】解:120+120=240(千米),240+12=252(千米)
【知识点】千米的认识与使用
【解析】可先计算出火车2小时行的路程是120+120=240(千米),再把火车走的路程与汽车走的12千米相加,便是小方家到姑姑家的距离.
24.小华一家五口外出旅游,带了2个包五人轮流背(每人每次最多背一个包),走了15 千米。平均每人背包走了多少千米
【答案】解:15+15=30(千米)
30÷5=6(千米)
答:平均每人背包走了6千米。
【知识点】千米的认识与使用
【解析】【分析】平均每人背包走的路程=2个15千米的和÷人数。
1 / 1人教版数学三上分层作业 3.2千米的认识
一、基础巩固
1.(2025二下·化州期中)我国的长江全长大约6300   。
2.(20242025二下·锦江期中)在横线上填上合适的单位。
长江是我国第一大河,长约6300    1枚1元硬币厚约2   
3.(2025二下·麻章月考)在横线上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
飞机每小时飞行 1800    操场一圈的长度约400   
4.(2025二下·榕城)在横线上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
大拇指的指甲宽 10    自行车每小时行 12   
课桌的高约是 75    黄瓜长约3   
5.(2025二下·惠城期中)在横线上填上合适的单位。
(1)一台洗衣机高约8   ;
(2) 一栋10层的高楼高约30   ;
(3)二年级数学课本厚约6   ;
(4) 我国的母亲河——黄河长约5464   。
6.(2025二下·期中)“黄河远上白云间”描绘了黄河奔流而上的壮丽景象。测量黄河的长度用(  )作单位最合适。
A.毫米 B.米 C.千米
7.(20242025二下·锦江期中)妈妈去奶奶家,每时行70km,妈妈是采用(  )的出行方式。
A.步行 B.乘汽车 C.骑自行车
8.(2025二下·罗湖期中)下面场景中,长度最接近1千米的是 (  )。
A.小米绕操场边缘跑两圈
B.小朋友跑步1分钟
C.一辆汽车行驶一小时
9.(2025二下·曲江期中)从韶关开往广州的动车,每小时行驶约350(  )。
A.千米 B.米 C.分米
10.把每时行的路程与合适的出行方式用线连起来。
11.(2024三上·瑞安)兔子每小时跑 45 千米,兔子每小时的速度比鸵鸟每小时的速度慢 25 千米,鸵鸟每小时跑多少千米?
12. 奇奇一家自驾游经过了一条公路,行驶35 千米约需要30分钟,照这样的速度,走完这条公路用了2小时,这条公路全长约多少千米
二、能力提升
13.(2023二下·罗湖期中)在横线上填上合适的单位。
课桌高约7   。
动车每小时行驶210   。
一本数学书厚约6   。
一块橡皮长约3   。
14. 对的画“√”,错的改正过来。
3月18 日 星期一 晴
昨天,我和爸爸妈妈坐高铁去南京玩,高铁开得飞快,最高时速达到了每小时350 米   。我们游玩了南京长江大桥。铁路桥约长6772千米   ,桥下的长江是我国最长的河流,全长约 6300 千米   。我们在夫子庙参观了贡院、科举博物馆,还看到一条长110千米   的照壁,十分有趣。最后吃了一块高1米   、宽60厘米   的梅花糕,真美味呀!
15.小花上学要走 20分,她家距离学校大约(  )。
A.10米 B.100米 C.1千米
16.(2024三上·同安期中)东东家、小丽家与学校在同一条直线上。东东家离学校3千米,小丽家离学校5千米,从东东家走到小丽家一共要行(  )千米。
A.8 B.2 C.3或8 D.8或2
17.(2024二下·期中)一辆汽车每时行50千米,行 100千米就需要2小时。(  )
18.(2019三上·温岭期末)两个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

19.(2023三上·沁阳期末)步行1千米需要1小时。(  )
20.(2022三上·昌黎期末)点点家距姥姥家20千米,他和妈妈选择步行去比较合适。(  )
21. 一个正方形林场,一圈是20千米,管理员每小时走3千米,7小时能绕林场走一圈吗
22.看图回答问题。
线路名称 起点 终点 路程
1路公交线
少年宫
邮局 20千米
2路公交线
第一医院
体育馆 12千来
5路公交线
星星小学
第一医院 15千米
(1)这三条公交线路哪条最长?哪条最短?
(2)小岩从星星小学到第一医院,再到体育馆,要行驶多少千米?
(3)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23.(毫米、分米的认识2392 10)暑假里,小方去姑姑家,先乘汽车行驶12千米到达火车站,再乘2小时火车,火车每小时行120千米,下火车后不远就到了姑姑家,小方家和姑姑家大约相距多少千米
24.小华一家五口外出旅游,带了2个包五人轮流背(每人每次最多背一个包),走了15 千米。平均每人背包走了多少千米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千米
【知识点】千米的认识与使用
【解析】【解答】解:我国的长江全长大约6300千米。
故答案为:千米。
【分析】千米是计量较长的长度单位,根据实际生活经验以及题干中的具体数据来进行填空。
2.【答案】千米;毫米
【知识点】毫米的认识与使用;千米的认识与使用
【解析】【解答】解:长江是我国第一大河,长约6300千米;
1枚1元硬币厚约2毫米。
故答案为:千米;毫米。
【分析】长度常用的单位有千米、米、分米、厘米、毫米;根据实际情况并结合题中的数字选择合适的单位。
3.【答案】千米;米
【知识点】米的认识与使用;千米的认识与使用
【解析】【解答】解:飞机每小时飞行 1800千米;
操场一圈的长度约400米。
故答案为:千米;米。
【分析】长度常用的单位有千米、米、分米、厘米、毫米,根据实际生活经验以及题干中的具体数据来进行填空。
4.【答案】毫米;千米;厘米;分米
【知识点】厘米的认识与使用;毫米的认识与使用;分米的认识与使用;千米的认识与使用
【解析】【解答】解:大拇指的指甲宽 10毫米;
自行车每小时行12千米;
课桌的高约是 75厘米;
黄瓜长约3分米。
故答案为:毫米;千米;厘米;分米。
【分析】根据实际生活经验以及题干中的具体数据来进行填空。
5.【答案】(1)分米
(2)米
(3)毫米
(4)千米
【知识点】米的认识与使用;毫米的认识与使用;分米的认识与使用;千米的认识与使用
【解析】【解答】解:(1)一台洗衣机高约8分米;
(2)一栋10层的高楼高约30米;
(3)二年级数学课本厚约6毫米;
(4)我国的母亲河——黄河长约5464千米。
故答案为:(1)分米;(2)米;(3)毫米;(4)千米。
【分析】根据实际生活经验以及题干中的具体数据来进行填空。
6.【答案】C
【知识点】千米的认识与使用
【解析】【解答】解:测量黄河的长度用千米作单位最合适。
故答案为:C。
【分析】长度常用的单位有千米、米、分米、厘米、毫米;根据实际情况,测量黄河的长度用千米作单位最合适。
7.【答案】B
【知识点】千米的认识与使用
【解析】【解答】解:妈妈去奶奶家,每时行70千米,速度比较快,则妈妈是乘汽车。
故答案为:B。
【分析】千米是比较大的长度单位,每小时70千米,步行和骑自行都达不到,但是汽车可以达到。
8.【答案】A
【知识点】千米的认识与使用
【解析】【解答】解:A项:400+400=800米;1千米=1000米,与1千米较接近;
B项:小朋友1分钟大约能跑300米,远小于1000米;
C项:一辆汽车每小时行驶的距离通常是几十千米甚至更高,行驶1小时的路程远大于1000米。
故答案为:A。
【分析】先单位换算1千米=1000米,接下来,逐个分析选项,利用生活常识估算各情境下的长度,与1000米进行比较,从而得出答案。
9.【答案】A
【知识点】千米的认识与使用
【解析】【解答】解:从韶关开往广州的动车,每小时行驶约350千米。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实际生活经验以及题干中的具体数据来进行选择。
10.【答案】
【知识点】千米的认识与使用
【解析】【分析】这些交通工具速度从高到低是飞机、火车、轿车、摩托车,根据路程长短选择合适的交通工具即可。
11.【答案】解:45+25=70(千米)
答:鸵鸟每小时跑70千米。
【知识点】千米的认识与使用
【解析】【分析】鸵鸟每小时跑的路程=兔子每小时跑的路程+兔子每小时比鸵鸟每小时慢的长度。
12.【答案】解:35+35+35+35=140(千米)
答:这条公路全长约140千米。
【知识点】千米的认识与使用
【解析】【分析】2小时=120分钟,120分钟里有4个30分钟,即4个35千米,则全长=4个35千米的和。
13.【答案】分米;千米;毫米;厘米
【知识点】分米的认识与使用;千米的认识与使用
【解析】【解答】解:课桌高约7分米;
动车每小时行驶210千米;
一本数学书厚约6毫米;
一块橡皮长约3厘米。
故答案为:分米;千米;毫米;厘米。
【分析】根据实际生活经验以及题干中的具体数据来填空。
14.【答案】千米;米;√;米;分米;毫米
【知识点】厘米的认识与使用;米的认识与使用;毫米的认识与使用;分米的认识与使用;千米的认识与使用
【解析】【解答】解:昨天,我和爸爸妈妈坐高铁去南京玩,高铁开得飞快,最高时速达到了每小时350 米(千米)。我们游玩了南京长江大桥。铁路桥约长6772千米(米),桥下的长江是我国最长的河流,全长约 6300 千米(√)。我们在夫子庙参观了贡院、科举博物馆,还看到一条长110千米(米)的照壁,十分有趣。最后吃了一块高1米(分米)、宽60厘米(毫米)的梅花糕,真美味呀!
故答案为:千米;米;√;米;分米;毫米。
【分析】常用的长度单位有千米、米、分米、厘米、毫米等。要根据实际情况结合单位的大小判断并选择合适的计量单位。
15.【答案】C
【知识点】千米的认识与使用
【解析】【解答】A:10米用几秒即可;
B:100米最多用1分钟;
C:1千米大约需要20分钟。
故答案为:C。
【分析】千米和米是较大的长度单位,1千米=1000米,根据实际情况确定用的时间长短即可。
16.【答案】D
【知识点】千米的认识与使用
【解析】【解答】解:东东家与小丽家都在学校的同一侧:
5-3=2(千米)
东东家与小文家在学校的两侧:
5+3=8(千米)
所以从东东家走到小丽家一共要行8千米或2千米。
故答案为:D。
【分析】有两种情况:①东东家与小丽家都在学校的同一侧,此时,东东家走到小丽家一共要行的路程=小丽家到学校的距离-东东家到学校的距离;②东东家与小文家在学校的两侧,此时,东东家走到小丽家一共要行的路程=小丽家到学校的距离+东东家到学校的距离。
17.【答案】正确
【知识点】千米的认识与使用
【解析】【解答】一辆汽车每时行50千米,行 100千米就需要2小时。原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正确。
【分析】100里面有2个50,所以行100千米就需要2小时。
18.【答案】错误
【知识点】长度单位的换算
【解析】【解答】 两个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 。此说法是错误的。
故答案为:错误。
【分析】米、分米、厘米、毫米相邻的两个单位间的进率是10;而千米与米之间的进率是1000.
19.【答案】错误
【知识点】千米的认识与使用
【解析】【解答】解:步行1千米大约需要10分钟左右,原题干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错误。
【分析】根据实际生活经验以及题干中的具体数据来填空。
20.【答案】错误
【知识点】千米的认识与使用
【解析】【解答】解:点点家距姥姥家20千米,他和妈妈选择骑车比较合适。
故答案为:错误。
【分析】点点家距姥姥家20千米,距离稍远,他和妈妈选择步行不合适,选择骑车比较合适。
21.【答案】解:3×7=21(千米)
21>20
答:7小时能绕林场走一圈
【知识点】千米的认识与使用
【解析】【分析】管理员每小时走的路程×7=管理员7小时走的路程,管理员7小时走的路程>正方形林场一圈的长度,说明7小时能绕林场走一圈。
22.【答案】(1)20>15>12
答:1路公交线最长,2路公交线最短。
(2)15+12=27(千米)
答:一共行驶27千米。
(3)提问:1路公交线和2路公交线一共有多长?
20+12=32(千米)
答:1路公交线和2路公交线一共长32千米。
【知识点】千米的认识与使用
【解析】【分析】(1)比较三条路线的长度,判断哪条最长,哪条最短;
(2)把星星小学到第一医院的长度和第一医院到体育馆的长度相加求出一共行驶的长度;
(3)提出一个用加法计算的问题并解答即可。
23.【答案】解:120+120=240(千米),240+12=252(千米)
【知识点】千米的认识与使用
【解析】可先计算出火车2小时行的路程是120+120=240(千米),再把火车走的路程与汽车走的12千米相加,便是小方家到姑姑家的距离.
24.【答案】解:15+15=30(千米)
30÷5=6(千米)
答:平均每人背包走了6千米。
【知识点】千米的认识与使用
【解析】【分析】平均每人背包走的路程=2个15千米的和÷人数。
1 / 1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