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第2课时 充要条件(课件 讲义)高中数学人教A版(2019)必修 第一册

文档属性

名称 1.4 第2课时 充要条件(课件 讲义)高中数学人教A版(2019)必修 第一册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A版(2019)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5-10-11 09:50:55

文档简介

第2课时 充要条件
学习 目标 1. 理解充要条件的概念. 2. 能够根据命题的条件和结论的关系,判断一些简单的充要条件问题,能对充要条件进行证明.
新知初探基础落实
战国时期墨子所著《墨经》中对充分条件、必要条件的描述:
充分条件:“有之则必然,无之则未必不然”.
必要条件:“无之则必不然,有之则未必然”.
物理中:
① ②
问题1:在①②两个电路中, A,C的开闭与灯泡B亮起来,会形成什么逻辑条件呢?
略.
问题2:你能列举生活中存在“充分条件或必要条件”的逻辑语句或事例吗?
略.
一、 生成概念
问题3:下列“若p,则q”形式的命题中,哪些命题与它们的逆命题都是真命题?
(1) 若两个三角形的两角和其中一角所对的边分别相等,则这两个三角形全等;
(2) 若两个三角形全等,则这两个三角形的周长相等;
(3) 若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则ac<0;
(4) 若A∪B是空集,则A与B均是空集.
不难发现,上述命题中的命题(1)(4)和它们的逆命题都是真命题;命题(2)是真命题,但它的逆命题是假命题;命题(3)是假命题,但它的逆命题是真命题.
问题4:你能通过判断原命题和逆命题的真假来判断p,q的关系吗?
首先原命题和逆命题都是成对出现的,不能说单独的一个命题是逆命题.判断p是q的什么条件,其实质是判断“若p,则q”及其逆命题“若q,则p”是真是假,原命题为真而逆命题为假,p是q的充分不必要条件;原命题为假而逆命题为真,则p是q的必要不充分条件;原命题为真,逆命题为真,则p是q的充要条件;原命题为假,逆命题为假,则p是q的既不充分又不必要条件.
请同学阅读课本P20—P22,完成下列填空.
二、 概念表述
1. 逆命题的概念
将命题“若p,则q”中的条件p和结论q互换,就得到一个新的命题“__若q,则p__”,称这个命题为原命题的__逆__命题.
2. 充要条件
命题真假 “若p,则q”为__真__命题; “若q,则p”为__真__命题
推出关系 __p q__
条件关系 p既是q的__充分__条件,也是q的__必要__条件,我们说p是q的 __充分必要__条件,简称为充要条件
3. 条件关系判定的常用结论:
(1) 关系:p q,且qp.
结论:p是q的充分不必要条件.
(2) 关系:q p,且pq.
结论:p是q的必要不充分条件.
(3) 关系:p q,且q p,即p q.
结论:p是q的充要条件.
(4) 关系:pq,且qp.
结论:p是q的既不充分又不必要条件.
4. 从集合的角度理解充分与必要条件
若p以集合A的形式出现,q以集合B的形式出现,即p:A={x|p(x)},q:B={x|q(x)},则
(1) 若A B,则p是q的充分条件;
(2) 若B A,则p是q的必要条件;
(3) 若AB,则p是q的充分不必要条件;
(4) 若BA,则p是q的必要不充分条件;
(5) 若A=B,则p是q的充要条件;
(6) 若AB且BA,则p是q的既不充分又不必要条件.
典例精讲能力初成
探究1 充要条件的判断
例1 (课本P21例3)下列各题中,哪些p是q的充要条件?
(1) p:四边形是正方形,q: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且平分;
【解答】因为对角线互相垂直且平分的四边形不一定是正方形,所以qp,所以p不是q的充要条件.
(2) p:两个三角形相似,q:两个三角形三边成比例;
【解答】因为“若p,则q”是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定理,“若q,则p”是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定理,所以它们均为真命题,即p q,所以p是q的充要条件.
(3) p:xy>0,q:x>0,y>0;
【解答】因为xy>0时,x>0,y>0不一定成立,所以pq,所以p不是q的充要条件.
(4) p:x=1是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的一个根,q:a+b+c=0(a≠0).
【解答】因为“若p,则q”与“若q,则p”均为真命题,即p q,所以p是q的充要条件.
(1) 定义法:直接判断“若p,则q”以及“若q,则p”的真假.
(2) 集合法.
(3) 传递法:由p1 p2 … pn,可得p1 pn;充要条件也有传递性.
变式 (1) 若A是B的充分不必要条件,B是C的充要条件,C是D的必要不充分条件,则A是D的( D )
A. 充分不必要条件
B. 必要不充分条件
C. 充要条件
D. 既不充分又不必要条件
【解析】由题意得A B C D,则A是D的既不充分又不必要条件.
(2) (多选)对于任意实数a,b,c,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CD )
A. “a=b”是“ac=bc”的充要条件
B. “a>b”是“a2>b2”的充分不必要条件
C. “a<6”是“a<4”的必要不充分条件
D. “a+5是无理数”是“a是无理数”的充要条件
【解析】对于A,因为当a=b时,ac=bc成立;当ac=bc,c=0时,a=b不一定成立,所以“a=b”是“ac=bc”的充分不必要条件,故A错误.对于B,当a=-1,b=
-2时,a>b,但a2b2,但ab”是“a2>b2”的既不充分又不必要条件,故B错误.对于C,因为“a<6”时一定有“a<4”成立;反之,a<6时不一定有a<4,所以“a<6”是“a<4”的必要不充分条件,故C正确.对于D,“a+5是无理数”是“a 是无理数”的充要条件,故D正确.
探究2 充要条件的证明
例2 (课本P22例4)已知圆O的半径为r,圆心O到直线l的距离为d.求证:d=r是直线l与圆O相切的充要条件.
【解答】设p:d=r,q:直线l与圆O相切.①充分性(p q):如图,作OP⊥l于点P,则OP=d.若d=r,则点P在圆O上.在直线l上任取一点Q(异于点P),连接OQ.在Rt△OPQ中,OQ>OP=r.所以除点P外直线l上的点都在圆O的外部,即直线l与圆O仅有一个公共点P,所以直线l与圆O相切.②必要性(q p):若直线l与圆O相切,不妨设切点为P,则OP⊥l.因此d=OP=r.由①②可得,d=r是直线l与圆O相切的充要条件.
(例2答)
(1) 一般地,证明“p成立的充要条件为q”时,在证充分性时应以q为“已知条件”,p是该步中要证明的“结论”,即q p;证明必要性时则以p为“已知条件”,即p q.
(2) 证明“充要条件”的一般步骤:
―→―→―→
变式 求证:方程mx2-2x+3=0有两个同号且不相等的实根的充要条件是0【解答】①充分性:因为00,且两根积为>0,所以方程mx2-2x+3=0有两个同号且不相等的实根.②必要性:若方程mx2-2x+3=0有两个同号且不相等的实根,设两根分别为x1,x2,则有解得0探究3 充要条件的应用
例3 设集合A={x|-1(1) 若p是q的充要条件,求正实数m的值;
【解答】由A={x|-1(2) 若p是q的充分不必要条件,求正实数m的取值范围.
【解答】由p是q的充分不必要条件,得AB,所以或解得m>2,故实数m的取值范围是{m|m>2}.
变式 已知p:x<-2或x>3,q:4x+m<0,若p是q的必要不充分条件,求实数m的取值范围.
【解答】设A={x|x<-2或x>3},B=,因为p是q的必要不充分条件,所以BA,所以-≤-2,即m≥8,所以实数m的取值范围为{m|m≥8}.
随堂内化及时评价
1. 已知四边形ABCD,则“A,B,C,D四点共圆”是“∠A+∠C=180°”成立的( C )
A. 充分不必要条件
B. 必要不充分条件
C. 充要条件
D. 既不充分又不必要条件
2. (2023·北京卷)若xy≠0,则“x+y=0”是“+=-2”的( C )
A. 充分不必要条件
B. 必要不充分条件
C. 充要条件
D. 既不充分又不必要条件
【解析】充分性:因为xy≠0,且x+y=0,所以x=-y,所以+=+=-1-1=-2,所以充分性成立;必要性:因为xy≠0,且+=-2,所以x2+y2=-2xy,即x2+y2+2xy=0,即(x+y)2=0,所以x+y=0,所以必要性成立.所以“x+y=0”是“+=-2”的充要条件.
3. (多选)已知p是q的充要条件,q是r的充分不必要条件,那么( BC )
A. r是q的充分不必要条件
B. r是q的必要不充分条件
C. p是r的充分不必要条件
D. p是r的必要不充分条件
【解析】由p是q的充要条件可得p q,由q是r的充分不必要条件可得q r,但rq,所以r是q的必要不充分条件,A错误,B正确;由p q r,但rq,rp,所以p是r的充分不必要条件,C正确,D错误.
4. 已知p:x<8,q:x【解析】因为q是p的充分不必要条件,所以q p,pq,所以a<8.
5. 已知命题p:2≤x≤10,命题q:x2a+1,其中a>0.若p是q成立的充分不必要条件,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为__a>10或0【解析】方法一:令A={x|2≤x≤10},B={x|x2a+1(a>0)},因为p是q的充分不必要条件,所以AB,所以a>10或2a+1<2(a>0),解得a>10或0方法二:由AB,可得如下两种情况:
 
(第5题答)
结合数轴得a>10或解得a>10或010或0配套新练案
一、 单项选择题
1. “-1A. 充分不必要条件
B. 必要不充分条件
C. 充要条件
D. 既不充分又不必要条件
2. (2023·天津卷)“a2=b2”是“a2+b2=2ab”的( B )
A. 充分不必要条件    
B. 必要不充分条件
C. 充要条件    
D. 既不充分又不必要条件
【解析】由a2=b2,知a=±b.当a=-b≠0时,a2+b2=2ab不成立,充分性不成立;由a2+b2=2ab,知(a-b)2=0,即a=b,显然a2=b2成立,必要性成立,所以“a2=b2”是“a2+b2=2ab”的必要不充分条件.
3. 已知实数a,b满足ab>0,则“<”是“a>b”的( C )
A. 充分不必要条件    
B. 必要不充分条件
C. 充要条件    
D. 既不充分又不必要条件
【解析】-=,因为ab>0,所以若<成立,则b-a<0,即a>b成立;反之若a>b,因为ab>0,所以-=<0,即<成立,所以“<”是“a>b”的充要条件.
4. (2025·汕尾期末)老子《道德经》有云“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根据这句话,说明 “做容易题”是“做难题”的( B )
A. 充分不必要条件
B. 必要不充分条件
C. 充要条件
D. 既不充分又不必要条件
【解析】由题意可知,“做容易题”不一定能推出“做难题”,但“做难题”一定可以推出“做容易题”,故“做容易题”是“做难题”的必要不充分条件.
二、 多项选择题
5. 设全集为U,下列选项中是B A的充要条件的为( BCD )
A. A∪B=B  B. ( UA)∩B=
C. ( UA) ( UB)  D. A∪( UB)=U
【解析】如图,根据Venn图可知,B,C,D都是充要条件.
(第5题答)
6. 在如图所示的电路图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BC )
① ②
③ ④
(第6题)
A. 如图①所示,开关A闭合是灯泡B亮的充分不必要条件
B. 如图②所示,开关A闭合是灯泡B亮的必要不充分条件
C. 如图③所示,开关A闭合是灯泡B亮的充要条件
D. 如图④所示,开关A闭合是灯泡B亮的必要不充分条件
【解析】对于A,开关A闭合,灯泡B亮;灯泡B亮时,开关A不一定闭合.所以开关A闭合是灯泡B亮的充分不必要条件,故A正确.对于B,开关A闭合,灯泡B不一定亮;灯泡B亮时,开关A必须闭合.所以开关A闭合是灯泡B亮的必要不充分条件,故B正确.对于C,开关A闭合,灯泡B亮;灯泡B亮时,开关A必须闭合.所以开关A闭合是灯泡B亮的充要条件,故C正确.对于D,开关A闭合,灯泡B不一定亮;灯泡B亮时,开关A不一定闭合.所以开关A闭合是灯泡B亮的既不充分又不必要条件,故D错误.
三、 填空题
7. 关于x的方程x2-2x+a=0有实根的充要条件是__a≤1__,它的一个充分不必要条件可以是__a=1(答案不唯一)__.
【解析】因为方程x2-2x+a=0有实根,所以Δ=(-2)2-4a≥0,解得a≤1.反之,当a≤1时,Δ≥0,则方程x2-2x+a=0有实根,所以“a≤1”是“方程x2-2x+a=0有实根”的充要条件.当a=1时,方程x2-2x+1=0有实根x=1,而当方程x2-2x+a=0有实根时不一定是a=1,所以“a=1”是“方程x2-2x+a=0有实根”的一个充分不必要条件.
8. 若“-1【解析】由1<-2x+m<5得1-m<-2x<5-m,故(m-5)四、 解答题
9. 已知x,y都是非零实数,且x>y,求证:<的充要条件是xy>0.
【解答】方法一:充分性:由xy>0及x>y,得>,即<.必要性:由<,得-<0,即<0.因为x>y,所以y-x<0,所以xy>0.所以<的充要条件是xy>0.
方法二:< -<0 <0.由条件x>y y-x<0,故由<0 xy>0.所以< xy>0,即<的充要条件是xy>0.
10. 已知关于x的方程(m+1)x2+2(2-m)x+2m+4=0(m∈R).
(1) 求“有一个根大于1,有一个根小于1”的充要条件;
【解答】设方程两个根分别为x1,x2,不妨设x1<1,x2>1,则x1+x2=,x1x2=,则问题等价于 -9(2) 求“有两个小于3的根”的充要条件.
(提示:一元二次不等式可转化为一元一次不等式组解决)
【解答】不妨设x1<3,x2<3,则问题等价于解得-1m<-5.”
11. 如果对于任意实数x,表示不超过x的最大整数.例如=3,=0,那么“<1”是“[x]=[y]”的( B )
A. 充分不必要条件    
B. 必要不充分条件
C. 充要条件    
D. 既不充分又不必要条件
【解析】如果|x-y|<1,比如x=3.9,y=4.1,则有|x-y|=0.2<1,根据定义,[x]=3,[y]=4,[x]≠[y],即“|x-y|<1”不是“[x]=[y]”的充分条件.如果[x]=[y]=n,n∈Z,则有x=n+d1,y=n+d2,d1,d2∈[0,1),所以|x-y|=|d1-d2|<1,所以“|x-y|<1”是“[x]=[y]”的必要条件,故“|x-y|<1”是“[x]=[y]”的必要不充分条件.
12. (多选)已知p:x≥1,y≥2,q:x+y≥t.若p是q的充分不必要条件,则t的值可以是( AB )
A. 2  B. 3
C. 4  D. 5
【解析】由x≥1,y≥2,可得x+y≥3,所以t≤3.但反过来,由x+y≥3和x+y≥2均不能推出x≥1且y≥2,故选项A,B满足题意.若t=4,则p不是q的充分条件,如x=1,y=2,满足条件p,但x+y=3<4不满足q,同理D也不符合题意.
13. (多选)已知集合A={x|a+1A. a<7  B. a<6
C. a<5  D. a<4
【解析】当A= 时,a+1≥2a-3,解得a≤4,此时A∩B= .当A≠ 时,a+1<2a-3,解得a>4,若A∩B= ,则解得-3≤a≤5,则414. (多选)已知A={x∈R|x2-ax+a2-3=0},B={x|x<0},则“A∩B= ”是真命题的一个充分不必要条件是( BCD )
A. {a|a<-2或a≥}    
B. {a|a<-2}
C. {a|a>}    
D. {a|a<-2或a>2}
【解析】因为A=,B=,若“A∩B= ”是真命题,当A= 时,则Δ=a2-4(a2-3)<0,即12-3a2<0,解得a<-2或a>2;当A≠ 时,则由题意可得方程x2-ax+a2-3=0有两个非负实数根,所以解得≤a≤2.综上,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a|a<-2或a≥},即A∩B= 是真命题的充要条件为{a|a<-2或a≥},故其充分不必要条件为它的真子集,故B,C,D均符合题意.第2课时 充要条件
学习 目标 1. 理解充要条件的概念. 2. 能够根据命题的条件和结论的关系,判断一些简单的充要条件问题,能对充要条件进行证明.
新知初探基础落实
请同学阅读课本P20—P22,完成下列填空.
1. 逆命题的概念
将命题“若p,则q”中的条件p和结论q互换,就得到一个新的命题“ ”,称这个命题为原命题的 命题.
2. 充要条件
命题真假 “若p,则q”为 命题; “若q,则p”为 命题
推出关系
条件关系 p既是q的 条件,也是q的 条件,我们说p是q的 条件,简称为充要条件
3. 条件关系判定的常用结论:
(1) 关系:p q,且qp.
结论:p是q的充分不必要条件.
(2) 关系:q p,且pq.
结论:p是q的必要不充分条件.
(3) 关系:p q,且q p,即p q.
结论:p是q的充要条件.
(4) 关系:pq,且qp.
结论:p是q的既不充分又不必要条件.
4. 从集合的角度理解充分与必要条件
若p以集合A的形式出现,q以集合B的形式出现,即p:A={x|p(x)},q:B={x|q(x)},则
(1) 若A B,则p是q的充分条件;
(2) 若B A,则p是q的必要条件;
(3) 若AB,则p是q的充分不必要条件;
(4) 若BA,则p是q的必要不充分条件;
(5) 若A=B,则p是q的充要条件;
(6) 若AB且BA,则p是q的既不充分又不必要条件.
典例精讲能力初成
探究1 充要条件的判断
例1 (课本P21例3)下列各题中,哪些p是q的充要条件?
(1) p:四边形是正方形,q: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且平分;
(2) p:两个三角形相似,q:两个三角形三边成比例;
(3) p:xy>0,q:x>0,y>0;
(4) p:x=1是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的一个根,q:a+b+c=0(a≠0).
(1) 定义法:直接判断“若p,则q”以及“若q,则p”的真假.
(2) 集合法.
(3) 传递法:由p1 p2 … pn,可得p1 pn;充要条件也有传递性.
变式 (1) 若A是B的充分不必要条件,B是C的充要条件,C是D的必要不充分条件,则A是D的(   )
A. 充分不必要条件
B. 必要不充分条件
C. 充要条件
D. 既不充分又不必要条件
(2) (多选)对于任意实数a,b,c,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 “a=b”是“ac=bc”的充要条件
B. “a>b”是“a2>b2”的充分不必要条件
C. “a<6”是“a<4”的必要不充分条件
D. “a+5是无理数”是“a是无理数”的充要条件
探究2 充要条件的证明
例2 (课本P22例4)已知圆O的半径为r,圆心O到直线l的距离为d.求证:d=r是直线l与圆O相切的充要条件.
(1) 一般地,证明“p成立的充要条件为q”时,在证充分性时应以q为“已知条件”,p是该步中要证明的“结论”,即q p;证明必要性时则以p为“已知条件”,即p q.
(2) 证明“充要条件”的一般步骤:
―→―→―→
变式 求证:方程mx2-2x+3=0有两个同号且不相等的实根的充要条件是0探究3 充要条件的应用
例3 设集合A={x|-1(1) 若p是q的充要条件,求正实数m的值;
(2) 若p是q的充分不必要条件,求正实数m的取值范围.
变式 已知p:x<-2或x>3,q:4x+m<0,若p是q的必要不充分条件,求实数m的取值范围.
随堂内化及时评价
1. 已知四边形ABCD,则“A,B,C,D四点共圆”是“∠A+∠C=180°”成立的(   )
A. 充分不必要条件
B. 必要不充分条件
C. 充要条件
D. 既不充分又不必要条件
2. (2023·北京卷)若xy≠0,则“x+y=0”是“+=-2”的(   )
A. 充分不必要条件
B. 必要不充分条件
C. 充要条件
D. 既不充分又不必要条件
3. (多选)已知p是q的充要条件,q是r的充分不必要条件,那么(   )
A. r是q的充分不必要条件
B. r是q的必要不充分条件
C. p是r的充分不必要条件
D. p是r的必要不充分条件
4. 已知p:x<8,q:x5. 已知命题p:2≤x≤10,命题q:x2a+1,其中a>0.若p是q成立的充分不必要条件,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为 .
配套新练案
一、 单项选择题
1. “-1A. 充分不必要条件
B. 必要不充分条件
C. 充要条件
D. 既不充分又不必要条件
2. (2023·天津卷)“a2=b2”是“a2+b2=2ab”的(   )
A. 充分不必要条件    
B. 必要不充分条件
C. 充要条件    
D. 既不充分又不必要条件
3. 已知实数a,b满足ab>0,则“<”是“a>b”的(   )
A. 充分不必要条件    
B. 必要不充分条件
C. 充要条件    
D. 既不充分又不必要条件
4. (2025·汕尾期末)老子《道德经》有云“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根据这句话,说明 “做容易题”是“做难题”的(   )
A. 充分不必要条件
B. 必要不充分条件
C. 充要条件
D. 既不充分又不必要条件
二、 多项选择题
5. 设全集为U,下列选项中是B A的充要条件的为(   )
A. A∪B=B  B. ( UA)∩B=
C. ( UA) ( UB)  D. A∪( UB)=U
6. 在如图所示的电路图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 ②
③ ④
(第6题)
A. 如图①所示,开关A闭合是灯泡B亮的充分不必要条件
B. 如图②所示,开关A闭合是灯泡B亮的必要不充分条件
C. 如图③所示,开关A闭合是灯泡B亮的充要条件
D. 如图④所示,开关A闭合是灯泡B亮的必要不充分条件
三、 填空题
7. 关于x的方程x2-2x+a=0有实根的充要条件是 ,它的一个充分不必要条件可以是 .
8. 若“-1四、 解答题
9. 已知x,y都是非零实数,且x>y,求证:<的充要条件是xy>0.
10. 已知关于x的方程(m+1)x2+2(2-m)x+2m+4=0(m∈R).
(1) 求“有一个根大于1,有一个根小于1”的充要条件;
(2) 求“有两个小于3的根”的充要条件.
(提示:一元二次不等式可转化为一元一次不等式组解决)
11. 如果对于任意实数x,表示不超过x的最大整数.例如=3,=0,那么“<1”是“[x]=[y]”的(   )
A. 充分不必要条件    
B. 必要不充分条件
C. 充要条件    
D. 既不充分又不必要条件
12. (多选)已知p:x≥1,y≥2,q:x+y≥t.若p是q的充分不必要条件,则t的值可以是(   )
A. 2  B. 3
C. 4  D. 5
13. (多选)已知集合A={x|a+1A. a<7  B. a<6
C. a<5  D. a<4
14. (多选)已知A={x∈R|x2-ax+a2-3=0},B={x|x<0},则“A∩B= ”是真命题的一个充分不必要条件是(   )
A. {a|a<-2或a≥}    
B. {a|a<-2}
C. {a|a>}    
D. {a|a<-2或a>2}(共45张PPT)
第一章
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
1.4 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 第2课时 充要条件
学习 目标 1. 理解充要条件的概念.
2. 能够根据命题的条件和结论的关系,判断一些简单的充要条件问题,能对充要条件进行证明.
新知初探 基础落实
战国时期墨子所著《墨经》中对充分条件、必要条件的描述:
充分条件:“有之则必然,无之则未必不然”.
必要条件:“无之则必不然,有之则未必然”.
物理中:
问题1:在①②两个电路中, A,C的开闭与灯泡B亮起来,会形成什么逻辑条件呢?
问题2:你能列举生活中存在“充分条件或必要条件”的逻辑语句或事例吗?
一、 生成概念
问题3:下列“若p,则q”形式的命题中,哪些命题与它们的逆命题都是真命题?
(1) 若两个三角形的两角和其中一角所对的边分别相等,则这两个三角形全等;
(2) 若两个三角形全等,则这两个三角形的周长相等;
(3) 若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则ac<0;
(4) 若A∪B是空集,则A与B均是空集.
不难发现,上述命题中的命题(1)(4)和它们的逆命题都是真命题;命题(2)是真命题,但它的逆命题是假命题;命题(3)是假命题,但它的逆命题是真命题.
问题4:你能通过判断原命题和逆命题的真假来判断p,q的关系吗?
首先原命题和逆命题都是成对出现的,不能说单独的一个命题是逆命题.判断p是q的什么条件,其实质是判断“若p,则q”及其逆命题“若q,则p”是真是假,原命题为真而逆命题为假,p是q的充分不必要条件;原命题为假而逆命题为真,则p是q的必要不充分条件;原命题为真,逆命题为真,则p是q的充要条件;原命题为假,逆命题为假,则p是q的既不充分又不必要条件.
请同学阅读课本P20—P22,完成下列填空.
二、 概念表述
1. 逆命题的概念
将命题“若p,则q”中的条件p和结论q互换,就得到一个新的命题“________”,称这个命题为原命题的_____命题.
2. 充要条件
若q,则p

命题真假 “若p,则q”为_____命题;“若q,则p”为_____命题
推出关系 _______
条件关系 p既是q的_______条件,也是q的_______条件,我们说p是q的___________条件,简称为充要条件


p q
充分
必要
充分必要
4. 从集合的角度理解充分与必要条件
若p以集合A的形式出现,q以集合B的形式出现,即p:A={x|p(x)},q:B={x|q(x)},则
(1) 若A B,则p是q的充分条件;
(2) 若B A,则p是q的必要条件;
典例精讲 能力初成
探究
    (课本P21例3)下列各题中,哪些p是q的充要条件?
(1) p:四边形是正方形,q: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且平分;
1
充要条件的判断
1
(2) p:两个三角形相似,q:两个三角形三边成比例;
【解答】因为“若p,则q”是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定理,“若q,则p”是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定理,所以它们均为真命题,即p q,所以p是q的充要条件.
(课本P21例3)下列各题中,哪些p是q的充要条件?
(3) p:xy>0,q:x>0,y>0;
(4) p:x=1是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的一个根,q:a+b+c=0(a≠0).
【解答】因为“若p,则q”与“若q,则p”均为真命题,即p q,所以p是q的充要条件.
(1) 定义法:直接判断“若p,则q”以及“若q,则p”的真假.
(2) 集合法.
(3) 传递法:由p1 p2 … pn,可得p1 pn;充要条件也有传递性.
【解析】由题意得A B C D,则A是D的既不充分又不必要条件.
变式 
    (1) 若A是B的充分不必要条件,B是C的充要条件,C是D的必要不充分条件,则A是D的 (  )
A. 充分不必要条件
B. 必要不充分条件
C. 充要条件
D. 既不充分又不必要条件
D
【解析】对于A,因为当a=b时,ac=bc成立;当ac=bc,c=0时,a=b不一定成立,所以“a=b”是“ac=bc”的充分不必要条件,故A错误.对于B,当a=-1,b=-2时,a>b,但a2b2,但ab”是“a2>b2”的既不充分又不必要条件,故B错误.对于C,因为“a<6”时一定有“a<4”成立;反之,a<6时不一定有a<4,所以“a<6”是“a<4”的必要不充分条件,故C正确.对于D,“a+5是无理数”是“a 是无理数”的充要条件,故D正确.
(2) (多选)对于任意实数a,b,c,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
A. “a=b”是“ac=bc”的充要条件
B. “a>b”是“a2>b2”的充分不必要条件
C. “a<6”是“a<4”的必要不充分条件
D. “a+5是无理数”是“a是无理数”的充要条件
CD
探究
    (课本P22例4)已知圆O的半径为r,圆心O到直线l的距离为d.求证:d=r是直线l与圆O相切的充要条件.
2
充要条件的证明
2
【解答】设p:d=r,q:直线l与圆O相切.①充分性(p q):如图,作OP⊥l于点P,则OP=d.若d=r,则点P在圆O上.在直线l上任取一点Q(异
于点P),连接OQ.在Rt△OPQ中,OQ>OP=r.所以除点P外直线
l上的点都在圆O的外部,即直线l与圆O仅有一个公共点P,所
以直线l与圆O相切.②必要性(q p):若直线l与圆O相切,不
妨设切点为P,则OP⊥l.因此d=OP=r.由①②可得,d=r是直线l与圆O相切的充要条件.
(1) 一般地,证明“p成立的充要条件为q”时,在证充分性时应以q为“已知条件”,p是该步中要证明的“结论”,即q p;证明必要性时则以p为“已知条件”,即p q.
(2) 证明“充要条件”的一般步骤:
变式 
探究
    设集合A={x|-1(1) 若p是q的充要条件,求正实数m的值;
3
充要条件的应用
3
设集合A={x|-1(2) 若p是q的充分不必要条件,求正实数m的取值范围.
变式 
    已知p:x<-2或x>3,q:4x+m<0,若p是q的必要不充分条件,求实数m的取值范围.
随堂内化 及时评价
1. 已知四边形ABCD,则“A,B,C,D四点共圆”是“∠A+∠C=180°”成立的
(  )
A. 充分不必要条件
B. 必要不充分条件
C. 充要条件
D. 既不充分又不必要条件
C
A. 充分不必要条件 B. 必要不充分条件
C. 充要条件 D. 既不充分又不必要条件
C
3. (多选)已知p是q的充要条件,q是r的充分不必要条件,那么 (  )
A. r是q的充分不必要条件 B. r是q的必要不充分条件
C. p是r的充分不必要条件 D. p是r的必要不充分条件
BC
4. 已知p:x<8,q:x{a|a<8}
5. 已知命题p:2≤x≤10,命题q:x2a+1,其中a>0.若p是q成立的充分不必要条件,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配套新练案
一、 单项选择题
1. “-1A. 充分不必要条件
B. 必要不充分条件
C. 充要条件
D. 既不充分又不必要条件
C
2. (2023·天津卷)“a2=b2”是“a2+b2=2ab”的 (  )
A. 充分不必要条件   B. 必要不充分条件
C. 充要条件     D. 既不充分又不必要条件
B
【解析】由a2=b2,知a=±b.当a=-b≠0时,a2+b2=2ab不成立,充分性不成立;由a2+b2=2ab,知(a-b)2=0,即a=b,显然a2=b2成立,必要性成立,所以“a2=b2”是“a2+b2=2ab”的必要不充分条件.
C
4. (2025·汕尾期末)老子《道德经》有云“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根据这句话,说明 “做容易题”是“做难题”的 (  )
A. 充分不必要条件 B. 必要不充分条件
C. 充要条件 D. 既不充分又不必要条件
B
【解析】由题意可知,“做容易题”不一定能推出“做难题”,但“做难题”一定可以推出“做容易题”,故“做容易题”是“做难题”的必要不充分条件.
二、 多项选择题
5. 设全集为U,下列选项中是B A的充要条件的为 (   )
A. A∪B=B  B. ( UA)∩B=
C. ( UA) ( UB)  D. A∪( UB)=U
BCD
【解析】如图,根据Venn图可知,B,C,D都是充要条件.
6. 在如图所示的电路图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如图①所示,开关A闭合是灯泡B亮的充分不必要条件
B. 如图②所示,开关A闭合是灯泡B亮的必要不充分条件
C. 如图③所示,开关A闭合是灯泡B亮的充要条件
D. 如图④所示,开关A闭合是灯泡B亮的必要不充分条件
【解析】对于A,开关A闭合,灯泡B亮;灯泡B亮时,开关A不一定闭合.所以开关A闭合是灯泡B亮的充分不必要条件,故A正确.对于B,开关A闭合,灯泡B不一定亮;灯泡B亮时,开关A必须闭合.所以开关A闭合是灯泡B亮的必要不充分条件,故B正确.对于C,开关A闭合,灯泡B亮;灯泡B亮时,开关A必须闭合.所以开关A闭合是灯泡B亮的充要条件,故C正确.对于D,开关A闭合,灯泡B不一定亮;灯泡B亮时,开关A不一定闭合.所以开关A闭合是灯泡B亮的既不充分又不必要条件,故D错误.
【答案】ABC
三、 填空题
7. 关于x的方程x2-2x+a=0有实根的充要条件是_______,它的一个充分不必要条件可以是___________________.
a≤1
【解析】因为方程x2-2x+a=0有实根,所以Δ=(-2)2-4a≥0,解得a≤1.反之,当a≤1时,Δ≥0,则方程x2-2x+a=0有实根,所以“a≤1”是“方程x2-2x+a=0有实根”的充要条件.当a=1时,方程x2-2x+1=0有实根x=1,而当方程x2-2x+a=0有实根时不一定是a=1,所以“a=1”是“方程x2-2x+a=0有实根”的一个充分不必要条件.
a=1(答案不唯一)
8. 若“-13
10. 已知关于x的方程(m+1)x2+2(2-m)x+2m+4=0(m∈R).
(1) 求“有一个根大于1,有一个根小于1”的充要条件;
10. 已知关于x的方程(m+1)x2+2(2-m)x+2m+4=0(m∈R).
(2) 求“有两个小于3的根”的充要条件.
(提示:一元二次不等式可转化为一元一次不等式组解决)
【解析】如果|x-y|<1,比如x=3.9,y=4.1,则有|x-y|=0.2<1,根据定义,[x]=3,[y]=4,[x]≠[y],即“|x-y|<1”不是“[x]=[y]”的充分条件.如果[x]=[y]=n,n∈Z,则有x=n+d1,y=n+d2,d1,d2∈[0,1),所以|x-y|=|d1-d2|<1,所以“|x-y|<1”是“[x]=[y]”的必要条件,故“|x-y|<1”是“[x]=[y]”的必要不充分条件.
B
12. (多选)已知p:x≥1,y≥2,q:x+y≥t.若p是q的充分不必要条件,则t的值可以是 (  )
A. 2  B. 3
C. 4  D. 5
AB
【解析】由x≥1,y≥2,可得x+y≥3,所以t≤3.但反过来,由x+y≥3和x+y≥2均不能推出x≥1且y≥2,故选项A,B满足题意.若t=4,则p不是q的充分条件,如x=1,y=2,满足条件p,但x+y=3<4不满足q,同理D也不符合题意.
13. (多选)已知集合A={x|a+1A. a<7  B. a<6 C. a<5  D. a<4
AB
【答案】BCD